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内经要旨(上)]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序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耳。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养生之始矣。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藏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古训,未尝有行不由径,出不由户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则周有秦公,汉有淳于公,魏有张公、华公,皆得斯道之妙者也。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教之着矣,亦天之假也。

冰弱年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合,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重合经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咳篇;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道以先针。诸如此流,不可胜数。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本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

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义。篇论吞并,义不相涉,阙漏名目者,区分事类,别目以冠篇首;君臣请问,礼仪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错简碎文,前后重叠者,详其旨趣,削去繁杂,以存其要;辞理秘密,难粗论述者,别撰《玄珠》,以陈其道。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古今必分,字不杂揉。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千截之后,方知大圣之慈惠无穷。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序。

[卷之二\内经要旨(上)] 校上内经素问表

臣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者,往圣之光务;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以理身绪余治天卜,坐于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以谓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荡,内有喜怒之交侵,天昏札瘥,国家代有。将欲敛时五福,以敷锡厥庶民,以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后世。

于是雷公之伦,受业传之,而《内经》作矣。历代宝之,未有失坠。苍周之兴,秦和述六气之论,且明于左史。厥后越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难经》。西汉仓公传其旧学,东汉仲景撰其遗论,晋皇甫谧次而为《甲乙》,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时则有全元起者,始为之训解,阙第七一通。

迄唐宝应中,太仆王冰笃好之,得先师所藏之卷,大为次注,由是三皇遗文,烂然可观。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艺技之流,而荐绅先生罕言之。去圣已远,其述昧,是以文注纷错,义理混淆。殊不知三坟之余,帝王之高致,圣贤之能事;唐尧之授四时,虞舜之齐七政;神禹修六腑以兴帝功,文王推六子以叙卦气;伊芳尹调五味以致君,箕子陈五行以佐世,其致一也。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贱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矣。

顷在嘉中,仁宗念圣祖之遗事,将坠于地,乃诏通知其学人,俾之是正。臣等承乏典校,伏念旬岁。遂乃搜访中外,裒集众本,浸寻其义,正其讹舛,十得其三四,余不能具。窃谓未足以称明诏,副圣意,而又采汉唐书录古医经之存于世者,得数十家,叙而考正焉。贯穿错综,磅因礴会通;或端本以寻支,或溯流而讨源;定其可知,次以旧目。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一言去取,必有稽考;舛文疑义,于是详明。以之治身,可以消患于未兆;施于有政,可以广生于无穷。恭惟皇帝抚大同之运,拥无疆之休;述先志以奉成,兴微学而永正。则和气可召,灾害不生,陶一世之民,同跻于寿域矣。

[卷之二\内经要旨(上)] 阴阳篇第一

阴阳应象大论篇

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纪纲,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指阴阳言。)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此言阴阳为天地万物生杀之本,而人物之生,莫不具此天地阴阳。)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

(气耗则伤精也。)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浓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浓则泻,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气得少火则生,故曰少火生气。气得壮火则耗,故曰壮火食气。)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风象雷,逆气象阳。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曰∶何以然?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夫阴阳之应天地,犹水之在器也,器圆则水圆,器曲则水曲。人之气血亦如是,故随不足则邪气留居之,阴阳应象也。)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阳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生气通天论

曰∶阳气者,则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犯此三时,形乃困薄。

(皆所以顺阳气也,阳出则出,阳藏则藏。暮阳气衰,内行阴分,故宜收敛,以拒虚邪。顺此三时,天真久远。)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闭,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应于内,阳卫于外。起者,起而应也。亟者,数也。外有所召,则内数起以应之。如外以顺召,则心以喜起而应;外以逆召,则肝以怒起而应,故曰起亟。阴阳之要在于阳密,阳密则固而中和且平。若阴阳不和,则是偏阴偏阳,而绝阴阳之道。圣人惟贵密守,因而和之,有以节度,则自然阴平阳闭,精神治。否则阳离阴厥,精神绝矣。)

金匮真言论

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之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此言阴阳之中,而又有阴阳者焉,可见天人一理相为应孚,昼夜脏腑则同矣。)

[卷之二\内经要旨(上)] 摄生篇第二

上古天真论篇

黄帝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势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此言法道清净,精神内守而不妄耗,故虚邪不能以为害。)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三字疑衍。)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协议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此言摄养有真人、圣人、贤人之不同,故寿考则因之而有上、次、中等之异矣。)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耶?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尔。曰∶其有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凡老而生子,子寿不能过天癸之数。)(此言人禀阴阳之气,盛衰故有常数,然而因时保守,无妄作劳,庶几可久。)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角,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四气调神大论篇

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时惟阳气宣通,发阳在外,故所爱亦顺之也。)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急,风急也。明,气清也。)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苦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若有私意,言慎密不出,如有私也。若已有得,虽未得,若已得,不欲扰冒,而紊犯气志也。)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长生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当作悖。)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身内阴阳扦格不和。)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此言当顺四时而摄养,惟圣人善顺之,则苛疾不起;愚者逆之,所以灾害生焉,可不慎哉?)

生气通天论

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生在五味,节也,本也。宫伤,五味失节,嗜欲太过之害也。下文可见。)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衡,平也。)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血气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此言节五味,以调五脏。谨如法则,亦可以长年。)

阴阳应象论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曰∶调此二者奈何?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七损八益之道,谓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而绝;男子二八而天精通,八八而尽。女子以时下月,故曰损;男子以节而泻,故曰益,不知此而早衰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则知七损八益是也。)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愚不足,知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此言人同此生,自幼至壮,壮而老,皆由乎阴阳。天癸之始终,自然消长之道也。知之者谨以节养,以顺受其正。不知者循欲以戕伐其真,是以有名之异同也,故曰同异。)

[卷之二\内经要旨(上)] 病能篇第三

至真要大论篇

帝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曰∶愿闻病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皆属于火。诸痛疮痒,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此言百病皆生于五脏,五脏之病又不外乎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而诸病莫不兼之,病机大要实病于此矣。)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此总结上文之意,有无求之,求其五脏六淫之有无也;盛虚责之,责其五脏六淫之虚实也,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五胜,五运之胜也。)

风论篇

帝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厉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或,当作均。)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气道也)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厉者,有荣卫热,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厉风。

(此风气入于经脉之中也,荣行脉中,故风入脉中与荣气合,则热而血腐坏也。其气不清,言溃乱也。然而血脉溃乱,荣复挟风,阳脉上头,鼻为呼吸之所,故鼻柱坏而色为恶,皮肤破而溃烂。经曰∶脉风盛为疠溃是也。)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甲乙经》作故字。)有风气也。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肺脏有风,则眉间白色。,薄白,肺色薄白,时咳短气,昼则阳气在表故瘥,暮则阳气入里,风内应之,故甚。)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焦绝,谓唇焦而文理断绝,风薄于心则神乱,故善怒而吓人也。舌为心之苗,故病甚则舌强而言不快也。)肝风之状,多汗恶风,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善怒时憎女子,皆木之性曲而又直故也。)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脾主四肢,故不欲动。鼻于中而主土,故脾候之而色黄也。)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庞然,言肿起也。肾脉起于足下,上股内后廉贯脊,故脊痛不能正立也。隐曲者,谓隐蔽委曲之处,肾风薄精气内微,故隐曲之事不利为也。)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饮食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胃风失衣,则外寒而内热,故胀。胃合脾而主肉,胃气不足则肉不长,故瘦也。)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因醉取风为漏风,其状口干善渴,近衣则身热如火,临食则汗流如雨,骨节懈怠,不欲自劳。)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泄风汗多,则津液涸而亡阳,故口干而寒也,此为泄风。)

痹论篇

帝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小便上引而痛,如怀孕之状。)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懈怠,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以上十二痹证,皆风寒湿外邪所伤而致之也。邪舍于其脏腑,则其脏腑之证见焉,治者审之。)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已,亦益内也。

(此属内伤外邪合而为痹是也。)其风胜者,其人易已也。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痛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于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曰∶其客于六腑何也?曰∶此亦其饮食居处,为其病本也。

四方土地高下温凉不同,物性刚柔飧居亦异。经曰∶水谷之寒热,感则害六腑是也。

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曰∶以针治之奈何?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一作治)其过,则病瘳也。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帝曰∶善。

(此言水谷之精,冲盛荣卫,邪气自不能入而为害,何痹之有?)帝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荣,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当作急。)逢热则纵。帝曰∶善。

痿论篇

帝曰∶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帝曰∶何以得之?岐伯曰∶肺者,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此之谓也。

(五脏之痿,皆固肺热而致之,然本脏各有相火而生痿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使内谓劳役筋力,费竭精气。)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溃,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下经》,古经也。)帝曰∶何以别之?岐伯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时受月,谓受气之时月,如肝王甲乙,心王丙丁之类是也。)

厥论篇

帝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阳谓足之三阳脉也;阴谓足之三阴脉也。)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曰∶寒厥何失而然也?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帝曰∶热厥何为而然也?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悍,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此言寒热二厥,皆损其阳气,竭其精气之所致也。四肢无气以营乏,则为厥逆。寒热虽异,虚损则同。)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音县)仆。阳明之厥,则颠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不可以运。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溺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内热。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此六经之说厥状,皆有盛衰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只以本经留呼多少而取之。

太阴厥逆,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经脉行有左右,候其有过者取之,故云治主病者。)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语,治主病者。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少阳厥逆,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治主病者。

五脏生成论

曰∶卧出则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涩,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大经队也。)故为痹厥也。

评热病论篇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表里刺之,饮之服汤。

上从之,谓少阴从太阳而上也。饮之汤,为止逆上之肾气也。

热论篇

帝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最乘杀厉之气,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名曰寒毒,藏于肌肤,至夏至气变为温病,夏至后变为热病,皆原于伤寒所至,故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校正】按《伤寒论》变温变暑与王注异,王注本《素问》为说,仲景本《阴阳大论》为说。

岐伯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寒毒薄于肌肤,阳气闭密不得发散,而内怫结,故伤寒反病热。)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穴名)。故为诸阳主气也,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可汗而已,其满三日,可泄而已。其病两感于寒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六日当作三日,下文可见。)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此言两感于寒者,邪气悍暴之甚必死。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大邪气也。)皆去,病日已矣。

此言不两感者,六日之后,邪气从始次第而自退,病日愈。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所遗,邪气未尽去也。)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搏,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曰∶治遗奈何?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曰∶病热当何禁之?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此言遗禁者皆病愈不知禁谨而复作热,故曰遗也。

凡病伤寒而成瘟者,先夏至日者为病瘟,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评热论篇

帝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已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裨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汗出脉躁,不胜其病,狂言失志,此三死也,乌能生?

疟论篇

帝曰∶夫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岐伯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冻饮料。

此论疟病之形状也,下皆发明此节之意。

帝曰∶何气使然?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阳兼疟邪而言,谓疟邪随阳气而入于阴分。)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冻饮料也。

此释上文阴阳交争,随经而作寒热也。

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舍,犹居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

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搏,是以日作。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指疟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此疟寒热所因,至此乃言疟有数种也。

帝曰∶夫疟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曰∶经言无刺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漉漉,汗大出也。)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故经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曰∶攻之奈何?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直往而未得并者。

四末,言四肢也。此言牢缚四肢,令气各在其处,则邪所居处必自见之,则剌出血耳。

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离谓不相争,集谓邪相会。)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论曰∶夏伤于暑,秋必病疟。

今疟不必应者何也?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脏?曰∶温疟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帝曰∶瘅疟何如?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其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曰瘅疟。

至真要大论篇

帝曰∶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搏,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阴阳齐等,则一日之中寒热相半;阳多阴少,则一日之发,但热不寒;阳少阴多,则隔日发,先寒后热。虽胜复之气,若气微则一发之后,六七日乃发,故云愈而复发。或频三日发而六七日止,或隔十日发而四五日止者,皆由气之多少,会遇与不会遇也。俗谓鬼柙暴疾而从祈祷避匿者,病势已过,旋至于毙,自谓其分,宁不伤乎?习俗既久,卒难离革,悲哉奈何?

