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89 秒,为您找到 106457 个相关结果.
  • 四生丸证

    633 0001-01-01 《临证实验录》
    寇某,女,33岁,农民。眩晕,手颤,麻木半年余。 眩晕甚时,仆倒于地,口不能言,然心中明了,此乃与痫证不同者也。颤抖剧时,不能持物,难以就餐。麻木,以右手食指为甚,掐之不痛,不得穿针缝纫。胃纳一般,二便正常,痰多喜唾,头面畏冷,二目干涩,视物模糊,胸胁满,喜太息。舌淡红,苔微腻,脉象弦滑,诊腹无压痛。 观其脉症,此为风痰为患。盖肝郁脾伤,痰饮遂生。 与...
  • 第104节 胰腺疾病(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一种急性炎症,其病情可轻可重,甚至能威胁生命。 正常情况下,胰腺分泌胰液经胰管进入十二指肠。胰液中含有消化酶和抑制因子,后者使前者处于无活性状态。在胰液排泌进入十二指肠的途中,胰酶被激活。胰管若发生堵塞(如胆结石嵌顿于奥迪括约肌处)则使胰液的排出停止。通常,这种堵塞是暂时的,仅引起较轻的损伤,如果这种堵塞持续下去,可远远超...
  • 下血

    868 0001-01-01 《古今医案按》
    东垣治一人。宿有阳明血证。因五月大热。吃杏。肠 下血。唧远散漫如筛。腰沉沉然腹中不和。血色黑紫。病名湿毒肠癖。阳明少阳经血证也。以芍药一钱五分。升麻、羌活黄各一钱。生熟地黄、独活、牡丹皮、炙甘草、柴胡、防风各五分。归身、葛根各三分桂少许。作二服。 震按 腰沉沉然。腹中不和。湿也。血色紫黑。湿兼热也。方中用风药以胜湿。不用凉药以清热者。欲其行春生升发之令。使血...
  • 卷第三十杂病 经络虚实

    663 0001-01-01 《黄帝内经太素》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八第二十八《通评虚实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一中篇。 【问曰:络气之不足,经气有余何如?岐伯答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脉热而尺寒,秋冬为逆,春夏为顺,治主病者。】 络虚经实,何以得知?络为阳也,经为阴也。寸为阳也,外也;尺为阴也,内也。秋冬,阴也;春夏,阳也。络气不足,阳气虚也;经气有余,阴气盛也。于秋冬时,诊寸口得...
  • 《六译馆医学丛书》

    1056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医学丛书。《六译馆丛书》的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迎脉口诊补证》、《杨氏太素三部九候篇诊法补证》、《诊骨篇补证》、《诊筋篇补证》、《营卫运行杨注补证》、《分方治宜篇》、《灵...
  • 616 0001-01-01 《中医词典e~f~g》
    ①《内经》十二脉之一。脉长超过本位而下臂的脉象。《诊家正眼》:“曰覆者,自尺部下达臂间,血有余也。” ②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来头小本大。《诊家正眼》:“曰覆者,头小本大,病在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