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42 秒,为您找到 187561 个相关结果.
  • 《易筋经》

    1148 0001-01-01 《中医词典x~y》
    导引功法名着。托名南北朝时印度高僧达摩传(一说托名唐初李靖传)。流派甚多,主要有三种:“衙门藏版”《易筋经》(附《洗髓经》一卷,故又名《洗髓易筋经》)十二势;《中外卫生要旨》三套二十二势;《少林内功秘传》二十四势。二十四势。十二势分韦驮献杵(又分一、二、三势)、摘星换斗、倒拽九牛尾、出爪亮翅、九鬼拔马刀、三盘落地、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掉尾等功法,各详见...
  • 《易筋经》

    1163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导引功法名着。托名南北朝时印度高僧达摩传(一说托名唐初李靖传)。流派甚多,主要有三种:“衙门藏版”《易筋经》(附《洗髓经》一卷,故又名《洗髓易筋经》)十二势;《中外卫生要旨》三套二十二势;《少林内功秘传》二十四势。二十四势。十二势分韦驮献杵(又分一、二、三势)、摘星换斗、倒拽九牛尾、出爪亮翅、九鬼拔马刀、三盘落地、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掉尾等功法,各详见...
  • 易筋经

    2081 0001-01-01 《气功外气疗法》
    易筋经是气功中动功功法的一种。本人将易筋经作为外气疗法导气发功的一种基础功法。“易”是改变,“筋”是肌肉,“经”是方法,顾名思义,“易筋经”就是锻炼人体筋肉的方法。本功法是按人体十二经与任督两经气脉流注、运行的特点设计创编的一套功法,历代相传,经世不衰。练气功除练静功外,要重视配合动功的锻炼,四肢筋脉经络的气机才能通畅。易筋经练起来,气脉流注合度,无迟速痞滞...
  • 一、易筋经总论原文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障无碍,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其洗髓之说∶谓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滓秽所染,必洗涤净,无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入圣之门。不由此,则进道无基。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内,易筋者,欲坚其外。如果能内清静...
  • 《达摩洗髓易筋经》(全本)

    2068 0001-01-01 《达摩洗髓易筋经》
    作者:项杨惠吴德华张鉴若曹江 朝代:? 年份:? 原叙一 张瑶序 余方弱冠,患失血,体羸气微,医药罔效。清光绪乙未春,从周守儒夫子习训诂。夫子以所得于静一空悟大师之正侧坐卧各图,根据次授之,数月病愈,旋即废弃。阅六年辛丑,疾复大作,夫子督促复习,未百日病又愈。自是或作或辍,虽违师训,未尚日夜练习,然每因劳倦过甚,或肠胃积滞,必凝神静气,择要行之...
  • 第七节 易筋经

    925 0001-01-01 《中医养生学》
    “易”指移动、活动;“筋”,泛指肌肉、筋骨;“经”,指常道、规范。顾名思义,“易筋经”就是活动肌肉、筋骨,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从而增进健康、祛病延年的一种传统健身法。 相传易筋经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者菩提达摩传授的,梁武帝萧衍时(公元5世纪),达摩北渡到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向弟子们传授了易筋经。当时,只是为了缓解一下坐禅修炼的困倦和疲劳,故动作多以伸腰踢腿...
  • 第一章 原理源流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459 0001-01-01 《达摩洗髓易筋经》
    一、易筋洗髓名义 筋 ,为联系形骸之物,故先易筋,筋易而无处不易矣。 髓 ,为出入灵明之区,故必洗髓,髓洗而无微不洗矣。 筋何贵乎易?按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易系辞∶生生之谓易。注∶阴阳转易,以成化生。是易为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筋一易而乾坤合,坎离交矣。至引伸为交易、变易、互易、移易、反易、对易、辟易、改易、平易、和易之义。又何难使剥复运,...
  • 第三节 颅顶部(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431 0001-01-01 《人体解剖学》
    一、额顶枕区 颅顶部前起眶上缘,后抵上项线和枕外隆凸,两侧借上颞线与颞区分界。 1.层次 覆盖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可分为(图10-11) 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额枕肌、腱膜下组织和颅骨外膜等5层。其中浅部的三层紧密相连,不易分开,故总称为头皮。 (一)皮肤:此区皮肤厚而致密,内含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容易发生疖肿或皮脂腺囊肿。血管和淋...
  • 第二章 易筋经总论(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390 0001-01-01 《达摩洗髓易筋经》
    一、易筋经总论原文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障无碍,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其洗髓之说∶谓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滓秽所染,必洗涤净,无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入圣之门。不由此,则进道无基。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内,易筋者...
  • (一)外邪的传变与病理

    1603 2023-11-28 《黄帝内经讲解》
    (一)外邪的传变与病理 (一)外邪的传变与病理 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1)。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2);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3);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䐃破,毛直而败(4)。 《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