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55 秒,为您找到 150020 个相关结果.
  • 《中药炮制学》

    1795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药学著作。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等编。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中药炮制总论及752种中药材的炮制加工及贮藏方法。196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中药炮制学》

    1578 0001-01-01 《中医词典z~其他》
    药学著作。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等编。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中药炮制总论及752种中药材的炮制加工及贮藏方法。196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二、炮制学

    1171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炮制是指对中药材的加工制作,以达到提高药物效力,减轻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在中药应用的初期,原始的加工炮制是必然的。如《灵枢·邪客篇》中载有半夏秫米汤,所用的半夏就是炙半夏,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用的药物,有不少都要经过各种方法炮制。如(口父)咀、去皮尖、炙甘草,炮附子,酒侵大黄,姜炙厚朴,虻虫去足翅等等。适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对药物的炮炙,已经积累...
  • 炮制

    897 0001-01-01 《中医名词词典》
    语出张仲景《金匮玉函经》。指药材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的过程。炮制的目的在于:清除杂质及无用部份,使药物清洁,如洗,漂、泡等法。或除去腥臭气味,如桩白皮用麸炒,可以除去臭味。便于制剂、服用和保存。如为了切片或辗碎、用泡、、炒各法。为了便于粉碎和易于煎取有效成分,如代赭石、磁石、牡蛎、鳖甲等矿物、介壳药,用或醋处理后质地松脆,既便于粉碎和减少煎...
  • 炮制

    884 0001-01-01 《中医词典n~o~p~q》
    中药学术语。又称炮炙、修治、修事。指原药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药材)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而进行的加工处理过程。早期医药学著作《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药物炮制内容。雷斅《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炮制专着。炮制的主要目的:⑴清除杂质,易于保存。 ㈡便于制剂和服用。如代赭石、磁石、牡蛎、鳖甲等,煅制后,质地酥脆,有效成分易于煎出。⑶消除或减低药物的...
  • 炮制心法

    1491 0001-01-01 《周慎斋遗书》
    黄 米泔水煮补肾,蜜炙补肺,醋炒入肝,酒炒发表,盐水炒亦入肾,防风煎汤炒,亦走表止汗,附子煎汁炒,则走表助阳,能退表虚之热。 白术 米泔浸洗,晒干生用,或用土拌炒,或姜枣煎汤拌炒,或苍术煎汤拌炒,或十香汤拌炒,或同大枣煮,晒干用,或用附子汁拌炒,则守中以止涩,能止里虚之泻。 附子 或童便浸煮,或面裹煨熟,或黄连甘草汤煮。面煨者,走而不守,其势上行,可以壮...
  • 四、炮制:

    988 2023-11-28 《本草备要讲解》
    四、炮制: 四、炮制: 炮制即中药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加工过程,包括对药材的一般修治整理和较复杂的特殊处理。由于中药材大多是生药,经过特定的炮制处理后才能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发挥药效。因此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样的炮制方法。炮制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以下四方面:(1)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药物性能,以适应病情需要,或增强药物...
  • 炮制药法

    840 0001-01-01 《仁术便览》
    人参去芦,芦与参相反,吐药中有用芦者。 玄参南产黑者好。去须,芦水洗,晒干用。 沙参去芦,刮去浮皮,水洗,晒切。 丹参去根,酒洗,晒干用,切。 苦参乔刮去薄黄皮,酒制。 白术去梗及油黑者,不用米泔浸,切,炒。土炒,燥湿健脾胃。姜汁炒,燥湿痰、寒痰。 甘草刮去赤皮,炙。疮科用节,下部用梢,缓火用生大者好。 当归去芦,土酒浸,行经活血。姜汁浸,焙,不恋膈。头止血...
  • 《中药炮制》(全本)

    1908 0001-01-01 《中药炮制》
    邓来送、刘荣禄(着) 前言 药,是医的作战武器,所以医与药是互相依存、绝对不可分割开的。几千年来,祖国医药在人民与疾病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障了整个民族的健康,因此中药学在我国医学史上占着很重要的地位。笔者在40多年从事中医药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中药炮制质量的重要。中国药物的修治,创始很早。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就使人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