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9 秒,为您找到 246430 个相关结果.
  • 卷二

    645 0001-01-01 《博济方》
      上焦证   人参荆芥散   治上焦壅滞,头目昏眩,涕唾稠粘,心胸烦满。   人参 柴胡(去苗) 羌活 荆芥 旋复花 甘菊 桑白皮(各等分。   上七味,同杵为丸,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食后临卧温服。   上焦证   利膈散   治上焦风壅,多患咽喉,胸膈不利。   荆芥穗子(青干净好者) 鼠粘子(各一两) 甘草(三分,炮过) 白丑(二...
  • 华岫云

    1528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1753年)清代医家。字南田,锡山(今江苏无锡)人。精于医学,平时极为仰慕叶桂之医道医术,留心搜集其医案,日久积万余例,遂加以分门别类编纂,成《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刊刻行世。另有《续选临证指南医案》及《种福堂公选良方》。尚编有《古今医学汇通》行世。
  • 第五节 风赤疮痰

    1164 0001-01-01 《中医眼科学》
    本病是指胞睑皮肤红赤如朱,兼见水泡、脓泡,甚至局部溃烂之眼病。一般认为它与西医学之眼睑皮肤炎、眼睑湿疹等相似。此外,也有人认为其与眼部带状疱疹相似。 [病因病机] 一、脾胃蕴积湿热,复受风邪,风湿热三邪结于胞睑。 二、心经伏火,外受风邪,风火上冲胞睑。 本病之病因虽然也有风湿热三邪合而为病者,但偏于热,风邪化热,风热化火,湿火蒸腾于上,或风火上冲等,...
  • 第二十节 酒渣鼻

    760 0001-01-01 《中医外科学》
    酒渣鼻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慢性皮肤病。因鼻色紫红如酒渣故名酒渣鼻。《外科大成·酒兹鼻》云:“酒兹鼻者,先由肺经血热内蒸,次遇风寒外束,血瘀凝滞而成,故先紫而后黑也。治宜宣肺气化滞血,行营卫流通,以滋新血,乃可得愈。”本病以颜面部中央的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伴丘疹、脓疱、鼻赘为临床特征。多发生于中年,男女均可发病,尤以女性多见。西...
  • 2.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967 0001-01-01 《中医眼科备读》
    【组成】犀角1.5g(现用水牛角60g代) ,生地黄30g,芍药(白芍药)12g,牡丹皮10g。 【用法】水煎,犀角磨汁入煎液中和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原方主治】热伤血络,吐血、衄血、便血、溲血等。 【眼科临床应用】(1)用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血管炎、高血压病眼底出血等病,出血量多,色鲜红,或伴视网膜渗出、水肿,属血热妄行及血热渗...
  • 第六章 中医病案书写与总结

    1255 2023-11-28 《临证程序》
    第六章 中医病案书写与总结 第六章 中医病案书写与总结 中医病案,古称“诊籍”、“脉案”、“医案”。是医家在临证中客观记载病证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进行辨证论治的某一阶段或全过程的案卷。它是诊治病证、复诊和转诊的原始资料;也是讨论病证、总结临证经验的原始资料,必要时亦可作为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因此,临证中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好病案的书写工作。 中医...
  • 子烦

    889 2023-11-28 《中医妇科学》
    子烦 子烦 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心惊胆怯,烦闷不安,郁郁不乐,或烦躁易怒等现象,称为"子烦"。亦称"妊娠心烦”。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火热乘心,神明不宁。但有阴虚、阳虚之别。如《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云:"子烦病因,曰痰,曰火,曰阴亏。” (一)阴虚 阴血素虚,孕后聚血养胎,阴虚生内热,以致心火偏盛,热气上冲,扰乱心胸,发生心烦。或肾水...
  • 第二章 两眦疾患

    928 2023-11-28 《中医眼科学》
    第二章 两眦疾患 第二章 两眦疾患 〔自学时数〕2学时 〔面授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赤脉传睛、胬肉攀睛的辨治。 2.熟悉胬肉攀睛的手术指征及术后护理。 3.掌握漏睛疮、漏睛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则,了解二者异同。 两眦在五轮中为血轮。心主血脉,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两眦疾病与心和小肠有密切关系。 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主神明...
  • 阴阳

    2475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系古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观察、归纳的总结。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则是古代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以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领域里的一系列问题。解剖方面:归纳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如《灵枢.寿天刚柔篇》:「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
  • 天行赤眼

    1034 2023-11-28 《中医眼科学》
    天行赤眼 附:天行赤眼暴翳 天行赤眼 本病是感受时行疫气而发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白睛病。因其以白睛红赤为主要特征,故名天行赤眼。本病名见于《银海精微》,又名天行赤热(《证治准绳•七窍门》)、天行暴赤(《眼科统秘》)、天行后赤眼外障(《秘传眼科尤木论》)等,俗称红眼病。多发于夏秋两季,预后尚好,一般不侵犯黑睛,对视力影响较小。若毒邪过重,或体质素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