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637 个相关结果.
  • 疏风汤

    …名。出自《回春》卷二。主治风中在腑,恶风寒,拘急不仁者。 《医学发明》卷九:疏风汤 处方 麻黄(去节)90克 益智仁 杏仁(炒,去皮)各30克 炙甘草 升麻各15克 功能主治 治风中肌腠,半身不遂,或肢体麻痹,筋骨疼痛者。 用法用量 上药哎咀,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热服。 摘录 《医学发明》卷九 《寿世保元》卷二:疏风汤 处方 当归 川…
  •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素患劳嗽,因外感袭肺,而劳嗽益甚,或兼喘逆,痰涎壅滞者 宣散表邪,扶助正气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具有宣散表邪,扶助正气之功效。主治素患劳嗽,因外感袭肺,而劳嗽益甚,或兼喘逆,痰涎壅滞者。 处方 麻黄2钱,石膏(煅捣)3钱,生山药5钱,寸麦冬(带心)4钱,清半夏3钱,牛蒡子(炒,捣)3钱,元参3钱,甘草1钱5分,大枣3枚(擘开),生姜…
  • 解热汤

    …上药分作2剂,每剂用童子小便、水、酒共1升,煎至半升,去滓,分2次温服。以效为度。 摘录 《普济方》卷二二八 《医学集成》卷三:解热汤 处方 生地、当归、黄芩、黄连、元参、麦冬、柴胡、荆芥。 功能主治 风火上攻,头顶极痛。 摘录 《医学集成》卷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解热汤组成 柴胡、白术、枳壳、白茯苓(锉)各一钱。用法用量 …
  • 硫黄饼

    …虫疮及冷疮,喜就火炙汤泡者。 用法用量 临用先以柳、桃、桑、槐、楮五枝煎汤洗拭,然后用麻油调硫黄末搽之;如干疮,用猪油调搽。 如退热,治干痒出血,须用黄芩、黄连、大黄,或松香,樟脑;退肿止痛,须用寒水石、白芷;止痒杀虫,用狗脊、蛇床子、枯矾;杀虫,用芜荑、水银、硫黄,甚者加藜芦、斑蝥;干脓,用无名异、松皮炭;头疮,加黄连、方解石;脚上疮,加黄柏;阴囊痒,加吴萸。 摘录 《医学入门》…
  • 秋石四精丸

    …《万氏家抄方》卷三。主治肾虚盗汗,腰痛。 别名 秋石固真丸(《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 秋石 莲肉 茯苓 芡实各60克 制法 上四味为末,枣肉360克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肾,遗精盗汗,小便频数,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温酒下。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秋石四精丸组成 …
  • 固肠丸《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卷五。具有燥湿,祛脾胃陈积之功效。主治湿气下利,大便下血,白带。 歌诀 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陈米饮送下。组成 椿根白皮(炒)。用法用量 上为末,酒糊为丸服。功用 燥湿,祛脾胃陈积。主治 湿气下利,大便下血,白带。重要文献摘要 《朱丹溪医学全书》:“固肠丸,治湿气下利,大便血,白带。去脾胃陈积之疾,用此以燥其湿,…
  • 金锁匙

    … 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研末吹喉。 摘录 《活人心统》卷三 《医学入门》卷七:金锁匙 处方 朴消30克 雄黄15克 大黄3克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治风热上侵,咽喉闭塞。 用法用量 吹入喉中。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普济方》卷六十引《仁存方》:金锁匙 处方 雄黄末半钱,巴豆1粒(去油)。 功能主治 咽喉肿塞…
  • 宽中下气汤

    …郁金4钱,甘草2钱,葶苈子3钱。 功能主治 中宫积有逆气,由脏腑而溢于经络,或客于胸部,或客于胃部,及一发作,则胸胁刺痛不已,甚则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配用鲜姜熨法。 各家论述 方以枳实为君,能宽中下气;佐以香附、元胡散滞气,郁金、广砂破郁气,蒌仁、葶苈能引逆气下行,槟榔能逐逆气下降,甘草和药调中。其中宫之逆气既散,则胸胁之痛自止矣。 摘录 《医学探骊集…
  • 加减散肿溃坚汤

    …《医学探骊集》卷六 项疮(即对口)初起,紫红板硬,结成一片,并无头可寻,脉洪数者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加减散肿溃坚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探骊集》卷六。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主治项疮(即对口)初起,紫红板硬,结成一片,并无头可寻,脉洪数者。 处方 知母4钱,黄柏3钱,皂角刺3钱,金银花4钱,天花粉5钱,马齿苋4钱,黄芩3钱,黄连2钱,升麻3钱,山甲2钱,连翘3钱,桔梗2钱。 功…
  • 地罗甘桔玄冬汤《洞天奥旨》

    …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洞天奥旨》卷六。主治肺痈。胸膈作痛,咳嗽尤痛,手按气急。 组成 玄参二两,麦冬一两,锦地罗一两,生甘草一两,桔梗五钱,贝母五钱。用法用量 水煎服。一剂消半,二三剂全愈。主治 肺痈。胸膈作痛,咳嗽尤痛,手按气急。重要文献摘要 《傅山医学全集》:“地罗甘桔玄冬汤,伯高太师传。治肺痈胸膈作痛,咳嗽尤痛,手按气急。玄参二两,麦冬二两,锦地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