咳论篇

帝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曰∶愿闻其状。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邪气谓寒邪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此言五脏受病之由。各以其时,谓旺月也,若非旺月则不受邪,故各传以与之,是也。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邪,乘夏则心先受邪,乘至阴则脾先受邪,乘冬则肾先受之。曰∶何以异之?(异,分别也。)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转,转则两下满。(,亦胁也。)脾咳之状,咳则右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曰∶六腑之咳奈何?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通结上文。)曰∶治之奈何?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此总结一篇之义也。

举痛论篇

帝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已。如此,则道不惑前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予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今验于已,如发蒙解惑,可得闻乎?岐伯再拜而对曰∶何道之问也?(发问甚大,而此只及五脏卒痛,甚不可晓。)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夙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搏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此当作痛甚不休也。)寒气稽留,炅气上从,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血脉涩,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涩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弓痛矣。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涩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涩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夙昔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泻,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帝曰∶所谓言而可知者也,视而可见奈何?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曰∶扪而可得奈何?曰∶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者也。

生气通天论篇

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支氏曰∶人不知节欲而数犯,伤其正气,则邪气乘正气之虚而入为害也,故曰邪气伤人。王注直云邪气伤正气,而不先言耗损之由,则邪何从而入也?)苍天之气,清冷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大声也。)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病因于暑,则当汗泄,不为发表,邪热内攻,中外俱热,故烦躁喘数大呵而出其声也。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湿气熏蒸,清道不利,故首如有物蒙之若裹也。热伤血,不能养筋,致为拘挛。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湿热甚,以致正气不宣通,故四维发肿。诸阳受气于四肢也,今人见膝间关节肿痛,便作风治者误矣。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煎迫而成厥逆。)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乎不可止。

阳气烦劳则主阴绝,辟积不已,至夏火愈亢,而时若煎迫而气逆上,火既亢上,则目盲耳闭,精败神去,如溃散之坏都,所储之水散流而不可遏矣。病而至此,为坏极矣。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怒则气上,血随积焉。阴阳相搏,气血奔并,因薄厥生。菀,陈积也。薄,迫也。怒气伤于筋则为痿,而不维持也,故曰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身常偏汗出者,久久而成偏枯。

汗出见湿,乃生痱痤。

阳气发泄,寒水制之,热郁皮肤,则为疮痱。

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膏粱浓味,内多滞热,皮浓肉疏,故内变为疔。足,多也。

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痱。

此阳为阴遏,而不通畅,故迫为,粉刺也。轻为痱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痿,留连肉腠。

内精微以养神,外柔和以养筋。开阖失宜,为寒所袭,则筋络拘,形容偻俯矣。寒气下陷于脉中,则为痿。留连于肉腠而不舒。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营气不顺,血郁肌肉,故成痈肿。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汗出未止,形弱气消,风寒薄之,穴俞随闭,热藏不出,以至秋阳复收,两热相合,寒热相移。以所起为风,故为风疟。

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起居有度,不妄作劳,是为清净。真气内固,故皮腠闭密。虽有大风苛毒,弗能伤害也。

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病久上下不通,则阴阳否隔,良医妙法莫能为何也。

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

三阳蓄积不通,不急泻之则死。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淫气甚而风客之,则伤精。邪气伤于肝,为本经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食甚饱,则肠胃横满而筋脉解,故有肠为痔之患。大饮甚,则肺气逆而上奔。强力入房,则肾气伤,高骨坏而不为用。高骨,谓腰之高骨。

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为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病瘟,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阴阳应象篇

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冬伤于寒,春必病瘟。

二论大同。王安道云∶此四章诸家注释多戾经旨。盖非有四伤一定之说,原其病之根因有此耳。其气盛者,有伤之而过后消散不作者,及过后作者,其为各时一病,而治各有方,又不必拘定前之伤也。成无己、王海藏之注,皆推求过极。

阴阳应象论

曰∶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此言天以五行,以应人之五志。善摄养者,得其中和。不善节者,生乃不固。

脉要精微篇

曰∶风成为寒热。

经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瘅成为消中。

瘅,湿热也。湿热内积,故为消中。王注∶善食而瘦,乃食也。

厥成为颠疾。

厥,气逆也。气逆上则为颠。

久风为飧泄。

即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此其候者也。

脉风成为疠。

经曰∶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疠。

脉要精微篇

曰∶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胜伤恐,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腹中气盛,肺脏满变伤于恐,声如在室,腹中有湿气也。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

言微声低,不能相续,乃夺气不足然也。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

此心火炽甚,而神志昏乱,故不知其亲疏也。

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

仓廪,为脾胃。门户,为魄门,即肛门也。不藏、不要,皆不得其正,不禁固而时泻也。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小便流注而不度是也。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总结上文两节之意,以起下文。

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一作俯。)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五脏者,身之强也。今若所言皆失强也。盖五脏之气,内属本脏,外循各经,故为守为强,有如是者。下文云∶得强者生,失强者死。

总结上文之义。

玉机真藏篇

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

肺司治节,气息由之,其气动形,为无气相接,故耸举肩背,以远求报气矣。夫如是,皆形脏已败,神脏亦伤。见是证者,则后一百八十日内死矣。见真脏之脉候,乃与死日之期矣。此肺之脏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真藏见,十月之内死。

此脾脏之病也。真脏见,十月之内死,恐当作真脏未见,故远至十月方死。,肉之标,肘膝后内如块者。阴气微弱,阳气内燔,故身热也。脾主肉,故肉如脱,如破败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缺盆深陷。)动作益衰,真藏未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藏,乃予之期日。(此肾之脏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藏见,乃予之期日。

(此心之脏也。)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腹内痛,肩项身热破脱肉,目匡陷,真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入者,至其所不胜之期则死。

此肝脏病,故目陷也。不胜之时,谓庚辛也。

帝曰∶愿闻虚实以决死生。岐伯对曰∶五实死,五虚死。脉盛,(心也。)皮热,(肺也。)腹胀,(脾也。)前后不通,(肾也。)闷瞀,(肝也。)此谓五实。

此五实,为五脏邪气之实。

脉细,(心也。)皮寒,(肺也。)气少,(肝也。)泄利前后,(肾也。)饮食不下,(脾也。)此谓五虚。

此五虚,为五脏真气不足也。

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五虚五实得此二者则生,无此二者,其死必也。

五脏生成论

曰∶头痛颠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蒙招尤。

膀胱脉,从颠络脑,侠脊抵腰中,循膂络肾属膀胱。然肾虚不能引巨阳之气,故头痛而为上颠之疾也,经病甚则入于脏。当作蒙招摇。蒙谓目瞬动而蒙昧,下文之目冥是也;招摇谓头振掉不定也。

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胀,支膈胁。

,胁上也。支,执持也。胸膈胁,皆不执持,不利也,肝胆之经也。

下厥上冒,(谓气逆上而冒于目。)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

此咳嗽上气,厥逆之病,在于胸中也。

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此相火为病,热在膈而心烦,上行而头痛。

阳明脉解篇

帝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十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曰∶其恶火何也?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则恶火。曰∶其恶人何也?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然郁内也)惋则恶人。(恶人,作烦也。)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

厥连于经脉者易愈,连于脏者则神去而死也。

帝曰∶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能也,病反能者何也?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受气于其四肢之故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曰∶热盛于身,故弃衣而欲走也。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阴阳别论篇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汪氏《质疑》注,此言阳明燥金之气为病也。心以燥血不能生,而荣于百脉;脾以燥弱不能卫津液,而润于四肢,则筋脉无所滋养,故肢体为之劲急,而不能伸曲也。在于女子则月经不利,此燥之至也。燥立传变亦终归其所主,故燥甚则风热上攻于肺而为消渴。东垣云∶上消者多饮水而少食,主于肺是也。其或津液生痰而不生血,痰积肺中,有时孤阳泛上,则痰随之贲上,而喘急大作。孤阳降下,则痰随坠而喘急憩息,斯皆燥其不治之验。王注以大肠胃四经混说,强谓以男子少精,牵扯曲说,愈讲愈繁而不通矣。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痛。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三阳为太阳,寒气郁而不散,则发寒热,久之为痈肿,如流注之疾。痿厥,足冷无力。,酸疼也。索泽,润泽之气消索也。颓疝,即睾垂纵缓,内作颓疝也。

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鬲。

此少阳相火为病,壮火食气,故少气。火烁肺金则善咳,火入于心故掣,三焦内结故隔塞不通,皆火之过。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咳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此肝经风燥为病,故惊咳噫欠,为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君相二火之病,故善胀满。经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

此寒湿二气合病。寒湿之邪滞于经络,则血气不周荫于肢体,故偏枯痿易,四肢不举之证作矣。

阴结者,便血一升,(阴主血故。)再结二升,(二盛。)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小阳曰石水,少腹肿。

经曰,三阴独至,期于石水,为腹坚如石而水肿也。

二阳结谓之消。

阳明热结,故善消水谷。

三阳结谓之鬲。

太阳寒水凝蓄胸膈则嗝,其饮食犯寒而吐逆亦然。

三阴结谓之水。

太阴湿土人感之,内聚于脾,不能散布,积于腹而为水肿。其或溢于四肢,而为水肿之类是也。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此少阳相火与厥阴风木相扇而为病也。风火俱阳邪,阳邪从类而上攻,故为喉痹之病。治以薄荷、荆芥以去风;生甘草、桔梗、玄参、黄芩之类以泄火是也。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脉中有阳之别,如尺脉搏手与寸口殊别,则为有孕。今诊尺脉滑利是也。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阳气上搏,则蒸而为汗是也。

阴阳虚,肠辟死。

辟,利也。胃气不留,肠开不禁,此阳气竭绝,故死。

阴虚阳搏谓之崩。

阴脉不足,阳脉盛,搏则内崩而血下流,此阴中附火然也。

经脉别论

帝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

此言病之变而淫气于别脏,勇壮者不能淫,怯弱者则受害也。

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不适其性而强云为,过则病生,此理之常也。

皮部论

曰∶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淅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破,毛直而败。

此言病始于皮毛,不愈而渐入于筋骨间,有寒热之易也。

逆调论

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以上六问而下止三答,亦脱简也。

岐伯对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水谷海也。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上古经也。)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患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也。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病能篇

帝曰∶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偃,仰也。)岐伯对曰∶肺者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帝曰∶人有卧而有所不能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寄则不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

五脏有伤,精气有所之寄,故卧不安,人不能悬其病于空中也。

评热篇

帝曰∶有病肾风者,面然壅,害于言,可刺否?然,肿起貌。壅,为目下壅,如卧蚕。肾脉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故妨害于言语。

