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言

针灸学是研究针刺和艾灸等治法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明显和经济安全等优点。因此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针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针法是运用各种金属针刺入穴位,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治病的方法;灸法是采用艾条、艾柱点燃后熏灼穴位治病的方法。由于二者都是通过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常配合使用,所以合称为针灸。

针灸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即利用锐利的小石片(即“砭石”)砭刺体表某些部位来治疗疾病。此即针法萌芽阶段的所谓“砭术”。据《说文解字》载:“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经》亦有“有石如玉,可以为针”之说。这是关于石针的较早记载。灸法的产生在火的发现和应用之后,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身体的某一部位受到火的烤灼而感觉舒适或病痛减轻,经反复实践,选择了易于点燃、火力温和并且具有温通血脉作用的艾,作为施灸的原料,从而形成了灸术。《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苦恼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即指此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也由石针、骨针、竹针而逐步改变为铜针、铁针、不锈钢针。同时由于医疗经验的不断丰富,针灸腧穴不断增多的基础上,前人便按照腧穴的主治作用,结合针刺的感应情况和古代的解剖知识,把这些具有相同或类似作用的散在腧穴进行归类,并从理论上加以阐述,逐步形成了经络学说。

据文献考察,早在三千年以前,我国医家已把针灸临床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周代医书,即记载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篇《帛书》。《帛书》除载有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各种疼痛、痉挛、麻木、肿胀等局部症状及眼、耳、口、鼻等器官症状外,还有一些全身症状,如烦心、嗜卧、恶寒等。当时对这些病症,都是用灸法治疗的。

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对经络、腧穴、针炙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治疗原理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针灸理论体系。

现存最早的论述针灸的专书是晋代皇甫谧编著的《针灸甲乙经》(公元282年)。该书在《内经》的基础上,对针灸理论进行了整理,依照不同部位确定了三百四十丸个穴名,为针灸专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针灸学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绘制了三幅彩色针灸挂图,分别把人体正面、背面、侧面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用不同颜色绘出。王焘又绘成了十二幅彩图,并在《外台秘要》中重点介绍了灸法,唐代“太医署”中设有针灸专科,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工等。从事专业工作。北宋王惟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公元1026年),当时曾刻在两块石碑上,树立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供学习者拓印和阅读。公元一0二七年,王氏还创造了两座针灸铜人,为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公元1601年)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广搜文献,是继《内经》《甲乙经》之后的又一次针灸学术大总结。此后,由于西洋医学的传入和反动统治者的崇洋媚外政策、针灸医学遭到摧残,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

新中国成立后,针灸学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先后成立了中医学院,设立了研究针灸的专门机构。尤其是近年来,许多中医学院设立了针灸系,培养了大批的高级针炙专门人才,针灸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

针灸医学对其他国家的医疗保健事业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约在公元六世纪,针灸医学传入朝鲜,七世纪时朝鲜曾以《针灸甲乙经》等书为教材。公元五六二年我国吴人知聪携带《甲乙经》东渡,把它介绍到日本。公元七0一年,日本开设针灸科,至今还开办针灸专科学校。公元十七世纪末叶,针灸学传入欧洲。近年来,许多国家除医院设有针灸专科外,还纷纷成立了一些研究针灸的专门机构和针灸学院等,并多次召开国际性针灸学术会议,1987年成立了世界针灸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也已宣布,可用针灸治疗的疾病约300余种,疗效较好的约100余种,可治愈的约67种。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护协调和相对平衡。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经和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指经脉,犹如途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为络脉,它譬如网络,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

所谓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气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循环流注、如环无端、昼夜不休。人体通过经气的运行,以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活动,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了协调和相对平衡。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对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经络的组成和作用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表10-1)

表10-1 经络的组成

经络 十二经脉 意义-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又称正经
作用-运行气血的主要干道
特点-分手足三阴三阳四组,与脏腑连属,有表里相配,其循环自肺经开始至肝经止,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各经均有专定的腧穴
奇经八脉 意义-不直接连属脏腑,无表里相配,故称奇经
作用-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以调节十二经气血
特点-任督两脉随十二经组成循环的通路,并在专定的腧穴,其他六脉不随十二经循环,腧穴都依附于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意义-正经旁出的支脉
作用-加强表里经脉深部的联系,以补正经在体内外循环的不足
特点-循环路线走向均由四肢别出走入深部(胸、腹)复出浅部(头、颈)
十二经筋 意义-十二经脉所属的筋肉体系
作用-联结肢体骨肉,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
特点-循环走向自四肢末稍走向躯干,终于头身,不入脏腑,多结聚于四肢关节和肌肉丰富之处
十二皮部 意义-十二经脉所属的皮肤体质
作用-联结皮内,加强十二经脉与体表的联系,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应区
特点-分区基本上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一致
十五络 意义-本经别走邻经而分出的支络部
作用-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
特点-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各有一个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共为十五别络
孙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网罗全身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经的总称。由于它们隶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结合脏腑、阴阳、手足三个方面而定的。阳分少阳、阳明、太阳;阴分大阴、厥阴、太阴。根据脏属阴、腑属阳、内侧为阴、外侧为阳的原则,把各经所属脏腑结合循行于四肢的部位,订出各经的名称。(表10-2)即属脏而循行于肢体内侧的为阴经,否则为阳经。十二经脉的作用主要是联络脏腑、肢体和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表10-2 十二经脉名称表

阴经
(属脏)
阳经
(属腑)
循行部位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太阴肺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
阳明大肠经
少阳三焦经
太阳小肠经
上肢 前线
中线
后线
太阴脾经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阳明胃经
少阳胆经
太阳膀胱经
下肢 前线
中线
后线

十二经脉的循行特点是: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阴经”,它们从六脏发出后,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部,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的经脉标为“阳经”,它们从六腑发出后,多循行四肢外侧面及头面,躯干部,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十二经脉的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手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

十二经脉通过支脉和经络脉的沟通衔接,形成六组“络属”关系。即在阴阳经之间形成六组“表里头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脏络脏。(表10-3)。

表10-3 十二经表里关系表

阴经

阳经
太阴肺经
…(外侧)
阳明大肠经
厥阴心包经
…(中间)
少阳三焦经
少阴心经
…(内侧)
太阳小肠经
表里相对
阳经

阴经
阳明胃经
…(前侧)
太阴脾经
少阳胆经
…(外侧)
厥阴肝经
太阳膀胱经
…(后侧)
少阴肾经
表里相对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为: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周而复始,环流不息。(表10-4)。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故称“奇经”。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溢蓄、调节作用。

任脉:为诸条阴经交会之脉,故称“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

督脉称“阳脉之海”,诸阳经均与其交会,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脉均与其交会,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带脉约束诸经。阴维脉,阳维脉分别调节六阴经和六阳经的经气,以维持阴阳协调和平衡。阴跷、阳跷脉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

奇经八脉中的腧穴,大多寄附于十二经之中,唯任、督二脉,各有其专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十四经,是针灸学科内容的重要部分,由于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环路线和病候及其专属腧穴主治;它不但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而且在临床上还是辩证归经(诊断疾病)和循经取穴施治的基础。因此,学习针灸学,必须熟悉和掌握十四经所具有的特点。

(三)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手太阴别络从列缺分出,别走手阳明;手少阴别络从通里分出,别走手太阳;手厥阴别络从内关分出,别走手少阳;手阳明别络从偏历分出,别走手太阴;手太阳别络从支正分出,别走手少阴;手少阳别络从外关分出,别走手厥阴;足阳明别络从丰隆分出,别走足太阴;足太阳别络从飞扬分出,别走足少阴;足少阳别络从光明分出,别走足厥阴;足太阴别络从公孙分出,别走足阳明;足少阴别络从大钟分出,别走足太阳;足厥阴别络从蠡沟分出,别走足少阳。任脉、督脉的别络以及脾之大络主要分布在头身部。任脉的别脉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灵枢·经脉》曰:“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的孙络,分布极广,遍布全身。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四)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在头项部合于六阳经脉,故有“六合”之称。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安 ,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分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由于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如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能主治头面和五官疾病,与阴经经别合于阳经而上头面的循行是分不开的。此外,由于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故而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经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 页(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经筋为病,多为转筋、筋痛、痹证等,针灸治疗多局部取穴而泻之,如《灵枢·经筋》载:“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即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为依据而划分的,故《素问·皮部论篇》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体机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近现代临床常用的皮肤针、穴位敷贴法等,均以皮部理论为指导。

二、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经络与全身各部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前面所介绍的内容之外,还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理论。这些理论是在论述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内脏与体表的特定联系,说明了四肢下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背腧穴的对应关系。掌握这些理论,不仅可以加深对经络分布的特殊规律和气血运行的特殊状况的认识,而且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标本

“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是树梢,意为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是树根,意为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如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穴为跗阳,其标在两络命门(目),穴为睛明。根据《灵枢·卫气》所载十二经脉标本的位置,结合相应腧穴列表如下。

本              标

十二经脉

部 位       相关腧穴   部位        相应腧穴

足太阳  跟以上5寸中    跗阳    两络命门(目)   睛明

足少阳  窍阴之间      足窍阴   窗笼(耳)之前   听会

足少阴  内踝下上3寸中   交信、复溜 背俞与舌下两脉   肾俞、廉泉

足阳明  厉兑        厉兑    颊下、挟颃颡    人迎

足厥阴  行间上5寸所    中封    背俞        肝俞

足太阴  中封前上4寸中   三阴交   背俞与舌本     脾俞、廉泉

手太阳  外踝之后      养老    命门(目)之上1寸 攒竹

手少阳  小指次指之间上2寸 中渚    目后上角、目外眦  丝竹空

手阳明  肘骨中上至别阳   曲池    颜下合钳上     迎香

手太阴  寸口之中      太渊    腋内动脉      中府

手少阴  锐骨之端      神门    背俞        心俞

手厥阴  掌后两筋之间2寸  内关    腋下3寸      天池

(二)根结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元·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指出“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意为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灵枢·根结》记载了三阴三阳的根与结。

经脉   根(井穴)   结

太阳   至阴     命门(目)

阳明   厉兑     颡大(钳耳) 头

少阳   窍阴     窗笼(耳)

太阴   隐白     太仓(胃)………腹

少阴   涌泉     廉泉……………头颈

厥阴   大敦     玉英、膻中………胸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根”有“本”意,“结”有标”意。“根”与“本”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与“标”部位在上,皆为经气所结、所聚之处,为经气之所归。但它们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所区别,即“根之上有本”,“结之外有标”,说明“标本”的范围较“根结”为广。“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即经气的集中和扩散;而“根结”理论则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反映出“根”与“结”之间经气流注较为集中。

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状况,即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说明四肢肘膝以下的特定穴治疗远离腧穴部位的脏腑及头面五官疾病,头身部穴位治疗四肢疾病有其生理基础,为临床治疗“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气街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灵枢·卫气》记载:“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灵枢·动输》又指出:“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说明了头、胸、腹、胫部有经脉之气聚集循行的通路。

《灵枢·卫气》对气街有较详细记载:“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由此可见,气街具有横向为主、上下分部、紧邻脏腑、前后相连的特点,横贯脏腑经络,纵分头、胸、腹、胫是其核心内容。气街理论主要阐述人体头、胸、腹部前后联系的径路问题。临床常用的俞募配穴、前后配穴以及偶刺法等,均以气街理论为立法依据。

(四)四海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海”是江河之水归聚之处。经络学说认为十二经脉内流行的气血像大地上的水流一样,如百川归海,故《灵枢·海论》指出:“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四海的部位与气街的部位类似,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各部之间相互联系。

四海主持全身的气血、津液,其中脑部髓海为元神之府,是神气的本源,脏腑经络活动的主宰;胸部为气海,宗气所聚之处,贯心脉而行呼吸;胃为水谷之海,是营气、卫气的化源之地,即气血化生之外,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起于胞宫,伴足少阴经上行,为十二经之根本,三焦原气之所出,乃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称血海。

四海理论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的组成和来源,四海病变,主要分为有余、不足两大类,临床上可据此辨证施治。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一)生理功能

1.沟通内外,联系肢体

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如《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能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的作用。《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由于经络能输布营养到周身,因而保证了全身各器官正常的功能活动。所以经络的运行气血,是保证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营养供给,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由于经络能“行气血则营阴阳,使卫气密布于皮肤之中,加强皮部的卫外作用,故六淫之邪不易侵袭”。

(二)病理反应

1.反应病候

由于经络在人体各部分布的关系,如内脏有病时便可在相应的经脉循环部位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有时内脏疾患还在头面五官等部位出现反应。如心火上炎可致口舌生疮;肝火升腾可致耳目肿赤;肾气亏虚可使两耳失聪。

2.传注病邪

在正虚邪盛时,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经脉病可以传入内脏,内脏病亦可累及经脉。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各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反之,内脏病可影响经络。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等。

(三)诊断方面

由于经络循行有一定部位,并和一定脏腑属络,脏腑经络有病可在一定部位反应出来;因此可以根据疾病在各经脉所经过部位的表现,作为诊断依据。如头痛病,可根据经脉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规律加以辩别,如前额痛多与阳明经有关;两侧痛与少阳经有关;枕部痛与太阳经有关;巅顶痛则与足厥阴经有关。

此外,还可根据某些点上的明显异常反应如压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帮助诊断。临床上阑尾炎患者,多在阑尾穴处有压痛即是例证。

(四)治疗方面

经络学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尤其是对针灸,按摩,药物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灸按摩治疗,是根据某经或某脏腑的病变,选取相关经脉上的腧穴进行治疗。例如头痛即可根据其发病部位,选取有关腧穴进行针刺,如阳明头痛取阳明经。两肋痛取肝经腧穴。

在药物治疗上,常根据其归经理论,选取特定药治疗某些病。如柴胡入少阳经,少阳头痛时常选用它等。

第二章 腧穴总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有转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转输之所;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

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后世医家还将其称之为“孔穴”、“穴道”、“穴位”;宋代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通称“腧穴”。虽然“腧”、“输”、“俞”三者均指腧穴,但在具体应用时却各有所指。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的背俞穴。

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与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灵枢·九针十二原》载:“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说明针灸通过经脉、气血、腧穴三者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经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腧穴—经脉—脏腑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发展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的治病部位。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当身体某一部位或脏器发生疾病时,在病痛局部砭刺、叩击、按摩、针刺、火灸,发现可减轻或消除病痛。这种“以痛为输”所认识的腧穴,既无定位,又无定名,是认识腧穴的最初阶段。

在医疗实践中,对体表施术部位及其治疗作用的了解逐步深入,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认识到有些腧穴有确定的位置和主治的病证,并给以位置的描述和命名。这是腧穴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定位、定名阶段。

随着对经络以及腧穴主治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古代医家对腧穴的主治作用进行了归类,并与经络相联系,说明腧穴不是体表孤立的点,而是与经络脏腑相通。通过不断总结、分析归纳,逐步将腧穴分别归属各经。这是腧穴发展的成熟阶段,即定位、定名、归经阶段。

《内经》论及穴名约160个,并有腧穴归经的记载。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记载周身经穴名349个,除论述了腧穴的定位、主治、配伍、操作要领外,并对腧穴的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为腧穴学理论和针灸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宋王惟一对腧穴重新进行了考定,撰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载了354个穴名。元代滑伯仁所著《十四经发挥》载经穴穴名亦为354个,并将全身经穴按循行顺序排列,称“十四经穴”。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载经穴名359个,并列举了辨证选穴的范例,充实了针灸辨证施治的内容。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定经穴穴名361个,并延续至今。本教材增加了一个经穴,使经穴数目达362个。

(二)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

这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和所属脏腑病证的共同作用,因此,归纳于十四经脉系统中,简称“经穴”。十四经穴共有361个,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2.奇穴 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因而未归入十四经系统,故又称“经外奇穴”。历代对奇穴记载不一。目前,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经穴部位》,对48个奇穴的部位确定了统一的定位标准。

3.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三)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意,《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像的方法对腧穴命名。了解腧穴命名的含意,有助于熟悉、记忆腧穴的部位和治疗作用。兹将腧穴命名择要分类说明如下:

1.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即根据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颧骨下的颧髎,第7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等。

2. 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即根据腧穴对某种病证的特殊治疗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肿的水分、水道,治面瘫的牵正。

3. 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即根据自然界的天体名称如日、月、星、辰等和地貌名称如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气血流注的状况而命名,如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沟、曲泽、涌泉、小海、四渎等。

4.参照动植物命名 即根据动植物的名称,以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攒竹、口禾髎等。

5.借助建筑物命名 即根据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或作用特点而命名,如天井、印堂、巨阙、脑户、屋翳、膺窗、库房、地仓、气户、梁门等。

6.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 即根据腧穴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命名,如阴陵泉、阳陵泉、心俞、三阴交、三阳络、百会、气海、血海、神堂、魄户等。

二、腧穴的作用

(一)近治作用

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如所有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症。

(二)远治作用

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可影响全身的功能。如“合谷穴”不仅可治上肢病,还可治颈部及头面部疾患,同时还可治疗外感发热病;“足三里”不但治疗下肢病,而且对调整消化系统功能,甚至人体防卫,免疫反应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特殊作用

指某些腧穴所具有的双重性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而言。如“天枢”可治泻泄,又可治便秘;“内关”在心动过速时可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又可提高心率。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

总之,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归纳起来大体是:本经腧穴可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互相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经穴能配合治疗局部病。各经主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共同性。

三、特定穴的意义和特点

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腧穴被称之为“特定穴”(specific points),它们除具有经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特定穴是针灸临床最常用的经穴,掌握特定穴的有关知识,对针灸临床选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特定穴的意义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经穴,称为特定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将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十类。

(二)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1.五输穴

十二经脉中的每一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古人把十二经脉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并将“井、荥、输、经、合”五个名称分别冠之于五个特定穴,即组成了五输穴。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意为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其经气初出。“荥”,意为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有输注之意,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渐深;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其经气渐盛。“经”,意为水流宽大通畅;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有汇合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五输穴与五行相配,故又有“五行输”之称。

2.原穴、络穴

十二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的部位,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输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即另置一原。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2.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共有十六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4.背俞穴、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俞”,有转输、输注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十二个。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十二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5.下合穴

六脏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六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5.八会穴

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部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7.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8.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 (crossing point)。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四、腧穴的定位

正确取穴和针灸疗效的关系很大。现代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与取穴方法有:

(一)骨度分寸法

始见于《灵枢·骨度》篇。它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如前后发际间为12寸;两乳间为8寸;胸骨体下缘至脐中为8寸;脐孔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肩胛骨内缘至背正中线为3寸;腋前(后)横纹至肘横纹为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股骨大粗隆(大转子)至膝中为19寸;膝中至外踝尖为16寸;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为13寸;外踝尖至足底为3寸。(表10-5及图10-1)。

表10-5 常用骨度分寸表

分部 部位起点 常用骨度 度量法 说明
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 直量 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至后发际3寸
胸腹部 两乳头之间 8寸 横量 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骨计算,每一肋两穴间作1寸6分
胸剑联合至脐中 8寸 直量
脐中至趾骨联合上缘 5寸
背腰部 大椎以下至尾骶 21椎 直量 背部直寸根据脊椎定穴,肩胛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髂嵴相当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突)。背部横寸以两肩胛内缘作6寸
上肢部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9寸 直量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 12寸
下肢部 耻骨上缘至股骨内上踝上缘 18寸 直量 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
胫骨内側髁下缘至内踝尖 13寸
股头大转子至膝中 19寸 直量 用于足三阳经的骨度分寸;“膝中”前面相当犊鼻穴,后面相当委中穴;臀横纹至膝中,作14寸折量
膝中至外踝尖 16寸

骨度分寸法-正面骨度分寸法-背面骨度分寸法-头部

(二)解剖标志法

1.固定标志

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肚脐及各种骨节突起和凹陷部。这些自然标志固定不移,有利于腧穴的定位,如两眉之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等。

2.动作标志

指必须采取相应的动作才能出现的标志。如张口于耳屏前方凹陷处取“听宫”;握拳于手掌横纹头取“后溪”等。

(三)手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穴的方法。临床常用以下三种;

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图10-2)。

中指同身寸

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图10-3)。

拇指同身寸

3.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测量为3寸。(图10-3)

(四)简便取穴法

临床上常用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两耳尖直上取“百会”,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等。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共11穴)

1.经脉循环: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胃口过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沿上臂内侧下行,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经肘窝入寸口,沿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手腕后方支脉,从列缺处分出,走向食指内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手太阴肺经

2.脏腑经脉病候:咳嗽气喘气短、咳血咽痛,外感伤风,循环部位痛麻或活动受限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外感、头痛、项强、咳痰喘等证。

手太阴肺经穴

(1) 中府 ZhōngFǔ

[定位]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图12-1)。

[解剖] 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一 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 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 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伍] 配尺泽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附注] 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2) 云门 Yúnmén

[定位] 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图12-1)。

[解剖] 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配伍] 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刺灸法] 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3) 天府 Tiānfǔ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图12-1)。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 气喘,鼻衄,瘿气,臂痛。

[配伍] 配曲池治疗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4) 侠白 Xiábái

[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图12-1)。

[解剖] 肱二头肌外侧沟中;当头静脉及桡 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经过处。

[主治] 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

[配伍] 配曲池, 肩髎 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5) 尺泽 Chǐzé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图12-1)。

[解剖] 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 肌起始部;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直下为桡神经。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 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配伍] 配太渊,经渠治咳嗽,气喘;配孔最治咳血,潮热;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6) 孔最 Kǒngzuì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 7寸处。

[解剖] 有肱桡肌,在旋前圆肌上端之外缘,桡侧腕长、短伸肌的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病,痔疾。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气喘;配鱼际治咳血。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手太阴经郄穴。

(7) 列缺 Lìeqūe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解剖] 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主治] 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

[配伍] 配合谷治伤风头痛项强; 配肺俞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8) 经渠 Jīngqú

[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 1寸。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有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外侧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 配肺俞,尺泽治咳嗽。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9) 太渊 Tàiyuān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解剖] 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拇展长肌腱内测;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 ,气喘 ,咳血 ,胸痛 ,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配伍] 配尺泽,鱼际,肺俞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治无脉症。

[刺灸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注为“输”;肺经原穴;脉会太渊

(10) 鱼际 Yújì

[定位] 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 咳嗽 ,咳血 ,咽喉肿痛 ,失音,发热。

[配伍] 配孔最,尺泽治咳嗽,咳血;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太阴经所溜为“荥”。

(11) 少商 Shàoshāng

[定位]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掌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主治] 咽喉肿痛 ,咳嗽 ,鼻衄 ,发热 ,昏迷,癫狂。

[配伍] 三棱针点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肿痛;配中冲治昏迷,发热。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阴经所出为“井”。

十二经脉 二、手阳明大肠经(共20穴)

1.经脉循行:起于食指末端(商阳),沿食指内(桡)侧向上,通过一、二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健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沿前臂前方,并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大椎),再向下入缺盆(锁骨上窝)部,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鼻孔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手阳明大肠经

2.主要病候:腹痛、肠鸣、泄泻、便秘、咽喉肿痛、齿痛。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麻木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 商阳 shāngyáng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图12-2)。

[解剖] 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主治]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

[配伍] 配少商点刺出血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阳明经所出为“井”。

手阳明大肠经穴

(2) 二间 èrjiān

[定位] 微握拳,当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解剖] 有指屈浅、深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目昏,鼻衄,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

[配伍] 配合谷治齿痛。

[刺灸法] 直刺0.2~0.3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溜为“荥”。

(3) 三间 Sānjiān

[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解剖] 有第一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头静脉其示部),指掌侧有固有动脉;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眼痛,肠泻,洞泄。

[配伍] 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注为“输”

(4) 合谷 Hégǔ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解剖]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配伍] 配太阳治头痛;配太冲治目赤肿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肿痛; 配三阴交治经闭,滞产; 配地仓颊车治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1)手阳明经所过为“原”。(2)《神应经》: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

(5) 阳溪 Yángxī

[定位]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 当拇短、长伸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 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手阳明经所行为“经”。

(7) 偏历 Piānlì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腕横纹上3寸处。

[解剖] 在桡骨远端,桡侧腕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掌侧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背侧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 目赤,耳鸣,鼻衄,喉痛,手臂酸痛,水肿。

[配伍] 配曲池治手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附注] 手阳明经络穴。

(7) 温溜 Wēnliū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解剖] 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 头痛 ,面肿 ,咽喉肿痛 ,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手阳明经郄穴。

(8) 下廉 Xiàlián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处。

[解剖] 在桡骨的桡侧 ,桡侧有腕伸短肌及腕伸长 肌,深层有旋后肌;有桡动脉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

[主治] 头痛,眩晕,目痛,肘臂痛,腹胀,腹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胀,腹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9) 上廉 Shànglián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处。

[解剖] 在桡侧腕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主治] 头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 肠鸣腹痛。

[配伍] 配曲池治手臂麻木。

[刺灸法] 直刺0.5~1寸。

(10) 手三里 Shǒusānlǐ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解剖] 肌肉、神经同下廉穴,血管为桡返动脉的分支。

[主治] 齿痛颊肿,上肢不遂,腹痛,腹泻。

[配伍] 配曲池治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11) 曲池 Qūchí

[定位]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解剖] 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主治]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配伍] 配血海,足三里治瘾疹;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太冲、大椎治高血压。

