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36 秒,为您找到 67321 个相关结果.
  • 卷七 刺法

    1071 0001-01-01 《素问悬解》
    宝命全形论五十一 【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着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 四时之法,生长收藏之令也。 【岐伯对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人能应四时者...
  • 承满

    624 0001-01-01 《中医词典c~d》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任脉三寸(《针灸甲乙经》)。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纳呆,吞酸,肠鸣,泄泻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六、足三里(合穴)

    564 0001-01-01 《子午流注说难》
    部位 在膝下三寸 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两筋肉分间.当低跗取之. 证治 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 .肠鸣腹痛.食不化.秦丕祖云.诸病皆治.食气水气.蛊毒 癖.四肢肿满.膝 酸痛.目不明.华佗云.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乳痈.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气上冲目. 针灸 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按∶三里穴名.手足阳明皆有.名同穴异.继起针灸...
  • 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著作

    4730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脉经》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七篇,为西晋·王叔和编撰。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脉经》开宗明义指出“脉理精微,其体难辩”,“在心易了,指下唯明”,《脉经》正是针对这些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的。 《脉经》虽然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
  • 清冷渊穴

    1010 0001-01-01 《针灸穴位》
    清冷渊(简称冷渊),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清冷泉、清昊。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臂后区,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2寸。在肱三头肌下部,有中副动、静脉末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主治头痛、目痛、胁痛、肩臂痛。直刺0.8-1.2寸。 名称 清冷渊穴别名 清冷泉、清昊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手...
  • 七、腱鞘囊肿

    554 0001-01-01 《手穴手纹诊治》
    【概述】 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肌腱附近,常由于局部损伤引起,多发生于腕背部,亦可见于足背及膝部。患处局部隆起,边缘光滑,与附近组织不粘连。患处可有酸痛,有时可使肢体乏力,这主要是腱鞘的粘性变所致,和外伤、劳损有一定关系。囊肿多与关节或腱鞘相交通,内含胶状透明液,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选穴:囊肿局部。 操作:固定...
  • 病不可灸七条

    614 0001-01-01 《伤寒补亡论》
    仲景曰。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常氏云。宜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欲其有汗。宜柴胡桂枝汤。 又曰。脉浮。当以汗解。而反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 。名为火逆。若欲自解。当先烦。乃有汗。随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当解。 又曰。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
  • 《中医词典》h~j(全本)

    5808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拼音H (拼音H)第一篇 熇熇(hè) 火热炽盛。《素问·疟论》:“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素问·刺疟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 齁xx(hōu) 出《普济方》。即齁(鼻合)。详该条。 换睡 出徐润之《最新达生篇》。指怀孕六个月之后,孕妇睡眠须经常转换体位,不宜长时间固...
  • 翳风穴

    1141 0001-01-01 《针灸穴位》
    翳风,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有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穿出处。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面痛、牙关紧闭、颊肿、瘰疬。直刺0.5-1寸。 名称 翳风穴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手少阳三焦经位置 位于颈部,耳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