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暑门 

(伤暑霍乱泄泻痢疾疟疾) 

[卷之二 暑门] 伤暑(附暑风) 

脉脉诀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脉浮自汗。或浮大而散。或洪而大。或弦细芤迟而隐。

伏而弱。或虚迟无力中。得洪缓。皆曰暑病也。或浮而虚者。暑风也。

症戴氏云:暑乃夏令炎暑也。有冒。有伤。有中。三者有轻重之分。或腹痛泄泻水者。胃与大肠受之。作呕者。胃口有痰。此二者冒暑也。宜黄连、退暑热。香薷、消蓄水。或身热头疼。燥乱不宁。或身如针刺者。为伤暑。此为热伤血分也。宜人参白虎汤。加黄芩、柴胡、或咳嗽。发热发寒。盗汗不止。脉数者。热在肺经。乃火乘金也。此为中暑。宜清肺黄连香薷饮。清暑益气汤之类。急治则可。少迟则难治矣。暑风。乃相火行令也。感之自口鼻而入。伤心包络之经。故卒倒不省人事也。其脉虚浮。外症头疼口干。面垢自汗。倦怠少气。

或背寒恶热。名曰暑风也。

治按洁古云动而得之。乃辛苦之人。动而火胜。热伤气也。脉洪而大。宜人参白虎汤主之。静而得之。乃安乐之人。静而湿胜。火伤金位。脉沉而实。宜大顺散。或苍术白虎汤主之。有阴胜阳者。宜清暑益气汤。大抵暑症。只宜黄连香薷饮。清暑益气汤。五苓散白虎汤等药。挟痰。加半夏、虚。加参之类。暑风。有挟火挟痰者。二陈汤。加黄连主之。实者。

可用吐法。昏迷不省人事者。先以苏合香丸。次以黄连香薷饮。加羌活、或用双解散。加香薷、尤妙。

方黄连香薷饮治暑症。自汗。烦渴而噪。

香薷(三钱)浓朴(姜制)扁豆(姜炒各二钱)黄连(一钱五分)上作一服。用水二钟。煎一钟。井水沉冷服。

远行受热者。加人参、石膏、滑石(各等分)、甘草(五分)、此动而得之。

噪渴引饮。自汗。脉沉。加人参(一钱五分)、麦门(二钱)、五味(一钱)、此静而得之。

虚烦身热。自汗。清暑益气汤。

伤暑挟痰。加半夏、南星(各一钱)、姜汁竹沥传送。

呕吐。加干姜(五分)、藿香、半夏、陈皮(各一钱)。

挟泻。加五苓散(五钱)暑风。加防风、羌活(各一钱)、有痰壅盛。再加半夏、陈皮(各八分)。

又方清暑益气汤养脾。清肺。补中。行湿。夏秋治暑通用。

黄人参白术(各一钱五分)当归苍术陈皮麦冬(各一钱)神曲泽泻黄柏(各七分)青皮甘草升麻干葛(各五分)五味(十二粒)上用姜一片。枣一枚。煎。食远稍热服。

暑泻。加浓朴、扁豆(各一钱),去当归、麦门冬。

暑痢。加黄芩、黄连、槟榔、枳壳(各八分)、木香(六分)、乌梅(二个)。

暑疟。加柴胡、黄芩(各一钱)、川芎、草果(各八分)、倍用青皮。

暑渴。加石膏(二钱)、知母、粳米(各一钱五分)。

伏暑之时。头痛。身热。脚软。精神短少。四肢无力。不思饮食。怠惰嗜卧。俗呼为注夏。

加白芍药、半夏(各一钱)、川芎(七分),去泽泻、青皮。

暑风。加防风、羌活、荆芥穗、香薷(各一钱),去泽泻、青皮、黄柏。

中暑。脉微迟。或隐伏。渴而下利。四肢厥冷。不省人事。

本方加熟附(一钱)、以行参之功。达于四肢。而自温矣。勿作寒治。

[卷之二 暑门] 霍乱 

脉六脉隐伏。右关弦滑。浮洪者可治。微而迟。气少不语者难治。两关弦缓者。乃木克土也。不急治而则死。

症陈无择云:霍乱者。心腹卒痛。呕吐下利。增寒壮热。头痛眩晕。先心痛。则先吐。先腹痛。则先痢。心腹俱痛。吐痢俱作。甚则转筋入腹遂毙矣。盖此症乃阴阳反戾。清浊相干。阳气暴升。阴气顿绝。治之则宜温暖。切禁寒凉。转筋以阳明养宗筋。属胃与大肠。今暴吐下。津液顿亡。外感四气。内伤七情。饮食甜腻。攻闭诸脉。枯削宗筋。失养必致挛缩。甚则舌卷卵缩者。难治也。又有干霍乱者。忽然心腹胀满。绞刺疼痛。蛊毒烦冤。欲吐不吐。欲利不利。顷刻便至闷绝。最难治。死在须臾。以其升降不通故也。惟吐法最良。或下之亦妙。吐下后。以二陈加参术调之。

治霍乱。乃阳明症。宜和中平胃为主。治以生姜理中汤最妙。吐利转筋。胁下痛。脉弦者。木克土也。平胃散。加木瓜主之。吐利转筋。腹中痛。体重。脉沉而细者。四君加白芍药干姜主之。四肢厥冷。脉微者。附子理中汤主之。身热烦渴者。钱氏白术散。转筋者。男子宜以手挽其阴。女子以手牵其乳。此千金妙法也。大抵此症急无药。惟陈氏吐法最佳。后随症调理。

方六和汤治伏暑霍乱。

人参白术半夏杏仁(各八分)甘草(四分)砂仁(六分)藿香木瓜茯苓扁豆浓朴(各一钱)香茹(一钱五分)上作一服。用生姜三片。枣一枚。水一钟半。煎八分。不拘时服。

不渴。腹痛。吐利。加干姜(七分)。

渴而腹痛。吐利。加干葛(八分)、泽泻、滑石(各七分)、麦门冬(八分)、五味(五分)。

转筋。加酒当归、酒红花(各七分)、黄芩(八分)。

四肢厥冷。脉微者。加干姜、附子(各一钱)。

又方三因吐法用治霍乱。并干霍乱。急无药者。此法极妙。用极咸盐汤二升。热饮一升。

刺口探令吐宿食尽。不吐更服。吐讫仍服。三吐乃止。此法胜于他法远矣。世俗鄙而不用。

坐视其死。哀哉。吐后以二陈汤。加参术调理。万无一失。

[卷之二 暑门] 泄泻 

脉右关脉弦大。或弦濡而滑。为泄泻。脉数疾为热。沉细为寒。弦而迟者气泄。心脉止者惊泄。诀云。下利微小即为生。脉大浮洪无瘥日。

症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又曰:湿多成五泄。戴氏云:有飧泄者。谓水谷不化而完出。湿兼风也。溏泄者。渐下污积粘垢。湿兼热也。泄者。利下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濡泄者。体重软弱。泄下多水。湿自甚也。滑泄者。久下不能禁。因湿胜气脱也。若此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其可执一而治之乎。

治按戴氏云:泻水腹不痛者。湿也。宜四苓散。加二术。饮食入胃不住。完谷不化者。

气虚也。四君子汤。加白芍药、升麻、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者。火也。四苓散。加芩、连、木通、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二陈加苍白术、海石、青黛、黄芩、神曲、或用吐法。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食积也。轻者。保和丸。重者白术、枳实、山楂、神曲大黄、消而下之。后用参苓平胃散调之。大抵治泻通用胃苓汤。随症加减。

方胃苓汤治泻通用。

浓朴苍术(各一钱)白术(一钱五分)陈皮(八分)甘草(炙三分)茯苓(八分)猪苓泽泻车前子(各七分)桂(三分)上作一服。姜一片。红枣一枚。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服。

夏秋之间。温热大行。暴注水泄。加黄连、扁豆(各八分)、升麻、山栀、木通(各五分)、白芍药(一钱)。

发热燥渴。加葛根、石膏、滑石(各一钱)。

黄胆。小便赤涩,加茵陈、石膏(各一钱)、山栀、木通、白芍药(各八分)。

饮酒便泄。此酒积也。加白芍药、黄连、扁豆、干葛(各一钱),去桂。

寒月溏泄清冷。腹痛。或伤生冷冻饮料食者。加神曲、麦芽、砂仁、益智、木香(各七分)、干姜(五分)。

久泻胃气下陷者。去猪苓、泽泻、车前子,加人参、黄、白芍药(各一钱)、升麻、柴胡、羌活、防风(各四分)。

久泻。脾胃虚滑不禁。加肉豆蔻(一钱)、诃子(八分)、木香、干姜(各五分)。

久泻。胃虚膨闷。干呕者。加藿香、砂仁、半夏、干姜(各七分),去猪苓泽泻、车前子。

热甚下泄如热汤者。加芩连、木通、滑石(各八分),去桂、腹中痛。下泄清冷。喜热不渴。此寒泻也。倍桂,加干姜、肉果(各八分)、木香(五分)、寒甚者。附子理中汤。(方见寒门)。