[刺灸法] 直刺 1~1.5寸。

[附注] (1)手阳明经所入为“合”。(2)参考资料:据报道,在犬阑尾壁内直接注射B-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以引起实验性阑尾炎,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曲池”和“阑尾”穴,证明对实验性阑尾炎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12) 肘髎 Zhǒuliáo

[定位] 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方 1寸,当肱骨边缘处。

[解剖] 在桡骨外上髁上缘肱肌起始部,肱三头肌外缘;有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

[主治] 肘臂部痪痛,麻木,挛急。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疾病。

[刺灸法] 直刺0.5~1寸。

(13) 手五里 Shǒuwǔlǐ

[定位] 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解剖] 在肱骨桡侧,为肱桡肌起点,外侧为肱三头肌前缘;稍深为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内侧为桡神经。

[主治] 肘臂挛痛,瘰疬。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14) 臂臑 Bìnào

[定位] 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七寸处。

[解剖] 在肱骨桡侧,三角肌下端,肱三头肌外侧头的前缘;有旋肱后动脉的分支及肱深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本干。

[主治] 肩臂痛,颈项拘挛,瘰疬,目疾。

[配伍] 配光明治目疾。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

(15) 肩髃 Jiānyú

[定位] 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解剖] 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主治] 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配伍] 配肩髎治肩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附注] 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16) 巨骨

[定位] 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解剖] 在斜方肌与冈上肌中;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分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

[主治] 肩臂挛痛不遂,瘰疬,瘿气。

[配伍] 配肩髃,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 直刺,微斜向外下方,进针 0.5~1寸。

[附注] 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手阳明大肠经穴

(17) 天鼎 Tiāndǐng

[定位] 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下部后缘,浅层为颈阔肌,深层为中斜角肌起点;有颈外浅静脉;为副神经、颈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处,深层为膈神经的起点。

[主治] 暴喑气梗,咽喉肿痛,瘰疬,瘿气。

[配伍] 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配合谷治瘿气。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18) 扶突 Fútū

[定位] 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间颈阔肌中,深层为肩胛提肌起始点;深层内侧有颈升动脉;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

[主治] 咳嗽 ,气喘 ,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

[配伍] 配合谷治瘿气。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手阳明大肠经穴

(19) 口禾髎 KǒuHéLiáo

[定位] 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解剖] 在上颌骨犬齿窝部,上唇方肌止端;有面动、静脉的上唇支;布有面神经、三叉神经第二支下支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口噤。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

(20) 迎香 Yíngxiāng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解剖]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梨状孔的边缘; 有面动 、静脉及眶下动 、静脉分支 ;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 症。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 (1)手、足阳明经交会穴。(2)《外台》:不宜灸。

十二经脉 三、足阳明胃经(共45穴)

1.经脉循行: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处,再向后沿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上关,沿发际,到达前额(前庭)。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过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盘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剂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足阳明胃经

2.主要病候: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

3.主治概要: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 承泣 Chéngqì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解剖] 在眶下缘上方,眼轮匝肌中,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眶下动、静脉分支,眼动、静脉的分支;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及动眼神经下支的肌支,面神经分支。

[主治] 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

[配伍] 配太阳治目赫肿痛,配阳白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附注] 足阳明经、阳跷、任脉交会穴。

足阳明胃经穴

(2) 四白 Sìbái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 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主治] 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配伍] 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治口眼歪斜;配攒竹治眼睑(目闰)动。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

(3) 巨髎 Jù1iáo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解剖] 浅层为上唇方肌,深层为犬齿肌;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

[主治] 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鼻衄,齿痛,唇颊肿。

[配伍] 配合谷治齿痛;配地仓,颊车治口歪。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 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4) 地仓 Dìcāng

[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解剖] 在口轮匝肌中,深层为颊肌;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和眶下神经分支,深层为颊肌神经的末支。

[主治] 口歪,流涎,眼睑(目闰)动。

[配伍] 配颊车、合谷、治口歪、流涎。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附注] 手足阳明经,阳跷脉交会穴。

(5) 大迎 Dàyíng

[定位] 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解剖] 在咬肌附着部前缘;前方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

[主治] 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配伍] 配颊车治齿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足阳明胃经穴

(6) 颊车 Jiáchē

[定位]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解剖] 在下颌角前方,有咬肌;有咬肌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

[主治] 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配伍] 配地仓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

(7) 下关 Xiàguān

[定位] 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解剖] 当颧弓下缘,皮下有腮腺,为咬肌起始部;有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上颌动、静脉;正当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

[主治]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噤,口眼歪斜。

[配伍] 配翳风治耳疾。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

(8) 头维 Tóuwéi

[定位]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解剖] 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颖支。

[主治] 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目闰)动。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配太冲治目眩。

[刺灸法] 平刺0.5~1寸。

[附注] (1)足阳明、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2)《甲乙》禁不可灸。

(9) 人迎 Rényíng

[定位] 在颈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解剖] 有颈阔肌,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接触部;有甲状腺上动脉;当颈内、外动脉分歧处,有颈前浅静脉,外为颈内静脉;布有颈皮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颈动脉球,最深层为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

[主治] 咽喉肿痛,气喘,瘰疬,瘿气,高血压。

[配伍] 配大椎、太冲治高血压。

[刺灸法] 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附注] (1)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2)《甲乙》:禁不可灸。

足阳明胃经穴

(10) 水突Shǔitū

[定位] 在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

[解剖] 有颈阔肌,在甲状软骨外侧,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上腹的交叉点;外侧为颈总动脉;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

[主治] 咽喉肿痛,咳嗽,气喘。

[配伍] 配天突治咳嗽、气喘。

[刺灸法] 直刺0.3~0.8寸。

(11) 气舍 Qìshě

[定位] 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解剖] 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起始部;有颈前浅静脉,深部为颈总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舌下神经的分支。

[主治] 咽喉肿病,气喘,呃逆,瘿瘤,瘰疬,颈项强。

[配伍] 配水突治瘿瘤。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本经气舍至乳根诸穴,深部有大动脉及肺、肝等重要脏器。不可深刺。

(12) 缺盆 Qūepén

[定位]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锁骨上窝之中点,有颈阔肌,肩胛舌骨肌;上方有颈横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肩丛的锁骨上部。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

[配伍] 配肺俞治咳嗽。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

[附注] 《图翼》:孕妇禁针。

(13) 气户 Qìhù

[定位] 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锁骨下方,胸大肌起始部,深层上方的锁骨下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外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为锁骨上神经,胸前神经分支分布处。

[主治] 咳嗽,气喘,呃逆,胸胁支满,胸痛。

[配伍] 配肺俞治咳喘。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足阳明胃经穴

(14) 库房 Kùfáng

[定位] 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一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减及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唾脓血,胸肋胀痛。

[配伍] 配屋翳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15) 屋翳 Wūyì

[定位] 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二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咳唾脓血,胸肋胀痛,乳痈。

[配伍] 配天宗治乳痈。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16) 膺窗 Yìngchuāng

[定位] 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第三肋间隙,有胸大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肋胀痛,乳痈。

[配伍] 配屋翳治乳痈。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17) 乳中 Rǔzhōng

[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附注] 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

(18) 乳根 Rǔgēn

[定位]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第五肋间隙,胸大肌下部,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肋间动脉,胸壁浅静脉;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为肋间神经干。

[主治] 咳嗽,气喘,呃逆,胸痛,乳痈,乳汁少。

[配伍] 配少泽、膻中治乳痈;配少泽、足三里治乳少。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19) 不容 Bùróng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探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七肋间神经分支处。

[主治] 呕吐,胃病,食欲不振,腹胀。

[配伍] 配中脘治胃病。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20) 承满 Chéngmǎ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布;当第七肋间神经分支处。

[主治] 胃痛,吐血,食欲不振,腹胀。

[配伍] 配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

(21) 梁门 Liángmé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下缘,胃幽门部)。

[主治] 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

[配伍] 配梁丘、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22) 关门 Guānmé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主治] 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

[配伍] 配足三里、水分治肠鸣腹泻。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23) 太乙 Tàiyǐ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其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主治] 胃病,心烦,癫狂。

[配伍] 配中脘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足阳明胃经穴

(24) 滑肉门 Huáròumé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胃痛,呕吐,癫狂。

[配伍] 配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25) 天枢 Tiānshū

[定位] 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胀肠鸣;配气海治绕脐痛;配上巨虚,下巨虚治便秘、泄泻。

[刺灸法] 直刺1~1.5寸。

[附注] (1)大肠的募穴;(2)《千金》孕妇不可灸。

(26) 外陵 Wàilíng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布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腹痛,疝气,痛经。

[配伍] 配子宫、三阴交治痛经。

[刺灸法] 直刺1~1.5寸。

(27) 大巨 Dàjù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早泄。

[配伍] 配中极、次髎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1~1.5寸。

(28) 水道 ShuǐDào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痛经,不孕,疝气。

[配伍] 配三阴交、中极治痛经、不孕。

[刺灸法] 直刺1~1.5寸。

(29) 归来 Guīlái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在腹直肌外缘,有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主治] 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白带,阴挺。

[配伍] 配大敦治疝气;配三阴交、中极治月经不调。

[刺灸法] 直刺1~1.5寸。

(30) 气冲 Qìchōng

[定位] 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解剖] 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内斜肌、腹膜肌下部;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外壁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主治] 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萎,阴肿。

[配伍] 配气海治肠鸣腹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冲脉所起。

(31) 髀关 Bìguān

[定位]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髋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解剖] 在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 腰痛膝冷,痿痹,腹痛。

[配伍] 配伏免治痿痹。

[刺灸法] 直刺1~2寸。

髀关

(32) 伏兔 Fútù

[定位]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解剖] 在股直肌的肌腹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 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气,脚气。

[配伍] 配髀关、阳陵泉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1~2寸。

(33) 阴市 Yīnshì

[定位]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

[解剖] 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 腿膝痿痹,屈伸不利、疝气,腹胀腹痛。

[配伍] 配足三里、阳陵泉治腿膝痿痹。

[刺灸法] 直刺1~1.5寸。

(34) 梁丘

[定位] 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解剖] 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 膝肿痛,下肢不遂,胃痛,乳痈,血尿。

[配伍] 配足三里、中脘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1~1.2寸。

[附注] 足阳明经郄穴。

(35) 犊鼻 Dúbí

[定位]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解剖] 在髌韧带外缘;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

[主治] 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配伍] 配阳陵泉、足三里治膝痛。

[刺灸法] 向后内斜刺0.5~1寸。

(36) 足三里 Zúsānlǐ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配伍] 配中脘、梁丘治胃痛;配内关治呕吐;配气海治腹胀;配膻中、乳根治乳痛;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痹痛;常灸天里可养志保健。

[刺灸法] 直刺1~2寸。

[附注] (1)足阳明经所人为“合”。(2)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3)参考资料:1、据报道,针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和手三里,观察发现胃弛缓时针刺使收缩加强,胃紧张时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痉挛。2、据报道,针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儿的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可使原来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3、据报道:针刺人及家兔的足三里,发现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能灭活某些病毒)都有增加,人增加17.85单位,兔增加62.1单位,两者均在针后12小时增加最显。4、据报道:针刺家兔的“足三里’、“大推”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的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

足阳明胃经穴

(37) 上巨虚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 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

[配伍] 配足三里、气海治便秘、泄泻。

[刺灸法] 直刺1~2寸。

[附注] 大肠经下合穴。

(38) 条口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 脘腹疼痛,下肢痿痹,转筋,跗肿,肩臂痛。

[配伍] 配肩髃、肩髎、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1~1.5寸。

(39) 下巨虚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深层为胫长伸肌;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浅神经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 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下肢痿痹。

[配伍] 配天枢、气海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1~1.5寸。

[附注] 小肠经下合穴。

(40) 丰隆 Fēnglóng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解剖] 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

[主治] 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风池治眩晕;配膻中、肺俞治痰多咳嗽。

[刺灸法] 直刺1~1.5寸。

[附注] 足阳明经络穴。

(41) 解溪

[定位]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解剖] 在拇长伸肌膜与趾长伸肌胫之间;有胫前动、静脉;浅部当腓浅神经,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配伍] 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足阳明经所行为“经”。

足阳明胃经穴

(42) 冲阳

[定位] 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解剖] 在趾长伸肌腱外侧;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当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第二支本干处,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 口眼歪斜,面肿,齿痛,癫狂痫,胃病,足痿无力。

[配伍] 配大椎、丰隆治癫狂痫。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

[附注] 足阳明经所过为“原”。

(43) 陷谷 Xiàngǔ

[定位]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解剖] 有第二跖骨间肌;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

[主治] 面目浮肿,水肿,肠鸣腹痛,足背肿痛。

[配伍] 陷谷、上星、囟会、前顶、公孙、治卒面肿。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足阳明经所注为“输”。

(44) 内庭 Nèitíng

[定位]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解剖] 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腓浅神经足背支。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配伍] 配合谷治齿痛;配地仓颊车治口歪。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附注] 足阳明经所溜为“荥”。

(45) 厉兑 Lìduì

[定位] 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支。

[主治] 鼻衄,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

[配伍] 配内关、神门治多梦。

[刺灸法] 浅刺0.1寸。

[附注] 足阳明经所出为“井”。

十二经脉 四、足太阴脾经(共21穴)

1.经脉循环: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第一跖趾关节向上行至内踝前,上行腿肚,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过膈上行,挟咽旁系舌根,散舌下。

胃部支脉:过膈流注于心中,与心经相接。

足太阴脾经

2.主要病候: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

3.主要概要: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 隐白 Yǐnbái

[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 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配伍] 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刺灸法] 浅刺0.1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出为“井”。

(2) 大都 Dàdū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 在拇展肌止点;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

[主治] 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配伍] 配足三理治腹胀。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溜为“荥”。

足太阴脾经穴

(3) 太白 Tàibái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 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

[配伍] 配中脘、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注为“输”;脾经原穴。

(4) 公孙 Gōngxūn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 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

[配伍] 配中脘、内关治胃酸过多、胃痛。

[刺灸法] 直刺0.6~1.2寸。

[附注] 足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参考资料:

①据报道,对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X线胃肠检查时,观察到针刺内关、足三里对胃蠕动多有增强作用,尤以足三里为明显,而针刺公孙则胃蠕动多减弱。

②据报道,针刺公孙、内关、梁丘等穴有抑制胃酸的分泌作用。

(5) 商丘 Shāngqiū

[定位] 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有跗内侧动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丛。

[主治] 腹胀,泄泻,便秘,黄疸,足踝痛。

[配伍] 配气海、足三里治腹胀肠鸣。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行为“经”。

(6) 三阴交 Sānyīnjiāo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 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配伍] 配足三里治肠鸣泄泻;配中极治月经不调;配子宫治疗阴挺;配大敦治疝气;配内关、神门治失眠。

[刺灸法] 直刺1~1.5寸。

[附注] (1)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2)孕妇禁针。

(7) 漏谷 Lòugǔ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解剖] 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肢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内侧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 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胀肠鸣。

[刺灸法] 直刺1~1.5寸。

(8) 地机 Dìjī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解剖] 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 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配伍] 配三阴交治痛经;配隐白治崩漏。

[刺灸法] 直刺1~1.5寸。

[附注] 足太阴经郄穴。

足太阴脾经穴

(9) 阴陵泉 Yīnlíngquán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主治] 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配伍] 配肝俞、至阳治黄疸;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膝痛。

[刺灸法] 直刺1~2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人为“合”。

(10) 血海 Xuèhǎi

[定位]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简便取穴法] 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解剖] 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主治] 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配伍] 配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配曲池治瘾疹。

[刺灸法] 直刺1~1.5寸。

足太阴脾经穴

(11) 箕门Jìmén

[定位] 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解剖] 在缝匠肌内侧缘,深层有大收肌;有大隐静脉,深层之外方有股动、静脉;布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

[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配伍] 配太冲腹股沟疼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12) 冲门 Chōngmén

[定位] 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解剖]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侧的上方,在腹外斜肌腱膜及内斜肌下部;内侧为股动、静脉;布有股神经。

[主治] 腹痛,疝气,崩漏,带下。

[配伍] 配大敦治疝气。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附注] 足太阴、厥阴经交会穴。

(13) 府舍 Fùshě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外侧,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斜肌下部,深层为腹横肌下部;布有腹壁浅动脉,肋间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右当盲肠下部,左当乙状结肠下部)。

[主治] 腹痛,疝气,积聚。

[配伍] 配气海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1~1.5寸。

[附注] 足太阴、厥阴经与阴维脉交会穴。

足太阴脾经穴

(14) 腹结 Fùjié

[定位] 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主治] 腹痛,泄泻,疝气。

[配伍] 配气海、天枢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1~2寸。

(15) 大横 Dàhéng

[定位] 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解剖] 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主治] 泄泻,便秘,腹痛。

[配伍] 配天枢、足三里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1~2寸。

[附注] 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16) 腹哀 Fùāi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肌部;布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 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

[配合] 配气海治肠鸣。

[阴作] 直刺1~1.5寸。

[附注] 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17) 食窦 Shídòu

[定位] 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 在第五肋间隙,前锯肌中,深层有肋间内、外肌;布有胸外侧动、静脉,胸腹壁动、静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 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

[配伍] 配膻中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附注] 本经食窦至大包诸穴,深部为肺脏,不可深刺。

足太阴脾经穴

(18) 天溪 Tiānxī

[定位] 在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 在第四肋间隙,胸大肌外下缘,下层为前锯肌,再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 胸胁疼痛,咳嗽,乳痛,乳汁少。

[配伍] 配膻中治胸肋疼痛。

[刺灸法]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19) 胸乡 Xiōngxiāng

[定位] 在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 在第三肋间隙,胸大肌、胸小肌外缘,前锯肌中,下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

[主治] 胸胁胀痛。

[配伍] 配膻中治胸肋胀痛。

[刺灸法]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20) 周荣 Zhōuróng

[定位] 在胸外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解剖] 在第二肋间隙,胸大肌中,下层为胸小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二肋间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又,正当第一肋间神经。

[主治] 咳嗽,气逆,胸胁胀满。

[配伍] 配膻中治胸肋胀满。

[刺灸法]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21) 大包 Dàbāo

[定位] 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解剖] 在第六肋间隙,前锯肌中;有胸背动、静脉及第六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当胸长神经直系的末端。

[主治] 气喘,胸胁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配伍] 配足三里治四肢无力。

[刺灸法] 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

[附注] 脾之大络。

十二经脉 五、手少阴心经(共9穴)

1.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膈,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支脉:挟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和手厥阴经的后面,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阴心经

2.主要病候: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

3.主治概要:主治心、胸、神经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 极泉 Jíquán

[定位] 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解剖] 在胸大肌的外下缘,深层为喙肱肌;外侧为腋动脉;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

[主治] 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

[配伍] 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痛。

[刺灸法] 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

(2) 青灵 Qīnglíng

[定位] 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解剖] 当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有肱三头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副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

[主治] 头痛振寒,目黄,胁痛,肩臂疼痛。

[配伍] 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手少阴心经经穴

(3) 少海 Shàohǎi

[定位] 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有旋前圆肌,肱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下副动脉,尺返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外前方有正中神经。

[主治] 心痛,肘臂挛痛,瘰疬,头项痛,腋胁痛。

[配伍] 配曲池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手少阴经所人为“合”。

(4) 灵道 Língdào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 心痛,暴喑,肘臂挛痛。

[配伍] 配心俞治心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所行为“经”。

(5) 通里 Tōnglǐ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 心悸,怔仲,暴喑,舌强不语,腕臂痛。

[配伍] 配廉泉、哑门治不语。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络穴。

手少阴心经经穴

(6) 阴郄 Yīnxì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 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暴喑。

[配伍] 配心俞、巨阙治心痛;配大椎治阴虚盗汗。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郄穴。

(7) 神门 Shénmén

[定位]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解剖]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主治] 心病,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

[配伍] 配内关、心俞治心痛;配内关、三阳交治健忘、失眠。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所注为“输”,心经原穴。

参考资料:1、据报道,给狗注射垂体素造成垂体性高血压,针刺“神门’穴有明显的降压作用;2、据报道,针刺癫痫病人的神门、阴郄、通里、百会、大陵等穴,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脑电图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波电位降低。

(8) 少府 Shàofǔ

[定位] 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解剖] 在第四、五掌骨间,有第四蚓状肌,指浅、深屈肌腱,深部为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静脉;布有第四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小指挛痛。

[配伍] 配内关治心悸。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少阴经所溜为“荥”。

手少阴心经经穴

(9) 少冲 Shàochōng

[定位] 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热病,昏迷。

[配伍] 配太冲、中冲、大椎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少阴经所出为“井”。

十二经脉 六、手太阳小肠经(共19穴)

1.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手背外侧至腕部直上沿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于大椎(督脉)向下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食管过膈达胃,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手太阳小肠经

2.主要病候: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头、项、耳、目、喉咽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 少泽 Shàozé

[定位] 在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指背动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痈,乳汁少,昏迷,热病。

[配伍] 配膻中、乳根治乳汁少、乳痈。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阳经所出为“井”。

(2) 前谷 Qiángǔ

[定位]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解剖] 有指背动、静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头痛,目痛,耳鸣,咽喉肿痛,乳少,热病。

[配伍] 配耳门、翳风治耳鸣。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阳经所溜为“荥”。

(3) 后溪 Hòuxī

[定位]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解剖] 在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指背动、静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狂痫,疟疾,手指及肘臂挛痛。

[配伍] 配列缺、悬钟治项强痛;配人中治急性腰扭伤。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手太阳经所注为“输”;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

(4) 腕骨 Wàngǔ

[定位] 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解剖] 在手背尺侧,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腕背侧动脉(尺动脉分支),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头项强痛,耳鸣,目翳,黄疸,热病,疟疾,指挛腕痛。

[配伍] 配阳陵泉、肝俞、胆俞治黄疸。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阳经所过为“原”。

手太阳小肠经穴

(5) 阳谷 Yánggǔ

[定位] 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 当尺侧腕伸肌腱的尺侧缘;有腕背侧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热病,癫狂痫,腕痛。

[配伍] 配阳池治腕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阳经所行为“经”。

(6) 养老 Yǎnglǎo

[定位] 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缘中。

[解剖] 左尺骨背面,尺骨茎突上方,尺侧腕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间;布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的末支,腕静脉网;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尺神经。

[主治] 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配伍] 配太冲、足三里治目视不明。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附注] 手太阳经郄穴。

(7) 支正 Zhīzhèng

[定位] 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解剖] 在尺骨背面,尺侧腕伸肌的尺侧缘;布有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目眩,热病,癫狂,项强,肘臂酸痛。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附注] 手太阳经络穴。

手太阳小肠经穴

(8) 小海 Xiǎohǎi

[定位] 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解剖] 尺神经沟中,为尺侧腕屈肌的起始部;有尺侧上、下副动脉和副静脉以及尺返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本干。

[主治] 肘臂疼痛,癫痫。

[配伍] 配手三里治肘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手太阳经所入为“合”。

(9) 肩贞 Jiānzhēn

[定位] 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解剖] 在肩关节后下方,肩胛骨外侧缘,三角肌后缘,下层是大圆肌;有旋肩胛动、静脉;布有腋神经分支,最深部上方为桡神经。

[主治] 肩臂疼痛,瘰疬,耳鸣。

[配肩髃、肩髎治疗肩周炎。配肩髎、曲池、肩井、手三里、合谷治疗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1~1.5寸。

(10) 臑俞 Nàoshū

[定位] 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解剖] 在肩胛骨关节窝后方三角肌中,深层为岗下肌;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腋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

[主治] 肩臂疼痛,瘰疬。

[配伍] 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1.5寸。

[附注] 手、足太阳,阳维脉与阳跷脉交会穴。

手太阳小肠经穴

(11) 天宗 Tiānzōng

[定位] 在肩胛部,当岗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解剖] 在岗下窝中央岗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经。

[主治] 肩胛疼痛,气喘,乳痈。

[配伍] 配肩外俞治肩胛痛;配膻中、足三里治乳痈。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1寸。

(12) 秉风 Bǐngfēng

[定位] 在肩胛部,岗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解剖] 在肩胛岗上缘中央,表层为斜方肌,再下为岗上肌;有肩胛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和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

[主治] 肩胛疼痛,上肢酸麻。

[配伍] 配天宗治肩胛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1寸。

[附注] 手三阳与足少阳经交会穴。

(13) 曲垣 Qūyuán

[定位] 在肩胛部,岗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在肩胛岗上缘,斜方肌和岗上肌中;有颈横动、静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静脉肌支;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

[主治] 肩胛疼痛。

[配伍] 配天宗、秉风治肩胛疼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1寸。

(14) 肩外俞 Jiānwài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肩胛骨内侧角边缘,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第一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和副神经。

[主治] 肩背疼痛,颈项强急。

[配伍] 配肩中俞、大椎、列缺治肩背疼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15) 肩中俞 Jiānzhōng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解剖] 在第一胸椎横突端,在肩胛骨内侧角边缘,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神经和副神经。

[主治] 咳嗽,气喘,肩背疼痛,目视不明。

[配伍] 配肩外俞,大椎治肩背疼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16) 天窗 Tiānchuāng

