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76 秒,为您找到 311496 个相关结果.
  • (四)经行头痛

    808 0001-01-01 《女科宝鉴》
    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头部周期性疼痛,甚则剧痛难忍者,称为“经行头痛”。 【病因病机提要】 本病多由情志所伤,饮食劳倦,或久病体虚,正气不足等因素,使气血阻滞,肝火上逆,或血不养脑而致。 一、肝火上逆 情志过极,气郁伤肝,肝郁化火,行经之时,肝火挟冲气上逆,清空受邪 火所扰,发而为病。 二、瘀血阻滞 肝郁不舒,气血不畅,瘀血内阻,脉络不通,发而为病...
  • 二、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1259 2023-11-28 《中医医学概念》
    二、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1.相互联系 2.相互错杂 3.相互转化 4.证候真假 5.亡阴与亡阳 二、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病变是错综复杂的,八纲所属的证候,在临床中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兼出现。在临床中,必须把八纲相互联系进行辨证,才能全面地分析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关系。此外,八纲之间又可以出现相互错杂和相互转化,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出现...
  • 第九章 理血剂

    1223 2023-11-28 《方剂讲解》
    第九章 理血剂 第九章 理血剂 第九章 理血剂 〔自学时数〕6学时 〔面授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理血剂的含义、分类、适应证及其注意事项。 2.掌握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活络效灵丹、小蓟饮子、黄土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并比较它们之间之异同。 3.掌握黄土汤与归脾汤、黄土汤与理中丸的不同。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
  •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 汉·张机撰,约成书于公元2世纪。 本书简称《金匮要略》,据考是汉·张机《伤寒杂病论》中的一部分。《伤寒杂病论》是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内容组成,原书早已亡佚,晋代王叔和搜集整理了“伤寒”部分的内容,编次了《伤寒论》,而“杂病”的内容直到宋代林亿时才得以校订,将断简残卷经过整理后,厘为三卷,定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
  • 卷十四

    1020 0001-01-01 《御纂医宗金鉴》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医宗金鉴卷十四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霍乱篇目录 四逆加人参汤 御纂医宗金鉴卷十四目録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医宗金鉴卷十四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辨霍乱病衇证并治篇 霍乱者因风寒暑热饮食生冷之邪杂揉交病于中正不能堪一任邪之挥霍撩乱故令三焦混淆清浊相干乱于肠胃也表甚则有头痛身痛发热恶寒之证里甚则有呕吐泻利腹中大痛之证寒甚则转筋厥...
  • 七、脓肿扁桃体切除术(abscess-tonsillectomy)

    (一)概述 适宜病程较长,多次切开排脓仍未治愈者。由于脓肿形成后,扁桃体被膜与扁桃体窝之间已被脓液所分离,故手术剥离较容易。其手术切除扁桃体后,既达到彻底排脓目的,又杜绝再发机会。 (二)激光术前准备 术前用He-Ne激光照射(散焦),功率15~30mW,1天1次,一次15~20分钟,连续7天。对全身症状明显者,全身给足抗菌素及多簇维生素治疗。术前...
  • 伤风寒

    (附感冒 凡看病不令染用雄黄末涂鼻孔及须知避忌行从客位边入男子病秽气出于口。女子病秽气出于阴坐立对语间宜识得向背)。 伤风。伤寒。俗呼为伤寒。传经分三阳三阴。三阳。是太阳、阳明、少阳经也。三阴。太阴、少阴、厥阴经也。经之阴阳以脏腑言。腑为阳膀胱胃胆是也。脏为阴脾肾肝是也。病之阴阳。乃是外邪之阴阳。阴气阳气是也。阴阳二气。皆能犯脏腑。故阳气犯太阳。则为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