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9 秒,为您找到 1675 个相关结果.
  • 黄连解毒凉膈散

    …麸炒),山楂。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痘疮。毒火内盛发热,人事昏沉,狂言妄语,大便结,小便赤,或腹痛咽痛。重要文献摘要 《万密斋医学全书》:“ 一凡痘疮发热,人事昏沉,狂言妄语,大便结,小便赤,或腹痛咽痛者,毒火内甚也。用:黄连解毒凉膈散,同前方,加大黄(酒炒,煨),枳实(麸炒),山楂,微利之。灯心为引,水煎服。”《医学原理》:“ 八日过经不解,热不退者,或用黄连解…
  • 消瘰丸

    … 《医学心悟》卷四:消瘰丸 别名 消疠丸(《疡医大全》卷十八)。 处方 元参(蒸)牡蛎(煅,醋研)贝母(去心,蒸)各120克 制法 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清热滋阴,化痰散结。治肝肾阴号所致的瘰疠。 用法用量 每服9克,开水下,日二服。 备注 本方所治瘰疠,是由肝肾阴亏,肝火郁结,灼津为痰而成。方中玄参清热滋阴,凉血散结;牡蛎软坚散结…
  • 卫生防疫宝丹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卫生防疫宝丹 处方 粉甘草(细末)300克 细辛(细末)45克香白芷(细末)30克 薄荷冰(细末)12克 冰片(细末)6克 朱砂(细末)90克 制法 先将前五味和匀,用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晾干(不宜日晒),再用朱砂为衣,勿令余剩。装以布袋,杂以琉珠,来往撞荡,务令光滑坚实。如此日久,可不走气味。 功能主治 治霍乱吐泻转筋,下痢腹疼,一切痧症,头疼、牙…
  • 定心丸《古今医鉴》

    … 人参、白术、茯苓、枳实(面炒)、石莲肉(去心)、陈皮、韭子(炒)各一两,半夏、远志(去骨)、酸枣仁各五钱,牡蛎(煨)三钱,甘草(炙)一钱半。用法用量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送下。功用 补肾养心,固精止遗。主治 妄想太过,夜梦遗精。加减化裁 久则加干姜(炒黑)三钱、樗根白皮五钱。重要文献摘要 《医学汇函 中》:“定心丸…
  • 疏风汤

    …名。出自《回春》卷二。主治风中在腑,恶风寒,拘急不仁者。 《医学发明》卷九:疏风汤 处方 麻黄(去节)90克 益智仁 杏仁(炒,去皮)各30克 炙甘草 升麻各15克 功能主治 治风中肌腠,半身不遂,或肢体麻痹,筋骨疼痛者。 用法用量 上药哎咀,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热服。 摘录 《医学发明》卷九 《寿世保元》卷二:疏风汤 处方 当归 川…
  •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素患劳嗽,因外感袭肺,而劳嗽益甚,或兼喘逆,痰涎壅滞者 宣散表邪,扶助正气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具有宣散表邪,扶助正气之功效。主治素患劳嗽,因外感袭肺,而劳嗽益甚,或兼喘逆,痰涎壅滞者。 处方 麻黄2钱,石膏(煅捣)3钱,生山药5钱,寸麦冬(带心)4钱,清半夏3钱,牛蒡子(炒,捣)3钱,元参3钱,甘草1钱5分,大枣3枚(擘开),生姜…
  • 解热汤

    …上药分作2剂,每剂用童子小便、水、酒共1升,煎至半升,去滓,分2次温服。以效为度。 摘录 《普济方》卷二二八 《医学集成》卷三:解热汤 处方 生地、当归、黄芩、黄连、元参、麦冬、柴胡、荆芥。 功能主治 风火上攻,头顶极痛。 摘录 《医学集成》卷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解热汤组成 柴胡、白术、枳壳、白茯苓(锉)各一钱。用法用量 …
  • 硫黄饼

    …虫疮及冷疮,喜就火炙汤泡者。 用法用量 临用先以柳、桃、桑、槐、楮五枝煎汤洗拭,然后用麻油调硫黄末搽之;如干疮,用猪油调搽。 如退热,治干痒出血,须用黄芩、黄连、大黄,或松香,樟脑;退肿止痛,须用寒水石、白芷;止痒杀虫,用狗脊、蛇床子、枯矾;杀虫,用芜荑、水银、硫黄,甚者加藜芦、斑蝥;干脓,用无名异、松皮炭;头疮,加黄连、方解石;脚上疮,加黄柏;阴囊痒,加吴萸。 摘录 《医学入门》…
  • 秋石四精丸

    …《万氏家抄方》卷三。主治肾虚盗汗,腰痛。 别名 秋石固真丸(《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 秋石 莲肉 茯苓 芡实各60克 制法 上四味为末,枣肉360克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肾,遗精盗汗,小便频数,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温酒下。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秋石四精丸组成 …
  • 固肠丸《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卷五。具有燥湿,祛脾胃陈积之功效。主治湿气下利,大便下血,白带。 歌诀 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陈米饮送下。组成 椿根白皮(炒)。用法用量 上为末,酒糊为丸服。功用 燥湿,祛脾胃陈积。主治 湿气下利,大便下血,白带。重要文献摘要 《朱丹溪医学全书》:“固肠丸,治湿气下利,大便血,白带。去脾胃陈积之疾,用此以燥其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