久泻谷道不合。或脱肛。此元气下陷。及大肠不行收令而然也。本方去浓朴、苍术、猪苓泽泻、车前子,加人参、芍药、神曲、诃子、肉果、乌梅、五倍子(各等分)为丸。防风升麻汤下。完谷不化。属热。加芩连、滑石(各一钱)、属气虚者。加人参、芍药、升麻(各等分),去猪苓泽泻、桂。食积泻。加山楂、神曲、麦芽、白豆蔻仁(各一钱)、甚者。枳壳大黄汤。

凡诸泻。本方。春加防风、白芍药(各八分)夏加黄连、香薷、扁豆(各一钱)。秋加藿香、槟榔、枳壳(各七分)、乌梅(二个)。冬加干姜、砂仁(各七分)。

又方助胃丸治大人小儿诸般泄泻。

浓朴苍术陈皮(各一两五钱)甘草(炙四钱)猪苓泽泻茯苓(各一两)白术(一两五钱)桂(三钱)肉果(鸡蛋清炒一两)山楂(二两)上为末。神曲二两。打糊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清米汤化下。

[卷之二 暑门] 痢疾 

脉脉滑。按之虚绝者。必痢也。寸浮数。尺涩。必下青脓血。沉弦。必下重。脉数。若微发热。汗出者。自愈。脉微弱数。自止。脉沉小留连者。易治。数大身热者。难治。

症痢者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粕相混。虽有痛不痛大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恼人者。谓之痢也。属湿热及食积。三者。别青黄赤白黑五色以属五脏。白者湿热伤气分。赤者湿热伤血分。赤白相杂。气血俱伤。黄者食积。或云青绿杂色。是风与火。下如豆汁者。赤白相混。湿毒也。钱氏云。红黄黑皆热。青白谷不化者为冷也。抑考其本。皆由肠胃所受饮食之积。余不尽行。留滞于内。湿蒸热秽。郁结日深。伏而不作。时逢炎暑。

相火司令。又调摄失宜。复感酷热之毒。至秋阳气始收。火气下降。蒸热蓄积。而滞下之症作矣。以其积滞之滞行。故名滞下。即痢是也。其湿热秽积干于血分则赤。干于气分则白。

赤白混下。气血俱受邪矣。久而不愈。气弱不运。脾积不磨。陈积既滑。下凝犹鱼脑矣。甚则脾胃空虚。开司失守。浊液迸流。色非一类。错杂混下。状如豆汁矣。若脾胃下陷。虚坐努箦。色如白脓矣。其热伤血深。湿毒积秽。粘结紫色。则紫黑矣。其秽浊积而欲出。气滞而不与之出。所以下迫窘痛。后重里急。数欲便而不能便。此皆大肠经有所途遏窒碍。气液不通故也。宜详审之。

治河间云滞下症。属湿热郁遏肠所致。又云无积不利。初起一二日。元气未虚者下之。枳壳大黄之类。此通因通用法也。又云行血则便脓自愈。当归白芍药桃仁红花之类。调气则后重自除。木香槟榔之类。切忌止涩。又云后重则宜下。木香槟榔丸主之。腹痛则宜和。白术白芍药甘草陈皮当归之类。身重则宜温。姜附之类。脓血稠粘。以重药竭之。身冷自汗。以重药温之。风邪内缩。宜汗之。防风羌活之类。溏为利者。温之。附子理中之类。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谓吐也。在下者竭之。谓下也。身表热者内疏之。柴胡葛根之类。小便涩者分利之。五苓之类。火热者寒之清之。芩连之类。气滞者调之。木香槟榔枳壳之类。积滞者去之。枳实浓朴大黄之类。气虚而下陷者升举之。人参黄白术甘草升麻之类。血虚者补之。人参当归芍药之类。呕者和之。生姜半夏陈皮之类。噤口者。胃热也。

人参黄连补而清之。各从其类也。变症多端。难以枚举。姑撮其要。以俟知者。

方加减黄芩芍药汤治赤白痢疾。

黄芩(炒)枳壳(各一钱五分)白芍药(炒二钱)槟榔(一钱)木香(八分)甘草(炙三分)当归(一钱)苍术(一钱)浓朴(八分)白术(一钱五分)陈皮(八分)黄连(炒一钱三味乃痢必用之药)上作一服。姜一片。枣一枚。水二钟。煎一钟。食远服。腹痛。加砂仁、木香(各五分)、后重。加滑石(一钱五分)。

赤痢。加川芎、桃仁(各一钱)、再加当归(五分)、初欲下之。加大黄(五钱或三钱量虚实用)。

白痢。加白茯苓(炒)、滑石(各一钱)、初欲下之。加大黄(五钱并量虚实增损)。

赤白相杂者。并加上二药。盖芎归桃仁以理血。滑石茯苓陈皮以理气初欲下者。亦加大黄(五钱)、食积。加山楂、枳实(各一钱五分)。

如白痢久。气虚胃弱。或下后未愈。减芩连、芍药(一半),去槟榔、枳壳、浓朴,加人参、黄、茯苓(各一钱)、砂仁、干姜(各五分)。

赤痢久。血虚胃弱。或下后未愈。减芩、连、枳壳(三之一),加川芎、熟地黄、阿胶(各一钱)。

赤黑相杂。此湿胜也。或小便不利。及赤涩短少。加木通、泽泻、茯苓(各一钱)、山栀(八分)、以分利之。

血痢。加川芎、生地、槐花、地榆(各一钱)、添当归(五分)。

久不愈。减芩、连(各七分),去槟榔、枳壳、浓朴、苍术,加阿胶、地榆、侧柏叶(各一钱五分)、荆芥穗(五分)。

炒黑干姜(七分)。

痢已久。重不去。此大肠坠下。去槟榔、枳壳,加升麻、荆芥穗(各五分)。

呕吐。加石膏(一钱五分)、半夏、山栀(各一钱)、入姜汁(一盏)、缓呷之。以泻胃口热。

痢而腹痛。加干姜、肉桂(各七分)。

痢久滑泄不禁。腹中已消。去槟榔、枳壳、浓朴、减芩连一半,加诃子肉果粟壳(各一钱)、乌梅(二个)。

痢久气血两虚。元气下陷者。去芩、连、枳壳、槟榔、浓朴,加人参、黄(各一钱五分)、升麻柴胡(各五分)。

痢而渴者。加麦门冬、滑石(各一钱)、五味(十五粒)、乌梅(二个)。

秋后痢。加扁豆、炒黑干姜、半夏(各八分)、减芩、连(三之一)。

春冬痢。加干姜、肉桂(各七分)、藿香、白豆仁、砂仁(各八分)、肉果(一钱)、减芩、连(三之一)痢而脉沉。四肢厥。自汗。下如溏。或澄澈清冷者。寒也。减芩、连、槟榔、枳壳、浓朴、苍术,加人参、熟附子、干姜(各一钱五分)、以温之。

又方加味香连丸治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脓血稠粘者。黄连(去芦毛净一斤,用吴茱萸半斤、烧酒半斤、湿透同黄连盒一时、炒干,去吴萸)、木香(四两不见火)、肉果(六两、用鸡蛋清炒透)、滑石(六两用牡丹皮三两同煮半日,去丹皮)、当归(二两酒浸焙干)、枳壳(麸炒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末。每用粟米糊为丸。绿豆大。每服大人八十丸。小儿五十丸。赤。灯心乌梅汤下。白。生姜粟米汤下。

又方参苓白术散痢后调理甚妙。(方见内伤类)。

本方加石菖蒲一两。木香五钱。为末。空心饮汤调服二钱。

[卷之二 暑门] 疟疾 

脉脉诀云:疟脉自弦。弦迟多寒。弦数多热。弦小紧者宜下。弦迟宜温。弦数宜汗。浮大而滑宜吐。洪数无力为虚。代散则死。

症内经曰:夏伤于暑。秋必痢疟。盖先热后寒。名曰温疟。但热不寒。名曰瘅疟。经年不瘥。结成瘕。名为老疟。亦曰疟母。寒热身重。骨节烦疼。胀满自汗。为湿疟。寒热不除。但惨振栗。病以时作。为牝疟。因伤食而得为食疟。一岁之中。长幼相似。谓之疫疟。

