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
(一)鼓室(tympanic cavity)
为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的空腔。向前借咽鼓管鼓口与鼻咽部相通,向后借鼓窦入口(aditus)、与鼓窦(antrum)相通,内有听骨、肌肉、韧带和神经。鼓室粘膜和咽鼓管、鼓窦粘膜相连续。在鼓膜、鼓岬和听骨表面的粘膜为无纤毛扁平上皮,其他部分为纤毛柱状上皮,粘膜内有分泌细胞。鼓室分为三部,位于鼓膜紧张部平面以上的部分为上鼓室(epitympanum)(鼓上隐窝attic);位于鼓膜下缘以下的部分为下鼓室(hypotympanum);位于上下鼓室之间者为中鼓室;上鼓室内外径约6mm,中鼓室的最短内外径约2mm,下鼓室的内外径约4mm。
1.鼓室有上、下、内、外、前、后六个壁(图1-31)。
图1-31 鼓室各壁示意图
(1)上壁:亦称鼓室盖(tympanic tegmen),属颞骨岩部(petrous)部分,是一层薄骨板,将鼓室与颅中窝分隔,向后和鼓窦盖相连。鼓室盖有岩鳞缝,幼儿时此骨缝骨化不全,硬脑膜的细小血管经此与鼓室相通,鼓室病变可经此引起颅内感染。
(2)下壁:为一层薄骨将鼓室和颈静脉球(glomus jugular)分隔,向前和颈内动脉管的后壁相连。
(3)内壁:即内耳的外壁,在中部有一隆起名鼓岬(promontory),为耳蜗的基底转所在处。鼓岬骨面浅沟内有鼓室丛神经(plexus tympanicus)。鼓岬的后上方有前庭窗(vestibular window),又称卵圆窗(oval window),为镫骨底板借环状韧带将其封闭。鼓岬的后下方有蜗窗(cochlear window),亦称圆窗(round window),通入耳蜗鼓阶,圆窗为一膜封闭,又称第二鼓膜,或圆窗膜。前庭窗上方有面神经水平段,面神经由此通过,该段的面神经骨管有时残缺,面神经直接暴露于鼓室粘膜下,是急性中耳炎早期出现面神经瘫痪的原因之一,前庭窗前上方有匙突(cochleariform pocess),即鼓膜张肌骨管的末端弯曲向外形成,鼓膜张肌腱在此绕过。
(4)外壁:大部为鼓膜,小部为鼓膜连接的颞鳞部及鼓部组成,即上、下鼓室的外侧壁。
鼓膜为8×9mm2的椭圆形、灰白色的半透明薄膜,厚0.1mm,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鼓膜自外上斜向内下,与外耳道底约成45°角,婴儿鼓膜的倾斜度更为明显,几成水平位,所以清拭婴儿外耳道时,应避免向上损伤鼓膜。
鼓膜的周缘略厚,形成纤维骨环嵌附于鼓沟中,鼓沟上方有5mm的缺口,称鼓切迹。鼓膜分二部分,其上方小部分称松弛部(pars flaccida),薄而松弛。其余大部分鼓膜称紧张部(pars tensa)。该部的鼓膜分为三层:外层是复层鳞状上皮与外耳道皮肤相连;中层由浅层的放射状和深层的环形纤维组织形成;内层为粘膜层是扁平上皮,与鼓室粘膜相连(图1-32)。
图1-32 鼓膜
正常鼓膜有以下标志:
①锤骨短突(short process of malleus),鼓膜前上部灰白色的小突起,系锤骨短突自鼓膜深面的凸起。
②鼓膜前后皱襞(anterior and posterior malleolarfolds),为自锤骨短突向前、后引伸的鼓膜皱襞,皱襞上面为鼓膜松弛部,下面为鼓膜紧张部。鼓膜内陷者,其前后皱襞尤为明显。
③锤骨柄(manubrium of malleus),透过鼓膜表面的浅粉红色条纹状影,自短突向下微向后止于鼓脐(umbo)。
④光锥(light cone),鼓脐向前下方达鼓膜边缘的三角形的反光区。
(5)前壁:前壁的上部为鼓膜张肌骨管,其下为咽鼓管鼓室口。前壁的下部借一薄骨壁将鼓室与颈内动脉分隔。
(6)后壁:后壁的上部有鼓窦入口,自上鼓室通入鼓窦,为中耳炎症向乳突气房扩散感染的通道。鼓窦入口的下方,前庭窗的后面和面神经垂直段的前面有一隆起,称锥隆起(phyramidal emimence),内有小管,为镫骨肌腱所穿过,在锥隆起的外侧有鼓索神经(chorda tympani)穿出,进入鼓室。鼓室后壁为外耳道后壁的延续,有面神经垂直段通过,该垂直段位于面神经水平段交界处的后面。鼓窦入口的底部有一小窝名砧骨窝(incudial fossa),内为钻骨短脚附着处。
2.鼓室内有听骨、肌肉、韧带和神经。
