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9 秒,为您找到 92012 个相关结果.
  • 第三节 子痰

    611 0001-01-01 《中医外科学》
    子痰是发生于附皋部,属于疮痨性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中医文献称肾漏、穿囊漏。其特点是患病的附睾有慢性肿块,最后化脓破溃,溃破后脓液稀薄如痰,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易成窦道,经久不愈。相当于西医的附睾结核。 [病因病机] 因肝肾亏损,脉络空虚,浊痰乘虚下注,结于肾子;或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灼津为痰,阻于经络,痰瘀互结而成。浊痰日久,郁而化热,热胜肉腐化脓。若脓水...
  • (拼音C)第十一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673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醋哮 病名。见《鸡鸣录·哮喘》。即醋呛哮。一名哮拔。详见醋呛哮条。 醋心 出《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指吞酸之轻症,又称中酸。《医学正传·吞酸》:“或微而止为中酸,俗胃之醋心。”详见吞酸、吐酸条。 醋咽 证名。又称吞酸、咽酸、噫酸。《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夫醋咽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能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
  • 湿火

    596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病证名。指湿伤脾胃之阴。症见口渴不饥、大便坚结,苔先灰滑,后反黄燥。《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久生热,热必伤阴,古称湿火者是也。”
  • 补清剂[1](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669 0001-01-01 《中医眼科备读》
    1.益气解毒汤(吴连玺方) 益气解毒黄芪多,紫草公英与薄荷, 参苓白术车前子,目病正虚邪羁瘥。 【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虚证。 【功用】扶正益气,清热解毒。 【应用】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葡萄膜炎等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参见卷二目病条辨·虚证)。 2.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 石斛夜光枳膝芎,二地二冬杞丝苁, 青箱菊花犀羚角,参味连杏蒺...
  • 《伤寒论本旨》

    595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伤寒著作。即《医门棒喝二集》。九卷。清·章虚谷撰于1835年。作者鉴于《伤寒论》辞简意深,理法微妙,读者难以领会,注本虽多,却不易找到符合简明切当者,遂重为编注。编次参考《伤寒论条辨》,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提纲,阐述各经病症。章氏推崇叶天士,每用其医理阐释《伤寒论》要旨。并博采众说“辨别义理,证其讹谬,以期合乎意旨”(见自序)故以“本旨”为书名。...
  • 四十五、幼科论

    551 0001-01-01 《医医病书》
    儿科三大症.急惊、慢惊、疳疾是也。俗谓急惊者,《内经》所谓少阳所至为瘛疯也,多得之风、火、暑三种阳邪,与汗出过多、本脏自病,法宜辛凉与补阴。俗谓慢惊者,《内经》所谓太阳所至为痉是也,多得之湿、燥、寒三种阴邪,又有呕吐、泄泻、饮食内伤.法宜温脾阳。疳疾多由于饮食伤脾,亦有思乳思母,肝郁而成者,法宜温宣中焦,兼之芳香开郁,亦有杀虫者。痘症从内发,瘾疹系温邪,最忌...
  • 温疟

    1722 2023-11-28 《温病条辨讲解》
    温疟 温疟 五十、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2),白虎加桂枝汤主之(3)。 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故但热不寒,令人消烁肌肉,与伏暑相似,亦温病之类也。彼此实足以相混,故附于此,可以参观而并见。治以白虎加桂枝汤者,以白虎保肺清金,峻泻阳明独胜之热,使不消烁肌肉;单以桂枝一味,领邪外出,作向导之官,得热因热用之妙。经云:“奇治之不治...
  • 内伤阴虚发热证

    991 0001-01-01 《古今名医汇粹》
    《治法纲》曰:内伤发热,则从内自汗出,六脉微弱,或右手气口大三倍于人迎,按之无力,浑身酸软或痛,倦于言,动怠惰,属内伤元气虚,宜补中益气汤加减。发热甚于午后,遗滑,或咳嗽有红,皮毛枯槁,属阴虚,热久则变为骨蒸劳极,治法如劳瘵条下。又有伤食发热,恶寒头痛,呕恶,胸中饱闷而痛胀,右寸关俱紧而滑,左脉弦急,属内伤饮食,外感风寒之热,先宜解散,后消导和中。又有发热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