[定位] 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

[解剖] 在斜方肌前缘,肩胛提肌后缘,深层为头夹肌;有耳后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分支;布有颈皮神经,正当耳大神经丛的发出部及枕小神经。

[主治] 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暴喑。

[配伍] 配列缺治颈项强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手太阳小肠经穴

(17) 天容 Tiānróng

[定位] 在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解剖] 在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停止部前缘,二腹肌后腹的下缘;前方有颈外浅静脉、颈内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的前支,面神经的颈支、副神经,其深层为交感神经于的颈上神经节。

[主治] 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颈项强痛。

[配伍] 配列缺治颈项强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

(18) 颧髎 Quánliáo

[定位] 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解剖] 在颧骨下颌突的后下缘稍后,咬肌的起始部,颧肌中;有面横动、静分支;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

[主治] 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齿痛,颊肿。

[配伍] 配地仓、颊车治口歪;配合谷治齿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

[附注] (1)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2)《图翼》:禁灸。

手太阳小肠经穴

(19) 听宫 Tīnggōng

[定位] 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解剖] 有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布有面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第三支的耳颞神经。

[主治] 耳鸣,耳聋,聤耳,齿痛,癫狂痫。

[配伍] 配翳风、中渚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 张口,直刺1~1.5寸。

[附注] 手、足少阳与手太阳经交会穴。

十二经脉 七、足太阳膀胱经(共67穴)

1.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内;

后项部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下行,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疟窝中。从此向下,出于外踝后, 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经相接。

足太阳膀胱经

2.主要病候: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见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背、臀部及下肢循行部位痛麻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症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1) 睛明 Jīngmíng

[定位] 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解剖] 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

[主治] 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

[配伍] 配球后、光明治视目不明。

[刺灸法] 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左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地捻转和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附注] 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穴。(《素问·气府论·注》)

足太阴膀胱经穴

(2) 攒竹 Cuánzhú

[定位] 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解剖] 有额肌及皱眉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配伍] 配阳白治口眼歪斜、眼睑下垂。

[刺灸法] 平刺0.5~0.8寸。禁灸。

(3) 眉冲 Méichōng

[定位] 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解剖] 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癫痫。

[配伍] 配太阳治头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4) 曲差 Qǔchā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

[解剖] 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头痛,鼻塞,鼽衄,目视不明。

[配伍] 配合谷治头痛、鼻塞。

[刺灸法] 平刺0.5~0.8寸。

(5) 五处 Wǔchù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解剖] 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头痛,目眩,癫痫。

[配伍] 配合谷、太冲治头痛、目眩。

[刺灸法] 平刺0.5~0.8寸。

足太阴膀胱经穴

(6) 承光 Chéngguāng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解剖] 有帽状腱膜;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会合支处。

[主治] 头痛,目眩,鼻塞,热病。

[配伍] 配百会治头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7) 通天 Tōngtiān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解剖] 有帽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

[配伍] 配迎香、合谷治鼻疾。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8) 络却 Luòquè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解剖] 在枕肌停止处;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晕,目视不明,耳鸣。

[配伍] 配风池治头晕。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9) 玉枕 Yùzhěn

[定位] 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解剖] 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项痛,目痛,鼻塞。

[配伍] 配大椎治头项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10) 天柱 Tiānzhù

[定位] 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解剖] 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棘肌:有枕动、静脉干;布有枕大神经干。

[主治] 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病,热病。

[配伍] 配大椎治头痛项强。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11) 大杼 dàzhù

[定位] 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最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

[配伍] 配肩中俞、肩外俞治肩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1)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手足太阳经交会穴。(2)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12) 风门 fēngmén

[定位]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深层为最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二、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配伍] 配肺俞、大椎治咳嗽、气喘;配合谷治伤风咳嗽。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13) 肺俞 fèi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或第四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配伍] 配风门治咳嗽喘;配合谷、迎香治鼻疾。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肺的背俞穴。

足太阴膀胱经穴

(14) 厥阴俞 juéyīn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布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正当第四或第五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四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咳嗽,心痛,胸闷,呕吐。

[配伍] 配内关治心痛、心悸。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 心包背俞穴。

(15) 心俞 Xīn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五或第六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五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

[配伍] 配巨阙、内关治心痛、惊悸;配内关、神门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心的背俞穴。

(16) 督俞 Dū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背阔肌肌腱,最长肌;有第六肋间动、静脉后支,颈横动脉降支;布有肩胛背神经,第六或第七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六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心痛,胸闷,腹痛,寒热、气喘。

[配伍] 配内关治心痛、胸闷。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17) 膈俞 Gé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最长肌;布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七或第八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七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配伍] 配内关、足三里治呕吐、呃逆;配足三里、血海、肓膏治贫血。

[刺灸法] 斜刺0.5之0.8寸。

[附注] (1)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2)参考资料:据报道,用人工放血造成家免的贫血状态(红细胞在400万/mm’以下,血红蛋白在65两以下),针刺“膈俞”、“膏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大提前纠正了贫血状态,迅速恢复正常。

(18) 肝俞 Gān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九或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九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癫狂痫,脊背痛。

[配伍] 配支沟、阳陵泉治胁痛;配太冲治目眩。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肝的背俞穴。

(19) 胆俞 Dǎn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腱肋肌之间;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 黄疸,口苦,肋痛,肺痨,潮热。

[配伍] 配阳陵泉、太冲胆道疾病。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胆的背俞穴。

(20) 脾俞 Pǐ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一胸神经后支肌支。

[主治] 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腹脱、便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脾的背俞穴。

(21) 胃俞 Wèi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肋下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十二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

[配伍] 配中脘、梁丘治胃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胃的背俞穴。

(22) 三焦俞 Sānjiāoshū

[定位] 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一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肠鸣,腹胀,呕吐,泄泻,痢疾,水肿,腰背强痛。

[配伍] 配气海、足三里治肠鸣、腹胀。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三焦背俞穴。

(23) 肾俞 Shènshū

[定位]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主治] 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配伍] 配太溪、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配翳风、耳门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1)肾的背俞穴。(2)据实验观察针刺对正常人水负荷后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针刺肾俞或京门穴时可抑制肾脏的泌尿功能。

(24) 气海俞 Qìhǎishū

[定位] 在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主治] 肠鸣腹胀,痔漏,痛经,腰痛。

[配伍] 配足三里、天枢治腹胀、肠鸣。

[刺灸法] 直刺0.5~1寸。

(25) 大肠俞 Dàchángshū

[定位]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四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腰神经皮支,深层为腰丛。

[主治] 腹胀,泄泻,便秘,腰痛。

[配伍] 配气海、足三里、支沟治便秘。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附注] 大肠背俞穴。

(26) 关元俞 Guānyuánshū

[定位] 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骶棘肌,有腰最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布有第五腰神经后支。

[主治] 腹胀、泄泻,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腰痛。

[配伍] 配气海治腹胀。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27) 小肠俞 Xiǎochángshū

[定位]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1骶后孔。

[解剖]在骶髂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外侧支,第五腰神经后支。

[主治]遗精,遗尿,尿血,白带,小腹胀痛,泄泻,痢疾,疝气,腰腿疼。

[配伍] 配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关元治腹胀、痢疾、便秘。配肾俞、三阴交、三焦俞、关元、曲泉治泌尿系结石。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8~1寸;灸3~7壮。

(28) 膀胱俞 Pángguāngshū

[定位]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

[解剖] 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泄泻,便秘,腰脊强痛。

[配伍] 配肾俞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8~1.2寸。

[附注] 膀胱背俞穴。

(29) 中膂俞 Zhōnglǚshū

[定位]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3骶后孔。

[解剖] 有臀大肌,深层为骶结节韧带起始部;当臀下动、静脉的分支处,布有臀下皮神经。

[主治] 泄泻,疝气,腰脊强痛。

[配伍] 配大敦治疝气。

[刺灸法] 直刺1~1.5寸。

(30) 白环俞 Báihuánshū

[定位]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

[解剖] 在臀大肌,骶结节韧带下内缘;有臀下动、静脉,深层为阴部内动、静脉;布有皮神经,深层为阴部神经。

[主治] 遗尿,疝气,遗精,月经不调,白带,腰部疼痛。

[配伍] 配三阴交、肾俞、治遗尿、月经不调。

[刺灸法] 直刺1~1.5寸。

(31) 上髎 Shàngliáo

[定位]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

[解剖] 在骶棘肌起始部及臀大肌起始部;当额外

侧动、静脉后支处;布有第一髂神经后支。

[主治] 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萎,腰痛。

[配伍] 配三阴交、中极、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1~1.5寸。

(32) 次髎 Cìliáo

[定位]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为第二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主治] 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三阴交、中极、肾俞治遗尿;配血海治痛经。

[刺灸法] 直刺1~1.5寸。

(33) 中髎 Zhōngliáo

[定位] 在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为第三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主治] 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腰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便秘。

[刺灸法] 直刺1~1.5寸。

(34) 下髎 Xiàliáo

[定位] 在骶部,当[定位] 在骶部,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解剖] 在臀大肌起始部;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当第四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主治] 腹痛,便秘,小便不利,带下,腰痛。

[配伍] 配气海治腹痛。

[刺灸法] 直刺1~1.5寸。

(35) 会阳 Huìyáng

[定位] 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解剖] 有臀大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尾骨神经;深部有阴部神经干。

[主治] 泄泻,便血,痔疾,阳萎,带下。

[配伍] 配承山治痔疾。

[刺灸法] 直刺1~1.5寸。

(36) 承扶 Chéngfú

[定位] 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解剖] 在臀大肌下缘;有坐骨神经伴行的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为坐骨神经。

[主治] 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配伍] 配委中治腰骶疼痛。

[刺灸法] 直刺1~2寸。

(37) 殷门 Yīnmén

[定位] 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解剖] 在半腱肌与股二头肌之间,深层为大收肌;外侧为股深动、静脉第三穿支;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大肠俞治腰痛。

[刺灸法] 直刺1~2寸。

足太阴膀胱经穴

(38) 浮郄 Fúxì

[定位] 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解剖] 在股二头肌键内侧;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腓总神经处。

[主治] 便秘,股腘部疼痛,麻木。

[配伍] 配承山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 直刺1~1.5寸。

(39) 委阳 Wěiyáng

[定位] 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解剖] 在股二头肌键内侧;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腓总神经处。

[主治] 腹满,小便不利,腰脊强痛,腿足挛痛。

[配伍] 配三焦俞、肾俞、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1~1.5寸。

[附注] 三焦经下合穴。

(40) 委中 Wěizhōng

[定位] 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解剖] 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配伍] 配大肠俞治腰痛。

[刺灸法] 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附注] 足太阳经所入为“合”。

(41) 附分 Fùfēn

[定位] 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肩胛岗内端边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颈横动脉降支,当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

[主治] 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配伍] 配大椎治颈项强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手、足太阳经交会穴。

(42) 魄户 Pòhù

[定位] 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背侧支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

[主治] 咳嗽,气喘,肺痨,项强,肩背痛。

[配伍] 配天突、膻中治咳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43) 膏肓 Gāohuāng

[定位] 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

[主治] 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

[配伍] 配尺泽、肺俞治咳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44) 神堂 Shéntáng

[定位] 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闷,脊背强病。

[配伍] 配膻中治胸闷。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45) 譩嘻 Yìxǐ

[定位] 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在斜方肌外缘,有髂肋肌;有第六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

[主治] 咳嗽,气喘,疟疾,热病,肩背痛。

[配伍] 配大椎、肩外俞治肩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足太阴膀胱经穴

(46) 膈关 Gěguān

[定位] 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

[主治] 胸闷,嗳气,呕吐,脊背强痛。

[配伍] 配内关治嗳气。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47) 魂门 Húnmén

[定位] 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九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八、九胸神经后支。

[主治] 胸胁痛,呕吐,泄泻,背痛。

[配伍] 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肋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48) 阳纲 Yánggāng

[定位] 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十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

[主治] 肠鸣,腹痛,泄泻,黄疸,消渴。

[配伍] 配气海治腹胀。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49) 意舍 Yìshě

[定位]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十、十一胸神经后支。

[主治] 腹胀、肠鸣、呕吐、泄泻。

[配伍] 脾俞、胃俞治腹胀。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50) 胃仓 Wèicāng

[定位] 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肋下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十二、十三胸神经后支。

[主治] 胃脘痛,腹胀,小儿食积,水肿,背脊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胃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51) 肓门 Huāngmén

[定位] 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

[主治] 腹痛,便秘,痞块,乳疾。

[配伍] 配气海天、枢治便秘。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52) 志室 Zhìshì

[定位]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 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二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外侧支,第一腰神经外侧支。

[主治] 遗精,阳萎,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

[配伍] 配命门治遗精。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53) 胞肓 Bāohuāng

[定位] 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解剖] 有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正当臀上动、静脉;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

[主治] 肠鸣,腹胀,便秘,癃闭,腰脊强痛。

[配伍] 配委中治腰痛。

[刺灸法] 直刺l~1.5寸。

(54) 秩边 Zhìbiān

[定位] 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解剖] 有臀大肌,在梨状肌下缘;正当臀下动、静脉深层当臀下神经及股后皮神经,外侧为坐骨神经。

[主治] 小便不利,便秘,痔疾,腰骶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委中、大肠俞治腰腿疼痛。

[刺灸法] 直刺1.5~2寸。

(55) 合阳 Héyáng

[定位] 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

[解剖] 在腓肠肌二头之间;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腘动、静脉;布有腓肠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

[主治] 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疝气,崩漏。

[配伍] 配腰阳关治腰痛。

[刺灸法] 直刺l~2寸。

(56) 承筋 Chéngjīn

[定位] 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解剖] 在腓肠肌两肌腹之间;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

[主治] 痔疾,腰腿拘急疼痛。

[配伍] 配委中治下肢挛痛。

[刺灸法] 直刺l~1.5寸。

(57) 承山 Chéngshān

[定位]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解剖] 在腓肠肌两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股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

[主治] 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配伍] 配大肠俞治痔疾。

[刺灸法] 直刺1~2寸。

(58) 飞扬 Fēiyáng

[定位] 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直上七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

[解剖] 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主治] 头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疾。

[配伍] 配委中治腿痛。

[刺灸法] 直刺l~1.5寸。

[附注] 足太阳经络穴

(59) 跗阳 Fùyáng

[定位] 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解剖] 在腓骨的后部,跟腱外前缘,深层为拇长屈肌;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脉末支;布有腓肠神经。

[主治] 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附注] 阳跷脉郄穴。

足太阴膀胱经穴

(60) 昆仑 Kūnlún

[定位] 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 有腓骨短肌;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布有腓肠神经。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配伍] 配风池治头痛、目眩。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l)足太阳经所行为“经”。(2)《针灸大成》:“妊妇刺之落胎。”

(61) 仆参 Púcān

[定位] 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腓动、静脉的跟骨外侧支;布有腓肠神经跟骨外侧支。

[主治] 下肢痿痹,足跟痛,癫痫。

[配伍] 配太溪治足跟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62) 申脉 ShēnMài

[定位]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解剖] 在腓骨长短肌腱上缘;有外踝动脉网及小隐静脉;布有腓肠神经的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酸痛,目赤痛,失眠。

[配伍] 配肾俞、肝俞、百会治眩晕。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脉。

(63) 金门 Jīnmén

[定位] 在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解剖] 在腓骨长肌腱和小趾外展肌之间;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

[主治] 头痛,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配伍] 配太阳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足太阳经郄穴。

足太阴膀胱经穴

(64) 京骨 Jīnggǔ

[定位] 在足外侧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

[主治] 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腰痛。

[配伍] 配百会、太冲治头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足太阳经所过为“原”。

(65) 束骨 Shùgǔ

[定位]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第四趾跖侧总动、静脉;有第四趾跖侧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分布。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癫狂,腰腿痛。

[配伍] 配肾俞、太冲治目眩。

[刺灸法] 直刺0.3~0.5寸。

[附注] 足太阳经所注为“输”。

(66) 足通谷 Zútōnggǔ

[定位]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趾跖侧动、静脉;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

[配伍] 配大椎治项强。

[刺灸法] 直刺0.2~0.3寸。

[附注] 足太阳经所溜为“荥”。

(67) 至阴 Zhìyīn

[定位] 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 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难产。

[配伍] 配太冲、百会治头痛。

[刺灸法] 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附注] 足太阳经所出为“井”。

十二经脉 八、足少阴肾经(共27穴)

1.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向上行于腿肚内侧,经股内后缘,通过脊住(长强)属于肾脏,联络膀胱。

肾脏部直行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足少阴肾经

2.主要病候: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证。

3.主治概要: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 涌泉 Yǒngquán

[定位]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足少阴肾经穴

[解剖] 有指短屈肌腱,指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支。

[主治] 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配伍] 配然谷治喉痹;配阴陵泉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水沟、照海治癫痫。配太冲、百会治头项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肾经井穴。

(2) 然谷 Rángǔ

[定位] 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解剖] 有拇指外展肌,有跖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末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 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胸胁胀痛,咳血,小儿脐风,口噤不开,消渴,黄疸,下肢痿痹,足跗痛。

[配伍] 配承山治转筋;配气冲、四满治石水;配太溪治热病烦心、足寒、多汗。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肾经荥穴。

(3) 太溪 Tàixī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 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之经过处。

[主治] 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配伍] 配然谷主治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配肾俞治肾胀;配支沟、然谷治心痛如锥刺。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肾经腧穴、原穴

足少阴肾经穴

(4) 大钟 Dàzhōng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解剖] 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主治] 咳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

[配伍] 配太溪、神门治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配行间治虚火上炎之易惊善怒;配鱼际治虚火上炎之咽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肾经络穴。

(5) 水泉 Shuǐquán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解剖] 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目昏花,腹痛。

[配伍] 配中极、水道治肾气亏虚;配气海、血海、肾俞、三阴交、气海俞治肾绞痛、肾结石;配肾俞、中极、血海治血尿。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肾经郄穴。

(6) 照海 Zhàohǎi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解剖] 在拇趾外展肌止点;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 咽喉干燥,痫证,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不寐,脚气。

[配伍] 配列缺、天突、太冲、廉泉治咽喉病症;配神门、风池、三阴交治阴虚火旺之失眠症。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7) 复溜 Fùliū

[定位] 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解剖] 在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之内侧;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 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

[配伍] 配后溪、阴郄治盗汗不止;配中极、阴谷治癃闭。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

[附注] 肾经经穴。

(8) 交信 Jiāoxìn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解剖] 在趾长屈肌中;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后方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 月经不调,崩漏,阴挺,泄泻,大便难,睾丸肿痛,五淋,疝气,阴痒,泻痢赤白,膝、股.内廉痛。

[配伍] 配关元、三阴交治妇科疾患之月经不调;配太冲、血海、地机治崩漏;配中都治疝气;配阴陵泉治五淋;配中极治癃闭;配关元治阴挺。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阴跷脉郄穴。

足少阴肾经穴

(9) 筑宾 Zhùbīn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太溪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解剖] 在腓肠肌和趾长屈肌之间;深部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 癫狂,痫证,呕吐涎沫,疝痛,小儿脐疝,小腿内侧痛。

[配伍] 配肾俞、关元治水肿;配大敦、归来治疝气;配承山、合阳、阳陵泉治小腿痿、痹、瘫;配水沟、百会治癫、狂、痫证。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阴维脉郄穴。

(10) 阴谷 Yīngǔ

[定位] 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解剖] 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间;有膝上内侧动、静脉;布有股内侧皮神经。

[主治] 阳痿,疝痛,月经不调,崩漏,小便难,阴中痛,癫狂,膝股内侧痛。

[配伍] 配照海、中极治癃闭;配大赫、曲骨、命门治寒疝、阳萎、早泄、月经不调、崩漏。

[刺灸法] 直刺0.8~1.2寸;

[附注] 肾经合穴。

足少阴肾经穴

(11) 横骨 Hénggǔ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有腹壁下动、静脉及阴部外动脉;布有髂腹下神经分支。

[主治] 阴部痛,少腹痛,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通,疝气。

[配伍] 配中极、三阴交治癃闭;配关元、肾俞、志室、大赫治阳萎、遗精、崩漏、月经不调。

[刺灸法] 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 冲脉、足少阴会穴。

(12) 大赫 Dàhè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及髂腹下神经。

[主治] 阴部痛,子宫脱垂,遗精,带下,月经不调,痛经,不妊,泄泻,痢疾。

[配伍] 配阴交肾俞、带脉、大敦、中极治阳萎、遗精、带下;配命门、肾俞、志室、中极、关元治男科病、不育症。

[刺灸法] 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 冲脉、足少阴会穴。

(13) 气穴 Qìxué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及髂腹下神经。

[主治] 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通,泄泻,痢疾,腰脊痛,阳痿。

[配伍] 配天枢、大肠俞主消化不良;配中极、阴陵泉、膀胱俞主五淋、小便不利;配气海、三阴交、肾俞、血海治月经不调、血带、宫冷不孕、先兆流产、阳萎、不育症。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8~1.2寸;可灸。

[附注] 冲脉、足少阴会穴。

足少阴肾经穴

(14) 四满 Sìmǎn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主治]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产后恶露不净,小腹痛,遗精,遗尿,疝气,便秘,水肿。

[配伍] 配气海、三阴交、大敦、归来治疝气、睾丸肿痛;配气海、三阴交、肾俞、血海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等病症。

[刺灸法] 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 冲脉、足少阴会穴。

(15) 中注 Zhōngzhù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

[主治] 月经不调,腰腹疼痛,大便燥结,泄泻,痢疾。

[配伍] 配肾俞、委中、气海俞治腰背痛;配血海、肾俞、太冲、三阴交、阴交、中极治妇科病、月经不调、卵巢炎、睾丸炎、附件炎。

[刺灸法] 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 冲脉、足少阴会穴。

(16) 肓俞 Huāngshū

[定位] 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

[主治] 腹痛绕脐,呕吐,腹胀,痢疾,泄泻,便秘,疝气,月经不调,腰脊痛。

[配伍] 配天枢、足三里、大肠俞治便秘、泄泻、痢疾;配中脘、足三里、内庭、天枢治胃痛、腹痛、疝痛、排尿、尿道涩痛等症。

[刺灸法] 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 冲脉、足少阴会穴。

(17) 商曲 Shāngqū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

[主治] 腹痛,泄泻,便秘,腹中积聚。

[配伍] 配中脘、大横治腹痛、腹胀;配支沟治便秘;配大肠俞、天枢、治泄泻、痢疾。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冲脉、足少阴会穴。

(18) 石关 Shíguā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

[主治] 呕吐,腹痛,便秘,产后腹痛,妇人不孕。

[配伍] 配中脘、内关治胃痛、呕吐、腹胀;配三阴交、阴交、肾俞治先兆流产和不孕症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冲脉、足少阴会穴。

(19) 阴都 Yīndū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 腹胀,肠鸣,腹痛,便秘,妇人不孕,胸胁满,疟疾。

[配伍] 配巨阙治心中烦满;配三阴交、血海治闭经;配中脘、天枢、足三里、四缝治纳呆及小儿疳积。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冲脉、足少阴会穴。

(20) 腹通谷 Fùtōnggǔ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 腹痛,腹胀,呕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

[配伍] 配内关、中脘治胃气逆;配申脉、照海治癫痫、惊悸;配上脘、足三里治纳呆。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 冲脉、足少阴会穴。

(21) 幽门 Yōumén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

[主治] 腹痛,呕吐,善哕,消化不良,泄泻,痢疾。

[配伍] 配玉堂治烦心呕吐;配中脘、建里治胃痛、噎嗝、呕吐;配天枢治腹胀、肠鸣、泄泻。

[刺灸法] 直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可灸。

[附注] 冲脉、足少阴会穴。

(22) 步廊 Bùláng

[定位] 在胸部,当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 在胸大肌起始部,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五肋间神经。

[主治] 胸痛,咳嗽,气喘,呕吐,不嗜食,乳痈。

[配伍] 配定喘、列缺治外感和内伤咳喘;配心俞、内关治胸痹、心悸怔忡。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可灸。

足少阴肾经穴

(23) 神封 Shénfēng

[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 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 咳嗽,气喘,胸胁支满,呕吐,不嗜食,乳痈。

[配伍] 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胁胀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24) 灵墟 Língxū

[定位] 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 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

[主治] 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

[配伍] 配足三里、中脘、内关治呕吐、纳呆;配神门、神藏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25) 神藏 Shéncáng

[定位] 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 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正当第二肋间神经。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烦满,呕吐,不嗜食。

[配伍] 配天突、内关、太冲治梅核气;配心俞、玉堂治胸痹、噎嗝、冠心病、心肌梗塞。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26) 彧中 Yùzhōng

[定位] 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 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一肋间神经,皮下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 咳嗽,气喘,痰壅,胸胁胀满,不嗜食。

[配伍] 配风门、肺俞治外邪袭肺;配天突、间使、华盖治咽喉肿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27) 俞府 Shūfǔ

[定位] 在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 在胸大肌中;有胸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

[配伍] 配天突、肺俞、鱼际治咳嗽、咽痛;配足三里、合谷治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十二经脉 九、手厥阴心包经(共9穴)

1.经脉循行: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胸部支脉:沿胸中,出于胁肋至腋下(天地),上行至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经之间,经肘窝下行于前臂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到指端(中冲)。

