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7
秒,为您找到
190209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卷五 第九十一证 大便下利歌
559
0001-01-01
《伤寒百证歌》
伤寒下利多种数。要识阴阳勿差互。三阳利时身必热。三阴但温无热具。(三阳下利。身热。三阴下利。但温而不热。此其大概也。)合病自利葛根汤。或用黄芩无致误。(仲景云。太阳阳明合病。必自利。葛根汤主之。桂枝证医反下之。利不止者。葛根黄芩黄连汤。)自利不渴属太阴。少阴必渴肾虚故。(仲景云。自利不渴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又云。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虚。故引...
卷上
1181
0001-01-01
《伤寒论翼》
全论大法第一 按仲景自序言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则伤寒杂病,未尝分两书也。凡条中不冠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 如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之腹满吐利,少阴之欲寐,厥阴之消渴、气上撞心等症,是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立法也。观五经提纲,皆指内证,惟太阳提纲为寒邪伤表立;五经提纲皆指热...
卷上 全论大法第一
1280
0001-01-01
《伤寒法祖》
按仲景自序。言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则伤寒杂病未尝分为两书也。凡条中不贯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如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之腹满吐利。少阴之欲寐。厥阴之气上撞心等症。是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立法焉。观五经提纲。皆指内症。唯太阳提纲。为寒邪伤表立。五经提纲皆指热症。惟太阴提纲。为寒邪伤里立...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全本)
2544
0001-01-01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电子版序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为医者,所行乃生人之事。是以医不患病多,而患法少,亦不患法少,而患不能顺从天地好生之德。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生天地之间,故岐黄君臣答问,始以恬淡以保天真,继以顺时四气调神,推论阴阳五行,教化顺应天地,以成《素问》。此亦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意,顺天从道,无有极时者也。而后人不解,黄帝哀之属有疾病,...
伤寒微旨论
766
2023-11-28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伤寒微旨论 伤寒微旨论 宋·韩祇和著,成书于1086年。 本书又名《伤寒微旨》。全书二卷,十五篇。卷上,分伤寒源、伤寒平脉、辨脉、阴阳盛虚、治病随证加减药、用药逆等八篇。卷下,分总汗下、辨汗下药力轻重、温中、大小便等七篇。书中间附方论。本书从脉证分辨,以脉为先,总为发明仲景未尽之意,而随时随证又为变通于其间,对仲景学说有所推阐。韩氏善于以《内经》旨...
卷四 呕吐
526
0001-01-01
《伤寒论纲目》
【纲】仲景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目】张云岐曰。呕。有声者也。俗谓之。吐。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是以于呕。 则曰食谷欲呕。于吐。则曰饮食入口即吐。则呕吐之有轻重。可知矣。伤寒之呕。有责于热者。 有责于寒者。至于吐。则悉言虚冷。经曰。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又曰。胃中虚冷...
1..
«
73
74
75
7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