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

太子参,为石竹科假繁缕属植物孩儿参 Pseudostellaria heterohylla(Miq) pax ex pax et Hoffm.的块根。具有补气生津,健脾益肺的功效。主治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热病后期,气阴两伤,阴虚肺燥,干咳少痰等。

别名 童参,四叶参,双批七,孩儿参,米参
药味 苦,甘
药性
归经 脾经,肺经
分类 补虚药
产地 江苏,安徽,福建,黑龙江,吉林等
功能 补气生津,健脾益肺。

竹茹

竹茹,中药名。为禾本科毛竹属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Rinocalamus beecheyanus(Munro)Mc Clure var.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yILostachys nigra(Lodd.)Munrovar.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别名 青竹茹,淡竹茹,淡竹皮茹,竹皮
药味
药性
归经 胃经,肺经
分类 清热药
产地 安徽,广东,广西,江西,四川,浙江
功能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刺五加

刺五加,中药名。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刺五加 Acantha panax senticosus(Rupr. et maxim)H arms的根茎或茎。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主治脾肺气虚,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健忘等。

别名 刺木棒,刺拐棒,老虎镣子,南五加
药味 苦,甘
药性
归经 脾经,肾经,心经
分类 补虚药
产地 东北,河北,山西等
功能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浮小麦

浮小麦,中药名。为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未成熟的颖果。具有固表止汗,益气,除热的功效。主治自汗,盗汗,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别名 浮水麦,浮麦
药味
药性
归经 心经
分类 收涩药
产地 全国各地
功能 固表止汗,益气,除热。

川牛膝

川牛膝,中药名。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officinalisKuan的干燥根。具有活血祛瘀,祛风利湿的功效。主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腰膝疼痛,跌打损伤。

别名 米心牛膝,天全牛膝,牛膝,都牛膝
药味 苦,酸
药性
归经 肾经,肝经
分类 活血化瘀药
产地 四川,重庆,湖南,湖北
功能 活血祛瘀,祛风利湿。

芡实

芡实,中药名。为睡莲科芡属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成熟种仁。具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主治肾气不固之腰膝酸软,遗精滑精,肾元不固之小便不禁或小儿遗尿,脾虚纳少,肠鸣便溏,或湿盛下注,久泻久痢,带下等。

别名 米卵菱,鸡癕,鸡头实,雁喙实
药味 涩,甘
药性
归经 脾经,肾经
分类 收涩药
产地 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
功能 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莱菔子

莱菔子,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莱菔属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主治食积气滞,咳喘痰多,胸闷食少。

别名 萝卜子,芦菔子
药味 苦,甘
药性
归经 胃经,脾经,肺经
分类 消食药
产地 全国各地
功能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升麻

升麻,中药名。为毛茛科升麻属植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e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的根茎。具有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主治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崩漏下血。

别名 鸡骨升麻,鬼脸升麻,绿升麻,周麻
药味 甘,辛
药性 微寒
归经 胃经,脾经,大肠经,肺经
分类 解表药
产地 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
功能 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炉甘石

炉甘石,中药名。为碳酸盐类方解石族矿物菱锌矿或碳酸盐类矿物水锌矿,主含碳酸锌(ZnCO3)。具有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烂弦风眼,多泪怕光,翳膜胬肉,溃疡不敛,皮肤湿疮,阴部湿痒。

别名 炉眼石,羊肝石,卢甘石,浮水甘石,芦甘石,甘石
药味
药性
归经 脾经,肝经
分类 拔毒生肌药
产地 广西、四川、云南、湖南
功能 明目去翳,收湿止痒,敛疮生肌。

青黛

青黛,中药名。为爵床科马蓝属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蓼科蓼属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豆科木兰属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的功效。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咽痛口疮,火毒疮疡,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别名 青蛤粉,淀花,靛花,青缸花,靛沫花,蓝露
药味
药性
归经 肝经
分类 清热药
产地 福建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鱼腥草

鱼腥草,中药名。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嗽,热毒疮痈,湿热淋证,湿热泻痢。

别名 岑草,紫蕺,臭荞麦,九节莲,臭猪巢,肺形草,蕺二根,菹子,猪鼻孔,折耳根,水灵芝,侧耳根,蕺,鸡儿根,臭灵丹,壁虱菜,青鱼腥草,菹菜,紫背鱼腥草,臭腥草
药味
药性 微寒
归经 肺经
分类 清热药
产地 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功能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苦杏仁

苦杏仁,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sibirica L.、东北杏P.mandshurica(Maxim)Koehne或杏P.armeniaca L.的成熟果实。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

别名 杏仁
药味
药性 有小毒,温
归经 大肠经,肺经
分类 化痰止咳平喘药
产地 河北,北京,山东等
功能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