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经主病

  脾主困。实则日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

  实则泻黄散三黄丸泻之。虚则益黄散异功散小建中汤调元汤肥儿丸补之。

  泻黄散

  治脾热弄舌。

  藿香叶(七钱) 山栀仁(二两) 石膏(五钱) 防风(四两) 上锉。蜜酒炒微香。碾为末。水煎温服。

  益黄散

  治脾胃虚冷。

  陈皮(一两) 青皮 诃子 炙甘草 丁香(各二钱) 上为末。水煎服。量大小加减。

  治脾胃寒湿太甚。神品之药也。以补脾胃之虚误矣。病非呕吐泻痢清白。不可服也。

  东垣云。丁香辛热助火。火旺土愈虚矣。青橘皮泻肝。丁香大泻肺与大肠。脾胃实当泻子。今脾胃虚。更泻子而助火。重虚其土。杀人无疑。故以异攻散代之。

  钱氏异功散

  温中和气。治吐泻不思食。及脾胃虚冷痛。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甘草(炙) 陈皮(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半至二钱。水煎服。即四君子加陈皮。

  调元汤

  补脾胃。扶元气之圣方。益脾土。泻火邪。补元气之要药。

  黄 (蜜炙) 人参(各等分) 炙甘草(减半) 上水煎。不拘时服。

  小建中汤

  治脾胃中气虚损。加黄 名黄 建中汤。

  白芍药(酒炒) 炙甘草(各等分) 肉桂(减半) 上锉末。水煎成剂。去渣滓入白饧一匙。再煎一沸温服。

  肥儿丸

  小儿脾胃素弱。食少而瘦。或气强壮。偶因伤食。或因大病后瘦。此家传秘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山药(蒸) 莲肉 当归(酒洗各五钱) 陈皮(二钱) 青皮 木香砂丸。麻子大。每服十五丸。二十五丸。三十五丸。四十五丸。至五十丸。米饮送下。

  

  脾经兼证

  诸困睡。不嗜食。吐泻。皆脾脏之本病也。昏睡身热。宜胃苓丸琥珀抱龙丸主之。吐泻有冷有热。冷者不渴。理中丸主之。热者渴饮冷水。五苓散合天水散主之。

  兼见肝证。初伤风吐泻。恶风发热。烦急顿闷。此宜发散。惺惺散主之。如先吐泻。后变慢惊风者不治。

  五苓散

  能分阴阳。止吐泻。利小便。定惊悸。

  猪苓 泽泻 白术 赤茯苓(各等分) 桂(减半) 上锉或为末。水煎。加朱砂名朱砂五苓散。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

  天水散一名六一散。除热止渴。化涎痰。利小便。

  滑石(飞过六两) 甘草炙(一两) 上末碾匀。水调服。

  惺惺散

  治伤寒时气风热。痰涎咳嗽。

  四君子加桔梗 细辛 栝蒌根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小者每服一钱。大者二钱。入薄荷叶五片。水煎至七分。温服。锉亦可。

  兼见心证。发热昏睡。梦中惊悸。宜东垣安神丸主之。渴饮水。辰砂五苓散。

  兼见肺证。发热昏睡。气促而喘者。宜葶苈丸主之。

  葶苈丸

  治伤食冲脾。伤风喘嗽。痰涎喘促者。

  甜葶苈(去皮隔纸炒) 黑牵牛(炒取头末) 防己 杏仁(去皮尖研为膏各等分) 上研和匀。

  弱加减。予今家传去黑牵牛加萝卜子真苏子炒入尤妙。

  兼见肾证。羸瘦痿弱。嗜卧不能起者。宜脾肾兼补。补肾宜地黄丸。补脾宜养脾丸。如泻久便脓血者死。

  补肾丸

  此家传补脾之圣方。小儿脾常不足。宜此补之。

  人参 白术 茯苓(炙) 粉草 白芍(酒炒) 黄 (蜜炒) 陈皮 当归身 山药 莲肉(各一女嗜卧。发热项软。头倾倒不能举。诸医作风治。而迟疑不决。予至见之。谓诸医曰阳虚病也。盖头者诸阳之首。胃者诸阳之会。此女必乳食伤胃。胃气不足。故清阳不升。而项软不能任元也。可服调元汤。一剂而安。人皆叹服。

  

  脾所生病

  经云。诸湿肿满。皆属脾土。

  脾所生病

  肿病

  肿有二。经云。面肿曰风。足肿曰水。凡肿自上起者。皆因于风。治在肺。宜发散之。所谓开鬼门者是也。鬼门。汗孔也。参苏饮合五皮汤主之。

  肿自下起者。因于肾虚。宜渗利之。所谓洁净府。是利其小便也。故仲景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宜五苓散加防己槟榔主之。

  有一身尽肿者。宜胃苓五皮汤主之。经郁则折之。谓上下分消。以去其湿。发汗利小便。此方是小儿者。胃苓丸煎五皮汤送下。

  胃苓丸

  此家传十三方也。

  苍术(泔浸) 浓朴 陈皮 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各一两) 甘草 官桂 草果仁(各三钱) 上为末。水面丸麻子大。米饮下。此小儿常用之药。随病换引。

  先翁治小儿肿。只用胃苓丸正方。顺收长流水。入灯心煎汤送下。每日午时。用五加皮煎汤未有不效者。

  五皮汤

  桑白皮 陈皮 生姜皮 茯苓皮 大腹皮 水煎。

  经纪万邦瑞女。二十七岁。病肿甚异。寅后午前。上半身肿。午后丑前。下半身肿。上下尽消。

  湿之法。唯半夜阴hu肿。不得小便。此又当从肝经求之。盖厥阴肝经之脉。丑时起于足上。

  环阴器。又肝病者。则大小便难。用胃苓五皮汤。发汗利小便也。内有茯苓。所以伐肾肝之邪。木得桂而枯。又以辛散其肝经之水。以温肾之真寒湿也。连服十一剂。而肿尽消去矣。

  予奉先翁之教。凡肿微者。只用胃苓丸本方治之。如面肿甚者。胃苓丸本方内。加紫苏钱。苦葶苈一钱隔纸炒。以去肺经之风。足肿甚者。本方内加汉防己二钱。牵牛炒取头末一钱。共为丸。灯心煎汤下。吾有一二门人。不守先训。专用葶苈牵牛为治肿之药。随消随肿。杀儿甚多。累吾之德。虽禁之不能阻也。