(1)听骨:听骨有三,即锤骨(malleus)、钻骨(incus)和镫骨(stapes)构成听骨链。锤骨具有头、颈、柄、长突及短突各部,锤骨头位于上鼓室与砧骨体关节面相连。锤骨柄附于鼓膜纤维层与粘膜层之间。锤骨短突接于鼓膜紧张部之前上方。砧骨分体部、长突和短突三部。砧骨体与锤骨头相连接。长突位于锤骨柄之后,末端呈小圆形节名豆状突,与镫骨头相连接。短突向后位于鼓隐窝下部之砧骨窝内。镫骨分头、颈、脚及底板。头与砧骨长突相连接,颈部甚短,镫骨肌附丽于其后侧。脚有二,由颈部前后分开而接而接于底部。前脚较后脚细小而直。底板为椭圆形骨片,上缘稍凸,下缘较直,由环状韧带而连于前庭窗。各听骨之间形成活动关节接连,借以传导声波。砧骨血运较差,上鼓室病变时,易受侵犯坏死(图1-33)。
图1-33 听小骨
(2)肌肉:即镫骨肌与鼓膜张肌
①镫骨肌起自鼓室后壁锥隆起,向前止于镫骨颈。由面神经分出一小支支配它的运动,收缩时使镫骨底板的前端跷起,以减低内耳的压力。
②鼓膜张肌起自咽鼓管软骨部、蝶骨大翼和鼓膜张肌管壁向后成肌腱,绕过匙突,止于锤骨颈。该肌由第V颅神经的下颌支所支配,它的作用是牵锤骨柄向内,增加鼓膜张力,减少振幅,可减少内耳损伤,同时对于高频音产生共振作用。
(3)韧带:听骨借韧带固定于鼓室内。有锤上、锤前、锤外侧韧带,砧骨上、砧骨后韧带、镫骨底部环韧带。
(4)鼓室神经
①面神经面神经离开脑桥下缘后,会同听神经进入内耳道,经膝状神经节向后行,达锥隆起稍后方,即转向下行出茎乳孔。该神经出茎孔之前分二枝,一枝为镫骨肌神经,支配镫骨肌,另一枝为鼓索神经在距茎乳孔6mm处分出,通过鼓室与舌神经连合,分布于舌前2/3,司味觉。
②感觉神经有舌咽神经鼓室支和颈动脉(交感)神经丛的岩深支组成的鼓室丛。位于鼓岬表面,司鼓室,咽鼓管和乳突气房粘膜的感觉。
(二)咽鼓管(pharyngo-tympanic tube)
亦称耳咽管(auditory tube),是沟通鼻咽腔和鼓室的管道。是中耳通气引流之唯一通道,中耳感染的主要途径。它的鼓室口开口位于鼓室前壁,然后向前下、内通入鼻咽部侧壁,适在下鼻甲后端之后下部,其开口的前上缘有隆起,称咽鼓管隆突(咽鼓管圆枕)。成人全长约35mm,内1/3为骨部,外2/3为软骨部,咽鼓管粘膜为纤毛柱状上皮,与鼻咽部及鼓室粘膜连续,纤毛的运动向鼻咽部,使鼓室内的分泌物得以排除。骨段与软骨段交界处狭窄,两端呈喇叭状。咽鼓管的鼻咽端开口在静止状态时是闭合的,当张口、吞咽、歌唱或呵欠等动作时开放,空气乘机进入鼓室,以保持鼓室内外的气压平衡。司咽鼓管开放的肌肉是腭帆张肌,由三叉神经的下颌支支配。成人咽鼓管的鼻咽端开口较鼓室口低15~25mm,婴儿和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直,口径相对较大,当鼻及鼻咽部感染时较成人易患中耳炎(图1-34)。
图1-34 成人与儿童咽鼓管的比较
(三)鼓窦(tympanic antrum)
是上鼓室后上方的一个小腔,实际为一较大气房,是鼓室和乳突气房间的通道。初生儿已发育完成,但婴儿和儿童的鼓窦位置较高而浅。鼓窦上壁为鼓窦盖,与颅中窝相隔;下方与乳突小房相通;前方有鼓窦入口通鼓室;下为外耳道后壁及面神经垂直部开始段,后方借乙状窦骨板与颅后窝分隔;底及内侧壁为颞骨乳突及岩部构成,前部有外半规管凸及面神经管凸水平部的一部分;外壁为乳突处壳的一部分,即相当于外耳道上棘(suprameatal spine)的后上方三角区(supra-meatal triangle),其骨面有许多小孔,称筛区,是乳突手术凿开鼓窦的重要标记。
(四)乳突(mastoid process)
位于鼓室的后下方,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气房,各气房彼此相通,与鼓室之间的鼓窦相通。出生后开始发育,至4~6岁时,整个乳突的气房发育完成。根据气房的发育程度可将乳突分为三型:①气化型(pneumatic type)占80%,气房发育良好,气房间隔很薄,乳突外层也薄;②硬化型(sclerotic type),气房未发育,骨质致密。③板障型(diploetic type),气房小而多,气房间隔较厚,外层骨质较厚,颇似头盖骨的板障构造(图1-35)。
图1-35乳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