岐伯对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

至,谓脏气未至也。此言肾虚真气不足,不可刺,故五脏五日一至,循至肾脏而邪气至也。

曰∶其至何如?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善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病名曰风水。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其,上迫肺也。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其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诸水病者,故不能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能下者,胃脘鬲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此肾气不足之至,悉皆小阴经之病,水不胜火,故其病然也。

水热穴论

帝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关者,所以司出入也。肾主下焦,膀胱为腑,主其分注关窍二阴,故肾气化则二阴通。二阴闭则胃满,故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闭则水积,水积则气停,气停则水生,水积则气溢,气水同类,故云关闭不利,聚水而从其类也。经曰∶下焦溢为水,此之谓也。

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肿。肿者,聚水而生病也。曰∶诸水皆生于肾乎?曰∶肾者牝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勇而劳其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

风客玄府,汗未出,内伏皮肤,传化为水,从风而水,故名风水。

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故水病下为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

此虽肾肺二脏之病,要皆水气所留也。

平人气象论

曰∶颈脉动喘疾咳,曰水。

颈脉为耳下及结喉两旁人迎脉也。水气上溢则肺被热熏,阳气上逆,故颈脉鼓盛而咳喘也。

目裹微肿如卧蚕之状,曰水。溺黄赤安卧者,曰黄胆。

《正理论》云∶肾劳胞热,溺黄安卧,谓之劳疸,以女劳得之也。

食已如饥者,曰胃疸。

胃热则消谷,故食已如饥。

面肿曰风。

风从上行,故面肿者,曰风。

足胫肿曰水。

下焦有水,则足胫肿也。

目黄,曰黄胆。

火气上蒸,故目黄。《灵枢》曰∶目黄者病在胸。

逆调篇

帝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何也?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此言寒气,阴寒之为,非衣之寒,而中寒也。

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小水不能灭盛火也,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

治者,王也。胜者,盛也。独胜谓阴独盛而火止灭也。

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烁,消也。)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浓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肾不生水,则髓不满,而筋骨干槁,所以当挛节也,是矣。

通评虚实篇

帝曰∶肠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曰∶肠下白沫何如?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阴病见阳脉,如相反故死。)曰∶肠下脓血何如?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曰∶肠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曰∶滑大者生,悬涩者死,以藏期之。(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之类。)曰∶巅疾何如?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曰∶巅疾之脉,虚实何如?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巅疾之脉,虚则可治,实则死,似与搏而滑大相反,搏而滑非实也,正滑泛而跃也,故自已。

曰∶消痹虚实何如?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消,瘦也。痹,劳热也。瘦热病久,脉当微弱者生,兹为实大者可治,似相反也,愚谓当时传刻者之误耳。

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暴厥耳聋,偏闭塞不通,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着也。

此言消瘅仆击偏枯之疾,非内外中风之变证,乃膏粱暴忧,内气暴薄,不得宣通,故二便闭塞,匿留着而不去也。,匿也。

跛,寒风湿之病也。

,足也。跛,不能履也。此则风寒湿之病也。

黄胆暴病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气久厥逆,而不下行,怫积上焦,故为黄胆及厥狂之疾作也。

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

六腑不通,则五脏之气壅滞不平,大便闭,则肺气喘逆之类是也。

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此亦六腑闭塞之余意,六腑为肠胃最要,肠胃结滞,则气不流通,气不流通则逆上,而为头痛耳鸣者矣。

腹中论篇

帝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曰∶治之奈何?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曰∶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曰∶治之奈何?曰∶以四乌骨一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按乌骨、茹、鲍鱼汁,皆攻积血,散恶血,雀卵治阴痿,起阴之药,并非生血治血枯剂,学人详之。

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否?曰∶病名伏梁。曰∶何因而得之?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曰∶何以然?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上鬲,挟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

此伏梁,冲脉之为病。以其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上行循腹,下行络阴,上则迫近于胃脘,下则因薄于阴器。若因薄于阴,则便下脓血;若迫近于胃,则病气上出于鬲,复侠胃脘,内长其痈也。所以然者,以本有大脓血在肠胃之外故也,久则难治。居脐上为近心,故为逆;居脐下为远心,故为从。亟,数也。

夺,去也。言其不可移动,但数数去之斯可矣。

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此亦冲脉之病,所以髀股皆肿,亦名伏梁。其气溢于大腹着肓之原,故环脐而痛。不可动,谓不可用大毒之药,击动而峻下之,则为水而溺涩也。

病能篇

帝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此言胃痈病,胃脉不常沉细。胃脉细故人迎脉大。人迎,结喉两旁之动脉也。人迎大则热聚于胃口,故成胃脘痈,由气逆热盛而致之也。

曰∶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曰∶此名同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

此言痈虽同而治异也。痈为气之息,故气盛血聚宜用砭石针之,泻去恶血而自愈,今用排针者是也。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曰∶生于阳也。曰∶阳何以使人狂?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曰∶何以知之?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

阳脉动则人迎脉常动者也。巨阳脉在天容位分,少阳脉在天窗位分,二脉不常动而反动,故病也。

曰∶治之奈何?曰∶夺其食则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则已。(食少则气衰,故节去其食,则病自已。)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则铁浆也。)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气上逆则狂,饮铁洛所以下其逆上之气也。)曰∶有疾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曰∶病名曰酒风。曰∶治之奈何?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泽泻去风湿益气,术止汗去火风,麋衔治风湿筋痿。后饭,药先食后,故曰后饭。

奇病篇

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对曰∶病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气逆息难,故曰息积。气不在胃,故不妨食,灸则火邪内攻,刺则正气外泻,故皆不可。惟宜积为导引而气流行,兼药治,则可矣。若不导引,只以药攻亦难治也。

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帝曰∶善。

此寒邪客逆,久而不散,故为厥逆头痛也。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瘅,热也。)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食甘肥则内热,郁积而不外泄,令人中满,气上溢为消渴。治之以兰草,兰辛能发散陈久肥甘不化之气,故曰以兰除陈气也。

曰∶有病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曰∶病名胆瘅。(胆汁味苦,故口苦。)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咽为之使,恐咽字之误也,常作因为之使,故胆虚气上溢而口苦也。胸腹曰募,背脊曰俞,胆募则在期门下五分,俞在脊第十椎下两旁,各开一寸半。支秉中曰∶胆上溢入咽,故口苦,咽为使是也。

金匮真言论

曰∶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泻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此四时不节而各致其病也,故下云∶能节养者皆不病也。

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泻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

此言冬不按跷,则四时不能为病也,何也?冬乃藏精秘密,若冬按跷,则精不能藏而致四时病。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五脏生成篇

曰∶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故人卧则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血气者人之神,故受血者,皆能神于运用。

宣明五气论

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为五病。

胆为中正决断无私,其刚决故为怒也,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以胜相并,故有五志。如肺虚,心精并之故喜。故曰∶虚而相并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颠疾,搏阴则为喑,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为五乱。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

同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同神而往来者谓之魂,心有所忆谓之意,专意不移谓之志。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刺志论

帝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形气相反,谷气不应,血脉不浮,故皆反,法当病。

曰∶何谓反?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

脉盛血少,此谓反也。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寒伤形,故气盛身寒。热传气,故气虚身热。

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

气小则脱血而下,故湿居下也。

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

谷少气多,乃胃中邪气并入于肺,而非正气之多也。

脉少血多者,饮中热也。

饮留胃中而作热也。

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风气盛满则水浆不入也。

阴阳应象篇

曰∶天之邪气,感即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肤筋脉。

四时之气,天之邪也,感之则害五脏。饮食寒热,感之则伤六腑。地之湿气,感则有伤经脉,故害于皮肤筋脉,各以其近而受害也。

太阴阳明篇

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虚。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此言贼风虚邪,阳受之入六腑。饮食起居,阴受之入五脏。与阴阳应象论∶天之邪气害人五脏,水谷寒热害人六腑,两说相反,其理安在?此谓虚邪外伤有余,饮食内伤不足,二者之伤互有所受,不可执一而言伤也。惟湿从外伤,故及皮肤;湿从内成,亦伤脏腑。此又不可一途而云然也。

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

此言物极则反,理之常也。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风,阳气也。湿,阴气也。阳从上,阴从下,火就燥,水流湿,类也。

阴阳应象篇

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悲恐,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灵枢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若五志不常,寒暑过度,戕贼天真,何可长久?

六元正纪篇

曰∶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肿。

湿胜濡泄,水气内胜,则伤脾胃,而泻利也。其则脾胃之气一行水道,溢于皮肤,则为水闭。肉如泥,按之陷下而不起也,故曰肿。

太阴阳明论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对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径,(胃气不得径至,以达四肢。)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四肢禀气于胃,袭脾而布化。脾不布化,故四肢不用,胃气不能独施故也。

脉要精微篇

曰∶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

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坠。甚饱则梦与,其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气厥论篇

帝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热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鬲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脏腑相移,各以所司而为病,皆由气厥逆而得也。,伏同。

调经论篇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寒气在皮肤之外,则上焦不通,而发寒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王安道曰此阴字,指人身之阴与水谷之味也。夫有所劳倦者,过动属火也。形气衰小者,壮火食气也。谷气不盛者,劳伤元气,则少食而气衰也。上焦不行者。清阳不升也。下脘不通者,浊阴不降也。夫胃受水谷,则清阳升而浊阴降,以传化出入,滋养一身也。今胃不能纳,而谷气衰少,则清无升浊无降矣,故内热。汪寅谷曰∶人身之中,阴气虚损为热。盖劳倦伤脾,胃气因虚下陷,重压下脘气道之分,而上焦之气,因以不行,少火郁为壮火,而为内热伤气等证。其治以东垣补中益气为宜。斯所谓劳伤形体,饮食失节而致热者乎?内伤之说,盖原于此。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外伤寒毒内薄、诸阳外盛,则皮肤收。皮肤收,则腠理密,故卫气蓄聚无所留行矣。寒气外薄,阳气内争,积火内燔,故生外热也。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血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温气,阳气也。阴逆内满,则阳气去于皮外也。

举痛论

帝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气皆能致病,故问之。)岐伯对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怒则阳气逆上,肝气乘脾,故甚则呕血及飧泄。何以明之?怒则面赤,甚则色苍,经曰∶盛怒不止,则伤志明。

喜则志气和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腠谓津液渗泻之所,理谓文理逢会之中。身寒则卫气沉,故皮肤文理及渗泻之处,皆秘闭而气不流行,卫气收敛于中而不发泄也。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根据,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劳则喘且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劳于力役,则气奔速,而阳外发。喘息汗出,外内皆逾越常纪,故气耗损。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九气致病,于此可详矣。

[卷之二\内经要旨(下)] 论治篇第四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治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小络,当是手少阴心经之小络。)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

异法方宜篇

帝曰∶医之治病,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不同,谓针石灸毒药导引按摩之不同。地势有高下燥湿之势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

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之民多食鱼,鱼发疮而热中,盐发渴而胜血,故民黑色病疮疡,治宜砭石。砭石,以石为针,而决脓血。

西方者,金玉之域,砂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西方之民,水土刚强,腠理闭密,外邪不能伤,故病多内伤七情,饮水色欲而已。治宜毒药攻其内也。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故灸者,亦从北方来。