  湖广右布政使孙。隆庆丁卯。入场监试。为书经礼记总裁。有小姐病。留全司中调理。

  误食菱角伤脾。面肿而喘。夫人忧之。命余进药。余立一方。用钱氏异功散。加藿香叶以去脾经之湿。紫苏叶以去肺经之风。一剂而安。场罢后公出。见其方。谓全曰。此方甚好。取笔札令舍人孙环书记之。

  小儿病嗽病疟病疮后肿者。皆虚肿也。

  如受风雨水湿之气而肿者。实肿也。通用胃苓丸主之。此家传之法也。

  小儿诸肿。不问虚实。并用胃苓丸五皮汤主之。此家传也。

  如因喘嗽面目浮肿者。宜消肿。葶苈丸主之。

  如疟后遍身浮肿者。此因疟发之后。外中风邪。内伤冷水得之。宜胃苓丸。用长流水顺取。入灯心煎汤送下。更于日午浴之。法如前。

  如无他病浮肿者。视其肿起之处治之。如自面起。上半身先肿者。此风肿也。宜五皮汤加紫苏叶防风主之。如从足起。下半身先肿者。此湿肿也。宜五苓散加防己木通主之。

  如肿久不消。气实能食者。宜利其水。商陆胃苓丸主之。肾者水之根。湿则伤肾。小儿久坐湿地者多此疾。

  如气弱食少者。只以补脾为主。脾属土。土能胜水。脾强则水去。而肿消矣。宜参苓平胃散。加藿香叶紫苏叶木香砂仁为丸服之。

  有肾虚者。安肾丸服之。

  有面目俱黄。遍身俱黄且肿者。此黄肿也。宜胃苓丸加茵陈服之。

  如黄而不肿者。此疸证也。观其色之明黯。如黄而色鲜明。小便色黄且涩者。此热也。

  宜三黄金花丸主之。如黄色昏黯。小便不利者。此湿也。宜茵陈五苓散主之。

  安肾丸

  大肿不消。肾虚不纳也。

  川乌(炮去皮尖) 桂心(各一两) 白茯苓 白术 石斛(酒炒) 白蒺藜(炒去刺) 巴戟天苁蓉(酒洗焙) 故纸(炒) 桃仁(微炒去皮尖) 萆 (各三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芡实大。

  每一丸盐汤下。

  胃苓五皮汤

  治肿要药。平胃 五苓(方见前) 上锉。取长流水。灯心煎服。

  商陆胃苓丸 病肿气壮能食者。宜此治之。谓去菀陈 洁净府也。上共为末。水煮面丸。麻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止。大便后快。又服。衰其半而止。

  一儿疟后肿。用胃苓丸。长流水煎灯心汤下。又用浴法。调理二十日而安。

  一儿病肿。有庸医假专门之名。不守家传之法。尝称得异人之术。用牵牛葶苈为治肿方药。作散服之。元气下陷。肚大坐不得卧。阴囊肿大。茎长而卷。予见之叹曰。脾土已败。

  肝木独旺。乃贼邪也。不可治矣。果死。

  一儿病肿。腹大。彼有庸医妄谈。五日消一分。乃取绳子围其腹量之。投以牵牛葶苈服利下数行。肿减十分之三。父母甚喜。约至五日再消三分。未三日又大肿。较大于前。庸医闻之走去。病势益甚而死。

  一义子十五岁病疸。面目俱黄。予问之。对曰。伤食起。腹中大热又痛。乃立一方。用黄柏栀积。茵陈蒿倍用以去其黄。共为细末。酒糊丸。车前子煎汤下。三日后吐去黄水一碗许。胃中不热。又二日泄三行。腹中不痛。十日以后。小便渐清。黄亦减矣。(此一段在疸门)

  脾所生病

  胀病

  胀病有二。属虚者多。实者少。东垣钱氏等从虚治。内经云。太阴从湿。谓寒湿也热治者误矣。当以脉证辨之。实胀者。或因食积。或因癖块。先有物在胃肠中。而后胀形于外也。按之则坚。宜消导以去之。不可攻之。攻之愈虚。不可治矣。宜胃苓丸主之。

  虚胀者。或因吐泻疟痢之后。脾胃久伤而病。此虚气在于膜肓之外。其外虽胀。其中无。按之则濡。扣之有声。不可用攻。攻之即死。宜用温补。钱氏加减异功散。作丸服之。

  人参 白术 甘草(炙各一钱) 陈皮 青皮 枳实(炒) 浓朴(炒) 半夏曲 黄连(姜汁炒口干饮水。神识不清。无时谵妄。宜三黄丸。河间凉膈散。仍作胆导法。

  河间凉膈散

  连翘(一钱) 黄芩(二分五厘) 薄荷叶(二分) 栀子仁(三分) 甘草 大黄 朴硝(各五分) 上用水一钟。竹叶五片。煎临熟入蜜一匙。去渣温服。

  因于宿食者。必恶食吞酸。腹中时痛。宜三黄枳术丸。方见后。木香槟榔丸主之。

  因于积者。腹中阵痛。丁香脾积丸主之。

  小儿腹胀。与大人不同。多因伤食得之。宜胃苓丸合丹溪保和丸主之。

  如果伤食。腹胀或痛。吞酸恶食。大便不利者。宜木香承气丸主之。

  木香承气丸

  枳实(炒) 浓朴(姜汁炒) 槟榔(酒浸各等分) 木香(减半) 大黄(酒浸分两同上三味)上为末。酒糊丸麻子大。白汤下。

  木香槟榔丸

  治伤一切热积。兼治痢疾腹痛。

  木香 槟榔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莪术(煨) 黄连 黄柏 香附子 枳壳(麸炒各一为末。水杵为丸。麻子大。姜汤下。

  加减塌气汤

  治腹胀。

  荜茇 砂仁 青皮 陈皮 丁香 全蝎(炒) 莱菔子(炒各等分) 上为末。神曲糊丸。

  麻子大。浓朴汤送下。

  予外甥女。有食积脾虚病。出痘后又伤食。腹胀不喜食。予用胃苓丸方。加枳实炒神曲麦青皮作丸服之。

  予孙。邦子也。先病疟。伤食成疳。又伤食。甚瘦。腹胀大而坚。见人则哭。予立一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半夏曲枳实炒浓朴黄连木香莪术砂仁使君子神曲麦芽鳖甲夜明砂当归川芎等药。

