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9 秒,为您找到 273097 个相关结果.
  • 正文 厥阴篇

    985 0001-01-01 《伤寒发微》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足厥阴肝脏。居胃之右。而复冒其半体。若醉人侧弁相出入。肝叶中为脆所寄。胆汁由胆管渗于十二指。液肝液馏涎合并。为消融水谷之助。惟胃中热,则胆兼之胆汗苦燥故尔。金匮论消渴。首列厥阴为病。次燥之胆汁用事。然后见消渴之证也。更即金匮男子亦一斗。肾气丸主之。盖手少阳三焦。通行水道。中含为汗。夜则随行阴之卫气下走注于宗筋。天之...
  • 神术散

    677 0001-01-01 《中药方剂》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术散 处方 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焙)五两,?、白芷、细辛(去叶.土)、羌活(去芦)、川芎、甘草(炙),各一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四时瘟疫,头痛项强,发热憎寒,身体疼痛,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昏,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葱白三寸,煎七...
  • 卷第一

    859 0001-01-01 《集验方》
    治伤寒时气、温疫初起方 治伤寒时气、温疫,头痛、壮热、脉盛,始得一、二日者方。 真丹砂(一两末)上一味,以水一斗煮之,取一升顿服之,覆取汗,忌生冷物。(《外台》卷一) 治疫气伤寒,三日以后不解者方 好豉(一升绵裹)葱白(切一升)上二味,童子小便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覆取汗,神效。(《外台》卷一) 治伤寒中风方 治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自发...
  • 热伤风

    阳热之气,应当由地面上降入地面下时,忽然降不下去,天气骤热,则病热伤风。空气中阳热逆腾,金气受伤,人身应之。热伤风外证,喷嚏连连,鼻鸣清涕,头目觉热,似作寒热,动则汗出。然能照常动作,意识如故,竟有十日半月不愈者,病延日久,遂致虚惫。 此肺家收敛之金气,被空气之热上冲之病也。病在肺家,不在荣卫,故能饮食动作,热卫肺,故喷嚏连连,鼻鸣清涕。肺主皮毛,牵连荣卫...
  • 破伤风

    夫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腠理闭拒,虽有大风苛毒,莫之能害。诸疮不瘥,荣卫虚肌肉不生,疮眼不合而风邪入之,为破伤风之候。亦有因疮热郁结,多着白痂,疮口闭塞,气难宣通,故热甚而生风者。先辨疮口,平无汁者,中风也;边自出黄水者,中水也,并欲作痉。急治之。东垣云∶破伤风者,通于表里,分别阴阳,同伤寒证治。人知有发表,不知有攻里、和解。夫脉浮而无力太阳也,在表宜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