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52 秒,为您找到 8 个相关结果.
  • 蚕豆壳

    …慈航活人书》) ②治吐血:蚕豆壳,四、五年陈者妙,煎汤饮之。(《秘方集验》) ③治大人小儿头面黄水疮,流到即生,蔓延无休者:蚕豆壳炒成炭,研细,加东丹少许和匀,以真菜油调涂,频以油润之。(《养生经验合集》) ④治胎漏:炒熟蚕豆壳磨末。每服三、四钱,加沙糖少许调服。(《种福堂公选良方》) ⑤治疬串:油盐蚕豆壳一钟,麻油浸一周时,取起,将豆壳瓦上焙,研为末,麻油调搽患处。(《行箧检秘》) 摘录 …
  • 鲥鱼鳞

    …ales 出处 出自《本经逢原》。 1.《医林纂要》:鲥鱼鳞贴治疗毒,是疔则粘,非疗则脱。 2.《纲目拾遗》:张佳时云,鲥鱼须乘活时拨划水边二鳞尖长者佳,若死鱼鳞,便减药力。 3.《养生经验合集》:鲥鱼靥,用手剖下,不可见水,阴干收贮,此拔疗第一妙药也。用时以银针拨开疔头,将(鱼靥)一片贴上,以清凉膏盖之,俟一宿揭开,其疗连根拔出,后用生肌散收功。予治两妇大脚趾患疮二、三年不收功,将靥一片…
  • 木槿皮

    …或制成50%酊剂外搽患处。或水煎,熏洗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木槿皮 拼音注音 Mù Jǐn Pí 别名 槿皮(《救急方》),川槿皮(《养生经验合集》)。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茎皮或根皮。4~5月,剥下茎皮或根皮,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四川。 原形态 木槿(《尔雅》),又…
  • 铁锈

    …清热解毒,镇心平肝之功效。主治疔疮肿毒,漆疮,口疮,重舌,疥癣,烫伤,毒虫螫伤,脚气,癫痫。 《中药大辞典》:铁锈 拼音注音 Tiě Xiù 别名 铁衣(《普济方》),铁线粉(《养生经验合集》)。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铁露置空气中氧化后生成的红褐色锈衣。 炮制 《日华子本草》:"煅后飞,淘去粗赤汁,烘干用。" 归经 《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足…
  • 海州常山

    …取,切碎,晒干,磨末子)一斤,莶草(炒,磨末)八两。上二味和匀,炼蜜丸如桐于大。早晚以白滚汤送下四钱。忌食猪肝、羊血等物。或单用臭梧桐二两,煎汤饮,以酒过之,连服十剂,或煎汤洗手足亦可。(《养生经验合集》桐丸) 2、治半肢风:臭梧桐叶并梗,晒燥磨末,共二斤,用白蜜一斤为丸。早滚水下,晚酒下,每服三钱。(《纲目拾遗》) 3、治风湿痛,骨节酸痛及高血压病:臭梧桐三钱至一两,煎服;研粉每服一钱,一日三次…
  • 臭梧桐

    …编》 《中药大辞典》:臭梧桐 拼音注音 Chòu Wú Tónɡ 别名 海州常山(《本草图经》),海桐(《群芳谱》),臭桐(《群芳谱》),臭芙蓉(《百草镜》),地梧桐(《养生经验合集》),秋叶、八角梧桐(汪连仕《采药书》),凤眼子(《质问本草》),泡花桐(《中国树木分类学》),楸叶常山(《现代实用中药》),矮桐子、岩桐子(《中国药植志》)。 出处 汪连仕《采药书》 …
  • 橡实

    …干更涂。(《千金方》) ⑥治婴儿眙疝,小儿初生,止见啼哭,不见病形,后至一、二岁,始知是疝:用麻沥树上之鸳鸯果一对,一对可治三人,加荔枝核七枚(杵碎),平地木三钱。同煎饮。外用柏香熏洗。(《养生经验合集》)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橡实 拼音注音 Xiànɡ Shí 别名 芧栗、橡栗、(木求)、皂斗、橡子、栎子、抒斗子、栎木子、柞子、麻枥果 出处 出…
  • 豨莶

    …一斤,豨莶草(炒,磨末子)八两。上二味,和匀,炼蜜丸,如桐子大。早晚以白滚汤送下四钱,或单用臭梧桐二两,煎汤饮,以酒过之,连服十剂,其痛即瘥,或煎汤洗手足亦可。忌食猪肝、羊血、番茄等物。(《养生经验合集》豨桐丸) ③治疠风脚弱:豨莶草(五月取赤茎者,阴干,以净叶蜜酒九蒸九晒)一斤,当归、芍药、热地各一两,川乌(黑豆制净)六钱,羌活、防风各一两。为末,蜜丸。每服二钱,空心温酒下。(《张氏医通》豨莶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