  一小儿泻后腹胀。予用加减塌气丸服之愈。

  一小儿疟久不退。腹大而坚。予用化癖丸服之愈。

  一小儿五岁。腹大善食。予见之。谓其父母曰。乳多必损胃。食壅即伤脾。令郎腹大如是。又不知节。纵其口腹。吾恐肠胃受伤,不成肠癖。必成疳也。后果成疳。肚大青筋。请予治。以集圣丸调理而愈。

  一儿善食腹大。予用保和丸胃苓丸二方。相间调理而愈。

  一儿因伤食腹痛胀。医用药下之愈。又伤食腹胀。医再下之。予闻之曰。非其治也。误杀此脾虚不能消食。食饱则胀者。此宜补脾。以助其传化可也。岂可下乎。此儿初胀。食饱伤脾也。不行消导。乃下之。误矣。后又腹胀。则脾虚之病也。再三下之。不大误乎。屡下屡胀。故令腹大无纹。脐突背平而死。虽医之误。不听吾言。父母之过也。

  腹中有癖。疟后多有之。儿有癖者。常作寒热似疟。不可作疟治也。癖去则寒热自止。

  家传消癖丸甚效。

  人参 陈皮 三棱 莪术 木香 黄连 砂仁 鳖甲 枳实 夜明砂 使君子 干蟾半夏曲 麦芽 海昆布 上为末。酒糊丸。麻子大。米饮下。

  先翁治癖只用香蟾丸。此家传十三方也。

  木香 人参 黄 当归 桔梗 三棱 莪术 鳖甲 绿矾 枳实 使君子 楝根皮诃子 干蟾(七钱五分) 黄连(一两) 上为末。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

  脾所生病

  腹痛

  (有虫有积)虫痛发作无时。随痛随止。发则面色 白。口吐涎沫。腹中痛作疙瘩。脉洪大。目似痫。宜下之。用木香槟榔丸。苦楝根白皮煎汤送下。先翁用雄黄解毒丸下之。小儿体弱者。不可下也。用安虫丸以渐去之。

  莪术(醋煨) 木香 黄连 青皮 槟榔 使君子 白芜荑仁 白雷丸 苦楝根皮(白者可用。赤者有毒。各等分。) 上为末。醋面丸。麻子大。白汤下。

  家训云。凡欲取虫。须于每月上弦前取之。虫头向上。若望后头向下。不可取也。

  王小亭子善食。尝苦虫痛。予用安神丸服之。三日后取下一虫甚异。约长一尺。身赤色。大如鳝令人手持其两头牵之。长二三尺。形如小线。放下依旧短缩。此虫母也。

  胡泮西弟蚤卒。遗子。乃泮西夫人养之。尝苦腹中虫痛。请先翁治之。再三不效。复治之。予问先翁。曾用何药。翁曰。雄黄解毒丸。予问翁。再有别方否。翁曰。只此一方。

  用之屡效。予告翁云。此虫有灵。当设法取之。择定除破日。在每月初旬取之。勿令儿知也。隔夜煎下苦楝根汤。次日五更与其伯母议。用清油煎鸡子饼一个。先食之。后服药。故不与食。儿闻其香味。急欲食之。腹中如有物涌上心口。取药与服之。少顷心口之物坠下。以蛋食之不食也。巳时腹中大鸣而泻。下一虫甚异。约小指长。有头有手足。状如婴儿。予见之惊曰。此云传痨虫也。泮西云。彼父痨死。母亦痨死。今此儿。正三传也。幸去之矣。令一婢用铁钳夹之河中。以火焚之。有烟扑入婢口中。其婢亦病痨死。此男无恙。至今诵之。

  翁曰。汝用何药。如此神效。余曰。雄黄解毒丸。恐本县户房吏阎姓者。麻城人也。子有虫痛。黄瘦。腹中时痛。口馋。如有肉食则痛不发日无肉。则痛发也。请先翁治之。翁命予往。见其子甚弱。不敢下。乃思一计。只用苦楝根皮。放肉汁中煮食之。单服三日。下虫如蝌蚪者一盆。色黄黑。后以养脾丸调理而安。阎浓谢。先翁谓先母曰。吾有子矣。往吾教他读书。医出于儒。先母闻之喜。

  一儿七岁善食肉。尝病腹痛。其父问曰。积痛虫痛何如。予曰。积痛发有常处。手不可按。恶食而口干。虫痛无常处。喜手按摩。口馋而吐清水。此儿乃虫痛也。以药取之。下虫大者十余条而痛止。未一月又痛。予曰。不可再取矣。如不去其虫。则痛不除。积不除。则虫又生。苟再取之。恐伤胃气不可也。乃立一方。用黄连木香槟榔去积为主。陈皮青皮三棱莪术枳实山楂。专去其积。使君子白芜荑川楝子苦楝根皮。专去其虫。等分为末。神曲糊丸。麻子大。米饮下。常服之。时下小虫。及下大虫如指或问。人腹中皆有蛔虫。何儿之虫独多也。予曰。小儿食伤成积。积化为虫。尝观草腐萤。木腐而生蠹。人脾虚而虫集。其理一也。或又问。虫之状有不同者。何也。曰。各从其脏变化也。如心属火化为羽虫。肝属木化为毛虫。肺属金化为介虫。肾属水化为鳞虫。脾属土化为 虫。故蛔虫 虫出于脾。为土化也。

  脾所生病

  积痛

  小儿腹痛。属食积者多。食积之痛。属寒者多。盖天地之化。热则发散而流通。寒聚而壅塞。饮食下咽之后。肠胃之阳。不能行其变化转输之令。使谷肉果菜之物。留恋肠胃之中。故随其所在之处。而作痛也。

  如在胃中犹是完物。在当心而痛。宜吐之。所谓高者越之也。瓜蒂散主之。

  其在小肠中。虽变化犹是糟粕。其痛在心之下脐之上。宜辛温之药利下之。宜丁香脾积丸主之。

  一儿周岁。食肉太早。自此成积,日渐羸瘦。不思乳食。其父沙溪告予。请医治之。予脾去积丸。先服三日。后用脾积丸。鸡肉汤下。取下鸡肉一片。犹未化也。再服养脾丸调理而愈。