北方水寒冰冽,故病脏寒,其治宜艾灸烧灼,谓之灸。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南方之民嗜酸,故腠理致密。又卑下之湿内郁而不得发泄,故病挛痹。用微针所以疏泻之是也。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中央之地湿,故生物众,四方辐辏,故民食杂不劳  然湿气在下,民多病痿厥寒热。治宜导引,谓摇其筋骨,动其支节,按跷,谓抑皮肉捷举手足是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圣人治人,随方而各得其宜也。

阴阳应象篇

曰∶善治者治皮毛,止于始萌。其次治肌肤,(救其已生。)其次治筋脉,(攻其已病。)其次治六腑,(治其已甚。)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此言治病当治其未病,则易愈。延及腑脏,则病深而难愈,故曰半死半生。

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

始起者,轻微在于经腠,外邪未及深入,可剌以针而泻之。已,止也。

其盛者,可待衰而已。

邪气盛甚,而遽止之,非惟不足以祛邪,而正气亦反受其伤也,故必待其衰而治之。如藏疟者,不可于其势之方兴而止,痢者,必俟其势,将艾,如兵法避锐盛而击惰归之意也。

因其轻而扬之。

因,从其所因也。因其邪气轻,浮于表,而用气轻薄之剂,而发扬之。如伤寒一、二日,用葛根之类是也。

因其重而减之。

重,则沉重而下坠者,如痢后重者,减去之,即泻其实也。

因其衰而彰之。

彰,犹杨也。此指伤寒邪气已衰,欲作正汗者,因而扬于外也。朱肱氏云∶伤寒七八日,忽然两手无脉或一手无脉,此是正汗来,用甘草、细辛之类助其汗,正谓此也。

其高者,因而越之。

越,过也。如膈上痰壅盛者,用稀涎之类吐之,使上越也。

其下者,引而竭之。

引,导引也。如湿气胜而为濡泻等证,用五苓散之类。又如积痢在下而为里急后重等证,用承气汤、牵牛散之类,引而竭之也。

中满者,泻之于内。

中满,心下满闷,而外无胀急之形,痞病是也,斯乃湿热之为,以黄连、枳实、浓朴之类泻之,使内消而无滓秽形之于外也。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此言热邪内郁,宜于汗解,因其腠理干燥而汗不得出者,以温水微渍形体,使之腠理滋润,以接其汗之出也。今用热汤围浴而出汗者是也。

其在皮毛者,汗而发之。

伤寒二三日,邪在表者,用麻黄之类,以发其汗也。

其悍者,按而收之。

疾悍暴,按降收敛也。盖谓阴虚火炎上而为喘嗽等证,宜以滋阴降火之剂,如四物汤加柏、知、五味子之类,故曰∶按而收之。

其实者,散而泻之。

散,汗解也。泻,下也。盖谓疫瘟之邪,从内而达于外者,并表里兼治,如防风通圣之属,故曰∶散而泻之。

血实宜决之。

瘀血壅盛者,宜红花、苏木之属通之。如产后积恶经闭聚胀等证,用黑神散以决之。

气虚宜掣引之。

掣引,犹言升提也。脾胃不足,阳气下陷,而用升提之药,补中益气之类是也。又导引家使其气行通畅亦是。

形不足者,补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气,神气也,味,五味也。形不足宜温养神气而调和之,精不足宜饮食药品之滋味以补之也。

有余者泻之。

邪气有余者为实,实者泻之。如汗下吐法是也。

不足者补之。

正气不足为虚,虚者补之。《本草》云∶补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

高者抑之。

邪气在上者抑之,如吐衄等证。而内实者,用桃仁承气汤之类下之。

下者举之。

正气下陷,举而升之,如泻泄痢疾久则下陷,宜用升麻、柴胡、补中益气汤之类是也。

坚者削之。

坚积于内,以三棱、莪术之类削之。

客者除之。

邪客于经者,除去之。

劳者温之。

温,温养也。劳倦内伤者,当澄心息虑,以温养之。

结者散之。

阳气结滞者,如气郁不舒,用青皮、香附、枳壳、紫苏之类散之。

留者攻之。

留,不去也。攻,攻击也。积块不移,各从所恶攻之,如砂、水银去肉积,神曲、麦芽去酒积,水蛭、虻虫去血积,木香、槟榔去气积,附子、硫黄去寒积。又云气血留积为毒者,不以毒药攻击之可乎?如紫苏去鱼腥积,丁香、桂心去菜积,如贝母、南星、硝、黄草药之属,敷贴而攻之亦是。

燥者润之。

《本草》云∶润可以去燥,如麻仁、当归之属是。

濡者燥之。

燥可以去湿,如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

急者缓之。

如火气上逆而急者,生甘草之属缓之。

散者收之。

阳气精神耗散者,以五味子、酸枣仁之类收之。

逸者行之。

过乎安逸,气血凝滞而成病者,使之行动,以道其阻也。

惊者平之。

惊者,有所激而然,宜和而平之,或用平惊之药,或以平常习见之法平之,则不惊也。如《病机赋》云∶有人闻声则惊,药治之不效。一医命患者高坐堂上,堂下以木击其物,且谕之曰∶物之能鸣,平常也,何惧之有?且言且击,患人目见,久之而心自定,以后则不惊惧。此则平之之法也。

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却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

总结上文,量病证候,适事而用之。

汤液醪醴论

岐伯曰∶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石针艾治其外也。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足者何?曰∶神不使也。曰∶何谓神不使?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病而至于形弊血尽,精神脱去,可知虽有汤药针石皆弗之能起也,故病不可愈。此今世之人斫丧故也。

今精神坏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卫并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神去则机息。精神者,生之原。荣卫者,气之主。神气俱无,生意则不使矣,病何由痊?

移精变气论

岐伯曰∶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八风,八方之风也。五痹,骨脉筋皮肌是也。)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

草苏谓药煎,草谓草根。枝,茎也。凡用药有用苗者,有用根者,有用茎者。用而不愈,则兼其苗、、华实而用之,俾其相佐助而去病也。故云∶本末为助。

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

四时之气,各有所在,如春气在经脉,治当随所在而伏其邪。日有寒温明暗,月有空满亏盈。

逆从,如升降浮沉当顺寒热温凉逆从是也。

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粗工,粗略者也。凶凶,不料事宜之可否也。如此则旧病不愈,反增新病也。

藏气法时篇

帝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易时则贵,失时则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五脏之气,歇为间,旺为甚,则死生之期也。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气有余也。)急食甘以缓之。

急,急速也。风伤肝,风性急速,内为飧泄等证,以升提之药如甘草之甘缓之,故曰∶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云云。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心气虚也。急食酸以收之。

缓,舒缓也。心主热,在液为汗,心热则腠理舒缓,而为汗泄等证,以酸枣仁五味子之酸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主湿,湿气内袭,而为肿满等证,以苍、白术之苦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幸,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主气,肺气上逆,而为咳嗽等证,则以葶苈、黄芩、诃子皮之苦泄而降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肾主水,肾热则液涸,而为阴火等证,以黄柏、知母之辛润之。或肾液枯而大便结燥者,用当归、红花之辛润之,故曰∶大便难者取足少阴,此也。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平旦慧,(爽也。)下晡甚,金旺然也。)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酸味收,故泻宜当咸泻之,然肝欲散,不当又以酸收咸软为补之、为泻之也。肝主筋,风邪伤筋则挛,以川芎之辛散之则补,以芍药之酸收之则泻。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年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急食咸以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取其柔软、舒缓之意。心主脉,火邪内结,则脉坚实,以芒硝之咸软之则补,以甘草之甘缓之则泻。

病在脾,愈于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鲍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日慧,(,昃也。)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脾恶湿,所以湿与饱皆伤脾,脾伤则胃气下陷,少火郁为壮火,以甘草之甘缓之则补,以黄连、大黄之苦下之则泻。

病在肺,愈于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肺主气,肺热则清气耗散,而为汗出喘嗽等证,以五味、乌梅之酸收之则为补,以麻黄、桂枝之辛散之则为泻。

病在肾,愈于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ht(烦热也。)热食温炙衣。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肾主二便,泻痢则下虚,以黄连、黄芩之苦坚之,则下元固闭,而为补。以芒硝之咸软之,则下元失守,而为泻。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以胜相加,如病肝木,则肺金以胜而加之,至己所生则愈,至克己之气所不胜而甚,至生己之气而持,至己自旺之位而起。先定五脏之脉,谓肝弦心钩肺浮肾营脾代之类。如经曰∶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乃可言间甚、死生之期云。

血气形志篇

曰∶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谓形不劳而志思苦者,结虑深思,荣卫乖否,宜盛泻虚补,灸刺为宜之,此顺气之道也。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筋骨不劳,心神悦怿。病生于肉,卫气留满,以针泻之,结聚脓血,以石破之,今世之用针以破决之是也。

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劳形者伤筋,治以药熨及导引,则筋自舒而愈也。

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

形志俱苦,则气血两耗,而咽嗌为之不利也。治以百药,乃荣卫益理,气药、血药并行是也。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以按摩醪药。

按摩,所以导其闭塞,而使之通其经络者也。醪药,则药酒也。药以酒渍,使其能通经络血脉,而善行气者也。

汤液醪醴论篇

帝曰∶其有不从毫毛生,而五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亟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此水气胀满之病,其本不从毫毛生,五脏阳气竭耗,而脉气孤危,故魄独居。此四极亟而动中,气拒内,形施外,故不与衣相保。

岐伯对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是以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

此言量其内外轻重而施治,如水气在内,则用以微动四极,缪剌其处,以复其形,以牵牛、甘遂之类泻之,去其积,故曰去宛陈;水气在表,用苍术、羌活之类汗之,故曰开鬼门;水气在下,用五苓散之类,以利小水,故曰洁净府。

藏气法时论

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虚则目ktkt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此肝经之病,而合于胆。凡经络到处,皆为之病,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此为肝经实病。

目ktkt无见,耳无所闻,善恐,此肝脉系胆脉,风火上攻故也。胁中血满,独异于常,随其左右而利之也。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胁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剌中血者。

此心经之病,而合于小肠。舌下,为舌本,心之系。中,为心脉,在掌后去腕半寸。

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此脾经之病,而合于脾者,善行,故取足太阴阳明少阴出血也。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咽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此肺经之病,实则喘咳逆气,肩背股膝俱痛,虚则少气耳聋,太阳之外,厥阴之内,有血满异于常者则取之。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此肾经之病,凡剌虚则补,剌实则泻,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谓得道。经络有血,剌而去之,是谓守法,犹当揣形定气,先取血脉,而后乃调有余不足。

腹中论

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石药发颠,芳草发狂。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热中多饮溲数,消中多食数溲,皆脾气上溢,肥甘所致,故禁膏粱石药芳草之浓美也。

岐伯对曰∶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曰∶不可以服此者,何以然?曰∶夫热气悍,(,疾也。)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

热气盛,则木气有余,躁怒伤脾,故至甲乙日,更论脾病之增减。

五常政大论篇

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大小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大小之异耳。曰∶其于寿夭何如?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

阴精所奉,高之地也。阴方之地,阳不妄泄,寒气外持,邪不数中,而正坚守,故寿延。

阳精所降,地之下也。阳方之地,阳气耗散,发泄无度,风湿数中,真气倾竭,故夭折。即事验之,今中原之境,西北方人多寿,东南方人多夭,其中各有微甚耳。此方土之异也。

帝曰∶其病治之奈何?曰∶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西北方皮肤闭腠理密,人皆食热,故宜散宜寒。东南方人腠理疏,冬皆长冷,故宜收宜温散,不解表。