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手厥阴心包经

2.主治病候:心痛、胸闷、心惊、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痛、掌心发热等。

3.主要概要:主治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 天池 Tiānchí

[定位] 在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手厥阴心包经穴

[解剖] 在胸大肌外下部,胸小肌下部起端,深层为第四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 胸闷,心烦,咳嗽,痰多,气喘,胸痛,腋下肿痛,瘰疬,疟疾,乳痈。

[配伍] 配列缺、丰隆治咳嗽;配内关治心痛;配支沟治胁肋痛。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附注] 手厥阴、足少阳之会穴。

(2) 天泉 Tiānquán

[定位] 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解剖] 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为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分布处。

[主治] 心痛,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配伍] 配内关、通里治心痛、心悸;配肺俞、支沟治咳嗽、胸胁痛;配侠白、曲池、外关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手厥阴心包经穴

(3) 曲泽 Qūzé

[定位]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解剖] 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肱动、静脉处;布有正中神经的本干。

[主治] 心痛,善惊,心悸,胃疼,呕吐,转筋,热病,烦躁,肘臂痛,上肢颤动,咳嗽。

[配伍] 配神门、鱼际治呕血;配内关、大陵治心胸痛;配大陵、心俞、厥阴俞治心悸、心痛;配少商、尺泽、曲池治疗肘臂挛急、肩臂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或者用三棱针刺血;可灸。

[附注] 心包经合穴

(4) 郄门 Xìmén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疔疮,癫疾。

[配伍] 配大陵止咯血;配曲泽、大陵治心痛;配梁丘、足三里、太冲治神经性呕吐;配内关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郄穴。

手厥阴心包经穴

(5) 间使 Jiānshǐ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

[配伍] 配支沟治疟疾;配尺泽治反胃、呕吐、呃逆;配水沟、太冲治癔病;配腰奇治癫痫。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经穴。

(6) 内关 Nèiguān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

[配伍] 配公孙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满支肿;配中脘、足三里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配外关、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颤。配患侧悬厘治偏头痛;配建里除胸闷。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7) 大陵 Dàlíng

[定位]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腱;有腕掌侧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配伍] 配劳宫治心绞痛、失眠;配外关、支沟治腹痛、便秘;配水沟、间使、心俞、丰隆治癫、狂、痫、惊悸。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输穴、原穴。

(8) 劳宫 Láogōng

[定位] 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解剖] 在第二、三掌骨间,下为掌腱膜,第二蚓状肌及指浅、深屈肌腱,深层为拇指内收肌横头的起端,有骨间肌;有指掌侧总动脉;布有正中神经的第二指掌侧总神经。

[主治] 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证,口疮,口臭,鹅掌风。

[配伍] 配后溪治三消、黄疸;配涌泉治五般痫。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荥穴。

手厥阴心包经穴

(9) 中冲 Zhōngchōng

[定位]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为正中神经之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处。

[主治]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热病,舌下肿痛。

[配伍] 配内关、水沟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强不语、舌本肿痛;配商阳治耳聋时不闻音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附注] 心包经井穴。

十二经脉 十、手少阳三焦经(共23穴)

1.经脉循行: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于第四、五掌骨间,沿腕背、出于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经肘尖沿上臂外侧达肩部,交大椎,再向前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络心包,过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向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项部,沿耳后直上至额角,再下行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手少阳三焦经

2.主要病候: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喉咽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痛等。

3.主治概要: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 关冲 Guānchōng

[定位] 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解剖] 有指掌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配伍] 配内关、人中治中暑、昏厥。

[刺灸法] 浅刺0.1寸,或有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 三焦经井穴。

手少阳三焦经穴

(2) 液门 Yèmén

[定位] 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主治] 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

[配伍] 配鱼际治喉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三焦经荥穴。

(3) 中渚 Zhōngzhǔ

[定位] 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解剖] 有第四骨间肌;皮下有手背静脉网及第四掌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喉痹,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热病。

[配伍] 配角孙治耳鸣耳聋;配太白治大便难;配支沟、内庭治嗌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三焦经输穴。

(4) 阳池 Yángchí

[定位] 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解剖] 皮下有手背静脉网,第四掌背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 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

[配伍] 配合谷、尺泽、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三焦经原穴。

(5) 外关 Wàiguān

[定位]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 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 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配伍] 配足临泣治颈项强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6) 支沟 Zhīgōu

[定位]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 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 暴喑,耳聋,耳鸣,肩背酸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

[配伍] 配天枢治大便秘结;配双侧支沟治急性腰扭伤、胁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三焦经经穴。

(7) 会宗 Huìzōng

[定位] 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解剖] 尺骨桡侧缘,在小指固有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

[主治] 耳聋,痫证,上肢肌肤痛。

[配伍] 配听会、耳门治疗耳聋;配大包治上肢肌肉疼痛,软组织挫伤。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三焦经郄穴。

手少阳三焦经穴

(8) 三阳络 Sānyángluò

[定位] 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 在指总伸肌与拇长展肌起端之间;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 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

[配伍] 配曲池、合谷、肩井治中风后遗症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9) 四渎 Sìdú

[定位]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 在指总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主治] 暴喑,暴聋,齿痛,呼吸气短,咽阻如梗,前臂痛。

[配伍] 配三阳络、消泺、肩髎、天髎、肩外俞治肩臂痛;配三阳络、阳溪治手指伸展不利,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10) 天井 Tiānjǐng

[定位] 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解剖] 在肱骨下端后面鹰嘴窝中,有肱三头肌腱;肘关节动、静脉网;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

[主治] 偏头痛,胁肋、颈项、肩臂痛,耳聋,瘰疬,瘿气,癫痫。

[配伍] 配率谷治偏头痛;配天突治瘿气;配臂治瘰疬、瘾疹;配巨阙、心俞治精神恍惚。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手少阳三焦经穴

(11) 清冷渊 Qīnglěngyuān

[定位] 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解剖] 在肱三头肌下部;有中侧副动、静脉末支;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肌支。

[主治] 头痛,目黄,肩臂痛不能举。

[配伍] 配肩髎、天髎、臑俞、养老、合谷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12) 消泺 Xiāoluò

[定位] 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处。

[解剖] 在肱三头肌肌腹的中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

[配伍] 配肩髎、肩髃、臑会、清冷渊治肩臂痛、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

(13) 臑会 Nàohuì

[定位] 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解剖] 在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

[主治] 肩臂痛,瘿气,瘰疬,目疾,肩胛肿痛。

[配伍] 配肩俞、肩贞治肩周炎;配肘髎、外关治肘臂挛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14) 肩髎 Jiānliáo

[定位] 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解剖] 在三角肌中;有旋肱后动脉;布有腋神经的肌支。

[主治] 臂痛,肩重不能举。

[配伍] 配天宗、曲垣治疗肩背疼痛;配肩井、天池、养老治上肢不遂、肩周炎。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15) 天髎 Tiānliáo

[定位] 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解剖] 有斜方肌、冈上肌;有颈横动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脉肌支;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

[主治] 肩臂痛,颈项强痛,胸中烦满。

[配伍] 配秉风、天宗、清冷渊、臑会治颈肩综合征、上肢不遂。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手少阳三焦经穴

(16) 天牖 Tiānyǒu

[定位] 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有枕动脉的肌支,耳后动、静脉及颈后浅静脉;布有枕小神经本干,深层为副神经,颈神经。

[主治] 头晕,头痛,面肿,目昏,暴聋,项强。

[配伍] 配外关、率谷、治偏头痛、耳鸣、耳聋、腮腺炎。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

手少阳三焦经穴

(17) 翳风 Yīfēng

[定位] 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深部为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

[主治] 耳鸣,耳聋,口眼喎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

[配伍] 配地仓、承浆、水沟、合谷治口噤不开。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勿直接灸。

(18) 瘛脉 Chìmài

[定位] 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解剖] 在耳后肌上;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耳后支。

[主治] 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痫,呕吐,泄痢。

[配伍] 配翳风、耳门、听宫、听会、百会治耳硬化症,提高听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19) 颅息 Lúxī

[定位] 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和枕大神经的吻合支。

[主治] 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涎沫。

[配伍] 配太冲治小儿惊痫、呕吐涎沫、瘈疭;配天冲、脑空、风池、太阳治偏头痛、头风病。

[刺灸法] 平刺0.2~0.5寸;可灸。

手少阳三焦经穴

(20) 角孙 Jiǎosūn

[定位] 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解剖] 有耳上肌;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分支。

[主治] 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

[配伍] 率谷透角孙配足临泣治眩晕。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21) 耳门 ěrmén

[定位] 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解剖] 有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

[主治]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颈颔痛,唇吻强。

[配伍] 配丝竹空治牙痛;配兑端治上齿龋。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22) 耳和髎 ěrhéliáo

[定位] 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解剖] 有颞肌和颞浅动、静脉;布有耳颞神经分支,面神经颞支。

[主治] 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颔肿,鼻准肿痛,口渴

[配伍] 配养老、完骨治耳聋。

[刺灸法] 斜刺0.3~0.5;可灸。

[附注] 手、足少阳,手太阳的交会穴。

(23) 丝竹空 Sīzhúkōng

[定位] 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解剖] 有眼轮匝肌;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痛,眼睑跳动,齿痛,癫痫。

[配伍] 配丝竹空止牙痛。

[刺灸法] 平刺0.5~1寸。不宜灸。

十二经脉 十一、足少阳胆经(共44穴)

1.经脉循行:起于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额角返回下行至耳后,沿颈部向后交会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过膈,联络肝脏,属胆,沿胁肋部,出于腹股沟,经外阴毛际,横行入髋关节(环跳)。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处后向下经颊部会合前脉于缺盆部。下行腋部 侧胸部,经季肋和前脉会于髋关节后,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行于足阳明和足太阴经之间,经腓骨前直下到外踝前,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明);

足背部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至大趾端(大敦)与足厥阴经相接。

足少阳胆经

2.主要病候: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颌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腋下、胸胁、股及下肢外侧、足外侧痛等。

3.主治概要: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 瞳子髎 Tóngzǐliáo

[定位] 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解剖] 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当颧眶动、静脉分布处;布有颧面神经和颧颞神经,面神经的额颞支。

[主治] 头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内障,目翳。

[配伍] 配合谷、临泣、睛明治目生内障;配少泽治妇人乳肿;配养老、肝俞、光明、太冲、治疗视物昏花。

[刺灸法] 向后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附注] 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2) 听会 Tīnghuì

[定位] 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解剖] 有颞浅动脉耳前支,深部为颈外动脉及面后静脉;布有耳大神经,皮下为面神经。

[主治] 耳鸣,耳聋,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喎斜,面痛,头痛。

[配伍] 配颊车、地仓治中风口眼歪斜;配迎香治耳聋气痞;配耳门、听宫治下颌关节炎。

[刺灸法] 直刺0.5寸;可灸。

(3) 上关 Shàngguān

[定位] 在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解剖] 在颞肌中;有颧眶动、静脉;布有面神经的颧眶支及三叉神经小分支。

[主治] 头痛,耳鸣,耳聋,聤耳,口眼喎斜,面痛,齿痛,惊痫,瘛疭。

[配伍] 配肾俞、翳风、太溪、听会治老年人肾虚耳鸣耳聋;配耳门、合谷、颊车治下颌关节炎、牙关紧闭。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足少阳胆经穴

(4) 颔厌 Hànyàn

[定位] 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一与下四分之三交点处。

[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主治] 头痛,眩晕,目外眦痛,齿痛,耳鸣,惊痫。

[配伍] 配悬颅治偏头痛;透悬颅、悬厘,配外关、风池治眩晕。

[刺灸法] 直刺0.3~0.4寸;可灸。

[附注] 手少阳、足阳明之会。

(5) 悬颅 Xuánlu

[定位] 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主治] 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齿痛。

[配伍] 配颔厌、治偏头痛;配曲池、合谷治热病头痛。

[刺灸法] 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6) 悬厘 Xuánlí

[定位] 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主治] 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痛。

[配伍] 配鸠尾治热病偏头痛引目外眦;配束骨治癫痫。

[刺灸法] 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7) 曲鬓 Qūbìn

[定位] 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主治] 偏头痛,颔颊肿,牙关紧闭,呕吐,齿痛,目赤肿痛,项强不得顾。

[配伍] 配风池、太冲治目赤肿痛;配下关、合谷、太冲治疗头痛、口噤不开。

[刺灸法] 向后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少阳之会。

(8) 率谷 Shuàigǔ

[定位] 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动、静脉顶支;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会合支。

[主治] 头痛,眩晕,呕吐,小儿惊风。

[配伍] 配印堂、太冲、合谷治小儿急慢惊风、眩晕、耳鸣;配合谷、足三里治流行性腮腺炎。

[刺灸法] 平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少阳之会。

(9) 天冲 Tiānchōng

[定位] 在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支。

[主治] 头痛,齿龈肿痛,癫痫,惊恐,瘿气。

[配伍] 配目窗、风池治头痛。

[刺灸法] 平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少阳之会。

(10) 浮白 Fúbái

[定位] 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分支;布有耳大神经之分支。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耳鸣,耳聋,齿痛,瘰疬,瘿气,臂痛不举,足痿不行。

[配伍] 配风池、行间治偏头痛、目赤肿痛;配听会、中渚治耳鸣、耳聋;配肾俞、太溪、耳门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少阳之会。

(11) 头窍阴 Tóuqiàoyīn

[定位] 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之支;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会合支。

[主治]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胸胁痛,口苦,耳鸣,耳聋,耳痛。

[配伍] 配强间治头痛;配只支沟、太冲、风池治肝胆火盛之偏头痛或巅顶痛。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少阳之会。

(12) 完骨 Wángǔ

[定位] 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附着部上方,有耳后动、静脉之支;布有枕小神经本干。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痹,龋齿,口眼歪斜,癫痫,疟疾。

[配伍] 配风池、大杼治疟疾;配风池治癫疾僵仆;配风池、合谷治风热上犯喉痹、齿痛、痄腮、口歪。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少阳之会。

(13) 本神 Běnshén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 在额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主治] 头痛,目眩,癫痫,小儿惊风,颈项强痛,胸胁痛,半身不遂。

[配伍] 配前顶、囟会、天柱治小儿惊痫;配水沟、太阳、合谷、大椎、天柱、百会治中风不省人事、小儿惊风。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阳维之会。

(14) 阳白 Yángbái

[定位] 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解剖] 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外眦疼痛,雀目。

[配伍] 配太阳、睛明、鱼腰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阳维之会。

(15) 头临泣 Tóulínqì

[定位] 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内、外支会合支。

[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配伍] 配阳谷、腕骨、申脉治风眩;配肝俞治白翳;配大椎、腰奇、水沟、十宣治中风昏迷癫痫;配大椎、间使、胆俞、肝俞治疟疾。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少阳、阳维之会。

(16) 目窗 Mùchuāng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会合支。

[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远视,近视,面浮肿,上齿龋肿,小儿惊痫。

[配伍] 配关冲、风池治头疼;配陷谷治面目浮肿。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少阳、阳维之会。

足少阳胆经穴

(17) 正营 Zhèngyíng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和枕大神经的会合支。

[主治] 头痛,头晕,目眩,唇吻强急,齿痛。

[配伍] 配阳白、太冲、风池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少阳、阳维之会。

(18) 承灵 Chénglíng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之支。

[主治] 头晕,眩晕,目痛,鼻渊,鼻衄,鼻窒,多涕。

[配伍] 配风池、风门、后溪治鼻衄。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少阳、阳维之会。

(19) 脑空 Nǎokōng

[定位] 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

[解剖] 在枕肌中;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之支。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聋,癫痫,惊悸,热病。

[配伍] 配大椎、照海、申脉治癫狂痫证;配风池、印堂、太冲治头痛、目眩;配悬钟、后溪治颈项强痛。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少阳、阳维之会。

(20) 风池 Fēngchí

[定位]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

[主治]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

[配伍] 配合谷、丝竹空治偏正头痛;配脑户、玉枕、风府、上星治目痛不能视;配百会、太冲、水沟、足三里、十宣治中风。

[刺灸法] 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风府穴;可灸。

[附注] 足少阳、阳维之会。

(21) 肩井 Jiānjǐng

[定位] 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解剖] 有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有颈横动、静脉分支;布有腋神经分支,深层上方为桡神经。

[主治] 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

[配伍] 配足三里、阳陵泉治脚气酸痛;治疗乳腺炎特效穴。

[刺灸法] 直刺0.5~0.8寸,深部正当肺尖,慎不可深刺;可灸。

[附注] 足少阳、阳维之会。

足少阳胆经穴

(22) 渊腋 Yuānyè

[定位] 在侧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解剖] 有前锯肌和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及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胸长神经之支。

[主治] 胸满,肋痛,腋下肿,臂痛不举。

[配伍] 配大包、支沟治胸肋痛、肋间神经痛。配条口透承山、天宗、臑俞治肩关节周围炎。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23) 辄筋 Zhéjīn

[定位] 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中。

[解剖] 在胸大肌外缘,有前锯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 胸肋痛,喘息,呕吐,吞酸,腋肿,肩臂痛。

[配伍] 配肺俞、定喘治胸闷喘息不得卧;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胁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

足少阳胆经穴

(24) 日月 Rìyuè

[定位] 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 有肋间内、外肌,肋下缘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七或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 胁肋疼痛,胀满,呕吐,吞酸,呃逆,黄疸。

[配伍] 配胆俞治胆虚;配内关、中脘治呕吐、纳呆;配期门、阳陵泉治胆石症;配支沟、丘墟治胁胀痛;配胆俞、腕骨治黄疸。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阴、少阳之会。胆经募穴。

(25) 京门 Jīngmén

[定位] 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主治] 肠鸣,泄泻,腹胀,腰胁痛。

[配伍] 配行间治腰痛不可久立仰俯;配身柱、筋缩、命门治脊强脊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肾经募穴。

足少阳胆经穴

(26) 带脉 Dàimài

[定位] 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主治]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胁痛。

[配伍] 配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间使治赤白带下;配关元、足三里、肾俞、京门、次髎治肾气虚带下;配中极、次髎、行间、三阴交治湿热下注之带下。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27) 五枢 Wǔshū

[定位] 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主治] 阴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配伍] 五枢透维道、气海俞、阳陵泉对子宫全切术针麻。

[刺灸法] 直刺0.8~1.5寸;可灸。

[附注] 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28) 维道 Wéidào

[定位] 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枢前下0.5寸。

[解剖] 在髂前上棘前内方,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主治] 腰胯痛,少腹痛,阴挺,疝气,带下,月经不调,水肿。

[配伍] 配百会、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治气虚下陷之阴挺或带下症;配五枢、带脉、中极、太冲、三阴交治卵巢囊肿、闭经;配横骨、冲门、气冲、大敦治疝气。

[刺灸法] 向前下方斜刺0.8~1.5寸;可灸。

[附注] 足少阳、带脉之会。

足少阳胆经穴

(29) 居髎 Jūliáo

[定位] 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有臀中肌,臀小肌;有臀上动、静脉下支;布有臀上皮神经及臀上神经。

[主治] 腰腿痹痛,瘫痪,足痿,疝气。

[配伍] 配环跳、委中治腿风湿痛。配腰夹脊穴L1~2、L3~5、环跳、跳跃、风市、阳陵泉、条口、悬钟治中风下肢瘫痪、根性坐骨神经痛、腓总神经麻痹。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1.5~2寸;可灸。

[附注] 阳跷、足少阳之会。

(30) 环跳 Huántiào

[定位] 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解剖] 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

[主治] 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

[配伍] 配风市治风痹;配太白、足三里、阳陵泉、丰隆、飞扬治下肢水潴留、静脉炎;配风市、膝阳关、阳陵泉、丘墟治胆经型坐骨神经痛;配居髎、风市、中渎治股外侧皮神经炎;配髀关、伏兔、风市、犊鼻、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太溪治小儿麻痹,肌萎缩,中风半身不遂。

[刺灸法] 直刺2~2.5寸;可灸。

[附注] 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

(31) 风市 Fēngshì

[定位]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解剖] 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痒,脚气。

[配伍] 配风池、大杼、大椎、命门、关元、腰阳关、十七椎治中心型类风湿。

[刺灸法] 直刺1~1.5寸;可灸。

足少阳胆经穴

(32) 中渎 Zhōngdú

[定位] 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解剖] 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 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

[配伍] 配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足三里治中风后遗症、下肢瘫痪及小儿麻痹症。

[刺灸法] 直刺1~1.5寸;可灸。

(33) 膝阳关 Xīyángguān

[定位] 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解剖] 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 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

[配伍] 配环跳、承筋治胫痹不仁;配血海、膝关、犊鼻、丰隆、曲池、合谷治膝关节炎。

[刺灸法] 直刺0.8~1寸。

(34) 阳陵泉 Yánglíngquán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解剖] 在腓骨长、短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处。

[主治] 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

[配伍] 配曲池治半身不遂;配日月、期门、胆俞、至阳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配足三里、上廉治胸胁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可灸。

足少阳胆经穴

(35) 阳交 Yángjiāo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解剖] 在腓骨长肌附着部;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主治] 胸胁胀满疼痛,面肿,惊狂,癫疾,瘈疭,膝股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支沟、相应节段夹脊穴治带状疱疹之神经痛;配阳辅、绝骨、行间、昆仑、丘墟治两足麻木;配环跳、秩边、风市、伏兔、昆仑治风湿性腰腿痛~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风半身不遂之下肢瘫痪、小儿麻痹症。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阳维脉郄穴。

(36) 外丘 Wàiqiū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

[解剖] 在腓骨长肌和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 颈项强痛,胸胁痛,疯犬伤毒不出,下肢痿痹,癫疾,小儿龟胸。

[配伍] 配腰奇、间使、丰隆、百会治癫痫;配环跳、伏兔、阳陵泉、阳交治下肢痿、痹、瘫;配陵后、足三里、条口、阳陵泉治腓总神经麻痹。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胆经郄穴。

(37) 光明 Guāngmíng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解剖] 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 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

[配伍] 配肝俞、肾俞、风池、目窗、睛明、行间治青光眼和早期白内障。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胆经络穴。

(38) 阳辅 Yángfǔ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解剖] 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 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疬,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

[配伍] 配陵后、飞扬、金门治下肢痿痹瘫之足内翻畸型。

[刺灸法] 直刺0.5~0.8寸。

[附注] 胆经经穴。

(39) 悬钟 Xuánzhōng

[定位]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解剖] 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 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膝腿痛,脚气,腋下肿。

[配伍] 配内庭治心腹胀满;配昆仑、合谷、肩髃、曲池、足三里治中风、半身不遂;配后溪、列缺治项强、落枕。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八会穴~~髓会。

(40) 丘墟 Qiūxū

[定位] 在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解剖] 在趾短伸肌起点;有外踝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 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

[配伍] 配昆仑、绝骨治踝跟足痛;配中渎治胁痛;配大敦、阴市、照海治卒疝;配日月、期门、肝俞、胆俞、阳陵泉、腕骨治黄疸、胆道疾患。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胆经原穴。

足少阳胆经穴

(41) 足临泣 Zúlínqì

[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解剖] 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趾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 头痛,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疬,胁肋痛,疟疾,中风偏瘫,痹痛不仁,足跗肿痛。

[配伍] 配三阴交治痹证;配三阴交、中极治月事不利。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胆经输穴;八脉交会穴~~通带脉。

(42) 地五会 Dìwǔhuì

[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第4、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解剖] 有足背静脉网,第四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 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

[配伍] 配耳门、足三里治耳鸣、腰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0.8寸。

(43) 侠溪 Xiáxī

[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趾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之趾背侧神经。

[主治] 头痛,眩晕,惊悸,耳鸣,耳聋,目外眦赤痛,颊肿,胸胁痛,膝股痛,足跗肿痛,疟疾。

[配伍] 配太阳、太冲、阳白、风池、头临泣治眩晕、偏头痛、耳鸣耳聋、目外眦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胆经荥穴。

(44) 足窍阴 Zúqiàoyīn

[定位] 在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趾背侧动、静脉和趾跖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背侧神经。

[主治] 偏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喉痹,胸胁痛,足跗肿痛,多梦,热病。

[配伍] 配太冲、太溪、内关、太阳、风池、百会治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神经性耳聋等;配阳陵泉、期门、支沟、太冲治胆道疾患;配水沟、太冲、中冲、百会、风池急救中风昏迷。

[刺灸法] 直刺0.1~0.2寸;可灸。

[附注] 胆经经穴。

十二经脉 十二、足厥阴肝经(共14穴)

1.经脉循行: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经内踝前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外处交出于足太阴经之后,上行沿股内侧,进入阴毛中,绕阴器,上达小腹,挟胃旁,属肝络胆,过膈,分布于胁肋,沿喉咙后面,向上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目系”支脉,下行颊里、环绕唇内。

肝部支脉:从肝分出,过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足厥阴肝经

2.主要病候: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

3.主要概要;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 大敦 Dàdūn

[定位] 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 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神经的趾背神经。

[主治] 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

[配伍] 配内关、水沟治癫、狂、痫和中风昏仆;配膻中、天突、间使治梅核气。

[刺灸法] 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 肝经井穴。

(2) 行间 Xíngjiān

[定位] 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趾背侧动、静脉;腓神经的跖背侧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