  其在大肠者。水谷已分。传送广肠为疾也。其痛在脐之上。宜苦寒之药下之。木香槟榔丸主之。

  如可吐者。不如盐汤探吐之法尤妙。如饮食之后更有胃口痛者。此宜吐之。如因旧日之积作痛者。不可吐之。恐伤胃气。宜小陷胸丸主之。

  枳实(麸炒二钱) 半夏 黄连(姜汁炒各二钱) 草豆蔻(炒五分) 上为末。神曲糊丸。

  麻子大。姜汤下。

  王小亭一日胃腕当心而痛。请予治之。七日不止。予以手摸其胸腹。问在何处。惟心之手不可近。予曰。吾差矣。何怪其药之不效也。凡腹痛手可按者。虚痛也。手不可按者。实痛也。实痛。非积则痰。故不可按也。乃立一方。于枳实导滞丸控涎丹二方内。择取枳实黄连半夏各二钱。木香黑牵牛头末白芥子炒甘草等分。捣罗为末。用生姜自然汁和神曲作丸。

  麻子大。以沉香木香槟榔磨水下。或姜汤亦可。初服二十一丸。少顷痛移下中脘。又服七丸。至脐下。又服五丸。利下清水而止。乃知是脾痛也。复作枳术丸加青皮陈皮木香砂仁神曲麦芽山楂。调理而安。治痛者。其可忽诸。

  凡腹中积痛者。只在肠胃之中。盖肠胃为市。物之聚也。脾主腐化。而无所受故也。非客所犯必不为痛。如有脾痛者。宜祖传

  三圣散

  主之。

  苍术(盐炒) 香附子(盐炒) 良姜(清油炒) 上为细末。热酒调下。

  脾所生病

  吐泻

  吐出上焦。泻出下焦。乃肠胃之病也。脾在中焦。管摄乎上下之间。吐泻互作者。

  乃脾之病也。

  夫人身之中。足阳明胃脉之气。自上而下。足太阴脾脉之气。自下而上。上下循环。阴接。谓之顺而无病也。故胃气逆而为上。则为呕吐。脾气逆而为下。则为泄泻。吐泻之病。

  脾胃为之总司也。

  发挥云。胃在上焦主内而不出。呕吐则不纳矣。肠在下焦。主出而不入。有积泄泻。出积矣。观李知先活人书括云。胃家有热难留食。胃冷无缘纳水浆。则吐泻之出于上焦也明矣。又张长沙伤寒论云。下利服理中不止。理中者。理中焦也。治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主之。不止者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则泄泻出于下焦也明矣。

  赤石脂(一斤) 禹余粮(一斤) 上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三服。

  又按治泄利者。有四法焉。有用理中汤。以治其中气者。有用五苓散。以利其小便者。

  真武汤。以温其肾者。有用赤石脂禹余粮。以固涩其大肠者。不可不知其要也。盖肾开窍于二阴。主蛰藏者也。如门户然。泄泻不止。门户不固也。故用姜附以温之。闭其门户也。肠胃者。容受水谷之气。犹仓廪然。脾司出纳。乃仓廪之官也。吐泻不止。乃仓廪之不藏。官之失其职也。故用参术以补之。封其仓廪也。下焦者。水谷注下之路。如沟渎然。小便不利者。沟渎之不能别也。故用猪苓泽泻以利之。疏通其水渎也。大

  故用赤石脂禹余粮以涩之。塞其决也。

  真武汤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破八片) 白术(二两) 上用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

  祖训治吐泻者。只用胃苓丸。吐以煨生姜汤。泄以一粒丹和之。炒米汤下。

  一粒丹(亦名白玉丹) 此家传十三方也。

  寒水石( 二两) 白矾(枯一两) 上为末。水糊丸。小豆大。每一丸米汤下。

  钱氏曰。脾主困。谓疲惫也。非嗜卧也。吐泻久则生风。饮食伤则成疳。易至疲惫也。此与肾主虚同。

  论肾者。元气之主。肾虚则为禀赋不足之病。脾者谷气之主。脾虚则为津液不足之病。故小儿五脏之病。脾肾最多。肝心次之。肺又次之。小儿吐泻。多因伤乳食得之。如吐泻时不啼哭。不喜饮食。此伤乳食也。初得之不可遽止。宿食未尽去也。宜换乳食。勿令重伤。吐泻益甚。非医之咎也。益黄散主之。

  有热者胃苓丸。用东向陈壁土。和生姜少许炒焦。入水煎汤。澄清吞下。泻不止。以胃苓丸一粒丹合而服之。煎汤下效。如吐泻时不恶风寒。喜人怀抱。此伤风吐泻也。宜发散。惺惺散。如吐泻时啼哭。其身俯仰不安者。必腹中有痛。此藿乱也。内伤乳食。外感风寒得之。先治其里。宜理中汤加藿香。后治其表。桂枝汤。表里通治。藿香正气散。