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

寒方以寒,热方以热,是正治也。西北方有病冷,假热方以除之;东南方有病热,假凉方以除之。是则假者,反上之正法以取之。

岐伯曰∶补上下者从之,治上下者逆之。

上者天气,下者地气。不及则顺而和之,太过则逆而治之也。

以所在寒热盛衰而调之,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能毒者以浓药,不胜毒者以薄药,此之谓也。

药之浓薄,药之气味浓薄也。上下内外求治其过,当因人之体气浓薄而施,则可以求其过也。

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

气反者,谓病下而反上,病上而反下。病反在上,而治取于下,病反在下,而治取于上,病在中,而治取于傍。如寒逆于下,热反攻于上,不利于下,气盈于上,则温下以调之,余仿此。

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

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补之泻之,久新同法。

治法要审轻重刚柔逆顺以施之,新久则皆同一理法也。

曰∶病在中而不实不坚,且聚且散奈何?曰∶无积者求其藏,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行水渍之,和其中外,可使必已。曰∶有毒无毒,服有约乎?曰∶病有新久,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有约,常制,即下文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菜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

约,节约也。假如无毒治病,病已十去其九,须以此为节约,再勿药也。须以谷肉菜果,随五脏所宜,食之养之,以尽其余病也。若违约节而过用之,必至于伤正气也。

六元正纪论

帝曰∶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予欲不远热,不远寒奈何?上之寒热二字,所用之寒热也,下之寒热二字,因气之寒热也。远,犹避也。不远寒,不远热,犹言可以热治热,而寒治寒者也。

岐伯对曰∶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出汗宜热药,故不避热。下利宜寒药,故不避寒。如是则夏亦可用寒,皆谓不获已而用之也。

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何如?曰∶寒热内贼,其病益甚。曰∶愿闻无病何如?曰∶无者生之,有者甚之。

犯寒热者,其病益甚,无病犯禁,犹能生病故曰∶无则生,有则甚。

曰∶生者何如?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痞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音冒。闷也。)郁注下,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闭之病生矣。曰∶治之奈何?曰∶时必顺之,犯者治以胜也。

春宜凉,夏宜寒,秋宜温,冬宜热,此时之宜,不可不顺。犯热治以酸寒,犯寒治以甘热,犯凉治以苦温,犯温治以辛凉,所谓胜也。

帝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曰∶愿闻其故何谓也?岐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帝曰∶善。

重身,谓怀妊也。毒之,谓有毒病用毒药以攻之。有大积大聚之故,治其大半则止,过之者死。非重身者,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而止,当有约也。况重身者,岂无约乎?曰∶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

郁,郁滞也。达发夺泄折五者,欲其通达之意也。王注以达为吐,以发为汗,以夺为下,以泄为利小水,皆非也。如气凄清之甚,则肺金太过,而木郁之病生焉。治以轻扬味薄之剂散之,使之郁气解,而肝木之气伸矣。治郁之余,仍以辛热之味,以泻肺气,畏其热则气斯服。肝肺之气,各得其平,无获郁滞之患,故曰∶过者折之,以其畏也。余皆仿此。王安道曰∶此段十三句,通为一章,当分三节。自帝曰至水郁折之九句为一节,治郁法之问答也,然调其气一句为一节,治郁之余法也。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三句为一节,调气之余法也。过病之起,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或因所乘而为郁;或不因所乘而本气自郁,皆郁也。岂惟五运之变,能使然哉?郁既非五运之变可拘,则达之、发之、夺之、泻之、折之之法,固可扩而充之矣。可扩而充,其应变不穷之理也。且夫达者,通畅之也,如肝性急怒,气逆胁,或胀大时上炎,治以苦寒辛散而不愈者,则用升发之药,加以厥阴报使,而从治之。又如久风入中为飧泄,及不因外风之入而清气在下为飧泄,则以轻扬之剂举而散之。凡此之类皆达之之法也。王氏以吐训达,以汗为发,不能使人无疑。以为肺金盛,而抑制肝木欤?则泻肺气,举肝气可矣,不必吐也;以为脾胃浊气下流,而少阳清气不升欤?则益胃升阳可矣,不必吐也。虽然,木郁固有吐之之理,今以吐宇总该达字,则凡木郁皆当用吐矣,其可乎哉?帝曰∶假者何如?岐伯曰∶有假其气,则无禁也。所谓主气不足,客气胜也。

假,借也。主气不足,客气胜之,故假借寒热暖凉,以资夫正气,则客可犯之谓也。主气谓五脏应四时春夏秋冬也。客气谓六气加临之气。

至真要大论

曰∶上淫乎下,所胜平之,外淫乎内,所胜治之。

上淫乎下,天之气也,所谓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之类是也。外淫乎内,地之气也,所谓在泉之气。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也,皆随所制胜以平之也。司天之气曰平,在泉之气曰治,此其义见矣。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阴病阳不病,阳病阴不病,正也。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正治也。阴位以见阳脉,阳位以见阴脉,反也。以寒治寒,以热治热,反治也。

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道也。

随制平夺,皆不以数之多少,以气和平为度。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岐伯对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

脏腑有高下远近,证候有表里,药治有轻重。调其多少,和其紧慢,令药气之病所为故,勿令太过与不及也。

《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三臣六,偶之制也。

古之单方,独用一物曰奇。病在上而近者,宜奇方。古之复方曰偶,有二味相配之偶,有二方相合之偶。病在下而远者,宜偶方。制者,谓因时制宜之义,以病有远近,治有轻重所宜,故云制也。若以君臣药味数之,阴阳奇偶则亦然也。

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可以奇,下者不可以偶。

奇者单行而力微,故近者奇之可也;偶者并行而力大,故远者必以偶也。汗不可以奇,盖谓汗难出,故以偶;下不以偶,谓下易行,故以奇。及观仲景制方,桂枝汤汗药也,亦以三味为奇。

大承气汤下药也,亦以四味为偶。此见方因时制宜,不必拘泥奇偶,而失其治之大体。

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浓,缓则气味薄,适其所至,此之谓也。

王注谓补上治上之方,若迅急则上不住而反迫于下,所以宜制气味之薄方,欲其升浮而使之至于病所,而后可以疗其病也。补下治下之方,若慢缓则滋道路而力微,所以宜制气味之浓方,欲其降沉急而至于病所,而后可以疗其病也。适,宜也。凡制方须宜至其病所,而无太过不及之谓也。

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

又有病在于下焦,其势不容于遽急而用和缓之气味者,虑其中道而止也,宜于药后,以食送之至病所,要亦无违上下之制。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

大方有二∶有药味数少专攻之大方;有君一臣二佐九之大方。凡治肝肾及在下而远者,宜服数少之大方。病有兼证而邪不专,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服君一臣二佐九之大方,故肾之二服,可分作肺之九服、肝之三服也。

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重方则复方也。奇偶不去则反复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如黄连治口疮,佐以干姜而速之类是也,故曰∶反佐取之。

帝曰∶五味之用何如?岐伯对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五味辛以散之,半夏、白芷、防风之辛皆散;甘以缓之,甘草、大枣之甘皆缓;酸以收之,白芍药、五味子之酸皆收;苦以泻之,大黄、黄连之苦皆泄;咸以软之,芒硝、海石之咸皆软;淡以渗之,茯苓、白术之淡皆渗是也。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

病之微者,可以逆治,以寒攻热,以热攻寒是也。病之甚者,不可逆治,当顺其性而从之,所谓以热而攻热也。如伤寒发热,反以麻黄、姜、桂之辛,从其性而攻发之之类是也。

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

逆其病而施,谓之正;从其病势而用方,谓之反。反从之方,或一二味而从之,是谓从少;或三四味而从之,是谓从多。从少从多,当观病之微甚,事之轻重。

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

汪氏《质疑》注∶经文反治者,即从治之法,上文曰从者反治是也。热因寒用者,谓热药因病之热,以其本病之寒而用也。如伤寒肾气素本虚寒,而寒盛于内,格阳于外,病变面赤身热,脉数无力者,经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是也。有因内伤过服凉药,以致肌肤大热,或谵语口干,脉无力者,此皆本于寒而变病似热,实非热也,宜以热药反治之也。寒因热用者,谓寒药因病之寒,以其本病之热而用也。如伤寒热甚失于汗下,亢阳内郁,拒阳于外,病变浑身厥冷而脉实者,经曰∶诸阴之反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是也。有积热于内,而外反恶寒者,有火炎于内,反觉冷气自腹冲上者,此皆本于热而变病似寒,实非寒也,宜以寒药反治之也。塞因塞用者,言补塞之药,因壅塞之病而用也。释者谓气虚中满而用补药,特其一耳。有因气虚而胸中痞者,有气虚腹中有块作痛,或上或下,或有或无者,有气虚大便里急后重者,有气虚小便秘涩者,有气虚而肢节肿痛者,有气虚而背肩胀急者,此皆本于气虚不能营运而变病似塞,实非塞也,宜补气及收涩之药反治,此塞因塞用之类也。通因通用者,言通利之药,因通塞之病而用也。

释者谓热结塞凝而致泄者,以通利之药,亦特其一耳。有因食积而痢者,宜通积化食之药;有下焦积热而小便不禁,或遗精滞浊者,宜通窍解热之药;有患疟郁热于表,外蒸汗出者,宜清热解表之药;有伤风热怫于表,外蒸汗出者,宜散风之药;有患痹湿气熏蒸汗出者,宜散湿之药;有血积于内,以致血隧壅遏而傍流之血妄行者,宜通血之药。此皆本于塞而变病似通,实非通也,宜通利之药反治。此通因通用之类也。必伏其所主者,正治之法藏诸用也。而先其所因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之意也。伏其吾之所以主治者,而先其所因以顺从而渐杀之法,法主于治其通,而先通因通用,积去而利止,则先通之者,所以塞之也,而吾主治之意,至是显诸仁矣。反治之法主于双病,本其始而言,亦正治也,故言乎其始,药治亦顺,与正治之法同。言乎其终,药治似逆,与正治之法异,故曰始同终异也。夫反治之法微,故宜加深长之思,此章之义博,不可以偏之致自异也。而释者不察得失相参,如谓中满宜补,泻痢宜下之者可也。至谓蜜煎乌头,醇酒冷冻饮料之类,皆察其小而遗其大者,余宁已于言哉?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

此结上文反治之效也。

帝曰∶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

内伤元气,不能外卫腠理,而为汗泄等证,宜补中益气之类以调其内,则外证自除,是谓治其本也。

从外之内者,治其外。

风寒外郁而为喘嗽,或为鼻衄等证,宜麻黄、桂枝之类以疏其外,则内患自除,是亦治其本也。

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

如积热于内而为痈肿疮疡等证,先以苦寒疏其内实,后用通经关郁排脓之剂,或针砭等法,以治其外,斯则内外悉平,是谓先本而后标者也。

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

邪气外郁内热而为痰火壅实等证,先以辛散之味以解其外,后用消痰降火之剂以治其内,斯则内外俱安,是亦先本而后标之者也。

中外不相及,则治其主病。

病在中,或在外,两不相干,而非从内之外,从外之内者,则于内于外,专治其主病而已矣。

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此问治病不衰,而反因药之寒热,而随生寒热之新病也。

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阴,肾也。阳,心也。其心属火,肾属水也。此言肾之真阴已亏而发热,误投寒药以治,则热反炽,岂知热之不衰,由于真水之不足乎?宜求滋肾之剂,如山药、枸杞、地黄之类,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也。又如心之元阳已亏而身寒者,误投热药以治,则寒反甚。岂知寒之不衰,由于真火之不足乎?宜求补心之剂,如人参、附子之类,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是也。如果益心,寒亦通行;如果强肾,热之犹可。心也,肾也,水火之原也,阴阳之本,所谓属也。

