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7 秒,为您找到 1180 个相关结果.
  • 进退黄连汤

    …于上下,卫气先通则加意通卫,营气先通则加意通营,不以才通而变法,斯得治关格之旨矣。 2.《成方便读》:喻氏治关格证,上则呕吐不纳,下则二便不通,用此方或进或退,犹握枢而运,使之透达于上下。盖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如《伤寒论》之胸中有热、胃中有寒之意。故其治格之盛着,当进而从阳,本方俱不用制,水煎温服。如关之盛者,即退而从阴,方中黄连减半,或加肉桂五分,其意以人参、大枣,坐镇中枢,半夏能和胃而通阴…
  • 千金漏芦汤

    …。以水一升半,煎取五合。儿生一日至七日,取一合,分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取一合半,分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取二合,分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取三合,分三服;三十日至四十日,取五合,分三服。主治 小儿热毒痈疽,赤白诸丹毒疮疖,眼赤痛,生翳障。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伤寒补亡论>校注》:“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
  • 理中散

    … 妇人产后虚羸。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 《产宝诸方》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理中散 处方 人参半两,藿香半两,白术3分,甘草1分(炙),干姜1分(炮),白茯苓1分,陈橘皮3分(去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四时伤寒并时气吐后。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
  • 敛阴泻肝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凉润之药以复其液,宣通之药以利其咽,汇集为敛阴泻肝汤(生杭芍两半,天花粉一两,射干四钱,浙贝母四钱捣碎,酸石榴一个连皮捣烂),同煎汤一盅半,分两次温服下。”方论选录《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解读》:“敛阴泻肝汤:伤寒厥阴病,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其喉为痹者。生杭芍两半,天花粉一两,射干四钱,浙贝母四钱捣碎,酸石榴一个连皮捣烂,同煎汤一盅半,分两次温服下。按:此咽痛,以多汗亡阴也。盖其…
  • 麻黄散

    …,微炒),川升麻1两,知母1两,赤芍药1两,天门冬1两(去心),桂心1两,赤茯苓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石膏2两,白术1两,干姜1两(炮裂,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7日大下后,脉沉迟,手足厥逆,喉咽不利,胸膈烦躁;唾脓血,泄利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九 …
  • 滑石汤

    …3升,分3服。 摘录 《千金》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滑石汤 处方 滑石2两,葶苈子(微炒)1两,防己1两,木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时行,少腹胀满,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用水1盏,煎至3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滑石汤 处方 滑石(研)4两,…
  • 黑龙散

    … 《卫生总微》卷七:黑龙散 处方 麻黄(去根节)3分,竹茹1分,苏木1分,蝎梢21个,乌龙土1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伤寒在表,服冷药寒伏于中,危困不得汗。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水5分,煎至3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卫生总微》卷七 《玉案》卷六:黑龙散 处方 山木炭、黄连、大黄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一…
  • 和气白术散

    …脾和胃;厚朴燥湿除满;白芷祛风除湿;陈橘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桂心引血化汗;白芍药养血和营,敛阴平肝;高良姜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甘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可治少阴病,服槟榔散下后者。重要文献摘要 《四库全书伤寒类医著集成》:“白术散出《圣惠方》。治少阴病,服槟榔散下之后,宜和气白术散。白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白瓤),白茯苓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生姜汁炙香熟),…
  • 加味越婢加半夏汤

    …,甘草一钱五分,大枣(擘开)三枚,生姜三片。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宣散表邪,扶助正气。主治 素患劳嗽,因外感袭肺,而劳嗽益甚,或兼喘逆,痰涎壅滞者。方义 《伤寒论》有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金匮》有越婢汤,治受风水肿。有越婢加半夏汤,治外感袭肺,致肺中痰火壅滞,胀而作喘。今因其人素患痨嗽,外感之邪与肺中蕴蓄之痰,互相胶漆,壅滞肺窍,而…
  • 连翘饮

    …摘录 《种痘新书》卷九 《活人书》卷二十:连翘饮 别名 连翘散、防风散、上清连翘散 处方 连翘、防风、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伤寒、疮疡等一切热证;疮痘入目生困。 用法用量 连翘散(《癍论萃英》)、防风散(《普济方》卷三六九)、上清连翘散(《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摘录 《活人书》卷二十 《得效》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