愚按内经、明言夏伤于暑所致。何世医悉谓脾寒。而用温热之药。盖战栗恶寒者。火极似水。

亢则害。承乃制故也。又按丹溪云:疟因暑邪舍于荣卫之间。腠理不密。复遇风寒。闭而不出。舍于肠胃之外。与荣卫煎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并则病作。离则病止。并于阳则热。并于阴则寒。浅则日作。深则间日。在气则早。在血则晏。渴者燥胜。不渴者湿胜也。机要云:在太阳经为寒疟。治多汗之。阳明经为热疟。治多下之。少阳经为寒热疟。治多汗之。此三阳经受病。谓之暴疟。发在夏至后处暑前。乃伤之浅者。在三阴经。则总谓之温疟。

发在处暑后冬至前。乃伤之重者。此说良是。其三阴经则作于子午卯酉日。少阴疟也。作于寅申巳亥日。厥阴疟也。辰戌丑未日。太阴疟也。临症宜详辨之。

治丹溪云:疟得于暑。当以汗解。或汗不得出。郁而成痰。宜养胃化痰。发汗为主。邪气得出。自然和也。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小柴胡,加川芎、苍术、升麻、葛根之类。有汗要无汗。扶正为主。带散。以参、、归、术、芍药、黄柏、麦冬、五味、之类。

补而收之。虚者。必用参术一二帖托住。其气不使下陷。后随症用他药。大渴大热。头疼如破。小柴胡,去半夏,加川芎、石膏、知母主之。暑疟。宜人参白虎汤。有痰者。二陈加常山吐之。不食者。必从食上得。当以食治。平胃散。加山楂、神曲、草果、青皮主之。

疟母在左胁下。令人自汗作痛。以青蒿、鳖甲为主。佐以三棱、莪术、香附、青皮、桃仁、治之。凡疟数发之后。便宜小柴胡,加常山、草果、青皮、乌梅、截之。久则中气虚弱。

病愈深而难治矣。

方柴苓二陈汤治诸疟。热多寒少者宜服。

柴胡白术苍术(各一钱五分)人参半夏(姜制)黄芩(各一钱)藿香川芎茯苓陈皮青皮(各八分)甘草(三分)浓朴(七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枣一枚。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服。

初发阴阳未分。加猪苓、泽泻(各八分)、桂(四分)。

若一日一发。午前者邪在阳分。加黄(一钱)、添茯苓、半夏(各五分)。

热甚。头痛。加石膏(一钱五分)、葱白汁(二匙)。

口渴。加石膏(一钱五分)、知母(一钱)、麦门冬(一钱)。

间日。或三日。午后。或夜发者。加当归、芍药、地黄、知母(各一钱)、酒红花、酒柏、升麻(各四分)、此邪在阴分。提起阳分。方可截。

若间一日。连二日。或日夜各发者。气血俱病。加黄(一钱)、添人参、茯苓(各五分)、以补气。加当归、芍药、地黄(各一钱五分)、以补血。

阳疟多汗。加黄(一钱五分)、以敛之。无汗。加葛根(一钱五分)、以发之。

阴疟多汗。加当归、芍药、地黄、黄柏、知母(各二钱)、以敛之。

无汗。倍柴胡、苍术,加升麻(七分)、葛根(一钱五分)、以发之。

胃弱食少。或服截药。伤脾胃。食少者。添人参(五分)、芍药(酒炒)、麦芽(各一钱)、砂仁、(五分)、扁豆(八分)。

若因食积者。加山楂、神曲、枳实、草果(各一钱)、黄连(四分)、瘴疟。加槟榔、知母、葛根、白芷(各一钱)、乌梅(三个)。

疟后变痢疾。补虚清热为主。添人参(五分),加砂仁(七分)、扁豆、黄连(各一钱)、木香、(七分)、当归(一钱二分)、芍药(一钱五分)、槟榔(七分)、乌梅(二个)。

若欲截之。加常山(一钱五分)、槟榔、草果(各一钱)、乌梅(七个)、水二钟煎空心服。

若日久虚疟。或疟。连岁不已。本方。去浓朴、苍术、川芎、藿香、青皮、减柴胡、黄芩、一半。加黄、当归(各一钱五分)、白芍药、知母、青蒿、地骨皮(各一钱)、鳖甲、(九棱或七棱者炙二钱)。

热多枣少者。或大渴者。加石膏(一钱五分)、知母、葛根(各一钱)、麦冬、山栀(各八分)、添黄芩(五分)。

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加丁香(七分)、官桂(一钱)、干姜(一钱)、草果(一钱)、甚者。加附子(一钱)、减柴芩一半。

春疟。加防风、干葛、白芷(各一钱)。

夏疟。加黄连、扁豆(各一钱)、香薷(一钱秋疟。加知母、归身、贝母、杏仁、麦冬(各一钱)。

冬疟。加杏仁(一钱)、桂枝(八分)、干姜(七分)、寒多。更加丁香(五分)。

若日久寒热不多。或无寒而但微热者。邪气已尽。夏月。用清暑益气汤。余月。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黄柏、短母(各八分)、滋补气血。截后调理。亦同此条。

又方截疟丹截诸疟神效。历试有验。

人参(二两去芦)雄黄(一两六钱另研)辰砂(六钱另研)上三味各为末。称定。于五月五日取五家粽为丸。豆大。大人十丸。小儿五丸。发日。五更空心无根水煎青蒿汤送下。忌生冷鸡鱼一月。

[卷之二] 湿门 

(伤湿肿胀黄胆诸痛喘嗽) 

[卷之二 湿门] 伤湿(附痞脾脚气) 

脉沉细微缓。或涩或濡。皆为湿脉。浮濡为风湿。沉涩为寒湿。滑疾。身热。烦喘。胸满。口燥。发黄。为湿热自甚。洪而动。湿热为痛。

症内经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又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土。按戴氏云:东南地下。多阴雨。地湿。凡受多从外入。多从下起。腿肿脚气者多。治当汗散。久者宜疏利。渗泄。西北地高。多食生冷。湿面乳酪鱼肉辛香炙爆之物。或饮酒后。寒气拂郁。湿热之邪。不能发越。故作肿胀。甚则水气胀满。通身浮肿如泥。按之不起。此则自内出也。辩其多少。通利二便而渗泄之。贾氏云湿为土气。火热能生湿土。故夏热而万物湿润。秋凉则万物干燥。湿本不自生。因热拂郁而不能宣行。故停滞而生湿也。况脾脆弱之人。易于感冒。

岂必水不流而后为湿哉。人只知风寒之威严。不知暑湿之炎暄。感人于冥冥之中也。治湿之法。宜理脾清热。利小便为上。故曰治湿不利小便。非知治也。

治丹溪云: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湿有自外入者。谓阴雨地湿。皆自外入。宜微汗散。经曰: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防风、羌活、白术、苍术、茯苓、甘草、微汗为动而已。不欲汗多。故不用麻黄桂枝等剂。湿在中下。宜淡渗利小便也。在下宜升提。贾氏谓治湿用葶苈木香散。煎下神芎丸。下水湿。消肿胀利小便。理脾胃。无出乎此。亦妙法也。

方加味五苓散治诸湿身重。小便不利。

白术(二钱)白茯苓(一钱五分)猪苓(一钱)肉桂(五分)泽泻苍术(各二钱)羌活(一钱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枣一枚。煎服。

如湿在上。肩背疼。头重项强者。加防风、白芷(各一钱)、升麻(五分)、微汗之。

湿在中。腹胀脐突。小便不利。加木通、姜皮(各一钱五分)、湿在下。腰膝痛。足重不能移。加薏芯仁(二钱)、木瓜、汉防己、黄柏(各一钱)。

湿热郁成黄胆。两服及遍身如金色者。加茵陈、石膏(各二钱)。

寒湿在下。腰重足痛。加酒防己、附子(各一钱)。

湿症汗多者。加黄(一钱)、桂枝、当归(各七分)、麻黄根(一钱五分)、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手足缓弱。肌体不仁。加防风防己当归、牛蒡子、威灵仙(各等分)。

诸痿因肺热所致。加人参、黄、生地黄、麦门冬、防己、黄柏(各一钱)、五味子(十五粒)、薏芯仁(一钱五分)。

风湿相抟。一身尽痛。手足痿痹。加防风、白芷(各一钱)、当归(一钱五分)、乌药、五加皮(各一钱二分)、木香(五分)。

臂痛。加当归(一钱五分)、白芍药、防风、川芎、白芷(各一钱)、升麻(五分),去猪苓、泽泻、桂。

脚气。防己、当归、木瓜(各一钱五分)、黄柏、防风、白芷(各一钱)、槟榔、苏叶(各七分),去猪苓、泽泻、忌补剂。并洗。

诸湿浮肿。并水气上多者。加防风、白芷(各一钱五分)、麻黄(一钱)、以汗之。下多者。加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五加皮(各一钱)、木通(一钱五分)、以利之。