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治其旺气,是以反也。

旺气,时旺之气也。如夏月感寒,郁而为热,宜辛散之药。医见其身热,其时旺之气亦热,乃以寒药治之。寒性收敛,表邪不能发散而热反甚矣。发冬月伤寒,失于汗下,邪气传变,亢阳内郁而身寒者,宜苦攻之。医见身寒,时旺之气亦寒,乃以热药治之。热性悍,内邪未得疏通而寒反甚矣。是皆治其旺气而有所失也,正发表不远热,攻裹不远寒,相同一意。

曰∶不治旺而然者何也?曰∶不味旺味属也。

此承上文而言,上味玩味也,下味药味也。如肺之气虚而身寒,其寒也由于肺气之不足也,宜补其气则生阳矣。若误投以辛热之药味。则阳虚阴必凑而身寒反甚。盖徒知寒者热之,而不玩味乎味之辛者旺于秋,而属于肺,辛先入肺,以散肺气,如之何其弗寒也?如心血虚内身热,其热也由于心血之不足也,宜补其血则生阴矣。若误投以苦寒之味,则阴虚阳必乘而身热反炽。盖徒知热者寒之,而不玩味乎味之苦者旺于夏,而属于心,苦先入心,以泻心血,如之何其弗热也?故曰不味旺味,而有所犯也。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五味久服,各增其气,如黄连服久而反热,故曰久而增气,物化之常。增气不已,脏气偏胜,气有偏胜则有偏绝,故曰夭之由也。

五常政大论

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

此言人应天地阴阳,虚实寒热,治之宜各察其岁气天和,无实实虚虚之误,庶不失其正而夭人命也。

《大要》曰∶无伐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

此承上文而言,引古经以证无伐天和之义也。

五脏别论

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藏气法时论

曰∶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齑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毒药,谓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虫鱼鸟兽之类,然辟邪安正,惟毒药为能,故通谓毒药也。五谷,粳米小豆大豆麦黄黍;五果,桃李杏栗枣;五菜,葵藿薤葱韭。食以存性,药以防命,气味温补以存精形,此谓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也。

宣明五气篇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味太过则致病,病者则愈甚,故无多食。下文之义可见矣。

五脏生成篇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kt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五味入口,内养五脏,各有所欲。所欲太过,则互有所伤,故不宜过欲也。

阴阳应象大论

阳为气,阴为味。味浓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浓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味浓者为阴中之阴则泄,如大黄之类。味薄者为阴中之阳则通,如苦茶之类。气浓者为阳中之阳则发热,如附子之类。气薄者为阳中之阴则发泄,如麻黄、桂枝之类是也。故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也。

[卷之二\内经要旨(下)] 脉候篇第五

脉要精微篇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血气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平旦未劳于事,阴气未扰,阳气未耗,故可以候有过之病脉也。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神气也。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参伍,视察五色等事,与所切脉参合比伍,而其决死生之分也。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安也。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上盛,谓寸口;下盛,谓尺中。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者,死。

浑浑,脉混乱也。革至,谓脉弦实。如涌泉,脉迫迫而出不反也。绵锦其去,脉来绵绵,相续不见其去,如弦之数绝,主病色而死矣。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

察脉在手阴阳升降之妙,故曰纪纲。始之有经,言知其经常之大概,次从五行之生旺,次从四时之所宜,所谓有度也。如此,微妙皆可察而知也。

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此申上文微妙不可不察,而各有合之之理是也。

持脉有道,虚静为宝。(虚心静性。)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不甚浮也。)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盛大充足。秋日下肤,蛰虫将去,(随气而降,故曰下肤,观蛰虫可见。)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深沉之义。)此言四时之常脉,所谓始之有经是也。

尺内两旁则季胁,(季,末也,极下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关上也。)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寸上也。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足中事也。

自尺内至于上附上,六部之分位,以诊十二候也。上竟上者之四句,总结上文诊候之各得其宜也。

平人气象篇

帝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定息,命曰平人。

一呼一吸,脉各再动,定息脉又一动,为五动也,曰平。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呼吸定息五动曰平。今呼吸各一息,脉为迟,以减平人之半,少气可知矣。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躁,烦躁也。尺热,尺分皮肤热,是为病瘟。尺不热而滑为风,涩为血少,故病痿痹。

是为数脉也。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一呼四动,一吸亦四动,是倍平人之半,此数而又甚者也。脉绝不至,乍疏乍数,皆其谷气绝亡,故皆主死。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无胃气,四时之脉不得其本脏和气也。观下文,可以知之。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春胃气则弦而软是也。弦多,谓弦甚。五注如始张弓弦。胃气少者,乃本气自病。纯弦绝无胃气者死,胃而毛秋病,毛甚者金克木,故即病。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夏胃气则弦而滑是也。但钩谓洪大而坚,有石谓沉伏得冬脉,故冬病石甚,水克火,故即病也。

长夏胃微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

长夏胃气软弱是也。弱多,无力也,代,不能还也,主死。弱而沉为冬病,弱甚曰即病。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秋胃气浮是也。毛多,浮微也,为肺气不足而病也。浮微而欲绝者死,浮而弦为春病,弦甚曰为即病。

年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

冬胃气沉是也。石多,沉伏也,为肾气不充也。但石沉而坚也,石而有钩,沉滑也,而病于夏。石甚为即病也。

玉机真藏篇

曰∶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长而紧也。)曰肝病。死肝脉至,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带钩,陷下不动也。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真脾脉至,弱而乍疏乍数,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

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浮而散也。)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赤白不泽,毛折,乃死。

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然如弹石,曰肾死。(促而肾也。)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玉机真藏论

岐伯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太过为阳居表,故在外;不及为阴居中,故在内。

太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颠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满。

太过肝气实则怒,视眩冒闷,气上为颠疾;不及肝气不流,故胁痛满也。

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曰钩,(即前曲后居,来疾去迟也。)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心脉太过,则身热而肤痛,浸淫流布而痛;不及为心烦咳唾,下则气泄。

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逆气背痛,愠愠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上见血,喘而咯血;下闻病音,复又咳嗽也。

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曰营,反此者病。其气来如弹石,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懈,(懈,倦也,似热不热,似寒不寒,似弱不弱,似强不强,无可名状,谓之懈病也。)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中,季胁之下,侠脊两旁空软处也,肾外当,故曰。清,清冷也。脊中,两肾之中。

少腹,之前。小腹满,肾气不行也,故小便变,或赤或涩也。

帝曰∶脾脉独何主?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者也。善者不得见,恶者可见。(脾寄旺于四季,故善不可见,恶可见。)其来如水之流,此为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啄,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

中气不足,不能灌溉于四旁,则五脏不和,故九窍不通也。

平人气象篇

曰∶欲知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

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尺脉缓涩,谓之解。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谓之热中。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孕子也。

少阴在掌后陷中,当小指而应手者也。动谓动也,经脉别论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经脉别论篇曰∶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精气归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气口乃手太阴肺脉,为脉之大会,百脉尽朝,故以其分决死生,是成寸口脉法,寸关尺三部是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水精布经,五脏四时俱以常度,不相失也。

平人气象篇

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石弦而曰不,谓不似微弦微石之和也。五脏仿此。

玉机真藏论

曰∶见真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自为其状而至太阴。)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

高保衡《新校正》云∶真藏脉者,无余物和杂,故名真也。如弦是肝脉,若微弦则和,而有胃气微弦,二分胃气,一分弦气,故曰微弦。若三分俱弦,则为真藏脉矣。

脉要精微篇

曰∶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发散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若搏,或坠,或击伤而搏也。)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而散者色泽,当病溢饮。

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溢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髀抵伏兔,故病如折也。)其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搏坚,皆为太过;软而散,皆为不及。五脏各因太过不及而病也。

阴阳别论篇

曰∶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汪心谷云∶阴者五脏之阴也,阳者胃之阳气也。二十五阳一岁,五脏脉变,各经阳气有五,合为二十五也。三阳三阴,手足三阳三阴经也。一,同也。夫经脉者,由于胃气冲灌,而行贯乎四时,曰春弦夏钩秋毛冬石,兼微曰平,如胃之阳气少者曰病,以寸尺候其病处,或在肾在腹在膻中之类。若胃之阳气已绝,不能与脉俱至于手之太阴,而五脏之阴气独见,见则为败,败必死也。其死必于所不胜之期,如肝见庚辛,心见壬癸,脾见甲乙,肺见丙丁,肾见戊己,故曰知死生之期。王氏及《素问钞》,皆以人迎气口牵强注释,于理益晦,知者审之。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

汪氏∶真脉之脏脉者,谓真脏脉之至数,以分五脏之属也。至,脉之应也。悬绝,止绝也。

急,劲也。十八,肝脏之得数也。日,日干庚辛是也,脉绝死于所不胜之期。凡脉至流行,内应五脏肝心脾肺肾之气,外应先天五行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之数,故脉五至为小息,五十至为一大息。若五十至之中,有胃气无止绝曰平。无胃气兼止绝有常数者曰死。凡脉止绝,法以至绝至复数起,周五脏而得其余数,则应所属之脏气已绝,至于所不胜之期日而死。肝至十八日死者,除五脏三五一十五余三,属木内应于肝,故知肝气已绝,庚辛日干为死之期也。

心至悬绝,九日死。

肝至十八加心至九数,共二十七数,除五脏五周,五五二十五余二,属火内应于心,故知心气已绝,壬癸日干为死之期也。

肺至悬绝,十二日死。

肝心已共二十七数,加肺十二数,共合三十九数,除五脏七周,五七三十五数余四,属金内应于肺,故知肺气已绝,丙丁日干死之期也。

肾至悬绝,七日死。

肝心肺已共三十九数,加肾七数,共合四十六数,除五脏九周,五九四十五数余一,属水内应于肾,故知肾气已绝,戊己日干死之期也。

脾至悬绝,四日死。

肝心肺肾已共四十六数,加脾四数,共合五十大衍之数,五脏十周终数而止为天五,属土内应乎脾,故知脾气已绝,甲乙日干死之期也。《脉诀》云∶五十不止身无病,数内有止皆知定,亦此义也。

脉要精微篇

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

精,增进也。消,消灭也。脉有阴阳盛衰四时有余不足之应人迎气口是也。

应太过,不及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当大而细,当细而大,谓之反四时。当不足响应有余为精,当有余响应不足为消。此则为精至于有余,为消至于不足者也。春夏阴气消灭,寸口主阴,当应不足,而响应之太过,是不及者,反为精进也。春夏阳气增进,人迎主阳,当应有余,而响应之不足,是有余者,反为消灭也。

故曰∶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即人迎之阳脉而响应之不足,气口之阴脉而响应之有余,故曰∶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关主不得便溺,格主吐逆是也。

六节藏象篇

曰∶人迎一盛,(一倍也。)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

人迎为足阳明胃脉,动在结喉两旁。比之寸口盛一倍者,病在少阳;盛二倍者,病在太阳;盛三倍者,病在阳明,四倍以上,阳盛之极,故格拒而食不得入。所谓格,则吐逆者是也。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