  一儿周岁。吐泻并作。时天大寒。医用理中胃苓丸。服之不效。予曰。此表里有寒邪。未得发散也。取益黄散与之。其夜得大汗而止。

  一女岁半。与前儿同症。吐泻。此伤食也。前有外感风邪。故用益黄散。温其表里之寒。此只是伤食。用胃苓丸一粒丹陈壁土汤下。调其脾胃。消其食积。而吐泻俱止。

  一儿暴吐泻。上下所出皆乳不化。用理中丸服之效。

  一儿暴吐泻。上下所出皆黄水。中有乳片不化者。用二陈汤。加黄连姜汁炒煎服效。

  或问。二病同。而治之异者。何也。曰。所出之乳不化者。胃有寒也。故以理中丸急温之。所出乳片不化者。胃有热邪。热不杀谷。宜半夏黄连以解之。此同病异治法也。

  脾所生病

  呕吐

  小儿呕吐。多因乳食之伤得之。非若大人有寒有热也。然因于寒者亦有之。

  呕乳。溢乳。 乳。当分作三证治之。

  呕乳者。初生小儿。胃小而脆。容乳不多。为乳母者。量饥而与之。勿令其太饱可也。

  胃小而脆。母之乳多而急。子纵饮之则胃不能容。大呕而出。呕有声。而乳多出。如瓶注水。满而溢也。

  溢乳者。小儿初生筋骨弱。左倾右侧。前俯后仰。在人怀抱扶持之也。乳后太饱。儿身不正。必溢出二三口也。如瓶注水。倾而出也。

  乳者。小儿无时乳常流出。口角唇边常见。如瓶之漏。而水渗出也。即哺露。

  呕乳者。节之可也。溢乳者。正抱其身可也。皆不必治。 乳者。胃病虚也。宜补之。

  理中汤丸。加藿香木瓜主之。

  先翁治小儿呕吐。只用胃苓丸研碎。以生姜煨热煎汤调下。即止。

  理中汤治呕吐。或有不止者。呕家不喜甘故也。必去甘草加藿香之辛。木瓜之酸。用之伤冷乳者。所出清冷。面 白者是也。宜益黄散。煨生姜煎汤调服。

  伤热乳者。物出热。面赤唇燥者是也。宜六一散。煨生姜煎汤调服。

  伤乳食。物出作馊酸气者是也。宜胃苓丸。煨生姜煎汤研碎调服。

  本县儒学教官陶。有一子生八月病吐。诸医治之不止。汤丸入口即吐。诸医云。食入即是有火也。欲作火治。用泻火药又不效。众医不能治。其吐益剧。即请予至议治。予曰。理中汤。师曰。服此方不得入也。予曰。用法不同。时有生员蔡一山。素与吾不睦。在傍笑云。不必多言。且看汝法何如也。予曰。汝亦不必多言。明早来问。始见吾之能也。此非试宏词博学科。何相忌耶。作理中汤剂。用 猪胆汁童便各半。拌之炒焦。以水煎服。药入立止。次早蔡生来问。师曰。果效。问是何方。曰理中汤。蔡子又问何法。予曰。此在伤寒论中猪胆人溺白通汤方下。兄归读之。自理会出来。师又问予曰。吾闻蔡子常妒汝。今信之。请言其法。予曰。吐本寒邪。当用理中汤热药以止之。内寒已甚。格拒其阳。故热药入喉。被寒所拒。不得入也。今胆汁之苦寒。童便之咸寒。下喉之后。两寒相得。故不复出。须臾之间。阴气渐消。阳气乃发。此热药须冷服。以主治格拒之寒。以止呕哕者是也。宋理宗呕吐不止。召医杨吉老治之。问用何方。曰辛热药也。帝曰。服之不效。吉老奏曰。热药冷服。药成放井中良久。澄冷进服。一啜而吐止。即此法也。师闻而喜之。后以六君子汤作丸调之王少峰次子。三个月病吐。请医治之。药乳不纳。予见其儿在乳母怀中。以身伸弩。上窜。呃呃作声。有发惊之意。乃取理中汤丸末子一分。用猪胆汁童便各半匙。调分三服。初一次少停。略以乳喂一二口即止。又进一次。又乳之。其儿睡一觉。醒则呕止。不伸弩。不呃呃作声矣。予以是法教诸子止吐。活人甚多。乃良法也。

  英山郑孔韶一女。辛丑三月患呕吐。请予往。视其证。乃伤食吐乳也。家人云无。乃用汤。去甘草加丁香藿香不效。又作胆汁童便法。亦不效。四日后吐出饭半碗。予谓家人曰。

  此女数日不食。何以有此完饭也。吾言伤食。汝固曰无。劳吾心力。不得见效。遂取脾积丸投之。取下恶粪如靛。询之。果五日前外翁王宅归。所吐出之饭。即所食之饭也。壅塞肠胃。格拒饮食。所以作吐。下之即愈。

  予思小儿呕哕不止。多是肝胆二经之病。故仲景猪胆人溺白通。方在厥阴病中。新制一方。治呕吐不止之病。

  吴茱萸 黄连(各等分锉) 上用向东壁土一块。杵碎。用药放在铫中炒焦。入水煎一二沸。澄清服之。

  凡治小儿呕吐。止后不可便与乳。其吐复作。非医之咎也。吐后多渴。禁与汤水。须使忍一时。渴自止也。若与汤水。转渴转吐不可止也。大人同。

  有吐蛔者。胃寒甚也。宜理中丸。用乌梅与椒煎汤。调服神效。

  寒水石( 飞二两) 半夏(泡七次七钱五分) 白枯矾(五钱) 上为末。水糊为丸。麻子大。姜汤下。此家传十三方也。

  因于寒者。食久则吐。其乳不化。宜理中汤加藿香砂仁主之。

  因于热者。食入则吐。其乳成片。宜理中汤加黄连竹茹主之。

  因于食积者。吐出馊酸气味。恶食。宜养脾消积丸。甚者丁香脾积丸主之。吐止后。胃苓丸主之。

  因于虫者。吐多清水。腹痛多啼。宜理中汤加木香槟榔丸主之。

  呕吐药食不得入者。此胃中有寒。阴盛格阳也。宜理中汤入童便猪胆汁主之。

  一儿初生即吐。医欲用钱氏木瓜丸。予阻之曰。不可。小儿初生。胃气甚微。初饮乳或多过饱而吐者。当令乳母缓缓与之。或因浴时客寒犯胃而吐者。当取其乳汁一杯。用姜葱同煎。少与服之。或因恶露涉水。停在腹中而吐者。宜以炙甘草煎汤而吐去之。如何敢用木瓜丸。以铁粉槟榔之剂。重犯其胃中初生中和之气耶。故常语人曰。钱氏小儿方。非先生亲笔。乃门人附会说也。

  一儿自盈月后常吐乳。父母忧之。诸医不能止。一日问予。予曰。呕吐者。非常有之病今常吐乳。非病也。然孩儿赖乳以生。频吐乳者。非所宜也。恐伤气。不可不求其故。有母气壮乳多者。唯恐儿饥。纵儿饱足。饱则伤胃。所食之乳涌而出。此名呕乳。如瓶之注水。满而溢也。宜损节之。更服肥儿丸。儿之初生。筋骨软弱。为乳母者。常怀抱护持可也。不然则左右倾侧。其乳流出。此名溢乳。如瓶之侧。其水流出也。能紧护持。则不吐也。有胃弱者。不能受乳而变化之。无时吐出。所吐不多。此名哺露。如瓶之漏。不能容受也。当补其脾胃。助其变化可也。亦以肥儿丸主治。

