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215575 个相关结果.
  • 十王穴

    1491 0001-01-01 《针灸穴位》
    十王,经外奇穴名。出自《肘后备急方》。位于手十指背部,沿爪甲正中点向皮肤移行0.1寸处,一侧5穴,左右计10穴。布有桡神经浅支的第1、2指背神经及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及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分支。主治昏迷、猝死、高热中暑、小儿惊厥、霍乱、感冒等。斜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名称 十王穴出处 《肘后备急方》隶属 ...
  • 肩耳穴

    1097 0001-01-01 《针灸穴位》
    肩耳穴,耳穴名。别名阑尾2。位于肘区的下方处,与屏上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即耳舟4、5区。主治肩关节疼痛、肩部扭伤、风湿性肩关节炎、风湿病、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肩背部筋膜炎、胆石症、无脉症、肩痹、肩活动障碍、上肢瘫痪、肩颈综合征、阑尾炎等。可用针法,耳穴压疗法,耳穴注射疗法等。 名称 肩耳穴别名 阑尾2隶属 耳穴位置...
  • 第六节 五官科病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619 0001-01-01 《手穴手纹诊治》
    一、近视眼 【概述】 近视眼发病在中学生中非常普遍,有人统计约占50%以上。近视眼又分为假近视,真近视。中医认为近视与肝肾不足,气血不充有关。治疗上应补益肝肾为主。 【手穴治法】 (一)艾灸法 选穴:劳宫。 操作:患者采取站位,坐位均可,用鼻自然呼吸,舌抵上腭,排除杂念,艾灸劳宫穴7~10分钟,至皮肤发红。5~7天为1疗程,间隔3~5天进行第二...
  • 当容穴

    1125 0001-01-01 《针灸穴位》
    当容,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头颞部,即眼外眦近后,太阳穴微下方取之,左右共2穴。主治偏头痛、结膜炎、近视、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目赤肿痛、泪腺炎、三叉神经痛、牙痛。直刺0.2-0.3寸。 名称 当容穴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位于头颞部,即眼外眦近后,太阳穴微下方取之,左右共...
  • 肺耳穴

    939 0001-01-01 《针灸穴位》
    肺耳穴,耳穴名。位于耳甲腔中心凹陷处周围,即心穴上下周围,即耳甲14区,耳甲腔最凹陷处反光区的周围大部均为肺穴区,心区的上、下方,上方为对侧肺,下方为同侧肺,临床上多用下侧肺。主治咳喘、痰鸣、声音嘶哑、感冒、鼻炎、咽炎、百日咳、肺炎、肺结核、气管炎、胸闷、胸痛、心衰、心律不齐、低血压、自汗、盗汗、水痘、便秘、泄泻、毛囊炎、荨麻疹、寻常疣、扁平疣、神...
  • 溃疡穴

    844 0001-01-01 《针灸穴位》
    溃疡,经外奇穴名。见《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别名溃疡1。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与第1腰椎棘突之间点旁开5寸处,当膀胱经胃仓穴旁开2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斜刺0.3-0.5寸。 名称 溃疡穴别名 溃疡1出处 《常用新医疗法手册》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与第...
  • 肩痛1穴

    1223 0001-01-01 《针灸穴位》
    肩痛1,经外奇穴名。出自《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肩部肩胛骨内上角上方的斜方肌处,当胆经肩井穴下方约1.5寸处,左右计2穴。有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腋神经分支,深层上方为桡神经。主治肩背痛等。斜刺0.5-0.8寸。 名称 肩痛1穴出处 《新医疗法手册》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位于肩部肩...
  • 牵正二穴

    700 0001-01-01 《针灸穴位》
    牵正二穴,组合穴名。由牵正穴和中牵正二穴组成。牵正穴位于耳垂前方0.5寸,与耳垂中点相平。中牵正穴位于面颊下颌结节前下方凹陷与口角外0.4寸连线之中点,也即地仓和颊车穴连线之中点。主治面瘫、口角歪斜。向前斜刺0.3-0.5寸。 名称 牵正二穴隶属 组合穴位置 牵正穴位于耳垂前方0.5寸,与耳垂中点相平。中牵正穴位于面...
  • 崇骨穴

    1330 0001-01-01 《针灸穴位》
    崇骨,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集成》。别名椎顶、太祖。位于项部,第6颈椎棘突下。皮肤有第6、7、8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主治咳嗽、气喘、感冒、百日咳、支气管炎、肺结核病、落枕、颈项强痛、癫痫、疟疾、催吐。斜刺0.5-1寸。 名称 崇骨穴别名 椎顶、太祖出处 《针灸集成》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位于项部...
  • 梅花穴

    1104 0001-01-01 《针灸穴位》
    梅花,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腹上部,正中线上胸膛窝与脐之联线中点1穴,中线旁开两侧0.5寸之线上,胸膛窝下3.5寸2穴,脐上3.5寸2穴,计5穴。中脘穴分布有第7、8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余4穴分布有第7、8肋间神经。主治胃脘痛、心窝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直刺0.3-0.5寸。 名称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