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6 秒,为您找到 242369 个相关结果.
  • 天地人三才

    673 0001-01-01 《针灸穴位》
    天地人三才,组合穴名。由百会(天)、涌泉(地)、璇玑(人)三穴组成。百会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涌泉位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璇玑位于前正中线,胸骨柄的中央。主治脏躁、带下、痛经、子宫下垂。针0.1-0.3寸,在刺时,或稍向前或后斜刺,局部有刺痛感。 名称 天地人三才隶属 组合穴位置 百会位于后...
  • 胃三针

    715 0001-01-01 《针灸穴位》
    胃三针,组合穴名。由中脘、内关、足三里三穴组合而成。中脘位于脐上4寸。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主治各种胃病。中脘、内关直刺0.5-1寸。足三里直刺1-1.5寸。各以得气为度。 名称 胃三针隶属 组合穴位置 中脘位于脐上4寸。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
  • 胆原络

    670 0001-01-01 《针灸穴位》
    胆原络,组合穴名。由丘墟、螽沟二穴组合而成。丘墟位于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蠡沟位于内踝高点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主治胆腑及其经脉所属病证,如胸肋痛、头痛、眼痛、颈淋巴腺结核、甲状腺肿等。直刺或斜刺0.5-1寸。 名称 胆原络隶属 组合穴位置 丘墟位于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蠡沟位于内踝高点上...
  • 运脾灸

    667 0001-01-01 《针灸穴位》
    运脾灸,组合穴名。由大都、商丘、阴陵泉三穴组成。大都位于(足母)趾内趾,第一跖趾关节前缘,赤白肉际。商丘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阴陵泉位于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主治脾胃虚弱、大便溏泄、饮食不消、形体瘦弱、胸脘痞满、四肢无力。艾炷灸大都、商丘、阴陵泉各7-14壮。 名称 运脾灸隶属 组合穴位置 大都位于(足母)趾内趾,第...
  • 一、骨折发生的原因

    784 2023-11-28 《中医骨伤科学》
    一、骨折发生的原因 一、骨折发生的原因 (一)机体本身因素 1.年老体弱:青年人身强力壮,骨质坚实,不易受损;老年、体弱,一旦受伤,较易引起骨折,如股骨颈囊内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 2.骨质本身病变:患有软骨病、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疾病时,当稍受外力作用,骨质病变部位就易发生骨折。这类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 3.骨的解剖结构上的特点:这对于...
  • 悬跳

    670 0001-01-01 《针灸穴位》
    悬跳,组合穴名。由悬钟、环跳二穴组合而成。悬钟位于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环跳位于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主治躄足不能行。环跳针刺视臀部肌肉脂肪的厚度而定,一般刺2-3寸得气为度,针后拔罐則效更佳。悬钟直刺0.5-1寸,得气为度。 名称 悬跳隶属 组合穴位置 1、悬钟位于外踝高点上3...
  • 增音二穴

    693 0001-01-01 《针灸穴位》
    增音二穴,组合穴名。由增音、增音上二穴组合而成。增音位于颈部甲状软骨切迹上凹与下颌角之中点,当人迎穴上前方。增音上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上切迹与下颌角连线中点上1厘米处。有颈阔肌,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接触部,有甲状腺上动脉,当颈内、外动脉分歧处,有颈前浅静脉,外为颈内静脉,布有颈皮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颈动脉球,最深层为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
  • 强音穴

    833 0001-01-01 《针灸穴位》
    强音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颈部,甲状软骨切迹上凹陷两侧旁开2寸处,在胃经人迎穴后上方,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颈前皮神经和面神经颈支,深层有喉上神经的喉外支。主治哑、失语、咽喉炎、声带疾患等。斜刺1-1.5寸。 名称 强音穴出处 《常用新医疗法手册》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颈部,甲状软骨切迹...
  • 曲差穴

    667 0001-01-01 《针灸穴位》
    曲差,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鼻冲。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主治头痛、目眩、鼻塞、鼻衄。平刺0.3~0.5寸。 名称 曲差穴别名 鼻冲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位置 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
  • 中膂俞穴

    676 0001-01-01 《针灸穴位》
    中膂俞,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中膂、中膂内俞、脊内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正中嵴(第3骶椎棘突下’ >旁开1.5寸,有臀大肌,深层为骶结节韧带起始部。当臀下动、静脉的分支处,布有臀下皮神经。主治腹泻、疝气、腰骶痛。直刺1-1.5寸。 名称 中膂俞穴别名 中膂、中膂内俞、脊内俞出处 《针灸甲乙经》隶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