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125 秒,为您找到 273097 个相关结果.
  • 伤寒方论

    965 0001-01-01 《医述》
    桂枝汤 桂枝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总方也。凡中风、伤寒、杂证,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主之。先辈言无汗不得用桂枝者,正以汤中有芍药能止汗也。芍药之功在于止烦,烦止,汗亦止。故反烦、更烦与心悸而烦者,咸赖之。若倍加芍药,即建中之剂,非复发汗之剂矣。是方也,用桂枝发汗,即用芍药止汗!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肌;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
  • 卷四十四

    716 0001-01-01 《玉机微义》
    钦定四库全书 玉机微义卷四十四  明 徐用诚 原辑 刘 纯 续增 ?疹门 论?疹证治 洁古云?疹之病其为证各异疮发焮肿於外者属少阳三焦相火也谓之?小红靥行皮肤之中不出者属少隂君火也谓之疹凡显?证若自吐泻者慎勿乱治而多吉谓邪气上下皆出也?疹并出小儿难禁是以别生他证也首尾不可下大抵安里之药多发表之药少秘则微疎之令邪气不壅并而能作番次使儿易禁也身温煖者顺...
  • 泄泻

    〔薛〕 米食所伤,用六君加谷 。面食所伤,用六君加麦 。肉食所伤,用六君加山楂。若兼寒热作呕,乃肝木侮脾土,用六君加柴胡、生姜。兼呕吐腹痛,手足逆冷,乃寒水侮土,六君加姜、桂,不应,用钱氏益黄散。(幼科脾脏。)若元气下陷,发热作渴,肢体倦怠,用补中益气汤。(杂病。劳倦。)若泄泻色黄,乃脾土之真色,用六君加木香、肉果。 若作呕不食,腹痛恶寒,乃脾土虚寒,用六...
  • 可发汗五十八条

    600 0001-01-01 《伤寒补亡论》
    仲景曰。大法。春夏宜发汗。庞氏作春宜汗。 又曰。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 然一时间许。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又曰。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又曰。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又曰。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又曰。太阳病。脉浮而数者。可...
  • 可发汗五十八条

    仲景曰.大法.春夏宜发汗.庞氏作春宜汗. 又曰.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 然一时间许.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又曰.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又曰.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又曰.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又曰.太阳病.脉浮...
  • 麻黄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麻黄 三钱杏仁 三钱炙草 二钱桂枝 二钱 水五杯,先煎麻黄,减二杯。去沫,入诸药,煎二杯,温服一杯。覆衣取微汗,不用饮粥。禁如桂枝(汤)法。 治荣卫外感寒邪,项强、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无汗恶寒、脉浮紧者。 此治荣卫表证,偏于收敛之病之法也。寒者,空气中收敛之气。卫者,人身中收敛之气。收敛故恶寒,收敛故无汗,收敛故脉紧。紧者收敛闭束之意。荣卫行身之...
  • 小陷胸汤方

    746 0001-01-01 《医宗金鉴》
    □ 黄连一两半夏(洗)半筋栝蒌实(大者)一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 黄连涤热,半夏导饮,栝蒌润燥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攻虽不峻,亦能突围而入,故名小陷胸汤。分服三服,乃缓以治上之法也。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 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