暑湿熏蒸。令人燥闷。自汗烦渴。加香薷(二钱)、黄连、扁豆、浓朴(各一钱),去羌活、名薷苓汤。

麻木属气虚湿痰及死血。加人参、黄、当归(各一钱二分)、白芍药、防风、白芷(各八分)、柴胡、升麻(各五分)、黄柏、半夏(各一钱)。

四肢百节走痛。名痛风。在上。加川芎、白芷、酒芩、桔梗(各八分)、当归(一钱)、威灵仙(一钱)、桂枝(七分),去猪苓、泽泻、在下。加当归(一钱五分)、牛膝、陈皮、桃仁、木通、黄柏、防己(各一钱),去羌活,加川独活(七分)。

两手挛急。加半夏、当归、防风、天麻、白芷(各一钱),去猪苓、泽泻桂。

两脚挛急。加当归、杜仲、黄柏、木瓜、牛膝、薏苡仁(各一钱五分),去羌活。

走注疼痛。加当归、川芎、威灵仙(各一钱)、木香、枳壳(各七分)。

脚跟痛。加当归、白芍药、薏苡仁(各一钱五分)、知母、黄柏、牛膝(各一钱),去羌活,加独活。

[卷之二 湿门] 肿胀(肿即水肿。胀即肿满。) 

脉脉沉而濡。或浮而数者。为水肿。弦而实。洪而数者为胀满。两关弦缓。两尺紧涩。皆为肿胀。浮大者可治。沉细而濡者难治。唇肿齿焦。脐肿凸出。掌内无纹者。皆不治。

症内经曰:诸湿肿满。口属于脾。又曰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盖肿胀之症。起自中宫。由土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故通身面目手足皆浮肿。名曰水肿。或腹大如豉。而面目四肢不浮者。名曰胀满。又名鼓肿。皆脾上湿热为病。肿轻而胀重也。

治按丹溪云:宜补脾。又须养肺以制木。使脾无贼邪之患。滋肾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源。却盐味以防助病。邪断妄想以保母气。无有不安。仲景云腰以上肿者。宜汗之。麻黄桂枝之类。腰以下肿者。宜利小便。五苓散之类。大概宜补中。行湿。利小便。切不可下。当以人参、白术、茯苓为主。佐以陈皮、黄芩、麦门冬、以制肝木、浓朴、苍术、以消胀气。不运。加木香、木通、以行之。气下陷。加升麻、柴胡、以提之。血虚。加补血药。痰盛。加利痰药。随症加减。用无不效。

方索矩三和汤治肿胀白术(二钱)陈皮(一钱)浓朴苍术(各一钱五分)甘草(二分)木通(一钱五分)紫苏槟榔(各七分)海金砂(一钱)上作一服。水一钟半。灯心二分。同煎。食远服。

气虚。加人参、白茯苓(各一钱五分)。

血虚。加当归、白芍药(各一钱五分)。

腰以上肿者。加麻黄(二钱)杏仁(一钱)防风(一钱)、以汗之。腰以下肿者。加茯苓(一钱五分)、猪苓、泽泻、木通(各一钱)、以利之。

恼怒。加香附(一钱五分)、青皮(五分)、木香(三分)。

小便不利。加泽泻、山栀(各一钱)、木通(一钱五分)。

大便溏。加人参、浓朴(各一钱)、苍术、白芍药(各一钱五分)。

腹胀大而坚者。加萝卜子、莪术(各一钱)。

有痰。加半夏、茯苓(各一钱五分)。

有热。加黄芩、山栀、麦门冬、木通(各一钱)。

元气下陷。加升麻、四分、柴胡(五分)。

又方中满分散丸治中满气胀水肿。

黄芩(酒炒)黄连(姜汁炒)枳实(麸炒)半夏(姜制)白术白茯苓(不去皮)人参陈皮浓朴苍术(各一两)猪苓泽泻(去毛)姜黄干姜砂仁知母(各五钱)上为末。炊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滚白汤送下。

[卷之二 湿门] 黄胆 

脉脉多沉数。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皆发黄也。脉浮紧。乃因暴热入冷水。热伏胸中。

身面目悉如金色。名曰黄胆。脉紧数。乃饥发热。大食伤胃。食则腹满。名曰疸。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者。小便难。欲作谷疸。脉沉弦。或紧细。因酒百脉热。当风入水。懊。心烦。足热。名曰酒疸。脉浮者。先吐之。脉沉弦者。先下之。寸脉微而弱。微则恶寒。弱则发热。当发不发。骨节疼痛。当烦不烦。而极汗出。趺阳脉缓而迟。

胃气反强。饱则烦满。满则发热。客热消谷。食已则饥。谷强肌瘦。名曰谷疸。尺脉紧为伤肾。跌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抟。食已则眩。谷气不消。胃中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脉浮紧。乃大热交接入水肾。气虚流湿于脾。额黑。日晡热。小腹急。足下热。大便黑。时溏。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

症内经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夫黄胆为病。肌必虚肿而色黄。盖湿热郁积于脾胃之中。

久而不散。故其土色形于外。盖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母能令子虚。母病子亦病矣。丹溪云:不必分五疸。同是湿热。如盒曲相似。外有伤寒热。病阳内实。当下而不得下。当汗而不得汗。当分利而不得分利。故使湿热拂郁内甚。皆能令人发黄也。

治病虽有五。同是湿热。治宜渗湿清热。五苓散。加茵陈黄连之类。食积者。量其虚实下之。其余但利小便。小便利。则黄自退。在上者。尤宜发汗为佳。

方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白术(二钱)茯苓(一钱五分)猪苓(一钱)泽泻(一钱)桂枝(八分)茵陈(三钱)上作一服。用姜三片。枣一枚。灯心一弹丸。煎服。

湿甚。加苍术(二钱)、浓朴(一钱)。

热甚。加黄连(一钱五分)、山栀(一钱)。

痰甚,加半夏(一钱五分)、枳实(一钱)、或用吐法。

食积。加山楂、神曲、三棱、莪术(各一钱五分)、针砂枳实(各一钱共为丸妙)。

酒疸。加葛根、黄连(各一钱五分)、郁金、石膏(各一钱)。

谷疸。加浓朴、枳实、栀子(各一钱)、大黄(二钱五分)。

脾胃不和。黄肿。小便赤涩。加滑石(一钱五分)、浓朴、苍术、陈皮(各一钱)。

肾疸。目黄、小便赤涩。加黄柏、苍术(各一钱五分)、桂(五分)。

黄胆。脉沉细而迟。肢体逆冷。腰以上冷汗。本方。去猪苓。泽泻。加干姜、附子(各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发黄而喘。加桑白皮、黄芩(各一钱五分)、葶苈子(炒一钱)。

瘀血发黄。加当归、诸黄。小便自利。不渴。加黄、桂枝、白芍药、甘草(减半余各等分),去猪苓、泽泻。

诸黄。小便不利而渴。加麦门冬、山栀、木通(各一钱五分)、滑石(一钱)。

妇人小儿诸疸同。大人加减用。

[卷之二 湿门] 诸痛(头心脾腹胁腰背是也)。 

脉诸痛脉弦紧。痛甚则沉伏。兼浮者风。兼沉者气。兼数则热。兼迟则寒。两寸弦滑。头痛。两寸浮紧。伤寒头痛。浮缓。伤风头痛。脉诀云:头痛短涩应须死。浮滑风痰病易除。

仲景云:头痛脉浮紧。属太阳。弦细属少阳。浮大而长。属阳明。沉属太阴。沉细属少阴。

沉缓属厥阴。东垣头痛论宜考。阳微阴弦。短而数者。心痛。左寸弦紧胃脘当心而痛。右寸滑而实。胃脘痰积而痛。两关弦大而芤者死血。沉细而迟者可治。浮大弦长者难治。两关脉弦为脾。疼痛必当心连于两胁。腹痛脉多。细小紧急。阴弦则腹痛。尺脉弦急。小腹痛。尺脉紧。脐下痛。两尺短涩属血虚。两尺沉微属气虚。弦为食。滑为痰。细为湿。数为热。迟为寒。细小而迟者生。浮大而疾者死。两手脉双弦者。肝气有余。两胁作痛。沉涩属郁。细紧或弦者怒气。腰痛之脉。多沉而弦。兼浮者风紧者寒。濡细为湿。实则挫闪。