[主治] 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配伍] 配睛明治青光眼、降眼压;配太冲、合谷、、风池、百会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配中脘、肝俞、胃俞治肝气犯胃之胃痛;配中府、孔最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肝经荥穴。

足厥阴肝经穴

(3) 太冲 Tàichōng

[定位] 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解剖] 在拇长伸肌腱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 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配伍] 配大敦治七疝;泻太冲、补太溪、复溜治肝阳上亢之眩晕;配合谷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配肝俞、膈俞、太溪、血海治贫血、羸瘦;配间使、鸠尾、心俞、肝俞治癫狂痫。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肝经输穴、原穴。

(4) 中封 Zhōngfēng

[定位] 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解剖] 在胫骨前肌腱的内侧;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侧皮神经的分支及隐神经。

[主治] 疝气,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

[配伍] 配胆俞、阳陵泉、太冲、内庭泄热舒肝,治黄疸、疟疾;配足三里、阴廉治阴缩入腹、阴茎痛、遗精、淋症、小便不利。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肝经经穴。

(5) 蠡沟 Lìgōu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 在胫骨内侧面下三分之一处;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前支。

[主治]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不利,睾丸肿痛,小腹痛,腰背拘急不可俯仰,胫部酸痛。

[配伍] 配百虫窝、阴陵泉、三阴交治滴虫性阴道炎;配中都、地机、中极、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带下症、睾丸炎;配大敦、气冲治睾肿、卒疝、赤白带下。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肝经络穴。

足厥阴肝经穴

(6) 中都 Zhōngdū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 在胫骨内侧面中央;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中支。

[主治] 胁痛,腹胀,泄泻,疝气,小腹痛,崩漏,恶露不尽。

[配伍] 配血海、三阴交治月经过多和崩漏、产后恶露不绝;配合谷、次髎、三阴交治痛经;配脾俞、阴陵泉治白带症;配足三里、梁丘治肝木乘土之腹胀、泄泻;配太冲治疝气;配三阴交、阴陵泉、膝阳关、膝关、伏兔、箕门治下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肝经郄穴。

(7) 膝关 Xīguān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解剖] 在胫骨内侧后下方,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深部有胫后动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 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足三里、血海、阴市、阳陵泉、髀关、伏兔、丰隆治中风下肢不遂、小儿麻痹等;配委中、足三里治两膝红肿疼痛。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

足厥阴肝经穴

(8) 曲泉 Qūquán

[定位] 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解剖] 在胫骨内髁后缘,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上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布有隐神经、闭孔神经,深向腘窝可及胫神经。

[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白带,阴挺,阴痒,产后腹痛,遗精,阳痿,疝气,小便不利,头痛,目眩,癫狂,膝膑肿痛,下肢痿痹。

[配伍] 配丘墟、阳陵泉治胆道疾患;配肝俞、肾俞、章门、商丘、太冲治肝炎;配复溜、肾俞、肝俞治肝肾阴虚之眩晕、翳障眼病;配支沟、阳陵泉治心腹疼痛、乳房胀痛、疝痛;配归来、三阴交治肝郁气滞之痛经、月经不调。

[刺灸法] 直刺1~1.5寸;可灸。

[附注] 肝经合穴。

(9) 阴包 Yīnbāo

[定位] 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解剖] 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

[主治] 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

[配伍] 配交信治月经不调;配关元、肾俞治气虚不固之遗尿;配箕门、足五里、血海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

(10) 足五里 Zúwǔli

[定位] 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 有内收长肌,内收短肌;有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闭孔神经浅支和深支。

[主治] 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阴挺,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颈疬。

[配伍] 配三阳络、天井、历兑、三间治嗜卧欲动摇。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足厥阴肝经穴

(11) 阴廉 Yīnlián

[定位] 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 有内收长肌和内收短肌;有旋股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股神经的内侧皮支,深层为闭孔神经的浅支和深支。

[主治]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少腹疼痛,股内侧痛,下肢挛急。

[配伍] 配曲骨、次髎、三阴交治湿热下注之月经不调、白带多、阴门搔痒、股癣等;配肾俞、大赫、命门、太溪治妇人不孕、男子不育症;配委中、次髎、膀胱俞治膀胱炎、膀胱结石。

[刺灸法] 直刺0.8~1寸;可灸。

(12) 急脉 Jímài

[定位] 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解剖] 有阴部外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外方有股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的分支。

[主治] 疝气,阴挺,阴茎痛,少腹痛,股内侧痛。

[配伍] 配大敦治疝气、阴挺、阴茎痛、阳痿;配阴包、箕门、曲泉、足五里治下肢痿瘫、小儿麻痹。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13) 章门 Zhāngmén

[定位] 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肋间动脉末支;布有第十、十一肋间神经;右侧当肝脏下缘,左侧当脾脏下缘。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配伍] 配足三里治荨麻疹、组织胺过敏症;配天枢、脾俞、中脘、足三里治肝脾不和之腹胀、痞块、胁痛、泄泻、消瘦;配肾俞、肝俞、水道、京门、阴陵泉、三阴交、阳谷、气海治肝硬化腹水、肾炎。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脾经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足厥阴肝经穴

(14) 期门 Qīmén

[定位] 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 有腹直肌,肋间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七肋间神经。

[主治] 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咳喘,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配伍] 配大敦治疝气;配肝俞、公孙、中脘、太冲、内关治肝胆疾患、胆囊炎、胆结石及肝气郁结之胁痛、食少、乳少、胃痛、呕吐、呃逆、食不化、泄泻等。

[刺灸法] 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肝经募穴。

奇经八脉 一、督脉(共28穴)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

督脉督脉

2.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证。

3.主治概要: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1) 长强 Chángqiáng

[定位]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在肛尾膈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间静脉丛之延续部;布有尾神经及肛门神经。

[主治] 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

[配伍] 配二白、阴陵泉、上巨虚、三阴交治痔疮(湿热下注型);配精官、二白、百会(灸)治脱肛、痔疮。

[刺灸法] 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不灸。

督脉穴

(2) 腰俞 Yāoshū

[定位] 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解剖] 在骶后韧带、腰背筋膜中;有骶中动、静脉后支,棘间静脉丛;布有尾神经分支。

[主治] 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脱肛,便血,癫痫,淋浊,月经不调,下肢痿痹。

[配伍] 配膀胱俞(灸)、长强、气冲、上髎、下髎、居髎治腰脊冷痛;配太冲治脊强反折、抽搐。

[刺灸法] 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3) 腰阳关 Yāoyángguān

[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 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萎,便血。

[配伍] 补腰阳关、肾俞、次髎、泻委中治腰脊痛、四肢厥冷、小便频数;配腰夹脊、秩边、承山、飞扬治坐骨神经痛、腰腿痛;配膀胱俞、三阴交治遗尿、尿频。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4) 命门 Mìngmén

[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萎,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配伍] 配肾俞、太溪治遗精、早泄、腰脊酸楚、足膝无力、遗尿、癃闭、水肿、头昏耳鸣等肾阳亏虚之症;配百会、筋缩、腰阳关治破伤风抽搐;灸命门、隔盐灸神阙治中风脱症;配关元、肾俞、神阙(艾灸)治五更泄;补命门、肾俞、三阴交治肾虚腰痛;泻命门、阿是穴、委中、腰夹脊穴治腰扭伤痛和肥大性脊柱炎;配十七椎、三阴交治痛经(寒湿凝滞型)(艾灸);配大肠俞、膀胱俞、阿是穴(灸)治寒湿痹腰痛。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5) 悬枢 Xuánshū

[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腰脊强痛,腹胀,腹痛,完谷不化,泄泻,痢疾。

[配伍] 配委中、肾俞治腰脊强痛;配足三里、太白治完谷不化、泄泻。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6) 脊中 Jìzhōng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痢疾,小儿疳积,痔疾,脱肛,便血,癫痫。

[配伍] 配足三里、中脘治腹胀胃痛;配上巨虚、下巨虚治腹泻痢疾;配鸠尾、大椎、丰隆治癫痫;配肾俞、太溪治腰膝痛;配至阳、阳陵泉、胆俞治黄疸。

[刺灸法] 斜刺0.5~1寸。

(7) 中枢 Zhōngshū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十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之内侧支。

[主治] 黄疸,呕吐,腹满,胃痛,食欲不振,腰背痛。

[配伍] 配命门、腰眼、阳陵泉、后溪治腰脊痛。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

(8) 筋缩 Jīnsuò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九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九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癫狂,惊痫,抽搐,脊强,背痛,胃痛,黄疸,四肢不收,筋挛拘急。

[配伍] 配角孙、瘛脉治小儿惊痫、瘛疭、角弓反张;配通里治癫痫;配水道治脊强。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

(9) 至阳 Zhìyáng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七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胸胁胀痛,腹痛黄疸,咳嗽气喘,腰背疼痛,脊强,身热。

[配伍] 配曲池、阳陵泉、脾俞治黄疸;配天枢、大肠俞治腹胀、肠鸣、泄泻;配内关、神门治心悸、心痛。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

(10) 灵台 Língtái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六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项强,脊痛,身热,疔疮。

[配伍] 配陶道、内关治间日疟;配合谷(泻法)、委中(放血)治疔疮;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胁痛;配身柱、至阳治背痛;配胆俞、阳陵泉、太冲治黄疸。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

(11) 神道 Shéndào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五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心痛,惊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风不语,癫痫,腰脊强,肩背痛,咳嗽,气喘。

[配伍] 配关元治身热头痛;配神门治健忘惊悸;配百会、三阴交治失眠健忘、小儿惊风、痫症;配心俞、厥阴俞、内关、通里、曲泽治胸痹。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

(12) 身柱 Shēnzhù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三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三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身热头痛,咳嗽,气喘,惊厥,癫狂痫证,腰脊强痛,疔疮发背。

[配伍] 配水沟、内关、丰隆、心俞治癫狂痫;配风池、合谷、大椎治肺热、咳嗽;配灵台、合谷、委中(泻法)治疔毒。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

(13) 陶道Táodào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胸痛,脊背酸痛,疟疾,癫狂,角弓反张。

[配伍] 配丰隆、水沟、神门、心俞治癫狂痫;配大椎、间使、后溪治疟疾;配合谷、曲池、风池治外感病;配肾俞、腰阳关、委中治胸背痛。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

(14) 大椎 Dàzhuī

[定位]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配伍] 配肺俞治虚损、盗汗、劳热;配间使、乳根治脾虚发疟;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双胆俞);配曲池预防流脑;配合谷治白血球减少;配足三里、命门提高机体免疫力;配大椎、定喘、孔最治哮喘;配曲池、合谷泻热;配腰奇、间使治癫痫。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

(15) 哑门 Yamén

[定位]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解剖] 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主治] 舌缓不语,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尸厥,癫狂,痫证,癔病,衄血,重舌,呕吐。

[配伍] 泻哑门、听会、外关(或中渚)、丘墟治高热或疟疾所致耳聋;配人中、廉泉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配百会、人中、丰隆、后溪治癫狂、癫痫。配风池、风府治中风失语、不省人事;配劳宫、三阴交、涌泉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配脑户、百会、风池、太溪、昆仑、肾俞治大脑发育不全;针哑门、肾俞、太溪治疗贫血。

[刺灸法] 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16) 风府 Fēngfu

[定位]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解剖] 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环枕后膜和小脑延髓池;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主治] 癫狂,痫证,癔病,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鼻衄。

[配伍] 配腰俞治足不仁;配昆仑治癫狂、多言;配二间、迎香治鼽衄;配金津、玉液、廉泉治舌强难言。

[刺灸法] 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17) 脑户 Naohù

[定位] 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解剖] 在左右枕骨肌之间;有左右枕动、静脉分支,深层常有导血管;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重,头痛,面赤,目黄,眩晕,面痛、音哑,项强,癫狂痫证,舌本出血,瘿瘤。

[配伍] 配通天、脑空治头重痛;配人中、太冲、丰隆治癫狂痫。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18) 强间 Qiángjiān

[定位]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解剖] 在浅筋膜、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证,烦心,失眠。

[配伍] 配后溪、至阴治后头痛、目眩;配丰隆治头痛难忍。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19) 后顶 Hòuding

[定位]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

[解剖] 在浅筋膜、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项强,癫狂痫证,烦心,失眠。

[配伍] 配百会、合谷治头顶剧痛;配外丘治颈项痛、恶风寒;配玉枕、颔厌治风眩;配率谷、太阳治偏头痛;配风池治脱发。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督脉穴

(20) 百会 Baihuì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惊悸,健忘,尸厥,中风不语,癫狂,痫证,癔病,耳鸣,鼻塞,脱肛,痔疾,阴挺,泄泻。

[配伍] 配天窗治中风失音不能言语;配百会、长强、大肠俞治小儿脱肛;配百会、人中、合谷、间使、气海、关元治尸厥、卒中、气脱;配脑空、天枢治头风;针刺百会,配耳穴的神门埋揿针戒烟;配养老、百会、风池、足临泣治美尼尔氏综合症;针百会透曲鬓、天柱治脑血管痉挛、偏头痛;配百会、水沟、足三里治低血压;配百会、水沟、京骨治癫痫大发作;配百会、肾俞(回旋灸)主治炎症。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21) 前顶 Qiánding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0.5寸)。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和枕大神经分支会合处。

[主治] 癫痫,头晕,目眩,头顶痛,鼻渊,目赤肿痛,小儿惊风。

[配伍] 配前顶、后顶、颌厌治风眩、偏头痛;配人中治面肿虚浮;配百会治目暴赤肿;配五处治头风目眩、目戴上。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22) 囟会 Xìnghuì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目眩,面赤暴肿,鼻渊,鼻衄,鼻痔,鼻痈,癫疾,嗜睡,小儿惊风。

[配伍] 配玉枕治头风;配百会治多睡;配头维、太阳、合谷治头痛目眩;配上星、合谷、列缺、迎香治鼻渊、鼻衄;配前顶、天柱、本神治小儿惊痫;配人中、十宣治中风昏迷、癫痫;配血海、支沟治血虚头晕。

[刺灸法]平刺0.3~0.5寸,小儿禁刺;可灸。

(23) 上星 Shàngxīng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解剖] 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衄,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

[配伍] 配合谷、太冲治头目痛;配丘墟、陷谷治疟疾;配大椎治鼻中息肉、面赤肿、口鼻出血不止;配水沟治癫狂;配印堂、素髎、百会、迎香、合谷、曲池、列缺、支沟治酒渣鼻。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24) 神庭 Shéntíng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解剖] 在左右额肌之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泪出,目翳,雀目,鼻渊,鼻衄,癫狂,痫证,角弓反张。

[配伍] 配行间治目泪出;配囟会治中风不语;配兑端、承浆治癫痫呕沫;配水沟治寒热头痛、喘渴、目不可视;配太冲、太溪、阴郄、风池治肝阳上亢型头痛、眩晕、失眠等病症。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25) 素髎 Sùliáo

[定位] 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解剖] 在鼻尖软骨中;有面动、静脉鼻背支;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眼神经分支)。

[主治] 鼻塞,鼻衄,鼻流清涕,鼻中肉,鼻渊,酒鼻,惊厥,昏迷,新生儿窒息。

[配伍] 配百会、足三里治低血压休克;配迎香、合谷治鼻渊。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不灸。

(26) 水沟 Shuigōu

[定位] 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解剖] 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支及面神经颊支。

[主治] 昏迷,晕厥,暑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衄,风水面肿,齿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霍乱,温疫,脊膂强痛,挫闪腰疼。

[配伍] 配百会、十宣、涌泉治昏迷急救。中暑加委中、尺泽,溺水窒息加会阴,癫狂加内关,癔病发作加合谷透劳宫;配上星、风府治鼻流清涕;配委中(泻法)治急性腰扭伤;配三阴交、血海治月经不调、崩漏。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不灸。

(27) 兑端 Duìduān

[定位] 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解剖] 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面神经颊支及眶下神经分支。

[主治] 昏迷,晕厥,癫狂,癔病,消渴嗜饮,口疮臭秽,齿痛,口噤,鼻塞。

[配伍] 配本神治癫痫呕沫;配目窗、正营、耳门治唇吻强,止齿龋痛。

[刺灸法] 斜刺0.2~0.3寸;不灸。

(28) 龈交 Yínjiāo

[定位] 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解剖] 有上唇系带;有上唇动、静脉;布有上颌内槽神经分支。

[主治] 齿龈肿痛,口臭,齿衄,处鼻渊,面赤颊肿,唇吻强急,面部疮癣,两腮生疮,癫狂,项强。

[配伍] 配风府治颈项急,不得顾;配承浆治口臭难近;配上关、大迎、翳风治口噤不开。

[刺灸法] 向上斜刺0.2~0.3寸;不灸。

奇经八脉 二、任脉(共24穴)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向上经前正中线到达咽喉部,再向上环绕口唇,经面部入目眶下。

任脉任脉

2.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

3.主治概要: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神志病。

(1) 会阴 Huìyīn

[定位] 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解剖] 在球海绵体中央,有会阴浅、深横肌;有会阴动、静脉分支;布有会阴神经分支。

[主治] 溺水窒息,昏迷,癫狂,惊痫,小便难,遗尿,阴痛,阴痒,阴部汗湿,脱肛,阴挺,疝气,痔疾,遗精,月经不调。

[配伍] 配神门治癫狂痫;配水沟治溺水窒息;配十宣急救昏迷;配蠡沟治阴痒、阴痛(湿热下注型);配归来、百会治阴挺(中气下陷型);配承山治痔疮、脱肛;配支沟、上巨虚治便秘;配中极治遗尿、淋症;配关元治遗精。

[刺灸法] 直刺0.5~1寸,孕妇慎用;可灸。

[附注] 任脉别络,侠督脉、冲脉之会。

(2) 曲骨 Qūgǔ

[定位] 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

[解剖] 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分支。

[主治] 少腹胀满,小便淋沥,遗尿,疝气,遗精阳痿,阴囊湿痒,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

[配伍] 配肾俞、志室、大赫、关元、命门治阳萎、遗精(肾气虚型);配膀胱俞、肾俞、次髎、阴陵泉、蠡沟治阳萎、遗精、癃闭、淋症、阴痒、湿疹、带下(湿热下注);配中极、关元、肾俞治肾虚、遗尿、小便不利;配关元、命门、阴交(针补法或灸)治宫寒不孕、痛经。

[刺灸法] 直刺0.5~1寸,内为膀胱,应在排尿后进行针刺;可灸。

[附注] 任脉、足厥阴之会。

任脉穴

(3) 中极 Zhōngjí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乙状结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

[主治] 小便不利,遗溺不禁,阳痿,早泄,遗精,白浊,疝气偏坠,积聚疼痛,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痛经,带下,崩漏,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肿。

[配伍] 配大赫、肾俞、阴交、三阴交、次髎治阳萎、早泄、遗精、白浊、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阴挺等症(肾气虚型);配阴谷、气海、肾俞治遗溺不止;配大敦、关元、三阴交治疝气偏坠;配水分、三焦俞、三阴交、气海、委阳治水肿;中极透曲骨、配三阴交、地机治产后、术后尿潴留;中极透曲骨、配气海、膻中、足三里治尿潴留(老年人气虚)。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三阴、任脉之会。

(4) 关元 Guānyuán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萎,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阴挺,崩漏,阴门瘙痒,恶露不止,胞衣不下,消渴,眩晕。

[配伍] 配气海、肾俞(重灸)、神阙(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配足三里、脾俞、公孙、大肠俞治虚劳、里急、腹痛;配三阴交、血海、中极、阴交治月经不调(冲任不固,针用补法);配中极、大赫、肾俞、次髎、命门、三阴交治男子不育症、阳萎、遗精、早泄、尿频、尿闭、遗尿(肾阳虚衰、针补法或艾灸);配太溪、肾俞治泄痢不止、五更泄。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三阴、任脉之会。

(5) 石门 Shímén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腹胀,泄利,绕脐疼痛,奔豚疝气,水肿,小便不利,遗精,阳萎,经闭,带下,崩漏,产后恶露不止。

[配伍] 配阴陵泉、关元、阴交治四肢水肿、小便不利(肾气不化);配肾俞、三阴交治遗尿;配关元、天枢、气海、足三里治腹胀泄泻、绕脐痛;配大敦、归来治疝气;配三阴交、带脉穴治崩漏、带下。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

[附注] 手少阳之募穴。

(6) 气海 Qìhǎi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

[配伍] 配三阴交治白浊、遗精;配关元治产后恶露不止;配灸关元、膏肓、足三里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配关元、命门(重灸)、神阙(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配足三里、脾俞、胃俞、天枢、上巨虚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配足三里、合谷、百会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

[附注] 肓之原穴。

(7) 阴交 Yīnjiāo

[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绕脐冷痛,腹满水肿,泄泻,疝气,阴痒,小便不利,奔豚,血崩,带下,产后恶露不止,小儿陷囟,腰膝拘挛。

[配伍] 配阴陵泉、带脉穴治赤白带下;配子宫穴、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崩漏;配大肠俞、曲池治脐周作痛;配天枢、气海治腹胀肠鸣、泄泻。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

[附注] 任脉、冲脉、少阴之会。

(8) 神阙 Shénquè

[定位] 在腹中部,脐中央。

[解剖] 在脐窝正中,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配伍] 配三阴交治五淋;配公孙、水分、天枢、足三里治泄痢便秘、绕脐腹痛(脾肾不和);配长强、气海、关元治脱肛、小便不禁、肾虚不孕症;神阙(隔盐灸)配关元、气海(重灸)治中风脱证。

[刺灸法] 禁刺;可灸。

(9) 水分 Shuǐfēn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下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九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翻胃,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

[配伍] 配天枢、地机治腹水;配内关治反胃呕吐;配中封、曲泉治脐痛;配脾俞、三阴交治浮肿。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10) 下脘 Xiàwǎn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脘痛,腹胀,呕吐,呃逆,食谷不化,肠鸣,泄泻,痞块,虚肿。

[配伍] 配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阴、任脉之会。

(11) 建里 Jiànlǐ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胃脘疼痛,腹胀,呕吐,食欲不振,肠中切痛,水肿。

[配伍] 配内关治胸中苦闷;配水分治肚腹浮肿。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12) 中脘 Zhōngwǎn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七、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配伍] 配百会、足三里、神门治失眠、脏躁;配膻中、天突、丰隆治哮喘;配梁丘、下巨虚治急性胃肠炎;配肝俞、太冲、三阴交、公孙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配上脘、梁门(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配阳池、胞门、子户(针灸并用),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配气海、足三里、内关、百会治胃下垂。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13) 上脘 Shàngwǎn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胃脘疼痛,腹胀,呕吐,呃逆,纳呆,食不化,黄疸,泄利,虚劳吐血,咳嗽痰多,癫痫。

[配伍] 配丰隆治纳呆;配天枢、中脘治嗳气吞酸、腹胀、肠鸣、泄泻。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14) 巨阙 Jùquè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脏;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胸痛,心痛,心烦,惊悸,尸厥,癫狂,痫证,健忘,胸满气短,咳逆上气,腹胀暴痛,呕吐,呃逆,噎嗝,吞酸,黄疸,泄利。

[配伍] 配内关治心绞痛;配章门、合谷、中脘、内关、足三里治呃逆;配足三里、膻中、内关、三阴交、心平穴、心俞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配内关、人中治癫狂痫证;配神门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 心经募穴。

(15) 鸠尾 Jiūwěi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解剖] 在腹白线上,腹直肌起始部,深部为肝脏;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心痛,心悸,心烦,癫痫,惊狂,胸中满痛,咳嗽气喘,呕吐,呃逆,反胃,胃痛。

[配伍] 配梁门、足三里治胃痛;配三关、足三里治呕吐。

[刺灸法] 斜向下刺0.5~1寸;可灸。

(16) 中庭 Zhōngtíng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即胸剑结合部。

[解剖] 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胸腹胀满,噎嗝,呕吐,心痛,梅核气。

[配伍] 配俞府、意舍治呕吐。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任脉穴

(17) 膻中 Dànzhōng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解剖] 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

[配伍] 配曲池、合谷(泻法)治急性乳腺炎;配内关、三阴交、巨阙、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配中脘、气海治呕吐反胃;配天突治哮喘;配乳根、合谷、三阴交、少泽、灸膻中治产后缺乳;配肺俞、丰隆、内关治咳嗽痰喘;配厥阴俞、内关治心悸、心烦、心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附注] 心包经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18) 玉堂 Yùtáng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

[解剖] 在胸骨体中点;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膺胸疼痛,咳嗽,气短,喘息,喉痹咽肿,呕吐寒痰,两乳肿痛。

[配伍] 玉堂透膻中、内关、胸夹脊(T1~5)治疗胸痹。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19) 紫宫 Zǐgōng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

[解剖] 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胁支满,胸痛,喉痹,吐血,呕吐,饮食不下。

[配伍] 配玉堂、太溪治呃逆上气、心烦。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20) 华盖 Huágài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

[解剖] 在胸骨角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胁肋痛,喉痹,咽肿。

[配伍] 配气户治胁肋疼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21) 璇玑 Xuánjī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

[解剖] 在胸骨柄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 咳嗽,气喘,胸满痛,喉痹咽肿,胃中有积。

