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283061 个相关结果.
  • 太虚理气天地阴阳歌

    841 0001-01-01 《医宗金鉴》
    1。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天地气生形,已有天地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注】太者,极其至大之谓也:虚者,空虚无物之谓也。盖极大极虚,无声无臭之中,具有极大极至之理气焉。理气未分,而混沌者,太虚也。太虚曰无极者,是主太虚流行之气中主宰之理而言也。太虚曰太极者,是主太虚主宰之理中流行之气而言也。故...
  • 卷二 第三十九证 发热歌

    599 0001-01-01 《伤寒百证歌》
    太阳发热恶寒栗。阳明身热汗自出。少阳发热多干呕。三阳发热证非一。(仲景云。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大抵三阳多发热。太阳证云。啬啬恶寒。翕翕发热。故太阳发热。则恶寒栗也。阳明证云。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故阳明发热。则自汗也。少阳证云。头痛发热。胁下坚满。干呕。故少阳发热则呕。)大抵寒多为易治。热多寒少因寒极。(寒极生热。故热多者寒之极。寒多者病浅。故易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