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55030 个相关结果.
  • (拼音S)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925 0001-01-01 《中医词典r~s》
    手阳明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颌。”即该经筋起于食指末端,结于腕,沿臂上行,结于肘外侧,再经上臂,结于肩髃部;其分支绕肩胛,挟脊柱两旁;直行的从肩髃部上颈;分支上面颊,...
  • 四白穴

    859 0001-01-01 《针灸穴位》
    四白,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眶下孔处。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提上唇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目赤痛痒、眼睑瞤动、目翳、口眼歪斜、面痛、面肌痉挛、头痛、眩晕。为耳鼻咽喉部针麻常用穴之一。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0.5寸。 名称 四白穴出处 《针灸甲乙经》...
  • 直骨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小儿温疟,灸两乳下一指三壮”。《针灸集成》列作经外穴,名直骨。并定位“在乳下大约离一指头,看其低陷之处与乳直对不偏者是穴也。妇人按其乳直向下,看乳头所到之处正穴也”。在乳头直下一横指处。主治小儿温疟,咳嗽,气逆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针经指南

    1060 0001-01-01 《针经指南》
    序 夫医者以愈疾为良,其愈疾之理,莫妙乎针。故知针者,有决病之功,立效之能。且夫之士,宜审而刺之,莫纵臣瞻,妄为施设,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要在定孔穴以精于心,以取神功而应于手,信知除 见于目下,决病在于手中。是以轩岐开端,越人知要,素问隐其奥,难经彰其妙,况为针者,岂曰小补之哉。 人受阴阳以生,一岁之日有三百六十五日,肢节亦分三百六十有五穴,象周天之度也...
  • 目赤肿痛

    810 2023-11-28 《针灸学-下》
    目赤肿痛 目赤肿痛 目赤肿痛,为多种眼疾患中的一个急性症状,俗称:“红眼”或“火眼”。根据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有风热眼、赤眼等名称。 急性结膜炎,结核性结膜炎以及流行性角结膜炎等,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本证多由外感风热之邪,致经气阻滞、火郁不宣;或因肝胆火盛,循经上扰,以致经脉闭阻,血壅气滞而成。 〔辨证论治〕 主证:目睛红赤...
  • 瘿瘤

    《灵枢》云∶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疾前二字,衍文也。筋当作结)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为肠瘤。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
  • (拼音Z)第九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2593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中西医汇通派 近代医学流派,简称汇通派。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我国。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中医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或则以中医的有关理论印证西医的某些知识,这种思路和做法比起全盘否定中医药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尊经泥古、拒绝接受包括西方医学在内的新知识的因循守旧思想是一个进步。但是在旧中国,汇通中西医的工作,由于时代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