[配伍] 配鸠尾治喉痹咽肿。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22) 天突 Tiāntū

[定位]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解剖] 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左右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 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配伍] 配定喘穴、鱼际治哮喘、咳嗽;配膻中、列缺治外感咳嗽;配内关、中脘治呃逆;配廉泉、涌泉治暴喑;配丰隆治梅核气;配少商、天容治咽喉肿痛;配气舍、合谷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刺灸法] 先直刺0.2~0.3寸,然后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寸;可灸。

[附注] 阴维、任脉之会。

[注意] 本穴针刺不能过深,也不宜向左右刺,以防刺伤锁骨下动脉及肺尖。如刺中气管壁,针下有硬而轻度弹性的感觉,病人出现喉痒欲咳等现象;若刺破气管壁,可引起剧烈的咳嗽及血痰等现象。如刺中无名静脉或主动脉弓时,针下可有柔软而有弹力的阻力或病人有疼痛感觉,应即退针。

任脉穴

(23) 廉泉 Liánquán

[定位]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解剖] 在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深部为会厌,下方为喉门,有甲状舌骨肌、舌肌;有颈前浅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布有颈皮神经,深层有舌下神经分支。

[主治] 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干口燥,口舌生疮,暴喑,喉痹,聋哑,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配伍] 配金津、玉液、天突、少商治舌强不语、舌下肿痛、舌缓流涎、暴喑。

[刺灸法] 直刺0.5~0.8寸,不留针;可灸。

[附注] 阴维、任脉之会。

(24) 承浆 Chéngjiāng

[定位] 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解剖] 在口轮匝肌和颏肌之间;有下唇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及颏神经分支。

[主治] 口眼喎斜,唇紧,面肿,齿痛,齿衄,龈肿,流涎,口舌生疮,暴喑不言,消渴嗜饮,小便不禁,癫痫。

[配伍] 配委中治衄血不止;配风府治头项强痛、牙痛。

[刺灸法] 斜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足阳明、任脉之会。

奇经八脉 三、冲脉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

冲脉

2.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3.交会腧穴:会阴、阴交(任脉)、气冲(足阳明经)、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盲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足少阴经)。

奇经八脉 四、带脉

1.经脉循行: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

带脉

2.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3.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足少阴经)。

奇经八脉 五、阴维脉

1.经脉循行: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合于面部。

阴维脉

2.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3.交会腧穴:筑宾(足少阴经)、府舍、大横、腹衰(足太阴经)、期门(足厥阴经)、天突、廉泉(任脉)。

奇经八脉 六、阳维脉

1.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阳维脉

2.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痛。

3.交会腧穴:金门(足太阳经)、阳交(足少阳经)、俞臑(手太阳经)、天髎(手少阳经),肩井(足少阳经)、头维(足阳明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经)、风府、哑门(督脉)。

奇经八脉 七、阴跷脉

1.经脉循行:起于足舟骨后方,上行的内踝上,直上沿大腿内侧,经阴部,上行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进颧部到目内眦,与足太阴经和阳跷脉相会合。

阴跷脉

2.主要病候:多眠、癃闭。

3.交会腧穴;照海、交信(足少阴经)、晴明(足太阳经)。

奇经八脉 八、阳跷脉

1.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肋后上肩,过颈上挟口角,入目内眦,与阴跷脉相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阳跷脉

2.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

3.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天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晴明(足太阳经)。

十五络脉

1.列缺--手太阴络脉

手太阴肺经的别行络脉,名曰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后的分肉之间,与手太阴本经并行,直入手掌中,散布于大鱼际部。它的病变,实证为手桡侧腕部锐骨和掌中发热,虚证为呵欠频作,小便失禁或频数,可取它的络穴列缺治疗。穴在距腕一寸半处,别行于手阳明大肠经。

2.偏历--手阳明络脉

手阳明大肠经的别行络脉,名曰偏历,在腕关节后三寸偏历穴处分出,走向手太阴肺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肩髃穴上行至下颌角处,遍布于齿中;其支脉进入耳中,合于该部所聚的主脉。它的病变,实证为龋齿、耳聋,虚证为齿冷、经气闭阻不通畅,可取它的络穴偏历治疗。

3.丰隆--足阳明络脉

足阳明胃经的别行络脉,名曰丰隆,在距离外踝上八寸处分出,走向足太阴脾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上行联络于头项部,与各经的经气相会合,再向下联络于咽喉部。它的病变,气逆则发生突然失音;实证为狂癫之疾,虚证为足缓不收,胫部肌肉萎缩,可取它的络穴丰隆治疗。

4.公孙--足太阴络脉

足太阴脾经的别行络脉,名曰公孙,在足大趾本节后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胃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于肠胃。它的病变,气上逆则发生霍乱;实证为腹内绞痛,虚证为鼓胀之疾,可取它的络穴公孙治疗。

5.通里--手少阴络脉

手少阴心经的别行络脉,名曰通里,在腕关节后一寸处分出上行,沿着手少阴本经入于心中,再向上联系舌根部,会属于目系。它的病变,实证为胸中支满阻隔,虚证为不能言语,可取它的络穴通里治疗。穴在腕关节后一寸,别行于手太阳小肠经。

6.支正--手太阳络脉

手太阳小肠经的别行络脉,名曰支正,在腕关节后五寸处,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上络于肩髃穴部。它的病变,实证为关节弛缓,肘部痿废不用,虚证为皮肤赘生小疣,可取它的络穴支正治疗。

7.飞扬--足太阳络脉

足太阳膀胱经的别行络脉,名曰飞扬,在外踝上七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阴肾经。它的病变,实证为鼻塞流涕,头背部疼痛,虚证为鼻流清涕、鼻出血,可取它的络穴飞扬治疗。

8.大钟--足少阴络脉

足少阴肾经的别行络脉,名曰大钟,在内踝后绕行足跟部,走向足太阳膀胱经。其支脉与足少阴本经并行向上而至于心包下,再贯穿腰脊。它的病变,气上逆则发生心胸烦闷;实证为二便不通,虚证为腰痛,可取它的络穴大钟治疗。

9.内关--手厥阴络脉

手厥阴心包经的别行络脉,名曰内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发出于两筋之间,走向手少阳三焦经。它沿着手厥阴本经向上联系于心包,散络于心系。心系的病变,实证为心痛,虚证为心中烦乱,可取它的络穴内关治疗。

10.外关--手少阳络脉

手少阳三焦经的别行络脉,名曰外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分出,绕行于肩膊的外侧,上行进入胸中,会合于心包。它的病变,实证为肘部拘挛,虚证为肘部弛缓不收,可取它的络穴外关治疗。

11.光明--足少阳络脉

足少阳胆经的别行络脉,名曰光明,在外踝上五寸出分出,走向足厥阴肝经,向下联络于足背部。它的病变,实证为足胫部厥冷,虚证为足软无力不能行走,坐而不能起立,可取它的络穴光明治疗。

12.蠡沟--足厥阴络脉

足厥阴肝经的别行络脉,名曰蠡沟,在内踝上五寸出分出,走向足少阳胆经;其支脉经过胫部上行至睾丸部,终结于阴茎处。它的病变,气逆则发生睾丸肿胀、突发疝气;实证为阴茎挺长,阳强不到,虚证为阴部暴痒,可取它的络穴蠡沟治疗。

13.长强--督脉之络

督脉的别行络脉,名曰长强,挟脊旁膂肌上行至项部,散布于头上;再向下到两肩胛之间,分左右别行于足太阳膀胱经,深入贯穿于脊膂中。它的病变,实证为脊柱强直,虚证为头重、旋摇不定,此皆督脉的别络之过,可取它的络穴长强治疗。

14.尾翳--任脉之络

任脉的别行络脉,名曰尾翳(也称鸠尾),从鸠尾向下,散布于腹部。它的病变,实证为腹部皮肤疼痛,虚证为腹部皮肤瘙痒,可取它的络穴尾翳(即鸠尾)治疗。

15.大包--脾之大络

脾的大络,名曰大包,在渊腋穴下三寸处发出,散布于胸胁部。它的病变,实证为一身尽痛,虚证为周身肌肉关节松弛无力;此一络脉象网络一样包络周身,如现血瘀,可取它的络穴大包治疗。

奇穴 一、头颈部穴

(1) 四神聪 Sìshéncōng

[定位] 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

[解剖] 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耳颞神经及眶上神经分支。

[主治] 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狂,痫证,偏瘫,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奇穴头颈部穴

(2) 鱼腰 Yúyāo

[定位] 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解剖] 在眼轮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眶上神经、面神经的分支。

[主治] 目赤肿痛,目翳,眼睑动,眼睑下垂,眶上神经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禁灸。

奇穴头颈部穴

(3) 上明 Shàngmíng

[定位] 在额部,眉弓中点,眶上缘下。

[解剖] 在眼轮匝肌中,浅层有眶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额动脉分布。

[主治] 目疾。

[操作] 轻压眼球向下,向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提插。

(4) 太阳 Tàiyáng

[定位]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解剖] 在颞筋膜及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布有三叉神经第二、三支分支,面神经颞支。

[主治] 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目眩,目涩,牙痛,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禁灸。

奇穴头颈部穴

(5) 耳尖 Erjiān

[定位] 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颞神经。

[主治] 目赤肿痛,上目翳,偏正头痛,喉痹,以及麦粒肿。

[刺灸法] 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6) 球后 Qíuhòu

[定位] 在面部,当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交界处。

[解剖] 在眼轮匝肌中,深部为眼肌;浅层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颧支和眶下神经、结状神经结和视神经,深层有眼神经。

[主治] 目疾。如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早期白内障,近视。

[刺灸法] 沿眶下缘从外下向内上,向视神经孔方向刺0.5~1寸。

(7) 上迎香 Shàngyíngxiāng

[定位] 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解剖] 在上唇方肌中;有面动、静脉之支;布有筛前神经、眶下神经分支及滑车下神经。

[主治] 头痛,鼻塞,鼻中瘜肉,暴发火眼,迎风流泪。

[刺灸法] 向内上方斜刺0.3~0.5寸;可灸。

(8) 内迎香 Nèiyíngxiāng

[定位] 在鼻孔,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粘膜处。

[解剖] 在鼻腔底部粘膜上;有面、动、静脉的鼻背支;布有筛前神经的鼻外支。

[主治] 目赤肿痛,鼻疾,喉痹,热病,中暑,眩晕。

[刺灸法]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有出血体质的人忌用。

奇穴头颈部穴

(9) 夹承浆 Jiáchéngjiāng

[定位] 在面部,承浆穴旁开1寸处(见图3-111)。

[解剖] 在口轮匝肌中,浅层有颏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下唇动脉分布。

[主治] 齿龈肿痛、口喎。

[操作] 斜刺或平刺0.3~0.5寸。

(10) 金津、玉液 Jīnjīn、Yùyè

[定位] 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解剖] 穴区浅层有舌神经(发自下颌神经)和舌深静脉干经过;深层有舌神经、舌下神经和舌动脉分布。

[主治] ①口疮、舌强、舌肿;②呕吐、消渴。

[操作] 点刺出血。

奇穴头颈部穴

(11) 牵正 Qiānzhèng

[定位] 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

[解剖] 在咬肌中,浅层有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下颌神经咬肌支和咬肌动脉分布。

[主治] 口喎、口疮。

[操作] 向前斜刺0.5~0.8寸;可灸。

(12) 翳明 Yìmíng

[定位] 在项部,当翳风后1寸。

[解剖] 在胸锁乳突肌上,穴区浅层有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分布;深层有副神经、颈神经后支和耳后动脉分布;再深层有迷走神经干、副神经干和颈内动、静脉经过。

[主治] ①头痛、眩晕、失眠;②目疾、耳鸣。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13) 安眠 Anmián

[定位] 在项部,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解剖] 同翳明。

[主治] ①失眠、头痛、眩晕;②心悸;③癫狂。

[操作] 直刺0.8~1.2寸;可灸。

奇穴 二、胸腹部穴

(1) 子宫 Zǐgōng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骼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

[主治] ① 阴挺;②月经不调、痛经、崩漏;③不孕。

[操作] 直刺0.8~1.2寸。

奇穴胸腹部穴

(2) 三角灸 Sānjiǎojiǔ

[定位] 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是该穴。

[解剖] 在腹直肌中,穴区有腹壁下动、静脉和第10肋间神经分布。

[主治] 疝气、腹痛。

[操作] 艾炷灸5~7壮。

奇穴 三、背部穴

(1) 定喘 Dìngchuǎn

[定位] 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解剖] 在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头夹肌、头半棘肌中,穴区浅层有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颈神经后支的肌支、副神经和颈横动脉、颈深动脉分布。

[主治]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奇穴胸背部穴

(2) 夹脊 Jiájǐ

[定位] 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解剖] 在背肌浅层(斜方肌、菱形肌、胸腰筋膜、后锯肌)及背肌深层(竖脊肌)中。穴区浅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腰动脉分布。

[主治] 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操作]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可灸。

(3) 胃脘下俞 Wèiwǎnxià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斜方肌、背阔肌中,穴区浅层有第8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8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肋间后动脉分布。

[主治] ①胃痛、腹痛、胸胁痛;②消渴。

[操作] 斜刺0.3~0.5寸;可灸。

(4) 腰眼 Yāoyǎn

[定位]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解剖] 在背阔肌、腰方肌中,穴区浅层有第3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4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腰动脉分布。

[主治] ① 腰痛;②月经不调、带下;③虚劳。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5) 十七椎 Shíqīzhuī

[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

[解剖] 在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中,穴区浅层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腰动脉分布。

[主治] ① 腰腿痛、下肢瘫痪;②崩漏、月经不调;③小便不利。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6) 腰奇 Yāoqí

[定位] 在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中。

[解剖] 在棘上韧带,穴区浅层有臀中皮神经分布;深层有骶神经后支和骶中动脉分布;再深可进入骶管裂孔。

[主治] ①癫痫、头痛、失眠;②便秘。

[操作] 向上平刺1~1.5寸;可灸。

奇穴 四、上肢穴

(1) 肩前 Jiānqián

[定位] 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

[解剖] 在三角肌中,穴区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皮神经和胸肩峰动脉分布。

[主治] 肩臂痛、臂不能举。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奇穴上肢穴

(2) 肘尖 Zhóujiān

[定位] 在肘后部,屈肘当尺骨鹰嘴的尖端。

[解剖] 穴区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肘关节动脉网分布。

[主治] ①瘰疬;②痈疽;③肠痈。

[操作] 艾炷灸7~15壮。

(3) 二白 Erbái

[定位] 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各1穴,一臂2穴,左右两臂共4穴。

[解剖] 在指浅屈肌、拇长屈肌(桡侧穴)和指深屈肌(尺侧肌)中,穴区浅层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动脉干、桡神经浅支(桡侧穴)和正中神经(尺侧穴)经过,并有正中神经肌支和骨间前动脉分布。

[主治] ① 痔疾、脱肛;②前臂痛、胸肋痛。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4) 中魁 Zhōngkuí

[定位] 在中指背侧近侧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握拳取穴。

[解剖] 有桡、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和指背动脉分布。

[主治] 噎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

[操作] 针刺0.2~0.3寸;艾炷灸5~7壮。

(5) 腰痛点 Yāotòngdiǎn

[定位] 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及第4、第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4穴。

[解剖] 在桡侧腕短伸肌腱(桡侧腱)和小指伸肌腱(尺侧穴)中,穴区浅层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桡侧穴)和尺神经手背支(尺侧穴)分布;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掌背动脉分布。

[主治] 急性腰扭伤。

[操作] 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0.8寸;可灸。

(6) 落枕穴 Luòzhěnxué

[定位] 在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

[解剖] 在第2骨间背侧肌中,穴区浅层有桡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掌背动脉分布。

[主治] ①落枕、手臂痛;②胃痛。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奇穴上肢穴

(7) 外劳宫 Wàiláogōng

[定位] 左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指寸)。

[解剖] 在第2骨间背侧肌中,穴区有桡神经浅支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和掌背动脉。

[主治] ①落枕、手臂肿痛;②脐风。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8) 八邪 Bāxié

[定位] 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解剖] 在拇收肌(八邪1)和骨间肌(八邪2、3、4)中,穴区浅层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尺神经手背支和手背静脉网分布;深层有尺神经肌支和掌背动脉分布。

[主治] ①手背肿痛、手指麻木;②烦热、目痛;③毒蛇咬伤。

[操作]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9) 四缝 Sìfèng

[定位] 在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

奇穴上肢穴

[解剖] 在指深屈肌腱中,穴区浅层有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脉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肌支(桡侧两个半手指)和尺神经肌支(尺侧一个半手指)分布。

[主治] ①小儿疳积;②百日咳。

[操作] 点刺出血或挤出少许黄色透明粘液。

(10) 十宣 Shíxuān

[定位]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神经(桡侧三个半手指由正中神经发出,尺侧一个半手指有尺神经发出)和掌侧固有动脉分布。

[主治] ①昏迷;②癫痫;③高热、咽喉肿痛。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奇穴 五、下肢穴

(1) 环中 Huánzhōng

[定位] 在臀部,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的中点。

[解剖] 在臀大肌、股方肌中,穴区浅层有臀上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干和股后皮神经干经过,并有臀下神经、坐骨神经肌支和臀下动脉分布。

[主治] 坐骨神经痛、腰痛、腿痛。

[操作] 直刺2~3寸;可灸。

奇穴下肢穴

(2) 百虫窝 Bǎichōngwō

[定位]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即血海上1寸。

[解剖] 在股内侧肌中,穴区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和股动脉分布。

[主治] ①虫积;②风湿痒疹、下部生疮。

[操作] 直刺1.5~2寸;可灸。

奇穴下肢穴

(3) 鹤顶 Hèdǐng

[定位] 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解剖] 在股四头肌腱中,穴区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和膝关节动脉网分布。

[主治] 膝痛、足胫无力、瘫痪。

[操作] 直刺0.8~1寸;可灸。

(4) 膝眼 Xīyǎn

[定位] 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解剖] 浅层有隐神经分支和股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股神经关节支和膝关节动脉网分布。

[主治] ①膝痛、腿痛;②脚气。

[操作] 向膝中斜刺0.5~1寸,或透刺对侧膝眼;可灸。

奇穴下肢穴

(5) 胆囊 Dǎnnáng

[定位] 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

[解剖] 在腓骨长肌中,穴区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干和胫前动、静脉经过,并有腓浅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

[主治] ① 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②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2寸;可灸。

(6) 阑尾 Lánwěi

[定位] 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中,穴区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干和胫前动、静脉经过,并有腓深神经肌支、胫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

[主治] ①急慢性阑尾炎;②消化不良;③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5~2寸;可灸。

(7) 内踝尖 Nèihuáijiān

[定位] 在足内侧面,内踝凸起处。

[解剖] 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的分支、胫前动脉的内踝网、内踝前动脉的分支和胫后动脉的内踝支。

[主治] ①牙痛、乳蛾;②小儿不语;③霍乱;④转筋。

[操作] 常用灸法。

(8) 外踝尖 Wàihuáijiān

[定位] 在足外侧面,外踝凸起处。

[解剖] 有胫前动脉的外踝网,腓动脉的外踝支和腓肠神经及腓浅神经的分支。

[主治] ①脚趾拘急、踝关节肿痛;②脚气;③牙痛。

[操作] 常用灸法。

(9) 八风 Bāfēng

[定位] 在足背侧,第1至第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足4穴,左右共8穴。

[解剖] 有趾背神经(八风1为腓深神经终末支,八风2、3、4为腓浅神经终末支)和趾背动脉分布。

[主治] ①足跗肿痛、趾痛;②毒蛇咬伤;③脚气。

[操作] 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奇穴下肢穴

第四章 刺灸法

一、毫针刺法

(一)毫针的构造和规格

毫针分为五个部分:以铜丝或铅丝紧密缠绕的一端为针柄;针柄的末端多缠绕成圆筒状称针尾;针的尖端锋锐的部分称针尖;针柄与针尖之间的部分称针身;针柄与针身的连接之处为针根。毫针的长短、粗细规格,是指针身而言(其规格见表10-20,21)

表10-20 毫针的长短规格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毫米 15 25 40 50 65 75 90 100 115 125

表10-20 毫针的粗细规格

号数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直径(毫米) 0.45 0.42 0.38 0.34 0.32 0.30. 0.28 0.26 0.23 0.22

(二)针刺练习

针刺练习,主要是指指力和手法的练习,是初学针刺者的基本技能训练。

1.纸垫练针法

用松软的纸张,折迭成长约8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2-3厘米的纸块。用线如“井”字形扎紧,做成纸垫。练针时,左手执垫,右手拇、食、中指前后交替地捻动针柄,穿透纸垫,反复练习。(图10-64)

针刺练习-纸垫练针法

2.棉团练针法

用棉花做衬,用布将棉花扎紧, 成直径约6-7厘米的棉团,练针方法同纸垫练针法。所不同的是棉团松软,可做提插、捻转等多种基本的练习。(图10-65)

针刺练习-棉团练针法

(三)针刺前的准备

1.选择针具

选择针具,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肥瘦、体质、病情、病位及所取腧穴,选取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灵枢·官针》篇说“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位较深者,可选取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为女性,体弱、形瘦、而病位较浅者,则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应露在皮肤上稍许为宜。

2.选择体位

为了使患者在治疗中有较为舒适而又能耐久的体位,既便于取穴、操作,又能适当留针,因此在针刺时必须选择好体位。临床常用的有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仰卧位,侧臣位等。对于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的患者。有条件时应昼取卧位,以避免发生晕针等意外事故。

3.消毒

包括针具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和医者手指的消毒。针具可用高压蒸气消毒或75%酒精浸泡30分钟消毒。同时应注意尽可能做到一穴一针。腧穴部位可用75%洒精棉球拭擦消毒,或先用2.5%碘酒棉球擦试后再用洒精棉球涂擦消毒。至于医者手指,应先用肥皂水洗净,再用75%洒精棉球擦拭即可。

(四)刺法

1.进针法

在针刺时,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右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图10-66)

指切进针法

②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图10-67)

夹持进针法

③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拇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弛部位的腧穴。(图10-68)

舒张进针法

④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薄部位的进针,如印堂等。(图10-69)

提捏进针法

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在针刺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同一腧穴,由于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不同,所产生的针感强弱、方向和疗效常有明显差异。

①角度 指进针时的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所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而定,一般有:

直刺 针身与皮肤表面是900角左右垂直刺入。此法适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 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0角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在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穴位。

平刺 即横刺、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0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于皮薄肉少的部位,如头部的腧穴等。(图10-70)

针刺的角度

②深度 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程度。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根据下列情况作介绍。

体质:身体瘦弱浅刺,身强体肥者深刺。

年龄: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宜深刺。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对天突、哑门、风府等穴及眼区,胸背和重要脏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和深度。

3.行针与得气

行针也叫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而施行的各种刺针手法。得气也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产生得气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有相应的酸、麻、胀、重感,甚或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感觉。若没有得气,则医者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胀、麻、重等感觉。正如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示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

得气与否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到疗效,而且可以供以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枢·丸针十二原》载:“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充分说明了得气的重要意义。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则可能无效。《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因此,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原因,或因取穴不准,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

深浅失度。此时就要重新调整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手法,再次行针,一般即可得气。如患者病久体虚,以致经气不足,或因其他病理因素致局部感觉迟钝,

而不易得气时,可采用行针推气,或留针候气,或用温针,或加艾灸,以助经气的来复,易促使得气,或因治疗,经气逐步得到恢复,则可迅速得气。若用上法而仍不得气者,多为脏腑经络之气虚衰已极。对此,当考虑配合或改用其他疗法。

行针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①基本手法有以下两种: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把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图10-71)

提插法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图10-72)

捻转法

以上两种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可根据情况灵法运用。

②辅助手法。是针刺时用以辅助行针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腧穴的四击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摄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气时用之可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宜散气血,使针下徐和。

刮柄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此法在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图10-73)

刮柄法

弹针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以手指轻轻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弹针法

搓柄法:是将针刺入后,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柄单向捻转,如搓线状,每次搓2-3周或3-5周,但搓时应与提插法同时配合使用,以免针身缠绕肌肉纤维。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

摇柄法:是将针刺入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檐或摇辘轳之状,可起行气作用。

震颤法:针刺入后,左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度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

4.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的理论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针刺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毫针刺法的核心内容。

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功能状态 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邪盛而呈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又可以泻邪,而起清热启闭的泻实作用。如胃肠痉挛疼痛时,针刺可以止痉而使疼痛缓解。胃肠蠕动缓慢而呈弛缓时,针刺可以增强肠胃蠕动而使其功能恢复正常。

腧穴特性 腧穴的功能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特性,如有的适于补虚,如足三里、关元等;有的适宜泻实如十宣、少商等。

针刺手法 是促使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条件,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

5.留针与出针

留针。是指进针后,将针置穴内不动,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的长短依病情而定。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后即可出针或酌留10-20分钟。但对一些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病证,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并在留针中间间歇行针,以增强疗效。留针还可起到候气的作用。

出针。出针时,是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防止遗漏。

(五)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1.晕针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饥饿疲劳、大汗大泄大出血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手法过重而致脑部暂时缺血。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呕、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仆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首先将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头部稍低,注意保暖,轻者在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指掐或针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应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预防]对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正确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尽可能采取卧位),取穴不宜太多,手法不宜过重;对于过度饥饿、疲劳者,不予针刺。留针过程中,医者应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

