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132
秒,为您找到
13332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眩晕
880
0001-01-01
《名师垂教》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刘兴志 陶怡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是头运时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严重的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 造成眩晕的原因,有外感与内伤之不同。外感所致眩晕,主要是由于六淫之邪外袭,盖头为诸阳之会,耳目为清空之窍,外邪侵袭,则表阳与清道首当其冲。内...
(拼音Z)第十二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662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郑汝炜 明代外科医家。字明甫。祖籍宛陵(今安徽宣城),迁居武进(今属江苏)。精医术,尤长外科。尝任太医院医官,后隐居民间,前后行医六十年,活人甚众。着《外科宗要》二卷,子文起续纂行世,今佚。卒年八十。孙泽山亦承其业。 郑汝明 南宋人。嘉定元年(1208年),集唐代时贤《胎前十八论》、宋郭稽中《产后二十一论》,附以孙思邈等有关论说,编成《胎产真经...
口眼歪斜
1221
2023-11-28
《中医内科学》
口眼歪斜 口眼歪斜 口眼歪斜又称面瘫、吊线风、口僻、歪嘴风等,是指面络阻滞,弛张不用,引起以患侧面部麻痹不仁、口目歪斜而不能闭合为主症的病证。其临床所见为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眼睑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在面部运动时,因正常侧面肌的收缩牵引,使症状更为明显。病人不能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和噘嘴。口歪重的则口角流涎、咀嚼时...
(拼音Z)第七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3243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朱栋隆 明代医学家。字子吉,号春海,瓶城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初攻举子业,后因母病而钻研歧黄,遂精于医术。于痘疹一证,尤为专长痘疹。尝集内、难及金元各家说研究,后着成《痘疹不求人》一书行于世,有各种刻本。 朱殿华 清代医生。字佩实。生平履贯欠详,尝供职任太医院恩粮,兼东药房值宿供奉官。 肘痈 病名。痈疽之发于肘部者。出《针灸大成》卷...
柴胡
1043
2023-11-28
《本草备要讲解》
柴胡 柴胡 【原文】苦平微寒,味薄气升为阳。主阳气下陷,引清气上行,而平少阳、厥阴之邪热。 肝、胆、心包、三焦、相火。时珍曰:行少阳,黄芩为佐,行厥阴,黄连为佐。宣畅气血,散结调经, 昂按:人第知柴胡能发表,而不知柴胡最能和里,故劳药、血药往往用之。补中益气汤、逍遥散皆用柴胡,取其和中,皆非解表也。为足少阳 胆。表药。 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
珍珠草
482
0001-01-01
《本草百科》
《中药大辞典》:珍珠草 拼音注音 Zhēn Zhū Cǎo 别名 日开夜闭、十字珍珠草(《生草药性备要》),阴阳草、假油柑(《临证指南》),真珠苹(《纲目拾遗》),鲫鱼草、胡羞羞(《广州植物志》),老鸦珠(《福建民间草药》),夜合珍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落地油柑、小利柑(《陆川本草》),蓇草(《南宁市药物志》),夜合草(《江西民...
《中医词典》h~j(全本)
5975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拼音H (拼音H)第一篇 熇熇(hè) 火热炽盛。《素问·疟论》:“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素问·刺疟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 齁xx(hōu) 出《普济方》。即齁(鼻合)。详该条。 换睡 出徐润之《最新达生篇》。指怀孕六个月之后,孕妇睡眠须经常转换体位,不宜长时间固...
(拼音T)第八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756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太医局判局 宋代医官名。北宋熙宁期间,曾一度为太医局副长官,其位在太医局提举之下。此职要求熟悉医药知识者充任,共设2人。 太医局令 宋代医官名。为太医局中之最高医官,主管该局工作。北宋熙宁年间曾一度设置太医局提举1人,其职权与太医局令相同。 太医局局生 宋代医生名。太医局中的学生,最初称为太医局九科医生,南宋时称为太医局局生。 ...
1..
«
6
7
8
9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