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9 秒,为您找到 10546 个相关结果.
  • 养阴利咽汤

    …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阴虚喉痹 滋养肺胃,清热利咽 养阴利咽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具有滋养肺胃,清热利咽之功效。主治阴虚喉痹。 处方 大白芍9克,川百合10克,南沙参10克,北沙参10克,天花粉9克,白桔梗4.5克,生甘草2.5克,嫩射干4.5克。 功能主治 滋养肺胃,清利咽喉。主阴虚。慢性咽喉炎。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补下丸《圣济总录》

    …小便利多 温气除寒 补下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五七。具有温气除寒之功效。主治妊娠小便利多。临床上用于治疗妊娠小便过多,肾气不固者。 组成 葫芦巴(酒浸,焙)、龙骨(研)、菖蒲各半两(15g),远志(去心)一两半(45g),补骨脂(炒)、益智(去皮)、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各一两(30g)。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功…
  • 护心丸《仙拈集》

    …杖痛,免血攻心 护心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仙拈集》卷四。具有减轻杖痛,免血攻心的功效。 组成 乳香、没药、蜜陀僧(煅)、自然铜(醋淬二次)、地龙(焙)、木鳖子(去壳)、川椒各等分。用法用量 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未杖时预服。功用 减轻杖痛,免血攻心。重要文献摘要 《近代中医未刊本精选 第6册 方剂》:“若不急治,缠腰已遍,毒气入脐,令人膨闷…
  • 凤凰散《良朋汇集》

    …产后大热发烧 凤凰散,中医方剂名。出自《良朋汇集》卷四。主治妇人产后大热发烧。 组成 公鸡粪(焙干)二两。用法用量 水二钟,煎六分,凉冷,一饮而止。主治 妇人产后大热发烧。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喉科家训》:“如胃脏阻隔,不能饮食,再加月石、蒲黄、雄黄各一钱,青黛五分。研匀吹之,即能进食。”各家论述 方约之曰:产后不语,有热血迷塞心窍者,有热痰…
  • 瓜蒌汤《妇人良方》

    …人良方》卷五 ①《妇人良方》:胸痹。②《普济方》:胸痹疼痛,痰迷,心膈不利 瓜蒌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妇人良方》卷五。主治①《妇人良方》:胸痹。②《普济方》:胸痹疼痛,痰迷,心膈不利。 组成 枳壳四个,厚朴、薤白各一两,瓜蒌一个,桂枝(有热除此一味)一两。用法用量 上㕮咀。水七升,煎取四升,去滓温服。主治 ①《妇人良方》:胸痹。②《普济方》:胸痹疼痛,痰迷,心膈不…
  • 海螵蛸散《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惠眼观证》 小儿咳喘 定喘 海螵蛸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幼幼新书》卷十六引《惠眼观证》。具有定喘之功效。主治小儿咳喘。 组成 海螵蛸(浮石也)、牡蛎(煅过)、马兜铃、木香各二钱,牵牛子(生、熟各半)一钱半。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半钱,用生姜煎汤调下。功用 定喘。主治 小儿咳喘。注意事项 不得近盐、醋。
  • 甘菊花饮子《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妇人头痛目眩,心神烦渴 甘菊花饮子,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主治妇人头痛目眩,心神烦渴。 组成 甘菊花、生姜(拍碎)各一分,石膏(捣碎)一两,葛根(锉)半两,薄荷(切)、葱白(切)各一握,豉一合。用法用量 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不拘时候。主治 妇人头痛目眩,心神烦渴。
  • 天门冬煎《圣惠》卷九十五

    《圣惠》卷九十五 大风 久服延年不老 天门冬煎,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惠》卷九十五。具有久服延年不老之功效。主治大风。 组成 天门冬(去心,纳瓷器中,密盖口,以蜡封其上,埋燥室中,经一年开看,如糖色)一石。用法用量 上为末,入蜜和调如饧。每服一大匙,一日二次。功用 久服延年不老。主治 大风。使用注意 忌鲤鱼。
  • 加味芪桂汤

    《辨证录》卷十 水湿入骨,足胫渐细,足膝渐大,骨中酸痛,身渐瘦弱 加味芪桂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十。主治鹤膝风,足胫渐细,足膝渐大,骨中痃痛,身渐瘦弱。 组成 黄芪三两,肉桂三钱,破故纸二钱,牛膝三钱。用法用量 水煎服。服后必有大汗如雨。主治 水湿入骨,足胫渐细,足膝渐大,骨中酸痛,身渐瘦弱。
  • 附子散《医方考》

    《医方考》卷三 寒痰翻胃 附子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方考》卷三。主治寒痰翻胃。 组成 附子一枚(干姜煎汤润七次)。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三钱。主治 寒痰翻胃。方义 膈上有寒痰壅塞中、下二焦之气,阴遏其阳,蓄极则通,故令翻胃。附子辛热能解寒痰,寒痰既解,则气道疏通,而无蓄极之阳矣,故翻胃顿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