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6732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交泰
1096
0001-01-01
《针灸穴位》
交泰,组合穴名。由心俞、肾俞,神门、三阴交四穴组合而成。心俞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神门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心肾不交之失眠,甚则彻夜不眠,梦遗滑精等。俯卧位取心俞米粒灸3壮。肾俞直剌0.5-1寸,提插捻转补法,得气后出针。仰卧位针三...
鬼路
822
0001-01-01
《中医词典e~f~g》
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原注为申脉穴。今从此说。又“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原注为劳宫穴。《千金翼方》又曰为间使穴。《针灸聚英》易鬼路为鬼营;《针灸大成》则称为鬼窟,均指劳宫穴。
温针灸
821
0001-01-01
《中医词典t~w》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
近代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8190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内科 在近代百余年动荡的社会环境里,中医为保障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医疗实践又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近代中国传染病流行猖獗,中医中药治疗热病(包括喉、痧、痘、麻等)有很好的疗效。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了仲景的伤寒学说和清代的温病学说。而且近代医家趋于从临证实际出发,吸收经方、时方之长,融合伤寒温病学说;此外,临证各科之间相互渗透明显...
巨阳穴
1262
0001-01-01
《针灸穴位》
巨阳,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位于外踝下缘,直对外踝尖处是穴,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主治膝关节痛、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急慢惊风、腰腿痛、精神病、失眠、心烦等。直刺或斜刺0.3-0.5寸。 名称 巨阳穴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外踝下缘,直对外踝尖处是穴,左右计...
53 论痛
838
0001-0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白话文》
【原文】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之病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 【翻译】黄帝问少俞说:人的筋骨的强弱,肌肉的坚脆,皮肤的厚薄,腠理的疏密,各不相同,他们对针石刺砭、艾火烧灼引起的疼痛,感觉是怎样的呢?人的肠胃的厚薄、坚脆也各不相同,他们对毒药的禁受能力又是怎样的呢?我想详...
手三里穴
1079
0001-01-01
《针灸穴位》
手三里,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 。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肌肉、神经同上廉穴,血管为桡返动脉的分支。主治手臂无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齿痛、颊肿。直刺1-1.5寸。 名称 手三里穴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手阳明大肠经位置 位于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主治...
1..
«
95
96
97
98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