  脾所生病

  泄泻

  泄泻有三。寒热积也。

  寒泻者不渴。宜理中丸主之。

  热泻者有渴。宜五苓散合六一散主之。

  积泻者面黄。所下酸臭食也。宜丁香脾积丸下之。积不去。泻不止也。

  三棱(煨) 莪术(煨) 良姜(醋煮) 青皮(去白醋煮各五分) 丁香(去蒂三钱五分) 木香

  胡三溪子病泻不止。三溪自与甘大用同医。皆吾所传也。不效。其兄元溪云。今有璞玉于此结拜我。吾闻之即归。问其所用之方。皆不对证。观其外候。面色黄。所下酸臭。此积泻。宜下之。积去泻斯止矣。乃取丁香脾积丸。一服而安。其父问云。吾闻湿多成五泻。未闻所谓积泻也。予曰。难经有所谓大瘕泻者是也。湿成五泻者。有内因者。有外因者。有不内外因者。如因于风者。水谷不分。谓之飧泄。因于热者。水谷暴泄。谓之洞泄。因于寒者。水谷不化。谓之溏泻。因于湿者。水谷稠粘。谓之濡泻。此四泻者。外因之病。湿自外生者也。因于积者。脓血交杂。肠鸣腹痛。所下腥臭。谓之瘕泻。瘕者。宿食积滞之名。乃食症也。此内因之病。湿自内生者也。有不内外因者。乃误下之病。有挟热挟寒之分。所谓肠垢溏者是也。又问。脾积丸乃取下之剂。何以能止泻也。曰。胃者。水谷之海。肠者。水谷流行之道路也。泄泻者。肠胃之病也。肠胃无邪。则水谷变化。便溺流行。是为无病儿矣。今有宿食不化。陈腐之物。菀积于肠胃之中。变为泄痢。如源泉之水。停积于中。流出于外。苟不溯其源而出之。则泄痢终不止也。故以脾积丸去其陈腐。此拔本塞源之法。按本草云。巴豆未泄能令人泄。已泄能令人止。脾积丸之治积泄。祖训当遵守也。余教诸子治泄泻。始终三法。

  初用理中丸一服。不止。次用五苓散。一二服分利。不止。三用白术散服之良。又不止。用参苓白术散调理。未有不效。再不止。用参苓白术散二分。豆蔻一分。

  发挥云。难经五泻之论甚详。予论大肠泻。小肠泻。大瘕泻。则易明。予论脾泻肾泻。则难藏之舍。无有所受。岂有所出哉。其脾泻者。即胃泻也。谓脾不能约束其胃。胃不能藏而泻也。故泻有属脾者。有属肾者。但自胃来者。水谷注下而多。自脾来者。则成黄糜。泻无度而少也。观仲景伤寒论中。大便不通者。用脾约丸。其意明矣。肾亦脏也。谓之肾泻者。肾开窍于二阴。为闭藏之主。肾虚则不能主闭藏。而水谷自下。且下焦如渎。有所受则有所出也。但泻不同。难经云。其泻下重者。即肾泻也。观东垣先生脾胃论。补中益气汤方。凡大便弩责者。加当归身红花。弩责者即下重。当归红花以润血。盖肾恶燥。故用二物以润之。

  肾泻亦与大瘕泻同。泻者痢也。乃积滞之物。故痢曰滞下。况痢则腹痛。有肠鸣。有里急。

  有赤白。若肾泻。则便时略难。却无里急后重之证。故云。痢则下重也。古人立方治肾泻。

  有用破故纸者。补其肾也。有用吴茱萸者。补其肝也。皆苦以坚之辛以润之之法。今吾立方治脾泻者。只用参苓白术丸。治肾泻者。只用六味地黄丸加破故纸。甚效。

  胃泻。大肠泄。小肠泄。三者不同。盖自胃来者。水谷注下而不分。所下者皆完谷也。

  此寒。治宜理中丸主之。自小肠来者。亦水谷注下而不分。则成糟粕而非完谷。且小肠为受气之府。水谷到此。已变化而未尽变化也。治宜分别水谷。以五苓散主之。使水谷分利。则泻止矣。自大肠来者。则变化尽而成屎。但不结聚。而所下皆酸臭也。宜用伤寒论中禹余粮汤。

  陈文中痘疹方中肉豆蔻丸主之。此涩可以去滑之法也。

  叔和云。湿多五泻。此本内经湿胜则濡泻之论。所谓五泻。则与难经之论不同。素问以脏腑分五泻。叔和以风寒湿热食分五泻。

  如泄时有发热恶寒。水谷不分者。此风湿证也。谓飧泄。经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者是也。宜小建中汤加防风主之。若兼脓血者。胃风汤主之。

  如泻时有腹痛。或吐或不吐。所泻者多完谷未化。此寒湿证也。宜理中汤主之。

  如泻时有腹痛。或痛或不痛。所下亦有完谷而未尽化者。此邪热不杀谷也。有成糟粕者。皆属热湿。以伤寒论中猪苓汤主之。寒湿热湿宜详辨之。属寒者不渴。属热者渴也。

  如泻时水谷混下。小便少而大便多者。此湿泻也。有溏泻无度者。此久湿也。并宜五苓散主之。

  如泻时有腹痛腹鸣之证。恶食。所下酸臭之物。此因宿食停滞于中而成湿。此食化为湿也。宜下之。积去泄自止也。丁香脾积丸主之。

  泄泻二字。亦当辨之。泄者。谓水谷之物泄出也。泻者。谓肠胃之气下陷也。

  猪苓汤

  猪苓 泽泻 阿胶 滑石 茯苓(各一钱) 水煎。

  春月得之名伤风。其证发热而渴。小便短少。宜先清热后补脾。清热薷苓汤。补脾白术

  夏至后得之泻者。有寒有热。渴欲饮水者。热泻也。先服玉露散以清暑止渴。后服白术散以补脾。

  如不渴者。寒泻也。先服理中丸以温中补脾。后服五苓散。以清暑。此祖传之妙也。

  夏月水泻。其详在因五邪之气所生病条内有案。

  秋月得之。伤湿泻也。其证体重。所下溏粪。谓之濡泻。宜渗湿补脾利小便。胃苓汤主之。或升麻除湿汤。

  冬月得之。伤寒泻也。其证腹痛。所下清水。宜温。理中丸或理中汤加熟附子少许主之。不止宜豆蔻丸。

  四时之中。有积泻者。面黄善肿。腹中时痛。所下酸臭者是也。宜先去积。后调脾胃。

  去积丁香脾积丸。调理脾胃胃苓丸。

  治泻大法。不问寒热。先服理中丸。理中者。理中气也。治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主之。更不止。胃气下陷也。补中益气汤。清气上升则不泻矣。又不止者。此滑泻也。宜涩之。豆蔻丸主之。此祖傅之秘法也。

