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0 秒,为您找到 399313 个相关结果.
  • 卷四 阳明经

    656 0001-01-01 《伤寒说意》
    瘀血 阳明腑病,凡有久瘀之血,则令人善忘,大便虽干而粪下反易,其色必黑。以人之强记不忘者,精藏而阳秘也,瘀血阻碍,神气不得蛰藏,则心浮而善忘。大便之难,缘于肠燥,热归血海,不及大肠,故大便反易。瘀血阻格,水火不交,肾气下郁,是以粪黑。人之大便,火郁则赤,金郁则白,土郁则黄,木郁则青,水郁则黑,各从其脏色也。此宜抵当汤,下其瘀血。 若病人无表证之恶寒,里证...
  • 阳脉(阳经)

    551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指经脉中的阳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
  • 手太阴肺经

    553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肺,络大肠,并与胃、喉相连。在体表,由胸部外上方沿上肢屈侧前面向下,止于拇指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咳嗽、咳血、喘息气短、囗渴、烦躁、胸满、肩背痛、手心发热、伤风、自汗、小便频数、尿黄赤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 足厥阴肝经

    538 0001-01-01 《普济方·针灸》
    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聚毛之际(聚毛。大敦穴分也。素问曰。厥阴之根。起于大敦)。 上循足跗上廉(太冲穴在焉)。去内踝一寸(中封之位也)。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足厥阴行足太阴之前。上踝八寸。而厥阴复出太阴之后也)。上 内廉(曲泉穴分也)。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足厥阴为肝之经故其脉属于肝也)。络胆(胆者肝之维故肝脉络于胆)。上贯膈。布胁肋。循...
  • 铜人针灸经序

    867 0001-01-01 《普济方·针灸》
    臣闻圣人之有天下也。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王泽不流。则奸生于下。故辨淑慝以制治。真气不荣。则 动于体。故谨医砭以救民。昔我圣祖之问岐伯也。以为善言天者,必有于人。天之数十有二。人经络以应之。周天之度。三百六十之有五。人气血以应之。上下有纪左右有象。督任有会。 合有数。穷妙于血脉。参变乎阴阳。始命尽书其言。藏于金兰之室。洎雷公请问其道。乃坐明堂以授之。后世之...
  • (十)经行风疹

    715 0001-01-01 《女科宝鉴》
    行经之前或正值经期,皮肤出现周期性的突起红疹,或起风团,异常瘙痒,经净渐退者,称为“经行风疹”。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风邪乘袭而致。 一、血虚生风 经行之际,阴血偏虚,若素体血虚或多产、久病,营阴受损,则易血虚生风,发而为病。 二、风热侵袭 素体阳盛,或饮食不节,偏嗜辛香燥烈,酿成血热,经行之际,阴血偏虚,风邪乘袭,贶热相搏,发而为病。 【辩...
  • (五)经行眩晕

    613 0001-01-01 《女科宝鉴》
    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的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者,称为“经行眩晕”。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情志所伤,饮食劳倦,久病体虚或正气不足,使阴血亏耗或痰阻清窍而致。 一、虚阳上亢 情志过极,气郁伤肝,肝郁化火,灼伤肝阴,风阳升动,发而为病;或素体阴虚,或房劳多产,或久病热病,耗伤肝肾之阴精,阴不敛阳,虚阳上扰,发而为病。 二、气血亏虚 平素体虚,或...
  • (四)经行头痛

    768 0001-01-01 《女科宝鉴》
    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头部周期性疼痛,甚则剧痛难忍者,称为“经行头痛”。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情志所伤,饮食劳倦,或久病体虚,正气不足等因素,使气血阻滞,肝火上逆,或血不养脑而致。 一、肝火上逆 情志过极,气郁伤肝,肝郁化火,行经之时,肝火挟冲气上逆,清空受邪 火所扰,发而为病。 二、瘀血阻滞 肝郁不舒,气血不畅,瘀血内阻,脉络不通,发而为病...
  • (三)经行发热

    780 0001-01-01 《女科宝鉴》
    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而发热者,称为“经行发热”。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感受外邪,饮食失节,情志所伤,或正气不足等因素,使肌体气血营卫失调而致。 一、感受外邪 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气血先虚复感外邪,营卫失调,发而为热。 二、阳热内盛 素体阳盛,饮食失节,偏嗜燥烈,或情志过极,郁而化火,使热伏冲任,随经而发。 三、肝肾阴虚 素体阴虚,或久病血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