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4 秒,为您找到 67321 个相关结果.
  • 高热

    1115 2023-11-28 《针灸学-下》
    高热 高热 一般以体温超过39℃的称之高热。高热是临床上的一个常见症状,在许多疾病中可出现。引起高热的原因很多,这里主要是指感受外邪所引起的高热。 〔病因病机〕 引起高热的主要原因是外感风热。风热从口鼻或皮毛侵袭人体。肺失清肃,已失宣散,则可见发热恶寒等症;或温邪在表不解,内入气分,或内陷营血,亦可引起高热;或外感暑热,内犯心包,可见壮热神昏;或...
  • 中国针灸学

    中国针灸学 中国针灸学 承淡安编著,刊于1957年。 本书是作者针灸理论与经验的总结。全书分针科、灸科、经穴、治疗四篇,将针灸疗法的基本知识、临床应用手法与科学实验以及临症要点等,均予以较详尽的分析和叙述,特别着重于实际应用方面,力避空泛的理论。书中取穴方法详明,并配有插图。为便于中西医学习针灸,于治疗篇中所治各病,参以中西医学病名。另外,作者尙指...
  • 肩外俞

    838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另说:“大杼旁三寸”(《医学入门》)、“平开大椎三寸”(《循经考穴编》广注)、“横直陶道四寸七分微高些”(《针灸集成》)。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背神经及颈横动、静脉。主治肩背酸痛,颈项强急,落枕,肘臂冷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
  • 维胞穴

    1487 0001-01-01 《针灸穴位》
    维胞穴,经外奇穴名。出自《经外奇穴汇编》。位于下腹部,髂前上棘之内下方凹陷处,平关元穴,或于维道穴向内斜下1寸处取穴,左右计2穴。布有髂腹沟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主治子宫脱垂、异位妊娠、肠功能紊乱、小儿遗尿、尿潴留、疝、小腹痛。沿腹股沟韧带向耻骨联合方向斜刺,深度在1.5寸左右或向内下方阴部方向斜刺,进针2.5-3寸钟。 名称 维胞穴出处...
  • 注市

    ①经外穴名。《千金要方》:“一切疰无新久,先仰卧,灸两乳边邪(斜)下三寸,第三肋间,随年壮,可至三百壮。又治诸气神良。一名注市。”近代《中国针灸学》称疰布。位于胸侧部,腋中线上,当第七肋间隙处。主治疰,胸胁痛,腹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旁廷穴之俗名。出《千金要方》。《针灸集成》作注布。参见旁廷条。
  • 耳后静脉三条穴

    973 0001-01-01 《针灸穴位》
    耳后静脉三条,经外奇穴名。出自《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位于耳壳背面三条静脉处,左右计6穴。主治目疔、目赤肿痛、眼结膜炎、高血压、皮肤病。用针挑刺出血。 名称 耳后静脉三条穴出处 《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耳壳背面三条静脉处,左右计6穴主治 目疔、目赤肿痛、眼结膜炎、高血压、皮肤病功...
  • 心邪癫狂门

    585 0001-01-01 《针灸大成》
      心邪癫狂:攒竹尺泽间使阳溪。   癫狂:曲池(七壮)小海少海间使阳溪阳谷大陵合谷鱼际腕骨神门液门冲阳行间京骨(以上俱灸)肺俞(百壮)。   癫痫:攒竹天井小海神门金门商丘行间通谷心俞(百壮)后溪鬼眼穴。   鬼击:间使支沟。癫疾:上星百会风池曲池尺泽阳溪腕骨解溪后溪申脉昆仑商丘然谷通谷承   山(针三分,速出,灸百壮)。   狂言:太渊阳溪下廉...
  • 韩贻丰

    853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清初针灸医家。字芑斋。浙江慈溪人。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工诗文,善书法,旁通医学,尤赏识“雷火针”治病,并对之加以改进,名“太乙神针”,所治多效,乃有医名。自述其法传自武林吴山道院紫霞洞天一无名道人。此法名为针,实乃以药物施灸。后又于崆峒山获无名道人传《铜人穴道图》十四幅,遂于康熙五十六年撰成《太乙神针心法》二卷,从而推广了太乙神针之传播。 ...
  • 耳穴模型

    693 0001-01-01 《中医词典e~f~g》
    针灸教具。是标示耳针穴位位置的模型。又称耳针模型。多用塑料、乳胶或石膏制成。供针灸教学和临床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