  小儿泄泻。根据法治之不效者。脾胃已衰。不能转运药性以施变化。只以补脾为主。脾胃既健。药自效也。白术散主之。常与无间。此予先父之秘授也。

  久泻不止。津液消耗。脾胃倒败。下之谷亡。必成慢惊。所谓脾虚则吐泻生风者是也。

  补脾胃于将衰之先。宜用白术散补之。补之不效。宜用调元汤加建中汤急救。否则慢风已成。虽使仲阳复生。不可为也。(详见慢惊内。)小儿泄泻。大渴不止者。勿与汤水饮之。水入则愈加渴而病益甚。宜生脾胃之津液。白术散主之。

  久泻不止。发热者。此津液不足。乃虚热也。勿投以凉药。反耗津液。宜白术散主之。如热更甚。黄连丸主之。

  白术散

  治小儿泄泻烦渴者。

  四君子加木香 藿香(各等分) 葛根(加一倍) 上作大剂。水煎常服。以代汤水。

  黄连丸

  治久泻发热。此虚热也。

  黄连 干蟾(炙各二钱) 木香(一钱) 使君子(一钱) 芦荟 夜明砂(各七分) 上为末。山药研粉。水糊丸。麻子大。米水下。

  升麻除湿汤

  治风湿作泻。自下而上者。引而竭之。如脾胃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赤涩。四肢困倦。

  升麻 柴胡 防风 神曲 泽泻 猪苓(各五分) 苍术(一钱) 陈皮 甘草(炙) 麦(各三分) 为末。水煎热服。

  玉露散

  治伤热泻黄。(方见前) 与五苓散合匀。名桂苓甘露饮。治热泻。此予心得之。

  一儿有病。一日夜三五行。或泻或止。连年不愈。此脾泻也。胃苓丸加人参主之。

  一儿无病。时值盛夏。医以天水散与之。谓其能解暑毒也。服后暴泻。医悔。用作理中连进三剂。泻变痢疾。日夜无度。脓血相杂。儿益困顿。皮燥无汗。发聚成穗。请予治之。

  予曰。挟热而痢者。其肠必垢。泻久不止。则成疳泻。此儿初泻。本时行之病。非干天水散也。医当用天水散调五苓散服之可也。反以理中汤热剂投之。遂成挟热肠垢之病。皮燥发穗者。表有热甚也。下痢窘迫者。里有热甚也。表里俱热。津液亦衰。事急矣。因制一方。用黄连 干蟾(炙各一钱) 木香 青皮 白茯苓 当归身 诃子肉(各一钱五分)共为末。粟米粉作糊为丸。每服三十丸。炒陈米汤下。十日后满头出小疖。身上发痱如粟。热平痢止而愈。噫。此子非吾无生矣。

  一儿病泻。大渴不止。医以五苓散玉露散皆不效。病益困。腮妍唇红。予见之曰。不可泄泻大渴者。水去谷少。津液不足故也。法当用白术散。补其津液可也。乃服五苓散玉露散渗利之剂。重亡津液。脾胃转虚。诀云。大渴不止。止而又渴者死。泄泻不止。精神好者死。父母不信。三日后。发搐而死。

  壬子经魁万宾兰。石泉翁之伯子也。翁得子晚。始生宾兰。爱如珠玉。周岁得水泻。一十余行。翁善医。自作理中汤加诃子肉豆蔻与之。不效。乃急请予至。叙其用药不效。予曰。正理论云。理中者。理中气也。治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遂用五苓散去桂加甘草。一服泻止。三日后遍身发出赤斑。石泉惧。予曰。无妨。活人书云。伤寒病下之太早。热气乘虚入胃发斑。今夏月热盛之时。泻久里虚。热气乘虚而入。且多服理中辛甘之剂。热留胃中。今发赤斑。热自里而出于表也。宜作化斑汤必易愈。翁曰。石膏性寒。非泻所宜。曰。有是病则投是药。在夏月白虎犹宜用也。一服而斑没热退。

  本县大尹朱云阁。公子病泄。十日不止。众医或用理中五苓益元白术散等。皆不效。泻甚。公亟召余至。视其外侯。启曰。渴太甚当先止渴。公曰当先止泻。余曰。病本湿热。水谷不分。更饮水多。则湿伤脾胃。水积肠胃。所泻之水。乃所饮之水也。故当先止其渴。渴止泻亦止矣。公曰。当用何方。曰。白术散。尹曰。已服过多。余曰。用之不同也。尹曰。用之更有别法乎。余曰。本方在常与服之。此常字便是法也。盖白术散。乃治泻作渴之神方。此方有二法。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藿香木香六味各一钱。葛根倍二钱者。泄泻久不止。胃中津液下陷也。故葛根倍用之。以升胃中之津液。此一法也。今人不知倍用之法。与六味等分同。故效少也。儿病渴者。汤水不离。今人不知常服之法。以药常代汤饮之也。故所用之方虽是。所用之法不同。药剂少而汤水犹多。药少汤多。犹以一杯之水。救一车薪之火。水不胜火。如何有效。当作大剂煎汤以代汤水饮之。渴只饮本方。一切汤水禁之勿与。则胃气上升。津液自生。渴泻止矣。尹闻而是之。果一剂治矣。不问泄泻痢疾。并宜服此。多多益善。不唯泄泻可止。亦不至脾虚生风也。真神妙方也。谨详述之。公子脾胃素弱。常伤食。一医枳术丸。保和丸。其意常用枳术丸补脾。至伤食则服保和丸。不效。公以问予。予曰。此法固好。但专用枳术丸。则无消导之药。初不能制其饮食之伤。专服保和丸。则脾胃之虚。不能胜其消导。而反损中和之气。当立一方。七分补养。三分消导。则脾胃自强。不能再伤矣。公曰。甚善。汝作一方来看。余乃制用人参白术青皮陈皮甘草木香缩砂仁山药莲肉使君子神曲麦芽为末。荷叶煨饭捣烂为丸。米饮送下。名之曰养脾消食肥儿丸。服后精采顿异。饮食无伤。公益喜。录其方常久用之。亲书儒医二字。作匾赐之。