左尺脉大为肾虚。涩为瘀血。滑疾为痰。脉促上擎者。肩背痛。寸关洪而大。沉而滑者。

皆主肩背痛。

症头痛之候。东垣论之详矣。按东垣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在颈项。故春气者病在头。又诸阳会于头面。夫风泛上受之。风寒伤于上。邪从外入。客于经络。令人振寒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池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汗之则愈。此伤寒头痛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者。肠胃之所生。气虚头痛也。心烦头痛者。病在耳。过在手。巨阳少阴。乃湿热头痛也。如气上不下。头疾颠疾。下虚上实也。过在足少阳。巨阳甚则入肾。此寒湿头痛也。如头半寒痛者。先取手少阳阳明。此偏头痛也。其真头痛者。甚则脑甚痛。

手足寒至节。死不治。有厥逆头痛者。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胸逆故令头痛。

齿亦痛。凡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以风药能上行也。又有伤风头痛。或半边偏疼。皆因风冷所伤。遇风冷即发。其脉浮。食积痛者。因胃中有阴冷宿食不化。上攻而疼。其脉右寸紧盛气虚者。因下部气虚上攻。温温而痛。异乎邪毒所致。其脉浮。症各不同。宜详辨而治之。

丹溪云、心痛即胃脘痛。有热厥寒厥。大实死血食积痰虫之类。机要云:热厥心痛。身热足寒。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脉洪可汗。刺太溪昆仑寒厥。心痛手足逆。通身冷汗。便溺清利。不渴。气脉微弱。可温。术附汤。厥逆心疼者。寒邪伤心包络也。良姜菖蒲辛热之剂主之。大实心痛。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而注闷。心腹高起。按之则痛。不能饮食。可下。煮雄丸利之。属痛者。痛则懊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作。痛定即能食。时作时止。涎出。呕清水。面色乍青乍白乍赤。是痰者。隐然痛。而小便不利。得辛热汤则暂止也。戴氏又云。死血痛者。痛有常处。不动移者是食积痛者。痛甚欲大便。便后痛减者是。宜详审之。脾疼者。起于心口。连于两胁。呕吐不食。乃肝木火甚。乘于脾土也。亦有挟痰与火者。大抵因七情所触者多。腹痛丹溪云:有沉寒积热。死血气滞。食积虫痰之异。亦有风寒暑湿。冷热泻痢。脚气五脏血气攻刺。积聚疝瘕淋秘。饮食客忤。等痛。必审虚实而施治也。戴氏又云:绵绵痛而无增减者寒也。时作时止者热也。脉微自汗。得食而略定者虚也。宜补。脉弦实。大痛不休者实也。宜下。或上或下或往或来。痛无定处。喜温而恶寒者气也。宜散其余。死血食积痰虫。皆与心痛相类。故不细录。宜详辨之。胁痛左属肝有余。右属肺不足。有余则乘脾土土虚则不能生金。金不足。则木无所制。而反欺土。故治必以制肝为主。丹溪云:有肝木气实火盛。有死血。有痰有郁。注云:木气实火盛者。或因怒气伤肝。肝气大逆。或风中于肝。皆使木气实生火。火盛则肝急而胁痛。死血者。因瘀血恶血。血停留于肝。归于胁下。而痛多在左。其候则自汗而痛。按之益甚。痰者。因痰积流注于厥阴之经。亦使胁下痛。肺病则咳而急引。胁下痛郁者。因谋不决。或因怒气逆于经络而不散。亦令胸胁作痛。须详别之。腰痛戴氏云:久痛不已者。肾虚也。日轻夜重者。瘀血也。遇天阴雨而痛。或久坐而痛者湿也。四肢缓。足寒逆。腰冷如冰。冷汗精滑扇痛。是湿热也。大抵因于房室过伤而肾虚者为多。盖肾虚则火旺。火旺则阴愈消。不能营养。故作痛也。久而不治。则成骨痿。盖腰者。肾之府。乃一身之大关节。故经曰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又或六气乘虚而外入。七情感触而内伤。如恣志伤肾。郁怒伤肝。或负重损伤或行走脞闪。瘀血蓄而不行。皆使气停血滞。着而成病矣。肩背痛因风热乘肺太阴经。肺气郁甚不行。病则颊颔肿。颈项肩肘臂外后痛。汗出。小便数而欠者。皆风湿乘肺也。小便遗失者。皆肺金虚也。痛不可回顾者。此太阳经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脊背项强。腰似折。项似拔。此是太阳经不通。如身重沉沉然。此寒湿也。宜疏风。胜湿。泻火。和血。顺气。若伤湿流于关节。遍身尽痛者。治如上法。

治按东垣治法云:头痛之候。惟多以风药治效者何。盖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自地升天者也。然亦有三阴三阳之异。故太阳头痛恶风。脉浮紧。川芎、羌活、独活、麻黄为主。少阳经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小柴胡为主。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为主。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为痰癖。其脉沉缓。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少阴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而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阳头项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

吴茱汤主之。血虚头痛。川芎、当归为主。气虚头痛。人参、黄为主。气血俱虚。调中益气。少加川芎、蔓荆子、细辛、之类。又白术、半夏、天麻汤、治痰厥头痛药也。清空膏、乃风热头药也。羌活附子汤、厥阴药也。如湿气在上者。以苦药吐之。全在活法。不可执方而治。心痛丹溪云:须分新久。若明知身犯寒气。口食冷物。于初得之时。便宜温散。如草豆蔻丸之类。稍久。则成郁热。原病式中论之详矣。若欲行温散。宁无助火为病乎。故古方多以山栀为主。加热药为向导。则邪易伏。病易退。正气复而愈矣。以二陈,加川芎、苍术、干姜、焙栀子、煎服。予曾试验极妙。大实心痛者。金花丸主之。

或煮雄丸下之。死血痛者。桃仁承气汤下。食积痛者。备急丸主之。痰者吐之。梨芦末一钱、入暇汁半碗、探吐得痰尽为妙、属痛者。理中汤加乌梅主之。或苦楝根、锡灰、槟榔、鹤风草之类。为丸治之。脾疼者。制肝扶脾为主。越鞠二陈汤。加海石丸服效。腹痛属寒者宜温。吴茱萸、干姜之类。甚者四逆汤。属热者。清痰降火。二陈、芩连山栀、白芍药、顺气。木香槟榔、枳壳、香附、或越鞠丸,加木香、槟榔、亦可。死血者行血。川芎、当归、桃仁、红花、木香、玄胡索、甚者。桃仁承气汤、下之。

食积痛。宜消导之。白术白芍药、木香、砂仁、青皮、煎汤吞下保和丸。甚者。木香槟榔丸下之。痰者、二陈加枳实山栀。属痛者。苦楝根槟榔、鹤风之类。或理中汤。加乌梅亦佳。

其余风寒暑湿泻痢。时气。五脏攻刺。疝瘕淋秘等腹痛。自有本条。大抵腹痛宜分三阴部而治。中脘太阴。脐腹少阴。小腹厥阴。初起必推荡之。虚与久病。宜升宜消。胁痛肝木气实火盛。白芍药、当归、山栀、川芎、龙胆草、柴胡、青皮、或泻青丸、死血宜行血为主。

润血为佐。桃仁、红花牡丹皮、川芎、当归、香附、青皮、玄明粉、大黄润而下之。痰者。

二陈,加南星、白芥子、枳实、香附、川芎郁。用越鞠丸,加青皮、咳而痛。二陈加青黛、栝蒌、姜汁、右胁痛。二陈,加枳壳、片芩、贝母、两胁痛。发寒热者。小柴胡汤,加青皮、诸胁痛。必以柴胡、枳壳、青皮为主。腰痛肾虚者最多。大补阴丸。加杜仲、牛膝、枸杞子、五味子、猪脊髓丸、服。或用青娥煨肾丸、房劳精不足者。斑龙丸、痰者行痰。香附、半夏、贝母、湿者。燥湿。杜仲、苍术桑寄生、川独活、黄柏、之类。瘀血者。顺而消之。当归、杜仲、木香、桃仁、郁怒忧思而痛者。当归、贝母、香附、侧柏叶、杜仲、黄柏、大抵诸腰痛。不宜补气药。及寒凉药。亦有外感因虚而袭。如太阳少阴多中寒。阳明太阴多燥湿。少阳厥阴多风热。临症尤宜详审。腰胯痛。多是湿痰流注经络。故气不和而痛。宜苍术、黄柏、木瓜主之。肾着者。体重腰冷如冰。饮食如故。小便自利。此下伤寒湿所致。宜渗湿。兼温散理中。去人参,加苍术、茯苓主之。肩背痛或一身尽痛。皆风寒湿热乘肺也。宜通经络。益元气。散风泻火。宜羌活胜湿汤。加附子、防己主之。或粘痛汤亦好。

