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81 秒,为您找到 249940 个相关结果.
  • (拼音H)第十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3205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火痰毒 病名。《外科真诠》卷上:“火痰毒生于耳后上下,坚硬如疬,皮色不变,小儿多有此症。”宜内服消瘰丸,并以火酒磨槟榔外搽。 火天夺日 证名。系指白睛红赤,肿胀高起的证候。《目经大成》。卷二:“天廓(指白睛)尽情肿起,色紫碧,状如败猪肺,看得怕人,甚者并风轮包倒,不见金井,故曰火天夺日”。参见形如虾座条。 火头痛 病证名。即火邪头痛、...
  • 第二节 心理治疗的原则

    1025 0001-01-01 《医学心理学》
    不论哪一个层次的心理,医务人员都必须遵守以下的原则: 第一,病人来求医,希望医生能帮助他,解除他的痛苦,所以,医生要注间把对治疗充满信心和希望作为第一印象传达给病人。医生要全神贯注地倾听病人诉说病史,用同情、理解的目光和鼓励、启发式的提问,引导病人倾吐蕴藏在内心的郁闷、烦恼和痛苦,同时针对不同疾病,作必要的认真的身体检查。总之,通过一开始的接触就要让病人感...
  • 裘序

    《素问》有热病者,皆伤寒之类,及凡病伤寒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之言。 后人妄解经旨,多以热病即是伤寒,温病暑病亦即伤寒之所伏,但因发时不同,而名各别也。 惟《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已明示伤寒为一般感证之总称,故世俗有湿温伤寒、暑湿伤寒、热证伤寒等之名目。盖此伤寒二字,无异一病字之代名词,犹之曰湿温病、暑湿...
  • 皇甫中

    767 0001-01-01 《中医词典h~j》
    明代医家。字云洲,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业医,承家学,更有发挥。着《伤寒指掌》十四卷,发明仲景立方之意,于诸家议论,独推陶华,惜此书已佚。另着《明医指掌》十卷,参以《内经》,博采古方,变通灵活,不泥于古人。又以歌赋括百病,便于记诵,徐春甫赞曰本书“可为医学之指南。”子岫岗,承其学。
  • 秦汉时期医事制度

    332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秦王朝在其政权建设中,比较注意从其他诸侯国和前代医疗史事中吸取经验教训,形成一套医事制度。虽然秦王朝历史不长,但影响深远。 一、秦代的医事制度 在秦朝的国家机构中,少府为九卿之一,在少府下设六丞,《通典·职官七》:“秦有太医令丞,亦主医药,属少府。秦始皇上朝,常有“侍医”捧药囊随行,奉侍于帝侧,以备急需。太医不但负责中央官员的疾病诊治,而且掌管地方郡县...
  • 五、南方少数民族医学的发展

    2356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傣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傣医在历史上,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一度较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傣医药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抢救傣医傣药,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先后在西双版纳成立了州民族医研究所,景洪县傣医傣药研究所,德宏、思茅也相继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机构。1984年在内蒙古开的全国少数民族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