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9
秒,为您找到
27309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撰集伤寒世验精法》
867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伤寒著作。八卷。明·张吾仁撰。张氏以仲景学说为主,旁参诸家学术经验撰成此书,后由其孙张于乔录编,刊于1666年。本书卷首列《伤寒辨舌世验精法》,其36舌图盖出自《伤寒金镜录》。本书主体则详论伤寒、类伤寒以及和伤寒有关的多种病证的证治,选方比较广泛,颇多经验之谈。但对于病证的分类有欠妥之处,论述的条理和层次不够明晰。现存多种清刻本。
《伤寒百问歌》
831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伤寒著作。四卷。宋·钱闻礼撰。撰年不详。作者根据《伤寒论》原文,以七言歌诀形式提出93个问题。内容包括六经证候、类证鉴别、症状、治法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并引前人有关《伤寒论》注文以阐析部分歌诀,便于对《伤寒论》主要论点的理解。本书卷一为汤尹才所撰《伤寒解惑论》,对研究《伤寒论》亦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元、明刻本、石印本及《武昌医学馆丛书》本。
医脉摘要卷上
706
0001-01-01
《医脉摘要》
发热辨 伤寒发热,多兼恶寒,有仲景成法可循。惟杂病发热,颇类伤寒,不可不辨。凡脉数、发热、头痛而身不痛、右脉或紧或滑而左脉平和者,伤食也。夏月,四肢发热、身体沉重、胸膈烦闷、但不恶风、不头痛者,湿热相搏也;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时剧者,风湿也,身热而烦,但头不痛、脉不浮紧、不恶寒者,虚烦也。春夏之交,发热而渴,或微恶寒、左脉大于右者,温病也,身热、头痛、自污、...
卷一百三十五 伤寒门
555
0001-01-01
《普济方》
阴阳毒(附论) 夫阴气盛而阳暴绝。则为阴毒。若阳气盛而阴暴绝。则为阳毒。大凡阴阳离绝。非大汗不能复其正气也。六脉俱洪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阴证也。阳毒。其脉当弦而洪数。阴毒。其脉沉细而疾。阳病。则身热而无汗。阴病。则身冷而有汗。岐伯云。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阴胜。则身寒汗出。数栗而寒。寒则厥。此证不可以常法治之。金匮...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722
0001-01-01
《张卿子伤寒论》
大法。秋宜下。 秋时阳气下行。则邪亦在下。故宜下。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汤之为言荡也。涤荡肠胃。溉灌脏腑。推陈燥结。却热下寒。破散邪疫。理导润泽枯槁。悦人皮肤。益人血气。水能净万物。故胜丸散。中病即止者。如承气汤证云。若一服利而止后服。又曰。若一般谵语止。更莫复服。是不必尽剂。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
1..
«
73
74
75
76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