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5 秒,为您找到 10546 个相关结果.
  • 定粉丸《圣济总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小儿疳蛔 定粉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七三。主治小儿疳蛔。 组成 定粉、猪胆各一分。用法用量 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丸,米饮送下。主治 小儿疳蛔。重要文献摘要 《圣济总录校注》:“定粉丸,定粉、猪胆各一分。主治小儿疳蛔。上二味,研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丸,米饮下。”
  • 参芪散

    《医方类聚》 虚寒自汗 调荣卫,补不足 参芪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方类聚》。具有调荣卫,补不足之功效。主治虚寒自汗。 组成 人参、黄芪、当归、芍药、白术、五加皮、官桂、甘草、前胡、秦艽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加生姜五片,大枣二个(去核),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 调荣卫,补不足。主治 虚寒自汗。
  • 浮萍丸《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小儿疮子不出,烦闷惊悸 浮萍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六九。主治小儿疮子不出,烦闷惊悸。 组成 浮萍草(阴干)、晚蚕沙、白薄荷叶各一分。用法用量 上为末,用薄荷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九,薄荷汤化下,不拘时候。主治 小儿疮子不出,烦闷惊悸。
  • 解毒化热汤《种痘新书》

    《种痘新书》卷十二 痘稠密红紫者 解毒化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种痘新书》卷十二。主治痘稠密红紫者。 组成 牛蒡、赤芍各一钱,连翘八分,归尾七分,桔梗、人中黄各六分,升麻、干葛、防风、荆芥各四分,红花五分,蝉蜕三分。用法用量 加烧人粪末一钱调服。主治 痘稠密红紫者。加减化裁 弱者,加人参六分。
  • 冷风汤《眼科全书》

    《眼科全书》卷四 胬肉攀睛,乍发乍起 冷风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眼科全书》卷四。主治胬肉攀睛,乍发乍起。 组成 防风、黄耆、茺蔚子、桔梗、五味子、细辛、大黄。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服。主治 胬肉攀睛,乍发乍起。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冷风汤,防风、黄芪、茺蔚子、桔梗、五味子、细辛、大黄;上白水煎,食后服。”
  • 萆薢散《元和纪用经》

    《元和纪用经》 风痹湿冷,腰脚疼痛,四肢痿弱,荣卫凝泣 萆薢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元和纪用经》。主治风痹湿冷,腰脚疼痛,四肢痿弱,荣卫凝泣。 组成 萆薢、当归(炒)、附子(炮)、杜仲(去粗皮,炙,锉)、仙灵皮各一两,青木香半两。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方寸匕,酒下,一日三次。主治 风痹湿冷,腰脚疼痛,四肢痿弱,荣卫凝泣。
  • 救命汤《医心方》

    《医心方》卷九引《极要方》 上气,气逆满,喘息不通,呼吸欲死者 救命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心方》卷九引《极要方》。主治上气,气逆满,喘息不通,呼吸欲死者。 组成 麻黄八两,甘草(炙)四两,大枣三十枚,夜干(如博子)二枚。用法用量 上以井花水一斗,煮麻黄再沸,纳余药,煮取四升,分四服。主治 上气,气逆满,喘息不通,呼吸欲死者。
  • 柿灰散《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卷三十引《叶氏方》 小便血淋 柿灰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本草纲目》卷三十引《叶氏方》。主治小便血淋。 组成 干柿三枚(烧存性)。用法用量 上为末。陈米饮调服。主治 小便血淋。方义 干柿本为凉血止血药,可治疗便血、尿血,烧存过后为末,更适合用于止血。运用 本方以小便带血为辨证要点。
  • 君子香苏散

    《普济方》卷三九九 小儿虫气痛 君子香苏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三九九。主治小儿虫气痛。 处方 香苏散加三棱、莪术、丁香、使君子、苦楝根皮。 功能主治 小儿虫气痛。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九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君子香苏散组成 香苏散加三棱、莪术、丁香、使君子、苦楝根皮。主治 小儿虫气痛。
  • 三黄四物汤

    《医方集解》 阴虚潮热 三黄四物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方集解》。主治阴虚潮热。 处方 当归 白芍 川芎 生地 黄连 黄芩 大黄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治月经来前,内热迫血上壅,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三黄四物汤组成 四物汤加黄柏、黄芩、甘草。主治 阴虚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