寸口为手太阴肺经动脉,穴出经渠,比之人迎盛一倍者,病在厥阴;盛二倍者,病在少阴;盛三倍者,病在太阴;四盛以上,阴盛之极,故关闭而溲不得通也。

人迎与气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不得天地阴阳之中正也,如北极之处乎中,故曰极也。

至真要大论篇

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岐伯对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此言病热而脉敝,按之不鼓手,乃阴盛格阳而致之,非热也,诸阳然也。病寒,脉按之鼓击手下而盛者,乃阳盛拒阴而然,非寒也。

脉要精微篇

曰∶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颠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仆。(浮为虚,散为不足,故头眩而仆倒也。)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热在手之三阳也。)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病在足之三阴经。)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阳有余,故血少。)滑者阴气有余也。(阴有余,故血多。)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内外脉经之两旁,内而不外,侵外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脉侵外为阳气有余,故身热。)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脉涌上出,为阳气在上,故足冷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脉在下,是阴气有余,故头痛。)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平人气象篇

曰∶病热而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

此病脉虚实相反者,曰难治。

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

盛滑为阳,病在外;小实为阴,病在内。

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新病。

小弱以涩为血气虚,故为久病。浮滑而疾为阳气足,故为新病。

三部九候篇

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

此皆言失常候者病,相失不可数者死,数之极也。

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

独调,至数匀也。众脏相失,言皆不应也。相减者,减于上下,谓其偏少也。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相失之候,凡有七诊者,此也。参伍不调,随其独异者,言病耳。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

此言足阳明胃经冲阳之脉,诊之以决生死。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谓以自手而诊足上之脉也。庶,次也。次以右手诊其右足。弹之,按而动移也,寻其脉之有无也,其应手上不能至五寸者死。王注∶手足踝上皆有动脉,盖差误也。

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

经脉,四时胃气之脉。凡诊必先察胃气,然后察病脉。

脱肉身不去者死。

形肉瘦脱,身体不能动移者,主死。

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

形肉脱瘦,九候调亦死也。然四时之气顺,七诊互见不死。

必审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精神去,胃气绝。皮肤着者死。骨枯干也。

通评虚实论

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

春秋月建为三阳司天,而应头之三阳经,属阳而主热也。三阴在泉,而应手足阴经,宜得阴气而寒也。脉实满为阳邪之实,宜通身壮热,阳证相应斯为顺也。今头热而手足寒者,其在春秋亦应时为顺也。冬夏月建三阴司天,而三阳在泉,当头寒而手足热,故冬、夏为逆,则主死也。

亦如南北政,岁当三阳司天,三阴在泉,宜寸大而尺细;岁当三阴司天,三阳在泉,宜寸小而尺大。亦此义也。

[卷之二\内经要旨(下)] 色诊篇第六

脉要精微篇

帝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之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五脏生成篇

曰∶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色青黄也。)黑如(煤也。)者死,赤如血者死,(败恶凝聚之血是也。)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者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鹅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者也。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蒌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玉机真藏篇

帝曰∶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得脉之大要,天下之至极之术数,何也?五色合五脏之脉,应时而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而不二也。莫非其神乎?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亦神去则机息之义同也。

[卷之二\内经要旨(下)] 脏象篇第七

六节脏象篇

黄帝问曰∶脏象何如?岐伯对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后当云∶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支氏曰∶自脾及胃大小肠膀胱云者,乃兼统论也。

金匮真言论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对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巽方鸡。)其谷麦,(五谷之长。)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木之精气上为岁星,十二年一周天。)是以春气在头也。(万物发荣上,故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成数八也。)其臭臊,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在声为呼,其变动为握。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手少阴之络会于耳。)藏精于心,其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黍赤色。)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火之精气上为荧惑,七百四十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征,其数七,(成数七也。)其臭焦。其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色黄味甘。)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土之精气上为镇星,二十八年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思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干为马。)其谷稻,(色白。)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金之精气,上为太白星,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成数九。)其臭腥。其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亥为豕。)其谷豆,(黑色。)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水之精气上为辰星,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成数六,)其臭腐。其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灵兰秘典篇

帝曰∶愿闻十二藏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卷之二\内经要旨(下)] 经度篇第八

血气形志篇

曰∶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血多气,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人身之经络气血多少,与天道寒热盛衰相应。气为阳,而配乎热;血为阴,而配乎寒。夫太阳为天之六气,斯时天气寒盛而热衰,应人手足太阳二经,多血而少气;少阳为天之三气,斯时天气热盛而寒衰,应人手足少阳二经,少血而多气;阳明为天之五气,斯时天气先热而后寒,应人手足阳明二经,多气而多血;少阴为天之二气,斯时天气寒少而热多,应人手足少阴二经,少血而多气;厥阴为天之初气,斯时天气寒盛而热衰,应人手足厥阴二经,多血而少气;太阴为天之四气,斯时天气热盛而寒衰,应人手足太阴二经,多气而少血,故曰∶天道之常数云尔。

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之阴阳也。

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阴阳离合篇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南方丙丁火位,阳气盛明,故曰广明。广,大也,向明而治,故圣人南面而立。然在人身中则心脏在南,故谓前曰广明。冲脉在北,故后谓太冲。然太冲者,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故曰太冲。

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

肾脏为阴,膀胱腑为阳。阴气在下,阳气在上,此为表里合一之经气。

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太阳居少阴之地,故曰阴中之阳。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

身之上曰广明,身之下曰太阴。又曰心脏下则太阴脾脏是也。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

阳明胃脉行脾脉之前,太阴脾脉行胃脉之后。

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阳明居太阴之前,故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

少阳居厥阴之表,为阴中之少阳。

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

离,谓别离应用。合,为配合于阴。别离则正位于三阳,配合则表里为脏腑。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太阳司动静之机,故为开。阳明执禁固之权,故为阖。少阳司动静之微,故为枢。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搏而勿浮,为有胃气之脉也。既有胃气则三阳齐一而不相失也,故命曰一阳。

愿闻三阴何如?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中则内也。)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冲脉在脾之下,故言在下,皆言脏位及经脉之次也。

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

脾脏之下近后,则肾之位。太阴脉起于大指端,少阴脉起于小指下。

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

厥阴根起于大敦,名曰阴中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三经者,不得相失,博而勿沉,名曰一阴。

厥者尽也,阴至此而尽,故曰阴中之绝阴。胃脏之前,近肝之位,厥阴脉交出太阴之后。

搏而勿沉,不至于弱伏,是亦胃气之脉者也。

经脉篇

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鬲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循内,行少阴心主之前,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际,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阳明大肠经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循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会于大椎,下入缺盆,络肺下鬲属大肠;其支别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缝中,还出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侠鼻孔。

足阳明胃之脉,起于鼻交中,旁约大肠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下后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侠脐,入气冲;其支者,起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免,下入膝膑中,下循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足太阴脾经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内,循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

手少阴心经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鬲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侠咽,系目;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出腋下,下循肉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廉,循臂内后廉,抵掌后兑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小肠经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外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鬲,抵胃属小肠;其支别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却入耳中,其支者,别循颊上抵鼻,至目内。

足太阳膀胱经之脉,起于目内,上额交巅上;其支别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行者,从巅入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后,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别者,从腰中下贯臀,入中;其支别,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侠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中,以下贯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端。

足少阴肾经之脉,起于足小指之下,斜趋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内,出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鬲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别者,从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阳三焦经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外上肩,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鬲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挟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却出至目锐。

足少阳胆经之脉,起于目锐,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后,下大迎,合手少阳于,下临颊车,下颈合缺盆,下胸中,贯鬲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冲,下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外,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之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别者,别跗上入大指,循歧骨内出其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

足厥阴肝经之脉,起于大指聚毛之上,循足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三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入阴中,环阴器,抵少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鬲,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鬲,上注肺。

督脉起于下极之余,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属阳脉之海。

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咙,属阴脉之海。

[卷之二\内经要旨(下)] 运气篇第九

六节藏象篇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谓也。

六六谓六甲之日,以成一岁之节限;九九制会,谓九同于九野之数,以制人形之会通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六六之节,天之度也。九九之制会,天之数也。所谓气数者,生成之气也。周天之分,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十二节气均之,则气有三百六十日而终,兼之小月,日又不足其数矣。是以六十四气而常置闰焉,何者?以其积差分故也。天地之生育,本祖于阴阳,人神之运用为始,终于九气。《律书》曰;黄钟之律,管长九寸,冬至之日,气应灰飞,由此则万物之生,咸因于九气矣。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生化之用也。

制,谓准度。纪,谓纪纲。准日月之行度者,所以明日月之行迟速世;纪化生之为用者,所以彰气至而斯应也。气应无差,则生成之理不替;迟速以度,大小之月生焉。故日异长短,月移寒暑,收藏生长无失时宜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夜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日行迟,故昼夜行天之一度,而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而犹有度之奇分矣。月行速,故昼夜行天之十三度余,而二十九日一周天也。言有奇者,谓十三度外,复行十九分度之七,故云月行十三度而有奇也。《书》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则其义也。积余盈闰者,盖以月之大小,不尽天度故也。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端,首也。始,初也。表,彰示也,正,斗建也。中,月半也。推,退位也。言立首气于初节之日,示斗建于月半之辰,退余闰于相望之后。是以闰之前,则气不及月;闰之后,则月不及气。

故常月之制,建初立中;闰月之纪,无初无中。纵历有之,皆他节气也。故历无云其候闰某月节闰某月中也,推终之义断可知乎!故曰∶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络也。由斯推日成闰,故能令天度毕焉。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十日,谓甲乙内丁戊己庚辛壬癸之日也。十者,天地之至数也。《易》曰天九地十,是也。

六十日而周甲子之数,甲子六周而复始,则终一岁之日,是三百六十日之岁法,非天度之数也。此盖十二月各三十日者,若除小月,其日又差之也。

帝曰∶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各从其主治,谓一岁之日,各归从五行之一气,而为之主以旺也。故下文曰云云。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以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曰∶五运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曰∶平气何如?曰∶无过者也。曰∶太过不及奈何?曰∶在经有也。曰∶何谓所胜?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曰∶何以知其胜?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

凡气之至,皆谓立春前十五日,乃候之初也。未至而至,谓所直之气未应至而先期至也。

先期而至,是气有余,故曰太过。至而不至,谓所直之气应至不至而后期至,后期而至,是气不足,故曰不及。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凡五行之气,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生我者为所生。假令肝木有余,是肺金不足,金不制木,故木太过。木气既余,则反薄肺金,而乘于脾土矣。此皆五脏之气内相淫并为疾,故命曰气淫也。余太过例同。又如肝木气少,不能制土,土气无畏,而遂妄行,水被土凌,故云∶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也。肝木之气不平,肺金之气自薄,故曰∶所不胜薄之。然木气不平,土金交薄,相迫为疾,故曰气迫也。余不及皆同例。

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曰∶有不袭乎?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曰∶非常而变奈何?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

汪氏曰∶变者,非常也。至,气至也。所胜,我克彼也。所不胜,彼克我也。重,复也。

时,六气之时也。此言六气失序,而邪有微甚之殊。夫六气者,主气是也。初气厥阴风木,二君火,三相火,四湿土,五燥金,六寒水,由初逮终,以应六六之气,是气相袭而顺,否为逆而且病焉。如初病厥阴风木司令,若风气弗应,而变湿气大行者,邪属太阴土也,木能克土,乃所不胜者,故邪为微。若风木之气弗应,而变燥气大行者,邪属阳明金也,金来克木,乃所不胜者,故邪为甚。是在丁年谓之重感。经曰∶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守之和,亦邪甚也。因而重感于邪,则病危矣。夫丁属阴干,从化为不及,木运不及,则不胜之燥金凌之。然木内应于肝,而肝以感年运所不胜之邪,于时重感之矣,是一岁而受二伤,故曰∶重感于邪则死矣。若丁木不及之年,燥金之变不当风木之时者,亦为微邪,故曰∶非时则微,当时则甚,余仿此。王注谓直年至后,二三四五岁病,岂理也哉?

