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所重在血,血能构精胎孕乃成,欲察其病,惟于经候见之;欲治其病,惟于阴分调之。盖经即血也,血即阴也,阴以应月,故月月如期,此其常也。及其为病则有或先或后者,有一月两至者,有两月一至者,有枯绝不通者,有频来不止者;有先痛而后行者,有先行而后痛者;有淡色、紫色、黑色者,有瘀而为条、为片者;有精血不充而化作带浊者,有元气下陷而变为崩漏者;有子宫虚冷而阳气不能生化者,有血中伏热而阴气不能凝成者;有血 气瘕,子脏不收、月水不通者,皆真阴之病也(主治之法详载调经上、下两卷)。夫真阴既病,则阴血不足者不能育胎,阴气不足者不能摄胎。摄育之权总在命门,以命门为冲任之血海,而胎以血为主,血不能自生而又以气为主,是皆真阴之谓也。故凡补命门,或气或血,皆可谓之补阴,而补阴之法,即培根固本之道也。凡自壮至老,乃人人之所不可缺者,而况为先天后天之肇基舍,是无以用其力矣。是以调经种子之法,亦惟以填补命门顾惜阳气为主。
然精血之都在命门,而精血之源又在二阳心脾之间。盖心主血,养心则养血,脾胃主饮食、健脾胃则气布,二者胥和则气畅血行,此情志饮食,又当先经血而为之计者,无非补阴之源也。使不知本末先后面妄为之,治则乌足以言调经种子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