方加味芎归汤治诸头痛。根据后加减。

川芎(一钱)当归(一钱五分)柴胡(一钱)半夏(一钱五分)甘草(三分)防风(八分)羌活(八分)黄芩黄连(各一钱酒浸炒)上作一服。姜三片。煎。食后服。

太阳经头痛。加麻黄(一钱五分)、葱白(五根)、倍羌活,去黄连、少阳经头痛。倍柴胡,去羌活、黄连。

阳明经头痛。加升麻(五分)、石膏(一钱五分)、白芷(八分)太阴头痛。加苍术、白术(各一钱□分)、南星(一钱)、天麻(八分)少阴头痛。加细辛(七分)、蔓荆子(一钱),去黄连。

厥阴头痛。加干姜(七分)、吴茱萸(八分),去羌活、芩连血虚头痛。加天麻、白芍药、生地黄(各一钱),去羌活、柴胡、黄连气虚头痛。加人参、黄(各一钱),去羌活、柴胡、芩连气血俱虚。加参、白术、天麻(各一钱五分)、熟附(五分)、蔓荆子(八分)、细辛(五分)、去羌活、柴胡黄连。

火盛头痛。根据本方。加石膏(二钱)、酒蒸大黄(三钱)。

痰厥头痛。加南星、石膏(各一钱五分)、倍半夏、甚者。吐法效。

诸头痛。加入川芎、本、蔓荆子、白芷、细辛、并用此五味足矣。

又方越鞠二陈汤治心痛。胃脘痛。脾疼。腹痛。胁痛。并宜加减用之。

川芎(一钱)苍术(一钱二分)香附(醋浸炒)山栀(炒半黑各一钱五分)半夏(一钱二分)陈皮(一钱)甘草(三分)干姜(炒黑一钱)上作一服。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不拘时服。

属寒而痛者。加丁香、草豆蔻(各一钱)、甚者。再加熟附子(一钱)属热而痛者。加吴萸(炒)、黄连(一钱)、酒炒黄芩(一钱)、甚者。宜加大黄(三钱)、白芍药、(一钱五分)、桂枝、五分属痰者。加枳实(一钱五分)、倍半夏、或用吐法。尤妙。

郁怒痛。加桂枝、青皮(各七分)、白芍药(一钱五分)。

食积痛。加枳实、山楂(各一钱五分)、萝卜子、砂仁(各八分)、神曲(一钱)。

气不顺而痛。加木香(七分)、槟榔、乌药(各一钱)。

死血痛。加枳壳、当归尾、桃仁(各一钱五分)、大黄(三钱)、浓朴(一钱),去川芎、半夏、陈皮、干姜。

妇人产后痛。加桃仁、牡丹皮、当归(各一钱五分)红花、玄胡索(各八分)、木香(五分)属痛。加槟榔、雷丸(各一钱)、或用苦楝丸、或理中汤加乌梅。

脾痛。加海石(一钱五分)、青皮(一钱)、桂(五分)、或丸或散皆可。

腹痛。亦宜分三阴部分加减。中脘属太阴。加浓朴、半夏、脐腹少阴。加桂、木香、玄胡索、小腹厥阴。加吴茱萸、官桂、白芍药。各随症轻重。度而用之。

虚者理中汤。实者桂枝大黄汤。寒热相并。大痛脉沉。

细实者。附子理中汤。合大承气汤。温而下之。

其余寒热。气血。郁怒。食积。痰蠹。治法皆与心痛同。胁痛左属肝木盛。加白芍药、龙胆草、柴胡(各一钱二分)、青皮(七分)。

右胁痛。属肺火与痰。加贝母、枳壳、白芥子(各一钱)。

咳而胁痛。加贝母、白茯苓(各一钱)、白芥子、青黛(各八分)、姜汁(半盏)。

瘀血攻注胁痛。桃仁承气汤。加桂枝芍药、青皮、润而下之。

气郁胁痛。加木香(七分)、枳壳、青皮(各一钱)。

胁前发寒热者。本方去干姜,加柴胡、黄芩(各一钱五分)、青皮(八分)。

又方当归羌活汤诸腰痛胯痛。脚气及肩背身体痛。并宜加减用之。

当归羌活独活柴胡防风杜仲桑寄生(各等分)桂(减半)上作一服。姜枣煎。食远服。

如卧寒湿地腰痛。恐是太阳少阴血络中有凝血。加当归尾、苍术、桃仁、牛膝、防己(各等分)。

湿热腰痛。加黄柏、木瓜、苍术、川芎(各等分)。

脞闪瘀血腰痛。凝滞在内。加桃仁、红花、苏木(各一钱五分)、木香(五分)、麝香(一分临服下)、酒煎服。

肾虚腰痛。宜补阴丸,加胡桃肉、杜仲、破故纸、人参、天门冬(各一两五钱)、砂仁、五味(各七钱)、蜜丸服。

腰胯痛。乃湿热流注下焦。加黄柏、苍术、黑丑(各一钱)。

肾着属湿伤下焦。加白术、茯苓、甘草、干姜,去防风、羌活、柴胡。

腰软。乃肾肝伏热。加黄柏、防己(各一钱五分)。

肩背痛。皆因风热乘肺。加本、蔓荆子、黄芩、山栀(各一钱)。

肩背因寒湿而痛。加干姜、熟附子(各八分)、甘草(五分)。

郁火作痛。加贝母、黄芩、山栀、香附、青皮(各等分),去独活。桑寄生风寒湿三气所伤。体重腰冷。一身尽痛。如被杖加苍术、白术、茯苓(各一钱二分)、干姜、甘草(各五分)。

气血不和。身体痛。加术香(七分)、紫荆皮、五加皮(各一钱)。

湿流关节。一身尽痛加五苓散(一半)。

湿痰流注经络。一身骨节痛。加南星、半夏(各一钱五分)、姜汁(半盏)、竹沥(一盏)、香附(一钱五分)。

杨梅疮毒疼痛。自有本条。

伤寒后身体痛。有阳症阴症受湿。治各不同。详伤寒门。

[卷之二 湿门] 喘嗽 

脉脉多沉滑。或浮紧而数。右寸沉实者。宜泻肺。左尺浮大而虚者。宜滋肾。右寸沉而紧者。肺中有寒邪。脉滑手足温者生。四肢寒者死。脉数身热者不治。咳嗽脉诀云:浮为风。

紧为寒。数为热。细为湿。此外因之邪。目外而感者。浮紧虚寒。沉数实热。洪滑多痰。弦涩少血。此内因之邪。自内而得者。短涩者房劳。右关濡者伤脾。左关弦短伤肝。浮短而涩伤肺。右寸微急为咳。吐脓血。浮直而濡者易治。喘逆上气。脉数有热不得卧者难治。咳而弦急欲绝者死。

症机要云:喘者。促促气急。喝喝息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短气者。呼吸虽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苦。呼吸虽急而无痰声。逆气者。但气上而奔急。肺壅而不下。宜详辨之。丹溪云:喘急者。因气虚火入于肺。为火所郁而然。亦有火炎上者。有痰者。有阴虚自小腹下起而上逆者。有气虚而致短气者。有水气乘肺者。皆令人喘急。治各不同。咳嗽经云: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机要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声有痰。因伤肺气。动于脾湿。因咳而嗽也。若伤风咳者憎寒。壮热。有汗。恶风口干。烦渴而燥。伤寒咳嗽者。HT寒。发热恶寒。烦躁不渴。火咳者。因火盛上炎燥肺金。遂成郁满。甚则咳嗽无痰。或吐血痰劳者。由好色肾虚。则子能令母虚。气血俱虚。阴虚则生火。肺金耗散。而津液气血皆化为痰矣。痰者方碍清气升降。滞气不行。遂成咳嗽。肺胀者。肺气因火伤极。遂成郁遏。胀满。或左右不得眠者。有伤暑亦令人嗽。其症烦热引饮口燥。或吐沫,声嘶咯血。伤湿咳者。骨节烦疼。四肢重。着洒淅寒热。大抵风寒为病。主乎肺。盖肺主皮毛而司于外。伤之则腠理不疏。风寒内郁于肺。清萧之气不利。而生痰动嗽。又寒入胃。从脾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壅而为咳。学人必求其本而治之。无不效也。

