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8 秒,为您找到 55030 个相关结果.
  • 第二节 灸法的分类及其操作

    1520 2023-11-28 《针灸学-中》
    第二节 灸法的分类及其操作 一、艾炷灸 二、艾卷灸 三、温针灸 四、温灸器灸 五、药物灸 六 灯草灸 〔临床应用〕 第二节 灸法的分类及其操作 ​ 灸法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先是单纯的艾灸,后来衍化为多种灸法。大体上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和药物灸(药物发泡法)等几类。各类灸法如表11。 一、艾炷灸 ​ 艾炷...
  • (拼音Z)第十四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6262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针灸薪传集》 针灸著作。夏少泉等编,刊于1937年。本书系作者根据其师承淡安讲授针灸时的笔记整理汇编而成。第一编经穴考证;第二编取穴法、要穴功用;第三编为针灸歌赋的简注;第四编针灸治疗各论,汇集了多种针灸配方。现存初刊本、抄本。 《针灸问对》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03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
  • 杨氏针法

    979 0001-01-01 《中医刺灸》
    杨继洲在继承前人针法的基础上,对补泻手法进行了总结,并有所发挥。《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论述了补针与泻针之要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较为全面介绍了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留气法、运气法、提气法、中气法(即纳气法)、苍龙摆尾(即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五脏交经、通关交经、膈角交经、子午捣臼、子午补泻、子午倾针、进...
  • (一)全身症状

    1595 2023-11-28 《针灸学-下》
    (一)全身症状 (一)全身症状 1、寒热:依据“寒者热之”,治疗寒症多以任脉腧穴为主,配以足少阴、太阴经腧穴,温针久留,以温里散寒,回阳助气。依据“热者清之”,治疗热症多以督脉腧穴为主,配以手、足阳明经腧穴,重刺疾出,以泻阳邪。 发热:针大椎、曲池、合谷、风门、肺俞、大杼。 伤寒大热不止:针曲池、绝骨、陷谷,或针二间、内庭、前谷、通谷、液门、侠溪...
  •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晋•皇甫谧(字士安)编著,约成书于282年。 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又名《黄帝甲乙经》、《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灸经》。本书将《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即《黄帝明堂经》)三书的有关内容,采用“使事相从”的归类法,将各书相类原文辑集一起,“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进行编次而成。原书以天干编次,内容主要论...
  • 疝气

    1647 2023-11-28 《针灸学-下》
    疝气 疝气 凡睾丸、阴囊、少腹肿大或疼痛者,名为疝气。本证以腹痛控睾,肢冷,痛甚欲厥为寒疝;睾丸肿大,硬痛或积液,阴囊红肿热痛为湿热疝;小肠脱入阴囊,阴囊偏大为狐疝。 现代医学亦有疝气之称,属于本证狐疝范周。其它各种原因引起的睾丸肿大、阴囊肿大或积液等,均可参考本证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坐卧湿地,或经受雨淋风冷,寒湿之气循任脉与足厥阴经,凝...
  • 十三、腹部及侧胁各经穴主治病症

    1325 0001-01-01 《金针秘传》
    一腹部中行 凡一十五穴 鸠尾:一穴,一名尾翳,一名。在臆前蔽骨下五分。治心风惊痫发癫,不喜闻人语,心腹胀满,胸中满,咳逆数噫,喘息,喉痹咽壅,水浆不下。不可灸,灸即令人毕世少心力。此穴大难针,大好手方可此穴下针,不然取气多,不幸令人夭。针入三分,留三呼,泻五吸,肥人可倍之,忌如前法也。 巨阙:一穴,心之募也。在鸠尾下一寸。鸠尾拒者少,令强一寸中人,有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