2.滞针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因毫针刺入肌腱,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或连续进行单向捻转而使肌纤维缠绕针身。

[现象]进针后,出现提插捻转及出针困难。

[处理]嘱患者消除紧张状态,使局部肌肉放松。因单向捻转而致者,需反向捻转。如属肌肉一时性紧张,可取针一段时间,再行捻转出针。也可以按揉局部,或在附近部位加刺一针,转移患者注意力,随之将针取出。

[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顾虑,进针进避开肌腱,行针时捻转角度不宜过大,更不可单向连续捻转。

3.弯针

[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或碰到坚硬组织;留针中患者改变体位;针柄受到外物的压迫和碰撞以及滞针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现象]针身弯曲,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觉疼痛。

[处理]如系轻微弯曲,不能再行提插捻转,应慢慢将针退出;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如因患者改变体位而致,应嘱患者恢复原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切忌强行拔针。

[预防]医生进行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者体位要舒适,留针时不得随意改动体镁,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物碰撞和压迫,如有滞针及时正确处理。

4.断针

[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剥蚀损坏;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捻转提插,肌肉强烈收缩或患者改变体位;滞针和弯针现象未及时正确处理。

[现象]针身折断,残端留在患者全内。

[处理]嘱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于指或镊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露暴体外,用镊子取出;如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以X线下定位,用外科手术取出。

[预防]认真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剥剔出不用。选针时,针身的长度要比准备刺入的深度长5分。针刺时,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一部分在体外。进针时,如发生弯针,应立即出针,不可强行刺入。对于滞针和弯针,应及时正确处理,不可强行拔出。

5.血肿

[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针刺时误伤血管。

[现象]出针后,局部呈青紫色或肿胀疼痛。

[处理]微量出血或针孔局部小块青紫,是小血管受损引起,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如局部青紫较重或活动不便者,在先行冷敷止血后再行热敷,或按揉局部,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

[预防]仔细检查针具,熟悉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

(六)针刺注意事项

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行针刺。体质虎弱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2.怀孕三个月以下者,下腹部禁针。三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月经期间,如月经周期正常者,最好不予针刺。月经周期不正常者,为了调经可以针。

3.小儿囱门未闭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配合,故不宜留针。

4.避开血管针刺,防止出血;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防止刺伤重要脏器。《素部·诊要经终论》说:“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

(1)针刺眼区腧穴,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或长时间留针,支防刺伤眼球和出血。

(2)背部第十一胸椎两侧,侧胸(胸中线)第八肋间,前胸(锁骨中线)第六肋间以上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心、肺、尤其对肺气肿患者,更需谨慎,防止发生气胸。

(3)两胁及肾区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肝、脾、肾脏、尤以肝脾肿大患者,更应注意。

(4)对于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和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必须注意针刺的角度、深度、如刺法不当,也可能刺伤胃肠道和膀胱,引起不良后果。

(5)针刺顶部及背部正中线第一腰维以上的腧穴,如进针角度、深度不当。易误伤延髓和脊髓,引起严重后果。针刺这些穴位至一定深度如患者出现触电感向四肢或全身放散,应立即退针,节忌捣针。

附:创伤性气胸

凡刺胸骨上窝,胸骨切迹上缘及第十一胸椎两侧,侧胸(胸中线)第八肋间,前胸(锁骨中线)第六肋间以上的腧穴,如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不当,都有刺伤肺脏,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其临床表现,轻者感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重者则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紫绀、出汗和血压下降等。体检时可见患侧胸部肋间部肋间隙增宽,触诊可见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心浊音界缩小,肺部听诊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X线胸透可进一步确诊。

为了有效地防止发生气胸,针刺以上部位时,医者思想必须高度集中,正确为患者选择体位,熟悉解剖部位,掌握好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一旦有气胸发生,轻者可作对症处理,如咳嗽者给予镇咳药等。同时给予抗菌药,防止感染。一般休息5-7天后,即可自行吸收痊愈。重者需及时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如胸穿抽气、吸氧、抗休克等。如因条件限制,处理有困难时,必须及时转送有条件医院进行救。

二、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也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也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均说明灸法可以弥补针刺之不足。

(一)常用灸法

1.艾炷灸

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搓捏成圆锥形状,称为艾炷(图10-75)。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柱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艾炷灸

(1)直接灸 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称直接灸(图10-76)。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焦。

艾炷灸-直接灸

无瘢痕灸:将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当艾炷燃到2/5左右,病人感到灼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5壮,使局部皮肤充血起红晕为度。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施焦前用大蒜捣汁涂敷施焦部位后,放置艾炷施焦。每炷必须燃尽方可继续加炷施焦,一般灸5-10壮。因施灸时疼痛较剧,灸后产生化脓并留有瘢痕,所以灸前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对施灸中的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灼疼。在正常情况下,灸后一周左右,施术部位化脓(称“灸疮”),5-6周后,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留下瘢痕。

(2)间接灸 艾炷不直接城皮肤上,而用药物隔开放在皮肤上施灸称之,有:

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约1分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处,上面再放艾炷灸之。

艾炷灸-间接灸

隔附子饼灸 用附子粉末和酒,做成小硬币大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处,上面放艾炷灸之。

隔盐灸:用食盐填敷于脐部,上置大艾炷连续施焦,至证候改善为止。

2.艾条灸(图10-78)

艾条灸

艾条是取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芍1.5厘米的圆柱形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粉末的,称药条。

药条处方: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支药条在艾绒中掺药6克。

艾条灸分温和灸、雀啄灸两类。

(1)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处,约距0.5-1寸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2)雀啄灸: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处不固定距离,而是象鸟雀啄食一样,上下移动或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炙。

3.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适应于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方法是,先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深度,再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1-2厘米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图10-79)。

温针灸

(二)灸法的作用

《本章正》指出“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因此,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为适宜。

1.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及气血虚引起眩晕、盆血、乳少、闭经等证。

2.艾灸有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的作用。可用治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

3.艾灸有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于乳痈初起、瘰疠、疗肿未化脓者,有一定疗效。

4.常灸大信、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防病保健的作用。《千金方》说:“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 毒气不能着人”。

5.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泡泻、腹痛等。

6.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可用于疗肿疮疡、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疠等也有一定疗效。

7.隔附子饼灸有温肾壮阳作用。可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遗精、阳痿、早泄等。

8.隔盐灸有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的作用。可用于虚寒性呕吐、泄泻、腹痛、虚脱、产后血晕等。

9.温针灸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一般针刺和艾灸的共同适应证均可运用。

(三)注意事项

1.施灸的程度

《千金方》指出“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临床操作一般先灸上部、痛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灵活运用,不可拘泥。

2.施灸的禁忌

(1)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上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2)凡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3)颜面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瘢痕炎。

(4)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3.灸后的处理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的,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裹。如行化脓灸者,灸疱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污染,可用敷料保护灸疮,待其自然愈合。如因护理不当并发感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附] 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并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火罐种类有竹罐、陶罐和玻璃罐。现临床常用广口罐头瓶代替。

1.操作方法

(1)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速将火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适于侧面横拔,否则会因燃物下落而烧伤皮肤。

(2)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挟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壁中段绕一圈后,迅速退出,然后将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节约棉球。

拔罐后,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局部皮肤充血,瘀血呈紫红色时即可取罐。取罐时,一手扶罐身,一手手指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不可硬拉或拖动。

2.适应范围

拔罐法有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及消肿止痛作用。临床多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风寒湿痹:如肩背痛,腰腿痛。

(2)胃肠疾病:如胃痛、呕吐、腹泻。

(3)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

(4)刺血拔罐适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疠和部分皮肤病如丹毒、神经性皮炎等。

3.注意事项

(1)患者要有舒适的体位,应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注意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掉罐。拔罐动作要做到稳、准、快。

(2)皮肤有溃疡、水肿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拔罐。

(3)常用自发性出血和损伤性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4)如出现烫伤,小水泡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然后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包敷,保护创口。

三、空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是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理作用,从而调整机体功能,改善病理状态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常用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各种供肌肉注射的中西药物。常用的有5-10%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抗菌素、维生素B1、B12、阿托品、0.5-1%普鲁卡因、各种组织液及当归、川芎、板兰根等多种中药注射液。

(二)操作方法

根据注射部位的具体情况和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将针头按照毫针法的角度和方向的要求迅速进入皮下或肌层的一定深度,并上下提插出现针感后,若回抽无血,即将药物注入。

注射剂量:因药物及注射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如四肢及腰部肌肉丰厚处,可注入5-10%葡萄糖液10-20毫升,而头面及耳部等处,一般只注0.3-0.5毫升;中药浸出液可注入1-2毫升;抗菌素或其他药物,以原药物剂量的1/5-1/2为宜。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适应范围

多用于咳嗽、哮喘、痹症、胃痛、腰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软组织扭挫伤、神经衰弱、肠炎、菌痢等。

(四)注意事项

1.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等),必须先作皮试,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应谨慎使用。

2.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这些药液误入关节腔,可引起关节红肿、发热、疼痛等反应;误入脊髓腔,有损害脊髓的可能。

3.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作穴位注射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到神经干所在的浓度为宜。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要稍退针,然后再注入药物,以免损伤神经。

4.注射躯干部,不能过深,防止刺伤内脏。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以防引起流产。

四、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奏效迅速等特点。

(一)耳廓表面解剖

耳廓表面解剖

1.

2.

3.

4.

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

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7.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8.

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0.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2.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

13.耳垂:耳部下部无软骨之皮垂。

14.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6.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为耳屏所遮盖处。

(二)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一般说来,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图10-81,82)。

耳穴的分布示意图

常用耳穴

(三)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作用

解剖分部 穴名 定位 主治
耳轮脚 在耳轮脚上 呃逆、黄疸
耳轮部 直肠下段 在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便秘、脱肛、里急后重
尿道 在与膀胱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尿频、尿急、遗尿
外生殖器 在与交感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阳痿等外生殖器病症
耳尖 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面的尖端处 目赤肿痛、发热、高血压
耳舟部 在耳轮结节上方的耳舟部 相应部位疾病
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
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线的耳舟部
与腕与肩穴之间
锁骨 在尾轮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偏耳轮尾处
肩关节 在肩与锁骨穴之间
对上耳脚轮部 在对耳轮上脚的外上角 相应部位疾病
在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
在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对耳轮上脚的起始部
对下耳脚轮部 臀坐骨 对耳轮下脚外1/2处对耳轮下脚内1/2处 相应部位疾病
交感 在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消化、循环系统疾病
对耳轮部 在对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处 腹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痛经等。
在对耳轮上,与屏上切迹同水平处 胸、胁部病症
在屏轮切迹偏耳舟侧处 落枕、颈部扭伤、瘿气
脊椎 对耳轮的耳腔缘相当于脊柱,在直肠下段和肩关节同水平处分别作两条分界线,将脊柱分为三段,自上而下分别为腰骶椎、胸椎和颈椎。 相应部位疾病
三角窝 子宫(精宫) 在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 痛经、带下、不孕、阳痿、遗精
神门 在三角窝内,靠对耳轮上脚的下、中1/3交界处 失眠、多梦、烦躁
盆腔 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 盆腔炎、腰痛
耳屏部 外鼻 在耳屏外侧的中央 鼻疗、鼻渊
咽喉 在耳屏内侧面,与外耳道口相对处 咽喉肿痛
内鼻 在耳屏内侧面,咽喉的下方 鼻渊、感冒
屏尖 在耳屏上部外侧缘 炎症、痛症
肾上腺 在耳屏下部外侧缘 低血压、昏厥、无脉症、咳嗽、气喘
高血压点 在肾上腺与目穴中点稍前 高血压
屏轮切迹 脑干 在屏轮切迹正中处 头痛、眩晕
对耳屏部 平喘(腮腺) 在对耳屏的尖端 哮喘、咳嗽、痄腮
脑点 在对耳屏上缘,脑干与平喘穴连线的中点 遗尿、崩漏、失眠
皮质下 在对耳屏内侧面 失眠、多梦、炎症、痛症
睾丸(卵巢) 在对耳屏的内侧前下方,是皮质下穴的一部分 生殖系统疾病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 神经系统病、皮肤病、昏厥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 头痛、头昏
太阳 在对耳屏外侧面,枕与额穴之间 偏头痛
耳轮脚周围 食道 在耳轮脚下方内2/3处 恶心呕吐、吞咽困难
贲门 在耳轮脚下方处1/3处 恶心、呕吐
在耳轮脚消失处 胃痛、呃逆、呕吐、消化不良
十二指肠 在耳轮脚上方处1/3处 胃痛、呕吐
小肠 在耳轮脚上方中1/3处 消化道病、心悸
大肠 在耳轮脚上方内1/3处 痢疾、腹泻、便秘
阑尾 在大肠与小肠之间 肠痈
屏间切迹 目1 在屏间切迹前下方 青光眼
目2 在屏间切迹后下方 近视
内分泌 在屏间切迹底部 生殖系统病妇科病
耳甲艇部 膀胱 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大肠穴直上方 淋证、癃闭、遗尿
在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直上方 泌尿、生殖、妇科、腰痛、耳鸣
胰(胆) 在肝、肾穴之间,左耳为胰,右耳为胆 胰腺炎、糖尿病、胆病
胃和十二指肠的后方 眼病、胁痛
肝穴的下方、紧靠对耳轮 脾胃病、血症
耳甲腔部 在耳甲腔、紧靠外耳道口的后壁 面瘫、口腔溃疡
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处 心悸、癔病等
心穴的上下外三面 肺系病、皮肤病
气管 在口与心穴之间 咳喘
三焦 在口、内分泌、皮质下和肺穴之间 便秘、浮肿
耳垂部 牙痛点1 在耳垂1区的外下角 牙痛、拔牙止痛
牙痛点2 在耳垂4区的中央
上颌 在耳垂3区正中处 牙痛、下颌关节痛
下颌 在耳垂3区上部横线之中心
在耳垂5区的中央 眼病
面颊 在耳垂5、6区交界线的周围 面瘫、三叉神经痛
内耳 在耳垂6区正中稍上方 耳鸣、耳、听力减退
扁桃体 在耳垂8区正中 乳蛾
耳廓背面 降压沟 在耻廓背面,由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的凹沟处 高血压
上耳背 在耳背上方的软骨隆起处 腰背痛、皮肤病、坐骨神经痛
中耳背 在上耳背与下耳背之间最高处
下耳背 在耳背下方的软骨隆起处
耳背部 耳迷根 在耳廓背与乳突交界处(相当于耳轮脚同水平)的耳根部

(四)耳针的应用

耳针除了用于临床防治疾病以外,还应用于辅助诊断及针刺麻醉。这里主要介绍在防治疾病方面的应用。(表10-21)

1.选穴处方原则

(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如胃痛选胃穴;肠泻选大肠、小肠穴;肩痛选肩穴等。

(2)根据中医理论选穴:如皮肤病选肺穴是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心律不齐用小肠穴,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偏头痛选胆穴,是因胆经循行时,“上抵头角”循行于侧头;目赤肿痛选肝穴,是因“肝开窍于目”等。

(3)根据现代医学知识选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穴;输液反应选肾上腺穴等。

(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高血压病用高血压点;目赤肿痛用耳尖穴等。

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亦可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配合使用,力求少而精,一般每次应用2-3穴左右,多用同侧,亦可取对侧或双侧。

2.操作方法

(1)寻找反应点:根据疾病需要确定处方后,在选用穴区内寻找反应点。寻找方法可用探针、火柴头、针柄按压,有压痛处即为反应点。亦可用测定耳部皮肤电阻(耳穴探测仪)的方法,其皮肤电阻降低,导电量明显增高者即为反应点,反应点就是针刺的部位。

(2)消毒:用75%酒精,或先用2%碘酒,后用75%酒精脱碘。

(3)针刺:根据需要选用0.5寸短柄毫针或用特定之图钉型揿针。亦可行穴位注射和电针。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廓,右手进针。进针深度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穴位注射不透过软骨,药液注射在软骨与皮肤之间。目前临床多用磁石、菜籽、冰片、王不留行等作压迫刺激。

多数病人针刺后,局部有疼痛或热胀感;少数人有酸、重甚至有特殊之凉、麻、热等感觉沿经络线放射结导,一般有这些感觉者疗效较好。

(4)留针:毫针一般留针20-30分钟,慢性病可留针1-2小时或更长,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

(5)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必要时再涂以酒精或碘酒,预防感染。

(6)疗程:一般每天或隔天1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休息几天后,再行下一疗程。

3.注意事项:

(1)严密消毒,预防感染。耳廓冻伤和有炎症的部位禁针。若见针眼发红,病人又觉耳部胀痛,可能有轻度感染时时,应及时用2%碘酒涂擦,或口服消炎药。

(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针刺前后应适当休息。

(3)耳针亦可发生晕针,需注意预防处理。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进针后待耳廓充血发热后,宜嘱其适当活动患部,或在患部按摩、加灸等,可增加疗效。

五、头针疗法

头针是针刺头皮的刺激区(大脑皮层功能在头皮上的相应投射区),以治疗脑源性疾病为主的一种疗法。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头者精明之府。”明代张介宾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由于“头为诸阳之会”,人之手足三阳经以及督脉,均上行头部。因此,针刺头部的有关刺激点,通过经络的传导,可以调整脏腑、躯干和四肢的功能。

1.刺激区的部位及主治

为了准确地掌握刺激区的定位,首先要确定以下两条规定线。

前后正中线:是从两眉中间至枕外粗隆下缘的头部正中连线(图10-83)。

眉枕线:是从眉上缘中点至枕外粗尖端的头侧面连线(图10-83)。

头部标定线

(1)运动区:位于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运动区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间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面运动区,亦称言语一区(图10-84)。

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部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

运动区定位示意图

(2)感觉区:位于运动区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上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中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感觉区(图10-85)。

头侧面刺激区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后头部、颈顶部疼痛和头鸣: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

感觉区配合内脏区(胸腔区、胃区、生殖区)可以用于有关部位外科手术的头针麻醉。

(3)舞蹈震颤控制区:位于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图10-85)。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和震颤麻痹综合征(一侧的病变针对侧,两侧都有病变针双侧)。

(4)晕听区:位于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图10-85)。

主治:耳鸣,听力减退,眩晕等症。

(5)言语二区:位于顶骨结节下方2厘米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厘米长直线(图10-85)。

主治:命令性失语。

(6)言语三区:位于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的水平线(图10-85)。

主治:感觉性失语。

(7)运用区:位于顶骨结节起分别引一垂直线和与该线夹角为40度的前后两线,长度均为3厘米(图10-85)。

主治:失用症。

(8)足运感区;位于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向后引3厘米长的水平线(图10-86)。

主治: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急性腰扭伤,皮层性多尿,夜尿,子宫脱垂等。

头顶面刺激区

(9)视区:位于在枕外粗隆水平上,旁开枕外粗隆1厘米,向上引平行平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直长线(图10-87)。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头后面刺激区

(10)平衡区:位于在枕外粗隆水平上,旁开枕外粗隆3.5厘米,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直线(图10-87)。

主治:小脑疾患引起的平衡障碍等。

(11)胃区:位于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取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厘米长直线(图10-88)。

头前面刺激区

主治:胃痛及腹部不适等。

(12)胸腔区:位于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发际上下引2厘米长直线(图10-88)。

主治:支气管哮喘,胸部不适等症。

(13)生殖区:位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直线(图10-88)。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

2.适应范围

头针主要适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引起的瘫痪、麻木、失语等症。此外,还可治疗眩晕、腰腿痛、夜尿 等。目前,在头针治病的基础上又创造的头针麻醉,已经应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如感觉区配合内脏区(胸腔区、胃区、生殖区)可以用于有关部位外科手术等。

3.操作方法

按照病情刺激区,采用坐位或卧位,局部进行常规消毒,用26-28号、1.5-2.5寸长的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30度左右夹角,用夹持进针法刺入帽状腱膜下,达到该区的应有长度后,要求固定不提插,捻转时用与拇指掌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掌指关节连续伸屈,使针身左右旋转,每次2-3转,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左右,捻转2-3分钟,留针5-10分钟。捻针时或间隔时都要嘱咐患者或其家属协助活动肢体,加强对患肢功能的锻炼。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捻两次即可起针,起针后用于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瘫痪病人一般每日或隔日针一次,连续10-15次为一疗程,休息3-5天后再开始下一疗程。

4.注意事项

(1)对脑溢血患者,须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方可进行头针治疗。

(2)如患者并发高热、心力衰竭等症时,不宜立即采用头针。

(3)由于捻转时间较长,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以防止晕针。

(4)头部针刺易于出血,起针时须用干棉球按压针孔,并注意局部常规消毒,以防感染。

第五章 其他疗法

一、按摩疗法

按摩疗法是运用医护人员的双手,在病员身上推穴道,循经络,并结合有关部位进行按摩,使机体内部产生发散、宣通、补泻等作用,从而达到散寒止痛、健脾与胃、消积导滞、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扶正祛邪的目的。

(一)适应证

发热畏寒头痛、咳嗽气喘、腹胀泄泻、脘痛纳呆、痿证、痹证、跌打损伤、筋骨不利等。

(二)操作方法

1.推法 用拇指指腹或指侧面贴于治疗部位,通过有节律的腕关节的活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使力作用于患处;或用食中二指着力于治疗部位来回有规律地推动;或以手掌或大小鱼际紧贴体表作回旋推转的动作。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图10-89,90)

推法1

推法2

2.拿法 用大拇指或其他手指作对称使劲,拿捏治疗部位之肌肉或筋腱关节的方法。此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适用于四肢、肩、颈、腋下,一个部位拿1-3次即可(图10-91)。

拿法

3.按法 用拇指或掌根、肘关节鹰嘴突按压治疗部位而稍留片刻的方法。适用于全身各部。(图10-92)

按法

4.摩法 用拇指或掌根、鱼际贴于患部,作不断的,盘旋动作的方法。快速法每分钟120次左右,慢速法每分钟50次左右。适用于全身各部(图10-93,94)。

掌摩法

指摩法

5.揉法 将大鱼际或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于患部,微用力左右不停地移动。要求腕关节转动旋回。全身各部均适用。(图10-95)

揉法

6.摇法 用两手在病关节上下或前,托住或握住,左右旋转摇动,缓缓而行。适用于四肢、颈部及腰关节。(图10-96,97)

摇茎法

摇肩法

7.磙法 手法微曲,以手背指掌关节处接触患部,前臂作连续内旋、外旋动作,带动指掌关节滚动。一般用单手或双手交替操作,也可用双手同时操作。适用于颈、腰、背、臂、四肢部。(图10-98)

磙法

8.搓法 用双手掌挟住患处,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适用于四肢、腰背、胸腹部。(图10-99)

搓法

9.掐法 以拇指和食指上下对称地掐取某一部位或穴位,并用力内收的方法。适用于四肢、头面部,有开窍提神的作用。(图10-100)

掐法

10.捏法 用拇、食二指或五指将患者皮肤,肌肉,肌健按走向或经络循行方向,作连续不断向前提捏推行。适用于全身各部。

(三)注意事项

1.根据病员的年龄、性别、病情、病位,选定施术的部位,采用合适的体位和手法。

2.施术前应剪修指甲,将手洗净,避免损伤病员皮肤。

3.为减少阻力或提高疗效,术者手上可蘸水、滑石粉、石蜡油,姜汁、酒等。

4.在腰、腹部施术前,应先嘱病员排尿。

5.治疗中要随时遮盖不需暴露的部位,防止受凉。

6.手法应熟练,并要求柔和、有力、持久、均匀,运力能达组织部,时间一般每次15-30分钟。

7.严重心脏病、结核病、出血性疾病、癌症、急性炎症及急性传染病者,以及皮肤破损部位均禁止按摩。孕妇的腰腹部禁止按摩。

二、发泡疗法 

用药物敷于患处或一定的穴位,使局部皮肤红、灼、起泡、叫做发泡疗法。具有祛邪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一)适应证

痹证、黄疸、哮喘、 疟疾、水肿初起等。

(二)操作方法

1.将中草药(如灵仙叶、毛茛、大蒜等)适量洗净,切碎,捣烂。

2.将药物敷于一定部位。一般痹证敷于关节肿胀处;坐骨神经痛敷于承山、环跳穴;疟疾敷陶道穴;黄疸敷一侧内关穴(病情发转再敷另一侧);哮喘敷天突或膻中穴。上覆盖纱布、塑料纸,用胶布固定。

3.待局部自觉有蚁行感,皮肤红、灼、疼痛时,即将药取下。几小时后皮肤起泡胀满。经常规消毒,用消毒针刺入水泡下方,抽出泡内液体。上覆以无菌纱布并固定。若有液体渗出,可继续抽吸。

(三)注意事项

1.施术前要向病员说明该疗法的作用、操作过程及可能发生的反应及变化情况。

2.药饼不宜过湿,敷的范围不宜过大。敷药后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3.发泡后嘱患者注意休息,切勿碰破水泡,抽液时要做到无菌操作,防止感染。若已感染、按感染伤口处理。