治丹溪云:喘嗽须分虚实。急喘者。气实肺盛。呼吸不利。肺窍壅滞。右寸脉沉。实者宜泻肺。桑白皮葶苈杏仁泻之。或用三拗汤。盖麻黄定喘最妙。甚者加黄芩、石膏。虚喘者肾虚。先觉呼吸气短。两胁胀满。左尺脉大而无力。宜补肾。用阿胶、人参、五味子、补之。

痰者清痰。火者降火。二陈加芩、连、栝蒌、枳实主之。水气喘者不得卧。卧则喘愈甚。盖火气上乘于肺。肺得水而浮。气壅滞而不得流通。宜神秘汤。又云:治嗽最要分肺虚实新久而治。久嗽肺虚。宜款冬花、紫菀、五味、马兜铃之数补之。若肺实有火邪者。黄芩、麦门冬、杏仁、桑白皮、泻之。新病风寒。则发散之。麻黄、葱白、杏仁、前胡、金沸草、之类。火热则清之。芩连、麦门冬、之类。湿热则泻之。半夏、贝母、苍术、石膏、黄芩、山栀、之类。久病便属虚与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兼痰则行痰。兼郁则开郁。滋之。润之。咳之。降之。此治嗽之大法也。

方清肺饮子治喘治嗽。通用。根据症加减。

黄芩(一钱二分)麦门冬(一钱二分)贝母(一钱五分)陈皮(去白一钱)白茯苓(一钱)甘草(三分)桔梗(八分)枳壳(七分)杏仁(去皮尖一钱)半夏(姜制一钱二分)上作一服。姜三片。煎。食后服。

肺实而喘。加麻黄、桑白皮(各一钱五分)、石膏(二钱)、甚者。再加葶苈。

肺虚喘。加人参、阿胶、天门冬(各一钱)、五味子(五分),去枳壳、半夏。

食积喘。加山楂、神曲、麦芽(各一钱),去麦冬、杏仁。

痰盛而喘。加栝蒌仁、枳壳、苏子(各一钱)、姜汁、竹沥(各一盏)。

火盛而喘。加石膏(一钱五分)、黄连、栀子(各一钱)、甚者。酒蒸大黄。

水气喘者。加桑白皮、苏子、葶苈子、萝卜子(各一钱)。

肺胀嗽喘。加诃子(一钱五分)、五味(七分)、海蛤、香附、青黛、天花粉(各一钱)。

凡嗽春是春升之气。宜润肺抑肝。加知母(一钱)、五味(七分)、川芎、白芍药(各八分)。

秋是湿热伤肺。宜清热。泻湿。本方去半夏,加桑白皮、天门冬(各一钱)、五味子(七分)、苍术、防风、山栀(各八分)。

冬是风寒外感。宜解利。加麻黄、桂枝、防风(各一钱)、干姜(八分)、如发热头疼。鼻塞声重。再加本、川芎、前胡、柴胡、苏叶(各一钱)。

清晨嗽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中。加栀子、知母、地骨皮、当归(各一钱)、天门冬(一钱二分)、五味子(五分)。

上半日嗽多者。胃中有火。加石膏、知母(各一钱五分)。

午后嗽多者。属阴虚。加当归、白芍药、熟地黄、黄柏、知母(各一钱)。

黄昏嗽多者。本是火气浮于肺。不宜凉剂。本方去黄芩、半夏,加天门冬、百药煎诃子(各一钱)、五味(七分)、敛而降之。

嗽而无声有痰。加白术(一钱)、五味(七分)、防风(八分)。

嗽而有声无痰。加防风(八分)、升麻、五味、生姜(各等分)。

嗽而有声有痰。加白术、阿胶(各一钱)、防风(八分)、五味(五分)。

嗽而寒热交作者。加柴胡、知母、地骨皮、挟虚再加人参、当归、白芍药(各一钱),去枳壳、杏仁。

气虚嗽。本方去半夏、杏仁、枳壳,加门君子汤(三钱)、款冬花、天门冬、阿胶(各一钱)、五味(五分)。

血虚嗽。本方去半夏、枳壳,加四物汤(四钱)、紫菀、阿胶、知母(各一钱)。

气血俱虚嗽。本方去半夏、枳壳,加八物汤(五钱)、款冬花、紫菀、阿胶、天门冬(各一钱)、五味(七分)。

冷嗽。右寸脉弦迟。本方去黄芩、麦门冬、杏仁,加干姜、细辛、白芍药、五味(各七分)。

喘嗽遇冬则发。此寒包热也。解表。热自除。加麻黄(一钱五分)、防风、紫苏叶、木通(各一钱)。

嗽而声哑。加天门冬、五味、乌梅(二个)、当归、阿胶(各二钱)。

属寒。加北细辛(五分)、生姜(五片)。

干咳嗽。乃火郁之甚。不得志者多有之。用苦梗、开之。上用本方。加山栀、香附、青皮、(各等分)、下用补阴降火。不已则成劳。

劳嗽宜补阴清金。属血虚者。本方去半夏、枳壳,加川芎、生地(各一钱)、当归、白芍药、(各一钱)、知母、天门冬、紫菀、阿胶(各一钱二分)、五味(七分)、玄参(八分)。

劳嗽属气虚者。本方去桔梗、枳壳、半夏,加人参、白术、百合、款冬花、阿胶、薏苡仁、(各一钱)、黄柏(五分)。

阴虚喘嗽。或吐红者。加当归、白芍药、生地黄、知母、天门冬、紫菀、牡丹皮、地骨皮、阿胶(各一钱),去半夏、枳壳、酒嗽。加葛根粉、栝蒌仁、黄连(各八分、酒嗽者、因酒多伤肺也)。

夏月热嗽咽痛。加黄连、荆芥(各八分)。

肺痿。宜补血养肺滋阴。其症右寸脉数。咳而口中有浊唾涎沫者是。本方去半夏、枳壳,加紫菀、知母、阿胶(各一钱)、五味、人参、当归、天门冬(各八分)、薏苡仁(一钱五分)、先因咳而有痰者。咳为重。主在肺。麦门冬、黄芩、倍用。

因痰而致咳者。痰为重。主在脾。二陈倍用。

[卷之二] 燥门 

(燥症痿症消渴膈噎) 

[卷之二 燥门] 燥症(大便闭结附) 

脉脉紧细而微。或涩而数。为火燥。短涩。为血虚而燥。浮数而弦。为风燥。尺寸紧数。

为火盛水枯。燥极之候也。

症按内经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易曰燥万物者莫乎火。盖干为天而为燥金。坤为地而为湿土。天地相反。燥湿异用。故燥金主于紧敛。而湿土主于纵缓也。譬犹长夏地湿。则纵缓滑泽。秋干则紧缩燥涩。皴揭之理。显可见焉。

治内经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古方以血药治燥者。

甘辛以润之也。热者清之。黄芩、山栀、麦门冬、槐实之类。燥者。当归、生地黄、桃仁、麻仁、之类。风者平之。天麻、防风、荆芥、之类。凡治燥药。必以清金为主。养血疏风佐之。

方清金润燥汤治诸燥。

麦门冬(一钱五分)黄芩(一钱)当归(一钱五分)生地黄(一钱)黄柏(一钱)五味(五分)人参(八分)黄(八分蜜灸)防风(五分)枸杞子(一钱)上作一服。水煎。食远服。

皮肤燥痒。加白芷、牛蒡子(各二钱),去参、五味、枸杞、辰舌生疮燥裂。加黄连(八分)、白芍药(一钱),去参、、五味。

大便闭结。亦由肺经燥热。移于大肠所致。亦有血虚秘结。亦有热生风而结血秘者。加桃仁、麻仁、大黄、倍当归、甚者。桃仁承气汤下之。风热秘者。加皂仁、麻仁、槐实、大黄、倍防风、并减参、枸杞、五味、下并用蜜导法。

皮肉燥湿。毛发焦枯。加天麻、荆芥穗、地骨皮、槐实(各一钱)。

[卷之二 燥门] 痿症 

脉脉浮洪。缓滑。右寸浮大而涩。浮缓为虚。洪大为热。滑则多痰涩而少血。

症丹溪云:内经言诸痿生于肺热。又谓治痿独取阳明胃。盖肺金体燥。居上。而主气。畏火者也。脾土性湿居中。而主四肢。畏木者也。火性炎上。若嗜欲无节。则水失所养。火寡于畏。而侮所胜。金肺得火邪而热矣。火性刚急。肺受热。则金失所养。木寡于畏而侮所胜。土脾得木邪而伤矣。肺热则不能管摄一身。脾伤则四肢不能为用。而诸痿作矣。经虽有筋脉骨肉之分。一皆主于肺热。临症宜详审之。

