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22 秒,为您找到 117543 个相关结果.
  • 五、血浆蛋白质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1188 0001-01-01 《临床生物化学》
    血浆蛋白质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定量地用化学方法测定血浆总蛋白质以及白蛋白。 2.通过电泳将血浆(或血清)蛋白质初步分离,可以半定量地检测主要蛋白质的组分及其图谱,如Alb、α1、α2、β1、β2、γ等区带,并以相对百分比表示之。 3 .特异的定量测定个别蛋白质,多采用免疫化学的技术,通过制备特异的抗血清(或抗体)测定抗原-抗体...
  • 第二节 神经、免疫及内分泌系统间的关系(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一、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特性和共性比较 高等动物的机体是由诸多系统的机组合而成的结构和功能性整体。这些系统可粗略分为二类:一类主要执行着机体的营养、代谢及生死等基本生功能,包括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等系统;而广泛分布的神经、免疫及内分泌三大系统则起着调节上述各系统的活动,参与机体防御及控制机体的生长和发育等重要作用,从而构成另一类枢纽性系统。...
  • 三、近交系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2143 0001-01-01 《实验动物科学》
    近交系动物首先应用于遗传学研究,以后又为肿瘤和免疫学家所重视。在肿瘤的研究工作中应用最广泛,培育的品系也最多,对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实验治疗和新抗癌药物的研究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近交系动物的建立已受到世界各国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者的重视。正如化学家需要分析纯的化学药品、物理学家需要高度精密的仪器一样,近交系动物对医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伦敦大学古勃宁说:“…...
  • 第二节 副粘病毒(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250 0001-01-01 《医学微生物学》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cal virus)于1956年首次在伴有感冒症状的猩猩体内分离到,并命名为“猩猩感冒因子(CCA)”。次年Chanock等人从两个患呼吸道疾病婴儿的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与CCA抗原一致的病毒;根据该病毒在组织培养中的细胞融合病变特征命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cyt...
  • 四、区别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的发展进一步揭示了神经组织成分的特殊化学性质,利用这些特征不仅能区别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而且可进一步区分不同的神经胶质细胞。S—100是一种从脑组织提取出来的酶性蛋白,是钙结合蛋白的一种,它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周围神经的雪旺氏细胞、交感神经节 中的卫星细胞和肠肌间神经丛的肠胶质细胞(Entericglial cell)。S...
  • 第三节 化学检查

    1592 0001-01-01 《临床基础检验学》
    (一)隐血试验 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很少,肉眼不见血色,而且少量红细胞又被消化分解发致显微镜下也无从发现的出血状况而言。 [方法学评价] 隐血试验(occultblood test,OBT)目前主要采用化学法。如邻联甲苯胺法、还原酚酞法、联苯胺法、匹拉米洞法,无色孔雀绿法、愈创木酯法等。其实验设计原理基本于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部分有催化过氧化物分解的...
  • 三、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荧光抗体技术在临床检验上已用作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检验及自身免疫病的诊断等。在细菌学检验中主要用于菌种的鉴定。标本材料可以是培养物、感染组织、病人分泌排泄物等。本法较其他鉴定细菌的血清学方法速度快、操作简单、敏感性高,但在细菌实验诊断中,一般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使用,而不能代替常规诊断。荧光抗体染色法对脑膜炎奈氏菌、痢疾志贺菌、霍乱弧菌、布氏杆菌和炭疽杆菌等...
  • 二、炎症的原因

    591 0001-01-01 《病理学》
    任何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成为炎症的原因。虽然致炎因子种类繁多,但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 1.物理性因子 高热、低温、放射线及紫外线等。 2.化学性因子 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学物质。外源性化学物质有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及松节油、芥子气等。内源性化学毒物如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及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堆积于体内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 3.机械性因子 如切割、撞击...
  • 第二节 免疫细胞化学的有关技术概述(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一、抗体的制备和配制 (一)抗体的制备 这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首要试剂,必需制备具有很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高效价抗体,这将在本书第二章 中详述。目前国内外市场各种特异性抗体日益增多,许多实验室直接应用市售产品,现在我国自制抗体种类少,发展抗体生产十分必要。尤其要定位一种新的抗原物质,能够自制较好。 (二)抗体的配制 包括抗体贮存液和抗体使用液的配...
  •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研究近年来获得重大突破。日本学者利根川进(Tonegawa)因在免疫球蛋白基因结构研究有突出贡献而获得1987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应用X结晶衍射分析、DNA序列分析和园双色等技术研究表明,许多细胞膜表面分子和机体某些蛋白分子多肽折叠方式与Lg相似,在氨基酸组成上与免疫球蛋白可变区(V区)或/和恒定区(C区)有较高的同源性,它们可能从同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