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99
秒,为您找到
10184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跋
629
0001-01-01
《医学真传》
《灵枢》、《素问》、《神农本经》、《卒病论》、《金匮要略》五书,皆圣哲之微言,医门之奥旨也。习其艺者舍之不习,而惟采撮后来之枝辞琐说,以为应世之捷诀,是弃本而务末也。求其苏困扶危,而不误致人于死,盖亦难矣。高氏怀悲悯之志,集为是编,以示门人,即以是示后世。其中略言五运六气之化,脏腑经络之分,周身之部位于三阴三阳各有所属,药物之气味色臭不一,其性于十一脏各有所...
前代方书第十三
609
0001-01-01
《幼幼新书》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与歧伯、鬼臾区辈问难之书。 《颅囟经》 世传为黄帝之书。至周穆王时,师巫得之于崆峒洞,今不可考。 《石壁经》 或传以为黄帝时书,疑未必然。得之湘阴士人朱中立不倚。 《金匮要略》 后汉张机作。机,字仲景。前此其书未出,至国朝,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之。 《华佗九候》 后汉华佗撰。佗,字符化,沛国谯人。 《葛氏...
谷疸
725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语出《金匮要略》。黄疸类型之一。因于饱食失节,饥饱不匀,湿热、食滞阻遏中焦所引起。主要症状有食即头眩、烦闷、胃中不适、腹满、大便溏泄、小便不利、身面发黄等。
医经
1056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指中医学术的古典着作。《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216卷,称为医经,即《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白氏内经》、《外经》和《旁篇》等七种有关解剖、生理、病理和治疗原则的基础医学着作。后世有称《素问》,《灵枢》,《难经》为医经者;有称《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为医经者;也有把以上统称为医经者。 ...
阴狐疝气
722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即狐疝。《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治》:“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医宗金鉴》注云:“偏有大小,谓睾丸左右有大小也。时时上下,谓睾丸入腹时出时入也。”详狐疝条。
第四节 食后养生
635
0001-01-01
《中医养生学》
进食之后,为了帮助消化食物,亦应做一些必要的调理,例如:食后散步、摩腹等。 一、食后摩腹 《千金翼方》说:“平日点心饭讫,即自以热手摩腹”,又说:“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食后摩腹的具体方法是:吃食以后,自左而右,可连续作二、三十次不等。这种方法有利于腹腔血液循环,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经常进行食后摩腹,不仅于消化有益,对全身健康也有好处,是一种简便易行...
少阳病篇
763
0001-01-01
《皇汉医学》
少阳病之注释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伤寒论》) 【注】 《金鉴》曰:「口苦者,热蒸胆气上溢也。咽干者,热耗其津液也。目眩者,热熏眼发黑也。」此揭中风伤寒邪传少阳之总纲,凡篇中称少阳中风伤寒者,即具此证之谓也。 柯氏曰:「太阳主表,头项强痛为提纲。阳明主里,胃家实为提纲。少阳位于半表半里,故仲景特揭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盖口、咽、目之三...
(十一)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
1061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十一)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 (十一)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1),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2)。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3)。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4)。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为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5)。夜半而大会,万民...
1..
«
92
93
94
95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