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0
秒,为您找到
30098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3197
0001-01-01
《医学心理学》
一、护理心理学的对象 护理心理学(nursing-psychology)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既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又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护理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即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相应的最佳心理护理。 专栏29-2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生平简介 弗.南丁格尔(Florence Nig...
第一节 水火烫伤
758
2023-11-28
《中医外科学》
第一节 水火烫伤 第一节 水火烫伤 水火烫伤是遭受沸水或烈火时对人体局部及全身引起损伤的疾病,中医文献记载首见于唐代《千金翼方》。本病又称 “火烧伤”、“汤火伤”、 “火疱”,“汤泼火伤”等。历代中医对烧伤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有些至今在临床中应用。 〔病因病机〕 本病是由火热所致,主要有沸水,滚油、火焰、电、放射线或化学物质等作用于机体,轻则...
第三节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关系
838
2023-11-28
《中医医学概念》
第三节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关系 第三节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关系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属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范畴。二者即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阴阳学说研究的是事物的一般属性和运动规律,是把世界划分为阴阳两大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的。五行学说研究的是事物的特殊的具体属性,并把世界划分为五大部分进行研究的。 虽然阴阳学说和五行...
上篇 茶饮简介
1611
0001-01-01
《茶饮保健》
茶饮是一种高雅实惠的纯天然饮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尤其是茶叶与食用药用天然原料的合用,更增强了茶饮的保健功效,也扩大了茶饮的应用范围。千百年来茶饮一直深受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喜爱,正如清代乾隆皇帝所言:“君不可一日无茶”。 随着世界性寻求回归大自然这个生活消费观念的盛行,人们的饮食取向更趋于追求天然纯真,因此,具有天然清纯特色的传统茶饮倍受青睐。为了使...
《难经悬解》
977
0001-01-01
《中医词典n~o~p~q》
医经著作。二卷。清·黄元御撰于1756年。黄氏根据个人阅读《难经》的心得,对八十一难予以逐段注解,注文大多简要,诠释或以《内经》理论为基础,采集历代《难经》注家的学术观点加以综合。但真正发挥义蕴的见解并不多。现有清刻本及《黄氏医书三种》本等。
《难经悬解》
998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医经著作。二卷。清·黄元御撰于1756年。黄氏根据个人阅读《难经》的心得,对八十一难予以逐段注解,注文大多简要,诠释或以《内经》理论为基础,采集历代《难经》注家的学术观点加以综合。但真正发挥义蕴的见解并不多。现有清刻本及《黄氏医书三种》本等。
生理学
2659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西方生理学的传入 19世纪中叶,西方生理学随着医学被再度传人中国。最早的是1866年广州博济医局附设的南华医学校开设生理学等课程。同文馆于1872年春也开设了生理医学讲座。李鸿章于1881年设立的北洋施医局也教授解剖生理课。 最早的解剖生理学专著当推英国的合信与中国人陈修堂合译,1851年出版的《全体新论》,这部书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就内容看,...
《四圣心源》
657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圣心源》。十卷。清·黄元御撰于1753年。作者将黄帝、歧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因以为名。卷一天人解,阐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血、营卫等;卷二六气解;卷三脉法解;卷四劳伤解;卷五-七杂病解;卷八七窍解;卷九疮疡解;卷十妇人解。本书既包涵中医基础理论又有部分...
第一节 中医理论与外气疗法(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261
0001-01-01
《气功外气疗法》
整体观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医、气功的基本理论之一。《脏腑图点穴法》说:“天地之气人之气,天为一大周天,人为一小周天”。古代气功家和医家不仅把宇宙自然看作一个整体,把人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把人与大自然也看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从而建立了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练功和医疗实践。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古今医鉴
1368
2023-11-28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古今医鉴 古今医鉴 明•龚信(字瑞芝)撰,刊于1576年。 书凡八卷。卷一述脉诀、病机、药性、运气、中风。卷二至卷三论内科时病及杂病,计三十二种。卷四载内科疾病二十种、外科疾病四种。卷五论杂病和上窍五官诸病,计二十二种。卷六专论妇科,述九种经产疾病。卷七专论小儿,载儿科病证二十种。卷八论十九种外科病之证治,兼载数十种外科轻微病证之简易治法、各种膏药...
1..
«
74
75
76
77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