治东垣取横柏苍术为君。黄当归为佐。以治诸痿。无一定之方。有温多者。有热多者。

有温热相伴。有挟风者。临病制方。其善于治痿者欤。又云: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何脾伤之有。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何肺热之有。故阳明实。则宗筋润。能束骨而利机关矣。治痿之法。无出于此。虽然。天产作阳。浓味发热。凡病痿者。若不淡薄食味。必不能保其全安也。

方加减清燥汤治诸痿通用。

人参(七分)黄(一钱五分)归身(一钱五分)麦门冬(一钱)黄柏(一钱)苍术(一钱)黄芩(八分)五味(九粒)生地黄(七分)升麻(二分)柴胡(三分)甘草(三分)白术陈皮白茯苓(各八分)泽泻(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枣一枚。煎。食远服。

兼风者。加姜活、独活、桑寄生。

兼湿者。加木瓜、防己、薏苡仁。

[卷之二 燥门] 消渴 

脉两寸脉滑者为上消。两关洪数者为中消。两尺浮大为下消。濡散为气实血虚。洪大为阳盛阴虚。脉沉小有力者可治。实大浮涩者皆难治。

症内经云:二阳结谓之消。东垣云:二阳者。手足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病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胃中伏火。火烁而血干涸也。津血不足。而消渴生矣。虽有三者之分。因于火则一也。上消者心移热于肺。多饮而渴。少食而呕。中消者。脾移热于胃也。善食而瘦。大便燥。而小便黄。下消者。肾移热于膀胱也小便淋浊。如脂膏之状。大抵渴症皆因膏粱甘肥之变。或过服金石热药。致阳盛阴虚。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责于火也。

治宜养肺降火生血为主。或曰上消渴。是心火刑炼肺金所致。治宜降火清金。以黄连、麦门冬、兰草、白豆蔻、仁梨、藕汁,加升麻、黄柏、之类。清气上升。而渴自止矣。中消渴者。

胃中伏火。不生津液。食已则饥。不营肌肉。宜芩、连、石膏、治之。甚者。调胃承气汤。下消渴者。烦躁引饮。耳叶焦。小便如膏。正所谓焦烦水易亏是也。此为肾消。宜六味地黄丸主之。圣济总录云:未传能食者。必发痈疽背疮。不能食者。必得中满豉胀。背为不治之症。洁古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加干葛治之。上下既平。则不复传下矣。

方五汁饮总治三消川黄连(一钱五分)麦门冬(一钱五分)天花粉(一钱)生甘草(三分)人参(八分)石膏(一钱五分)知母(一钱五分)归身(一钱)白芍药(八分)黄柏(七分)梨汁(以下临服加入)藕汁生地黄汁人乳汁(各一盏)姜汁(二匙)竹沥(半盏)上作一服。加兰草叶一钱。同煎。食远服。临服时。将五汁加入。连药服之。外无加减。

[卷之二 燥门] 噎膈 

脉沉缓无力。为气虚。数而无力。带涩。为血虚。洪数有力为火。寸关脉沉而滑为痰。两关弦滑为吐逆。缓滑者可治。涩弱者难治。

症内经曰:三阳结谓之格。注云。三阳者。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者。热结也。小肠热结。

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后不通。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既结。则前后闭必反而上。此所以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也。三因虽有五噎五膈之分。其实病本则一。虽按法施治。若不断浓味。戒恼怒。慎起居。纵服良剂。莫能为也。故张机峰云。膈当神思间病。惟内观自养。可以治之。此言深中病情。可不信哉。

治宜生津。养血。顺气。清痰。降火。开结。使阴阳和平。气顺痰下。则病无由而作矣。

用童便、姜汁、竹沥、芦根汁、韭汁、人乳、或牛羊乳、气虚。入四君子血虚。入四物、有痰。入二陈、有热。入解毒、切忌香燥之药。古方用人参以补肺。御米以解毒。竹沥以清痰。

当归以养血。粟米以实胃。蜜以润燥。姜以去秽。不比局方。悉用辛香燥烈之药。一概混治。遇挟寒者。间或偶效。但今人悉因痰火七情所致。其无寒也明矣。若妄投前药。咎将谁归。

方清痰养血汤治噎膈。吞酸。吐酸水。

半夏曲(一钱五分)白茯苓(一钱)当归(二钱)陈皮(一钱)甘草(三分)白扁豆(一钱)人参(一钱)白术(五分)御米(炒八分)萝卜子(炒七分)黄连(吴萸同炒去吴萸一钱)上作一服。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服。临服。加姜汁(五匙)、竹沥(一盏)、芦根汁(二盏)、同药搅匀服。

痰盛。加贝母(一钱)、枳实(五分)。

火盛。加山栀仁(姜汁炒)、黄芩(酒炒各八分)。

顺气。加木香(五分)、槟榔(八分)。

开郁。加香附(童便浸炒一钱五分)、神曲(七分)。

养血。加麦门冬(一钱)、桃仁(二十粒)、生地黄(八分)、牛羊乳(各一盏)。

生津。加同上、再加乌梅(一个)。

润燥。加麻仁、杏仁(各一钱)、郁李仁(一钱)、人牛羊乳(各不拘多少)。

抑肝。加白芍药、橘叶(各一钱)、青皮(五分)。

补脾。加莲子(五枚)、倍用参术。

止呕。加藿香、砂仁(各七分)。

消膨。加枳实、砂仁(各七分)。

止泻。加白芍药、肉果(各一钱),去当归。

吞酸吐酸。加藿香(八分)、砂仁(五分)、倍用茱萸、炒黄连、心腹痛。加木香(五分)槟榔(七分)、青皮(五分)、白芍药(一钱)、桂(三分)、白豆蔻仁(五分),去参术、当归(减半)。

[卷之二 燥门] 大便闭结 

脉两关脉实数。右寸涩数。两尺弦涩。盖数者火盛也。涩者血枯也。由火盛而血衰。服药而脉变缓滑者。易治。反结促者。难治。集成云:脾脉沉数。下连于尺。为热结。两尺脉虚。或沉细而迟者。为阴结。右尺浮。为风结也。

症内经云:肾主大便。大便难取足少阴。东垣曰:肾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劳逸。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味浓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结燥。窃详燥之为病不一。有热燥有风燥。有阳结。有阴结。吐泻后。肠胃虚。服热药多者。为热结。宜承气汤下之。肺受风邪入肠中。为风结。宜麻仁丸。年老气弱。津液不足。

或产后内亡津液。而结为气血虚也。六味地黄丸主之。大便闭。小便数则为脾约。脾约者。

脾血耗散。肺金受火。无所摄脾。津液故竭。宜养血润燥。若能食。小便赤。为实闭。麻仁七宣等药主之。不能饮食。小便清。为虚闭。为气闭也。浓朴汤主之。小肠移热于大肠。为宓瘕。是便涩闭也。医者不究其源。一概用巴豆牵牛等药下之。损其津液。燥结愈甚复下复结。极则以致引导于下。而不能通者。遂成不救之症。可不谨哉。

治内经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结者散之。治法云: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泻之。阳结者散之。阴结者温之。有物结者下之。久病腹中有实热。大肠闭者。以润肠丸治之。慎勿峻利。脾约者。谓胃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轮膀胱。故小便数而大便难。名曰脾约。与脾约丸以下脾之结燥。使肠润结化。津液入胃而愈。然既曰脾约。必阴枯槁。内火燔约。热伤元气。故肺金受火烁而津竭。必窃母气以自救。金耗则土受木伤。脾失转输。肺失传送。宜大便难。小便数。而无藏蓄也。理宜滋养阴血。使阳火不炽。肺金行清化。而脾土清健。津液入胃。肠润而通矣。今此丸用之于热甚而气实。与西北人禀壮实者。服无不安。若用之于东南方人。与热虽盛而气血不实者。虽得暂安。将见脾愈弱而肠愈燥矣。惟知西北以开结为主。东南以润燥为主。斯无误矣。

方滋血润肠汤治大便秘结。或血虚秘。气滞秘。风秘。热秘。并治之。

当归(身尾一钱五分)桃仁(一钱五分)麻仁(去壳一钱五分)大黄(一钱五分)羌活防风(各一钱)生地黄枳壳槟榔(各八分)甘草(生五分)皂仁(七分)红花(二分)木香(一分)上作一服。姜一片。枣一枚。煎。食前服。

又方脾约丸治大便难。而小便数。名脾约。以此丸治之。

枳实(去穣麸炒)浓朴(姜汁制)芍药(各二两酒炒)大黄(酒蒸四两)麻仁(去壳净一两三)杏仁(去皮尖一两二钱)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量虚实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