天元纪论篇

帝曰∶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夏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鬼臾区曰∶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纪纲,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此五行变化,以应天地运气之理,与阴阳应象颇同。

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始终也。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曰∶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气谓风热燥湿寒。形谓木火土金水。)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迎知随,气可与期。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

〔应天〕为木运之岁,上见厥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土运之岁,上见太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水运之岁,上见太阳。此五者天气下降,如合符运,故曰应天,为天符也。

〔承岁〕谓木运之岁,岁当亥卯;火运之岁,岁当寅午;土运之岁,岁当辰戌丑未;金运之岁,岁当巳酉,水运之岁,岁当申子。此五者岁之所宜,故曰承岁,为岁直也。〔三合〕谓火运之岁,上见少阴,年辰临午;土运之岁,上见太阴,年辰临丑未;金运之岁,上见阳明,年辰临酉。此三者,天气运气与年辰俱会,故云三合为治也。〔岁治〕亦曰岁位,三合亦为天符。六微旨论曰∶天符岁会曰太乙天符,谓天运与岁相会。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相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

天有六气,地有五位。天以六气临地,地以五位承天,盖以天气不加君火故也。以六加五,即五岁而余一气,故迁一位。若以五承六,则常六岁乃备尽天元之气,故六岁而环会,所谓周而复始也。地气左行,往而不返;天气东转,常自火运数五岁已。其次气正当君火之上,法不加临,则右迁君火气上,以临相火之上,故曰五岁而右迁也。由斯动静上下相临,而天地万物之情、变化之机可见矣。

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曰∶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于君位,不立岁气,故天之六气不偶其气以行君火之正,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耳。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禀命,故曰相火以位也。

鬼臾区曰∶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曰∶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五营运论

曰∶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三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戊土属干,己土属巽。《遁甲经》曰∶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晨暮占雨以西北东南,义取此也。雨为土用,湿气主之,故曰占焉。

帝曰∶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面向北而言之也,上,南也。下,北也。左,西也。右,东也。

帝曰∶何谓下?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主岁者,位在南,故面北而言其左右;在下者,位在北,故面南而言其左右也。上,天位也。下,地位也。面南,左东也,右西也,上下异而左右殊也。

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曰∶相得而病者何也?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间气何如?岐伯曰∶随气所在,期于左右。

于左右尺寸四部,分位承之,以知应与不应,过与不过也。

曰∶期之奈何?曰∶从其气则和,逆其气则病。

逆谓当浮不浮,当沉不沉。至真要论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太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少阳之至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则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

不当其位者病。

见于他位也。

迭移其位者病。

谓左见右脉,右见左脉,气差错故耳。

失守其位者危。

已见于他乡,本宫见贼杀之气。

尺寸反者死。

子午卯酉四岁有之,反,谓岁当阴在寸,而反见于尺;岁当阳在尺,而反见于寸。尺寸俱反,乃谓反也。若尺独然,或寸独然,是不应气,非反也。

阴阳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以言生死之逆顺。

阴阳交,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年有之。交,谓岁当阴,在右脉反见左;岁当阳,在左脉反见右。左右交见是谓交。若左独然,或右独然,是不应之气,非交也。

至真要论篇

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大小齐等,命曰平,阴之所在寸口何如?岐伯对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曰∶愿卒闻之。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反其诊则见矣。曰∶尺候何如?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帝曰∶主岁何如?岐伯对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寡于畏也。

六微旨篇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对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

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标本不同,气应异象。

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病。

至真要论

帝曰∶胜复之动,时有常乎?气有必乎?岐伯曰∶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曰∶愿闻其道。曰∶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

有胜则复,无胜则否。帝曰∶复已而胜何如?曰∶胜至则复,无常数也,衰乃止耳。复已而胜,不复则害,此伤生也。曰∶复而反病何也?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复其胜则主胜之,故反病也,所谓火燥热也。帝曰∶治之奈何?曰∶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道也。

帝曰∶气之上下何谓也?曰∶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半则所谓天枢也。

身半,谓脐中也,所谓天枢也。天枢穴当脐两旁同身寸之二寸。其气三者,假如少阴司天,则上有热,中有太阳,兼之三也。六气皆然。司天者其气三,司地者其气三,故身半以上三气,身半以下三气也。以名言其气,以气言其处,以气处寒热而言其病之形证也。

故上胜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胜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

上胜下病,地气郁也,故从地郁以名地病;下胜上病,天气塞也,故从天塞以名天病。夫以天名者,方顺天气为制,逆地气而攻之,以地名者,方从天气为制则可。假如阳明司天,少阴在泉,上胜而下俱病者,是拂于下而生也。天气正胜天可逆之,故顺天之气方同清也。少阴等司天上下胜,同法。

所谓胜至,报气屈伏而未发也。复至则不以天地异名,皆如复气为法。

胜至未复而病生,以天地异名为式,复气以发,则所生无问上胜下胜,悉皆根据复气为病,寒热之主也。

[卷之二\内经要旨(下)] 标本篇第十

标本病传论篇

帝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岐伯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

标本之道包括虽大,若有志于此,则亦易而可知矣。世人自尽莫有能及之者。

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客气为标本不同,同气为标本相同。)大小不利治其标,大小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至真要大论篇

帝曰∶病生于本,余知之矣。生于标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病反其本,中标之病;治反其本,中标之方。

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少阳之本火,太阴之本湿,本末同,故从本也。少阴之本热,其标阴,太阳之本寒,其标阳,本末异,故从本从标。阳明之中太阴,厥阴之中少阳,本末与中不同,故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从本从标从中皆以其化生之用也。汪注∶阳明本燥标阳中湿,厥阴本风标阴,惟此二经,本末与中不同,故治从乎中也。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

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

[卷之二\内经要旨(下)] 针刺篇第十一

阴阳应象篇

岐伯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从阴引阳二句,言在上者治下,在下者治上。以我知彼,欲体察也。以表知里,达内外也。

过与不及,总结上文,观夫阴阳左右表里之过与不及也。善针者不待病形已具,方知过与不及,若微见征兆便知其过,其明如此,用针岂有至危殆哉?

八正神明篇

岐伯曰∶天温日明,则人血淖(多也)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而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气血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攻也)。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名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辨,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人忌于天,故云天忌。)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

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至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

帝曰∶余闻补泻,未得其意。岐伯对曰∶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补则久留,今泻而曰静以久留而先补者,若真气不足,针乃泻之,则经脉不满,邪气无所排遣,故先补真气令足,后乃泻出其邪矣。引,谓引出。去,谓离穴,候呼而引至其门,呼尽乃离穴户,则经气审以平定,邪气无所拘留,故大邪之气随针而出也。呼,谓气出。吸,谓气入。

转,谓转动大气。大邪之气,谓错乱阴阳者。

宝命全角篇

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内外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瞬也。)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

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

乌乌,叹其气至。稷稷嗟其已应,言所针得失,如从空中见飞鸟之往来,岂复知其所使之元主耶?是但见脉经盈虚而为信,亦不知其谁之所召遣尔。

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血气之未应针,伏如横弩之安静,其应针也,则起如机发之迅速。

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浅深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无营于众物。

离合真邪篇

岐伯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曰∶候气奈何?曰∶夫邪去络入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

冲,谓应水刻数之平气也。《灵枢经》曰∶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然气在太阳,则太阳独盛;气在少阳,则少阳独盛。夫见独盛者,便谓邪来,以针泻之,则反伤其真气,故下文云云。

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知其不可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候吸引针,大气不泄,补之为义,断可知矣。推阖其门以下,乃解上文三句义也。大气谓大经之气,流行营卫者也。

调经篇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而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而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补虚者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孔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

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离合真邪篇

帝曰∶补泻奈何?岐伯对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

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去血,须视血盛而邪拥甚,故刺去其血而立已。

针解篇

岐伯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盛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更改也。浅深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远近如一者,浅深其候等也。

刺志论篇

曰∶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入实者,右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右手持针,左手捻穴,故实者右手开针空以泻之;虚者左手开针空以补之。

三部九候篇

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

有血留正,剌而去之。《灵枢》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是以知孙络则络之别支而横者也。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

奇谓奇缪不偶之气,而与脉经缪处也,故缪刺。缪剌者剌络脉,左取右,右取左也。

留瘦不移,节而刺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

通评虚实篇

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腑,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痈疽不得顷时回。

诊要经终篇

曰∶凡刺胸腹,必避五脏,中心者环死,其动为噫。中肝者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脾者十日死,其动为吞。中肾者二日死,其动为嚏。中肺者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胆者一日半死,其动为呕。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

所谓从者,鬲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ht着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刺禁论

岐伯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谓之使,胃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父母,心肺阴阳是也。)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上中大脉,血出不止者死。(跗为足跗,大脉动而不止者,乃胃之大经。)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出血不止为喑。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伏。(如伏鼠也。)刺脊间中髓,为伛。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逆咳。刺手鱼腹内陷,为肿。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灵枢经》云∶新内无刺,已剌无内;大怒无剌,已刺无怒;大劳无剌,已剌勿劳;大醉无刺,已刺勿醉;大饱无刺,已刺勿饱;大饥无剌,已剌勿饥;大渴无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也。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刺膝髓出液,为跛。刺臂大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

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

刺肠内陷,为肿。刺匡目眶。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调经论篇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跷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离合真邪篇

帝曰∶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岐伯对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

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太过且至,工不能禁也。

禁,禁止也。然候邪之处,尚未能知,复能禁止其候气耶?虽有太过之邪,至于其经,工亦不能用针以禁绝也。

诛伐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

三部,言人身中之有上中下三部,经队由之,故察候存亡,悉由于是。部各有三候,如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以应手也,足少阳脉气所行。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在鼻孔下两旁动脉应手,近巨之分,足阳明脉气所行。上部人,在前耳动脉应手少阳脉气所行。中部天,在掌后寸口经渠动脉。中部地,在阳明合谷之分动脉。中部人,在少阳神门之分动脉。下部天,足厥阴羊矢下一寸半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动脉应手;女子取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下部地,足少阴太溪之分动脉。下部人,足太阴在鱼腹上,起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之分动脉。下部巩足单衣沉取乃得至。如候胃气者,当取足上冲阳之分动脉应手。此二部中之三部也。

[卷之二\内经要旨(下)] 骨空篇第十二

骨空论

髓空在脑后五分,颅际锐骨之下。(即风府穴是也。)一在断基下,一在项下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两膊骨空,在膊中之阳。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骨空在辅骨之上端。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骨无空。

此言人身骨节有空,则髓有孔。若骨无空,体亦无孔,何以渗凑精微而相滋养者也?凡灸关节,多用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