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68
秒,为您找到
27309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发汗散第四(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603
0001-01-01
《备急千金要方》
度瘴发汗青散 治伤寒敕色,恶寒发热,头痛项强体疼方 。 麻黄(三两半) 桔梗 细辛 吴茱萸 防风 白术(各一两) 乌头 干姜 蜀椒 桂心(各一两六铢) 上十味治下筛,温酒服方寸匕,温覆取汗,汗出止。若不得汗,汗少不解,复服如法。 若得汗足,如故头痛发热,此为内实,当服 豉丸。若翟氏丸。如得便头重者,可以二大豆许,纳鼻孔中,觉燥涕出,一日可三四度,必...
秦汉时期临床各科成就(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36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 秦汉及以前的“伤寒”概念几乎是温热病的同义语。它在医学中所占的地位逐渐上升的,所包含的实际内容逐渐扩大,其理论系统也逐步趋向成熟。东汉时期,伤寒的辨证施治体系达到了中医临床医学的高峰。 《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学说较之《内经》《难经》有了长足进展。由于伤寒热病的猖厥流行,这使当时的医家必须重视时该病的研究。淳于意、华佗等均有关...
卷之四十四 妇人产后病诸候下(凡四十一论)
568
0001-01-01
《巢氏诸病源候论》
三十一、产后月水不利候 手太阳、少阴之经,主下为月水。太阳小肠之经,少阴心之经也,心主血脉。因产伤动血气,其后虚损未复,而为风冷客于经络,冷搏于血,则血凝涩,故令月水不利也。 三十二、产后月水不调候 夫产伤动血气,虚损未复,而风邪冷热之气客于经络,乍冷乍热,冷则血结,热则血消,故令血或多或少,乍在月前,乍在月后,故为不调也。 三十三、产后月水不通候 夫产伤动...
卷第十
599
0001-01-01
《伤寒论语译》
汉 张仲景述 晋 王叔和撰次 宋 林 亿校正 明 赵开美校刻 沈 琳同校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合四十八法,方三十九首。 【提要】 本篇重集论中汗、吐、下后所引起的阴阳不和诸般变证,意在重申汗、吐、下三法为驱除病邪的治法,用之不当,则反伤正气致变证百出,为害甚剧。并借此体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救逆原则。故本篇内容医理深...
卷七 两感伤寒
915
0001-01-01
《伤寒论纲目》
【纲】仲景曰。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伤寒下之后。复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 宜四逆汤。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 【目】王叔和伤寒论例曰。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同病。则腹满身热。不饮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同病。 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
暍病根原
571
0001-01-01
《四圣心源》
暍病者,暑热而感风寒也。热则伤气,寒则伤形。《素问·通评虚实论》: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以寒性敛闭,暑性疏泄,寒闭其形而皮毛不开,是以气盛而身寒;暑泄其气而腠理不阖,是以气虚而身热。暍病则伤于暑,而又伤于寒者也。 盛暑汗流,元气蒸泄,被清风而浴寒水,玄府骤闭,《素问》:玄府者,汗孔也。里热不宣,故发热恶寒,口渴齿燥,身重而疼痛,脉...
1..
«
84
85
86
87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