4.体弱者慎用本法,皮肤有病变的部位禁止发泡。

三、熏洗疗法

将药物煎泡并趁热熏洗患处的方法,叫做熏洗疗法。因所用药物不同,故分别具有疏通腠理、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等作用。

(一)适应证

目赤肿痛、筋骨疼痛、皮肤病、阴痒带下、肛门疾病等。

(二)操作方法

1.四肢熏洗法

①将煎好之药液倒入盆内,加热水至所需量。

②将橡皮单垫于盆下,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围盖患肢及盆,使蒸汽熏蒸患部。待药液不烫时,将患部浸入药液中泡洗。

2.坐浴法

①将煎好之药液倒入坐浴盆内,加热水至所需量,盖上有孔木盖。

②患者暴露臀部坐木盖上,使患部对准盖孔进行熏蒸,待药液不烫时,拿掉木盖,坐入盆内泡洗。

3.眼部熏洗法。

①将煎好的药液用腕盛好,碗口盖上纱布,中间露一个小孔,患眼对准小孔,接受熏蒸。

②待药液不烫时,用镊子夹纱布蘸药液轻轻擦洗患眼。

(三)注意事项

1.注意保温,室内应温暖避风,暴露部分尽可能加盖衣被。

2.注意掌握药液温度,防止烫伤皮肤。

3.被包扎的患部,熏洗时应揭去敷料,熏洗完毕,应更换敷料,重新包扎好。

4.孕妇及月经期禁用坐浴法。

四、敷药法

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方法,叫做敷药法。因所敷的药物不同,故分别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止血、促使肿毒消散或溃破等作用。

(一)适应证痈、疽、疮、疖、跌打损伤、哮喘、高血压等。

(二)操作方法

1.或将鲜药捣烂,平摊于棉垫上。

2.取一块大小相等的棉纸或纱布覆盖在药物上,将四边住里折叠整齐。

3.清洁局部,将药物敷贴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三)注意事项

1.敷药时温度要适中,以0.2-0.5厘米厚为宜,围敷时药膏要超出肿块2厘米左右。

2.用水或药汁、醋调配的敷药,容易干燥,须经常加原调的液体湿润,以免降低药效和引起不适。用饴糖调敷的药,热天容易发酵,可加适量新洁尔灭防腐。

3.敷药后应注意观察,如皮肤过敏,应立即洗去敷料。

五、热熨法

利用吸热的物体,或拌上某些药物,加热后熨在局部或特定穴位上,适当地移动位置,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定痛、祛瘀消肿的方法, 叫做热熨法。

(一)适应证

痹证、腰腿痛、腕腹痛、泄泻等。

(二)操作方法

将坎离砂放治疗碗内,加2%醋酸或食醋适量,拌匀,装上布袋,待温度升至45-50度后熨敷患处。或将盐、麸皮、晚蚕沙等炒至60-70度,装入布袋熨敷患处,每次15-30分钟。

(三)注意事项

1.热证、实证、局部无知觉者禁用。

2.热熨前局部可涂层薄油脂保护皮肤。坎离砂温度过高时,在砂袋下加布垫,并注意病员的感觉反应,避免烫伤。

3.随时观察皮肤有无潮红、水泡;烫伤,应立即停止热熨,局部涂以烫伤的药物。

六、贴药法

将膏药或植物鲜叶贴于患处的方法,叫做贴药法。具有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散结止痛、消肿拔毒作用。

(一)适应证

临床各科疾病均可采用。

(二)操作方法

1.清洁皮肤,剃去较长密的毛发。

2.剪去膏药周边四角,置文火上加温,使之软化后揭开。

3.膏药外缘用棉花转上一围,趁热贴上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4.植物叶(如苦瓜叶、玉簪叶)要在临用时取鲜叶洗净贴患处,必要时用纱布包裹,胶布固定。

(三)注意事项

1.烘烤膏药以柔软能揭开为度,防止粘贴时烫伤皮肤及膏药外溢;掺有麝香药末时,不宜久烤,以免香气散失。

2.发现皮肤发红,发痒,起疹子或水泡,为过敏所致,应立即取下,暂时停贴。

3.取下膏药后,随即用松节油或汽油擦拭干净,以免沾污衣服。

七、吹药法

将药末均匀地吹到患处的方法,叫做吹药法。因药不同,故分别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芳香开窍等作用。

(一)适应证

口腔、咽喉、耳、鼻等疾病。

(二)操作方法

1.

2.

(三)注意事项

1.动作要轻柔敏捷,药末要均匀撒布于整个病变部位。

2.

3.口腔、咽喉吹药后半小时不要喝水、进食和吞咽,以提高疗效。

第六章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一、中风

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证。其发生多由肝阳偏亢,气血上逆所致。中风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血管意外疾病。

1.闭证:神志昏沉,牙关紧闭,两手紧握,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闭塞、脉弦滑而数。

治法:取督脉和十二井穴为主,平肝熄风,开窍启闭,用毫针泻法或点刺出血。

处方: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

加减:牙关紧闭加颊车、合谷;语言不利加哑门、廉泉、通里、关冲。

2.

主治:目合口张、手撒遗溺、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脉象细弱等。

治法:取任脉经穴为主,用大艾炷灸之。

处方:关元。神阏(隔盐灸)

附注:(1)凡年高形盛气虚,或肝阳亢越,自觉头晕、指麻者,宜注意饮食起居,并针灸风市、足三里等穴作为预防措施。(2)指导病员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并配合推拿、理疗。(3)脑血管意外急性期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二、感冒

1.风寒感冒

主证:头痛、四肢酸楚,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咯稀痰、恶寒发热(或不热)、无汗、脉浮紧、舌苔薄白。

治法:取手太阴、阳明和足太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泻法;体虚者平补平泻,并可用灸。

处方:列缺、风门、风池、合谷。

2.风热感冒

主证: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脉浮数、苔薄微黄。

治法:取手太阴、阳明、少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泻法。

处方: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外关。

三、中暑

1.轻证

主证:身热少汗、头晕、头痛、胸闷、恶心、烦渴、倦怠思睡、舌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取督脉和手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大椎、曲池、合谷、内关。

2.重证

主证:壮热口渴、唇燥肤热、烦躁神昏、甚至转筋、抽搐、苔黄、舌红、脉洪数;气阴两脱,则见面色苍白、汗出气短、血压下降、四肢抽搐、神志不清、舌淡、脉细数。

治法:取督脉和任脉经穴为主。署热蒙心针刺用泻法;气阴两脱可用灸法。

处方:百会、人中、十宣、曲泽、委中、阳陵泉、承山、神阏、关元。

转筋者,近取筋会、阳陵泉和承山穴以舒筋解痉。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

加减:渴饮加金津、玉液以清热生津。

四、哮喘

1.实证

风寒外袭,证见咳嗽、咯吐稀痰、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脉浮紧、苔薄白;因痰热者多见咯痰粘腻色黄、咯痰不爽、胸中烦满、咳引胸痛,或见身热口渴、大便秘结、脉骨数、苔黄腻。

治法:取手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风寒可酌用灸法;痰热可兼取足阳明经穴,不宜灸。

处方:膻中、列缺、肺俞、尺泽。

风寒加风门;痰热加丰隆;喘甚加天突、定喘。

2.虚证

主证:病久肺气不足,证见气息短促、语言无力,动则汗出,舌质淡或微红,脉细数或软无力。如喘促日久,以致肾虚不能纳气,则神疲气不得续,动则喘息、汗出、肢冷、脉象沉细。

治法:调补肺肾之气为主。毫针用补法,可酌情用灸。

处方:肺俞、膏肓俞、气俞、足三里、太渊、太溪。

附注:(1)哮喘伴有支气管炎者,应在哮喘发作缓解后,积极治疗支气管炎。(2)发作发严重或持续不解者,应配合药物治疗。(3)须注意预防。气候转冷及时添衣;过敏体质应注意避免接触致敏原和过敏食物。

五、呕吐(附:呃逆)

主证:寒客胃脘、时吐清水或稀涎、进食则吐、苔白脉迟、喜暖畏寒、或大便溏薄。热蕴则为多食即吐、呕吐酸苦热臭、口渴、喜寒恶热、便秘脉数苔黄、痰饮蓄,多见胸痞眩晕、呕吐痰涎、或见心悸、苔白脉滑。宿食不消,则见脘腹胀满或疼痛、食入更甚、暧气食臭、便秘矢气、苔厚腻脉滑实。肝气横逆,多见胁痛呕酸、脉弦。胃气虚弱,则呕吐时作。食不甘味,纳少,便溏、神疲、脉弱、苔薄腻。

治法:取足阳明经穴为主。寒者留针多灸;热则疾出不灸;肝气犯胃、泻足厥阴经穴,补足阳明经穴;中虚宜兼补脾气。

处方: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热吐加合谷、金津玉液;寒吐加上脘、胃俞;痰饮加膻中、丰隆、食积者配下脘、璇玑;肝逆则加太冲;中气虚者兼用脾俞、章门。

附:呃逆

呃逆多由邪气与积滞中阻,或暴怒气逆,胃膈气失宣降所致。主证为呃感连续,声短而频。如偶发者不治自愈。如发作不止,则宜宽膈和胃、降逆调气,可取内关、足三里、或加巨阏、膈俞。

六、泻泄

泻泄又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溏或呈水样而言。包括急慢性肠炎,肠结核等疾患。

1.急性泻泄

主证:若偏寒湿则粪质清稀、水谷相杂、肠鸣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脉迟、舌苔白滑;偏于湿热则所下黄糜热臭、腹痛、肛门灼热、尿短赤、脉濡数、舌苔黄腻或兼有身热口渴等。

治法:以疏调肠胃气机为主。偏寒者可留针,并用艾条或隔姜灸;偏热者用泻法。

处方: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

2.慢性泄泻

主证:如属脾虚则面色萎黄、神疲肢软、纳差、喜暧畏寒、便溏、脉濡缓无力、舌嫩苔白;肾虚则每日黎明前,腹微痛、痛即欲便,或腹鸣而不痛,腹部与下肢畏寒、脉沉细、舌淡、苔白。

治法:以健脾胃与温肾阳为主。针用补法,可多灸。

处方:脾俞、中脘、章门、天枢、足三里、肾虚者加命门、关元。

七、痢疾

本病为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为主证。一般分为湿热痢、寒湿痢、噤口痢、休息痢等。

主证:湿热痢主证为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并兼见肛门灼热、尿短赤、脉滑数、苔黄腻或恶寒发热、心烦口渴等。寒湿痢则下痢粘白冻、喜暖畏寒、胸脘痞闷、口淡不渴、苔白腻、脉濡缓或迟。噤口痢主证为痢下赤白饮食不进,食则呕恶。休息痢则久延不愈,屡发屡息,或轻或重,发则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休止则大便时干时稀。

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偏寒者加灸;久痢宜兼顾脾肾。

处方:合谷、天枢、上巨虚(或足三里)。湿热痢加曲池、内庭;寒湿痢加中脘、气海;噤口痢加中脘、内庭;休息痢兼用脾俞、胃俞、关元、肾俞。

八、便秘

粪便常在肠内滞留二天以上,粪质坚硬,排便时艰涩难下者,称为便秘。分实秘、虚秘。

1.主证

实秘:便次减少,常须三、五日量次或更长时间。便则努争,坚涩难下。如属热邪壅结,则身热、烦渴、口臭、喜凉、脉滑实、苔黄燥;气机郁滞者,每见胁腹胀满或疼痛、噫气频作、纳食减少、脉弦、苔薄腻。

虚秘:属气血虚弱者,则见面色唇甲光白无华、头眩心悸、神疲气怯、舌淡苔薄、脉虚细等。如阴寒凝结,可有腹冷痛、喜热畏寒、脉沉迟舌痰苔白润等证。

2.治法:取大肠经俞、募穴及下合穴为主。实秘用泻法,虚秘针用补法,寒秘可则灸。

3.处方: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热结加合谷、曲池;气滞加中脘、行间;气血虚弱加脾俞、肾俞;寒秘灸气海、神阏。

九、癃闭

本病以排尿困难,甚或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证。病势缓,点滴而下者谓之“癃”;病势急小便不通,欲溲不下者称为“闭”。

1.肾气不足

主证:小便淋沥不爽、排尿无力、面色晄白、神气怯弱、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而尺弱。

治法:以取足少阴经穴为主,辅以膀胱经背俞穴,针用补法或用灸。

处方:阴谷、肾俞、三焦俞、气海、委阳。

2.温热下注

主证:小便量少、热赤、甚至闭寒不通、小腹胀、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以取足太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

处方: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中极。

3.外伤

主证:小便不利、欲解不下、小腹胀满、有外伤或手术病史。

治法:以通调膀胱气机为主,针灸酌选。

处方:中极、三阴交。

十、淋证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淋沥刺痛、溲之不尽等证而言,包括现代医学的泌尿系感染和泌尿系结石等病。

1.主证

排尿时茎中涩痛、淋漓不尽;或见小腹胀满,点滴难下;甚或突然腰痛;有兼尿中见血;或尿时挟砂石;或小便浑浊、粘稠如膏。亦有不耐劳累,遇劳而发作者。

2.治法:以疏利膀胱气血、利尿定痛为主,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

3.处方;膀胱俞、中极、阴陵泉、行间、太溪。

加减:如尿血加血海、三阴交;小便如膏加肾俞、照海;少腹痛满加曲泉;尿中结石加委阳、然谷;遇劳即发者去行间加灸百会、气海。

十一、遗精

可分梦遗和滑精。凡有梦而遗精者名梦遗;无梦而精自滑出的为滑精。

1.主证:梦遗每在睡梦中发生遗泄、睡眠不安、阳事易举。如久遗而又频繁者,可有头晕、精神不振、耳鸣腰酸等证。滑精则不拘昼夜,动念则常有精液滑出,形体瘦弱,脉细软,甚至心悸、阳萎等。

2.治法:梦遗以交通心肾为主,针用平补平泻法;滑精以补肾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3.处方:关元、大赫、志室。

梦遗加心俞、神门、内关;滑精加肾俞、太溪、足三里。

十二、阳痿

1.主证:阴茎痿软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常伴头晕目眩、面色晄白、神疲腰膝酸软、脉细弱等证。

2.治法:以补肾气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3.处方: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

[附注]本病多属功能性,因此在治疗时可加强作思想工作,治疗时停止房事。

十三、不寐

指以经常不易入睡或睡不深熟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1.主证:难以入寐,寐而易醒,醒后不易再睡,亦有时寐时醒甚或彻夜不寐等。病因不同,各有兼证;如属心脾亏损,则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易汗出、脉多细弱;肾虚则头晕、耳鸣、遗精、腰酸、舌红、脉细数;心胆气虚则见心悸多梦、喜惊易恐、舌淡、脉弦细;精志抑郁肝阳上扰则为性情急燥易怒、头晕、头痛、胁胀胀痛、脉弦;胃中不和则见脘闷暧气或脘腹胀痛、苔厚腻,脉滑等证。

2.治法:以安神为主。根据辩证选穴,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或针灸并用。

3.处方;神门、三阴交。

心脾亏损加心俞、厥阴俞、脾俞;肾亏加心俞、太溪;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大陵、丘墟;肝阳上扰配肝俞、间使、太冲;脾胃不和配胃俞、足三里。

十四、癫狂

1.癫证。多由思虑太过、情怀抑郁,以致肝失条达、脾气不运、津液凝滞为痰、痰浊上逆、神明失常、发为癫证。

主证:沉默呆滞、精神抑郁、表情淡默、或喃喃自语、语无伦次;或时悲时喜、器笑无常,胡思乱想,多疑易惊,不思饮食,舌苔薄腻,脉弦细或弦滑。

治法:取背俞穴为主,佐以原、络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处方:心俞、肝俞、脾俞、神门、丰隆。

2.狂证。多由所求不遂、肝胃火盛,挟痰上扰,致使神志逆乱、心神失主而致。

主证:病起急骤、吵扰不宁、两目怒视、毁物打人、不分亲疏、气力逾常、不思饮食、舌红绛、苔黄 腻、脉弦滑。

治法:取督脉穴为主,兼清痰火、针用泻法。

处方:大椎、风府、水沟、内关、丰隆。

十五、痫证

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失常的疾病,俗称羊痫风。

1.主证:本病一般多属实证,但反复发作可致正虚。发病之前,可有头晕、胸闷、神疲等先兆,旋即昏仆、不省人事、面色苍白、牙关紧闭、双目上视、手足抽搐、口吐涎沫、甚则二便失禁。发后头昏、肢软、神疲、苔薄腻、脉弦滑、久病则脉细。

2.治法:取任脉、督脉为主、佐以豁痰开窍。

3.处方:鸠尾、大椎、腰奇、间使、丰隆。

十六、眩晕

眩是眼花,晕为头晕。轻者平卧闭目片刻即安;重者如乘坐舟车,旋转起伏不定,以致站立不稳。本证可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疾病及脑部肿瘤等。

1.气血不足

主证:头晕目眩、两目昏黑、泛泛欲吐、四肢乏力、面色光白、心悸失寐、怯冷倦卧、脉微细。

治法:以培补脾肾两经为主,用补法、可灸。

处方: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

2.肝阳上亢

主证:头晕目率、泛泛欲吐、腰膝酸软、舌红脉弦。

治法;取肝胆两经为主,针用泻法。

处方: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3.痰湿中阻

主证:头晕目率、胸痞欲呕、纳差、心烦苔厚腻、脉滑。

治法:和中化浊为主,针用泻法。

处方:中脘、内关、丰隆、解溪。

十七、头痛

头痛系患者的一种自觉症状。常见于高血压、颅内肿瘤、神经机能性头痛、感染性发热性疾病等。

1.风袭经络

主证:发时痛势阵作,如锥如刺、痛有定处,甚则头皮肿起成块,一般无其他兼证。治法: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毫针刺用泻法、留针。

处方:巅顶部:百会、通天、阿是穴、行间。

前头部:上星、头维、阿是穴、合谷。

后头部:后顶、天柱、阿是穴、昆仑。

2.肝阳亢逆

主治;头痛目眩,尤以头之两侧为重。心烦善怒、面赤口苦、脉弦数、舌红苔黄。治法:取足厥阴、少阳经穴为主。用泻法。

处方:风池、百会、悬颅、侠溪、行间。

3.气血不足

主证:痛势绵绵、头目昏重、神疲无力、面色不华、喜暧畏冷、操劳或用脑过度则加重,脉强弱,苔薄白。

治法:取任、督经穴和背俞穴为主。毫针刺用补法、可灸。

处方:百会、气海、肝俞、脾俞、肾俞、合谷、足三里。

[附注]

头痛如针灸治疗多次无效或继续加重者,应考虑有无颅脑病变,需及时治疗原发病。

十八、痹症

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畅,引起关节、肢体等处出现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状,名为痹证。可包括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及神经痛等。

1.主证:

(1)风寒湿痹。关节酸痛或部分肌肉酸重麻木,迁延日久可致肢体拘急,甚则关节肿大。又可分为以下三型:

行痹:肢体关节走窜疼痛,痛无定处,有时兼有寒热,舌苔黄腻、脉浮。

痛痹:遍身或局部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得热稍缓,遇冷则剧,苔白脉弦紧。

着痹:关节酸痛、肌肤麻木、痛有定处,阴雨风冷每可使其发作,苔白腻,脉濡缓。

(2)热痹。关节酸痛、局部热肿、痛不可近、关节活动障碍、可涉及单或多个关节,并兼有发热、口渴、苔黄燥、脉滑数等症状。

2.治法:以循径与患部穴为主,亦可采用阿是穴。行痹、热痹用毫针泻法浅刺;痛痹多灸,深刺留针,如疼痛剧烈的可隔姜灸;着痹针灸并施或兼有温针和拔罐等法。

3.处方:

肩部:肩髎、肩髃、肩臑。

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尺泽。

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

背脊:水沟、身柱、腰阳关。

脾部:环跳、居髎、悬钟。

股部:秩边、承扶、阳陵泉。

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行痹加膈俞、血海;痈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足三里、商丘;热痹加大椎、曲池。

十九、痿证

痿证,是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小儿麻痹后遗症、早期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癔病瘫及周期性瘫痪等。

1.主证:四肢筋肉弛缓无力,失去运动功能。初起多有发热。继则上或下肢,偏左或偏右,痿软无力;重者下肢完全不能运动肌肉日渐瘦削,但无疼痛症状。

(1)肺热;兼有发热、咳嗽、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脉细数。

(2)湿热:兼有身重、小便混浊、胸闷、或两足发热、得冷则舒、舌苔黄腻、脉濡数。

(3)肝肾两亏:兼有腰脊酸软、遗精早泄头晕目眩、脉细数、舌红。

2.治疗:以取阳明经穴为主。上肢多取手阳明,下肢多取足阳明。(参阅中风治法)。属肺热及湿热者,单针不灸用泻法;肝肾阴亏者,针用补法。

3.处方: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阳溪。

下肢: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

肺热者加肺俞、尺泽;温热型加阴陵泉、脾俞;肝肾两亏者加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发热者加大椎。

二十、面瘫

即面神经麻痹。临床以周围性面瘫为多见。

1.主证: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露晴流泪、额纹消失、患侧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少数病人初起时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

2.治疗: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太阳经为辅,采取局部取穴与循经远取相结合的方法。近取诸穴酌予浅刺、平刺透穴或斜刺。

3.处方:风池、阳白、攒竹、四白、地仓、合谷、太冲。

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人中;颜唇沟歪斜加承浆;乳突部疼痛加翳风。

二十一、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1.主证:一侧腰腿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主要是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或外侧及足部发生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行动时加重。直腿抬离试验阳性。

2.治法;取足太阳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一般均用泻法,亦可配合灸治或拔罐。

3.处方:肾俞、大肠俞、腰3-5、夹脊、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

二十二、痛经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少腹部出现较剧烈的疼痛称痛经。

1.实证:经行不畅,少腹疼痛。如腹痛拒接,经色紫而夹有血块,下血块后痛即缓解,脉沉涩的为血瘀;胀甚于痛,或胀连胸胁,胸闷泛恶,脉弦的为气滞。

治法: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酌量用灸。

处方:中级、次髎、地机、三阴交。

2.虚证:腹痛多在经净后,痛势绵绵不休;少腹柔软喜按,经量减少;每伴腰酸肢倦、纳少、头晕、心悸、脉细弱、舌淡。

治法:取任、督脉,足少阴和足阳明经穴。毫针刺用补法,并灸。

处方: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大赫。

二十三、胎位不正

指妊娠30周后,胎儿在子宫体内位置不正,常见于经产妇或腹壁松驰的孕妇。产妇本身多无自觉症状,经产科检查后才能确诊。

治法:选至阴穴,以艾条灸两侧至阴穴15-20分钟。每天1-2次,至胎位转正为止。据报道,成功率达80%以上,以妊娠7个月者成功率最高。

附注:胎位不正原因很多,须详细检查。如因骨盆狭窄、子宫畸形等引起,应作其他处理。

二十四、肠痈

即阑尾炎。多由阑尾腔梗阻或细菌感染引起。

主证:初起脘部或绕脐作痛,旋即转至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腹皮微急,右腿屈而难伸,并有发热恶寒、恶心呕吐、便秘、尿黄、苔薄腻黄、脉数有力。甚则痛势剧烈,腹痛拒按,壮热自汗;脉洪数。

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一般每日刺1-2次,重证可每隔4小时针刺1次。

处方:足三里、阑尾、曲池、天枢。

二十五、扭伤

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的软组织损伤,如皮肤、肌腱、韧带、血管等,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的损伤证候。

主证:主要表现为受伤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

治法:以受伤局部取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陈伤留针加灸或用温针。

处方:肩部:肩髎、肩髃、肩贞。

肘部:曲池、小海、天井。

腕部:阳池、阳溪、阳谷。

腰部:肾俞、腰阳关、委中。

髀部:环跳、秩边、承扶。

膝部:膝眼、梁丘、阳关。

踝部:解溪、昆仑、丘墟。

二十六、耳鸣、耳聋

多由暴怒、惊恐、肝胆风火上递,以致少阳经气闭阻或因外感风寒、壅遏清窍,或因肾虚气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而成。

1.主证:

实证:暴病耳聋或耳中觉胀,鸣中不断,按之不减。肝胆火逆多由面赤、口干、烦燥、善怒、脉弦。外感风邪多见寒热头痛、脉浮等证。

虚证;久病耳聋、或耳鸣时作时止,操劳时加剧,按之鸣声减弱,多兼头昏、腰酸、遗精带下、脉虚细。

2.治法: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实证针用泻法;虚证兼取足少阴经穴。针用补法。

3.处方:翳风、听会、侠溪、中诸。

肝胆火盛加太冲、丘墟;外感风邪加外关、合谷;肾虚加肾俞、关元。

二十七、牙痛

牙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证状,其发生主要与胃经郁火和肾阴不足有关。

1.主证:牙痛甚剧、兼口臭、苔黄、口渴、便秘、脉洪等,乃阳明火邪为患,痛甚龈肿兼形寒身热,脉浮数等者为风火牙痛;如隐隐作痛,时作时息,口不臭,脉细或齿浮动者,属肾虚牙痛。

2.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循经远道可左右交叉刺。

3.处方:合谷、颊车、内庭、下关。风火牙痛加外关,风池;阴虚者加太溪、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