  庠生胡逸泉。东郊翁之伯子也。周岁时得水泄。先请医甘大用。治之不效。复请予至。则肌肉消削。面色 白。时盛夏。凝汗不润。皮肤干燥。发竖。所下频并。略带后重。此气血俱虚也。按治法之。补中气。利小便。升举其阳。固涩其滑。次第调之。略无寸效。或曰。何如。予曰。术将穷矣。唯有一法未用耳。乃作疳泻治之。用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陈皮山药当归莲肉砂仁诃子肉豆蔻黄连木香干蟾为末。神曲糊丸。煎四君子汤下。服未二日。肤润有微汗。再一日头上见出红疮。小便渐多。五日而泻止。后更以参苓白术散作丸服之。调理而安。

  汪望峰长子城南。生一子。寄姊夫南河胡家养。南河尝语人曰。万老先生好小儿科。今作聪明。儿有病。可请张祖兄医之。乃先生亲传。予亦与人会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吾之活人多矣。试举其一二验者实之。城南一子病泻。十余日不止。一向是张用药。以胃苓丸一粒丹服之。皆无效。请予治之。望峰知其故。恐予不肯用心。取白金二两作利市。予叹曰。不在利市。只在信我也。我之治病。敢作聪明。皆先人之旧方。顾用之不同耳。盖治大病以重剂。治小病以轻剂。彼胃苓丸一粒丹。岂治此重病哉。乃取豆蔻丸五十。胃苓丸五十。陈仓米煎汤下。语南河云。只此一剂而止。不再下也。南河初不听。泄止大悟曰。良工不示人以朴信乎。

  湖广右布政孙小姐。五月病泻。至七月犹未止。诸医治之皆不效。差人召余。余至见其。乃知津液不足也。不止其渴。泻亦不止。热亦不除也。公问余曰。数日可安。曰。三日止渴。五日止泻。十日热退。计十八日可安。公曰。病久矣。一月而安幸也。乃进白术散作大剂以代汤。须臾饮尽。予见其渴甚。再加制过天花粉二剂。其夜渴止。泻亦微止。次日又进一剂。渴泻俱止。三日热亦渐退。四日公又问余曰。小姐病未安柰何。余告曰。初来时曾许三日止渴。五日止泻。十日退热。今日来五日渴泻俱止。热亦渐退。耕当问农。织当问女。小姐贵体。余以身任之。唯足下宽量数日可也。公称谢。再用白术散减干葛加陈皮。调治半月而效。公大喜。给札付冠带儒医匾。白金一十两。此万历元年九月初四日也。本县大尹唐百峰行之。

  脾所生病

  痢疾

  痢不问赤白。皆从积治。湿热者。食积之所生也。痢初得之。其法宜下。积不去。

  止也。如吐泄后痢者。其积已下。不可再下。复伤胃气。可下者。木香导滞丸主之。不可下。宜去积。保和丸主之。

  陈皮(五钱) 枳壳(炒三钱) 黄连(姜汁炒五钱) 神曲 山楂肉 麦 (各三钱) 莱服子(炒三钱) 槟榔(三钱) 上为末。水糊丸。麻子大。白汤下。

  木香导滞丸

  枳实(炒) 浓朴(姜汁炒) 槟榔(各五钱) 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各七钱半) 木香(二钱五分) 黑牵牛(半生半炒取头末二钱半) 上为末。酒糊丸。小豆大。白汤下。

  祖训只用

  香连丸。

  黄连(一两。净锉,用吴茱萸半两。水拌湿同炒。去萸不用。) 木香(五钱) 石莲肉(一钱) 上为末。酒糊丸。麻子大。陈仓米煎汤下。此家传十三方也。

  予教诸子。治痢只用保和丸香连丸同服。万无一失。

  郧阳抚台都御史孙小姐。自五月病痢。至七月未愈。差荆襄承差取郧阳医官治之不效。差王加宜取予。予往。病亟矣。用人参白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黄苓车前子陈皮各等分。炒干姜少许。煎服略差。五日大安。公晚饮间。问予云。诸医皆用木香黄连。今汝不用。所用皆非治痢之药。而效者何也。余曰。此乃河间黄芩芍药汤方也。所谓调其气则后重除。养其血而痢止之法也。台云。小女前年在湖广病泄。今年在此病痢。皆五六月间。幸遇汝之良医而安。然小女之遇汝。尔之遇我。非偶然。余叩首谢。

  本县祝道士长子。七岁病痢。半年不愈。求予治之。予与一方。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药黄 桔梗木香黄连诃子肉豆蔻车前子干姜炒泽泻神曲当归麦芽白芍为末。水面丸。米饮下。一月安。名和中丸。

  一女十岁患痢。久不止。脉洪数。或曰。下痢脉宜小。今脉洪数恐难治。予曰无妨。玉曰。欲识童男并童女。决在寸关并尺里。自然紧数甚分明。都缘未散精华气。此童女脉宜如是。胃气当强。不久自愈。果数日痢渐止。

  本县张大尹。有公子半岁。病赤白痢甚苦。用黄连一钱。木香五分。石莲肉五分。陈皮七分。干姜炒二分。为末。神曲丸。黍米大。陈米饮下。

  痢疾渴者。七味白术散去干葛。加炒干姜黄连阿胶乌梅主之。

  痢苦噤口者。宜参苓白术散加石菖蒲为末。陈仓米汤下。

  痢疾脱肛者。只止其痢。痢止肛自不下矣。

  泻后变痢后重者。胃气之下陷也。赤白者。肠垢之下溜也。水谷尽而肠胃败。故死。

  痢后变泻。后重止者。湿热之气去也。赤白止者。陈腐之物尽也。肠胃通而水谷行。故凡下痢鲜血者。黑如屋漏水者。气促者。大孔如竹筒者。呕哕不食者。足趺肿者。身热脉大者。渴欲饮水者。只大渴者。面娇面青者。皆死证也。

  初病痢者。腹中急痛。大便窘迫。小便赤涩。身热饮水。宜急下之。轻者三黄枳术丸。

  木香槟榔丸。去其陈垢其痢自止。此时邪气未动。正气未伤。故宜下之。若喜补恶攻。使邪气日强。正气日弱。不下之则积热不除。下之则脾胃俱弱。酿成大病。医之过也。

  初病泄泻。渐变痢者。此时宿垢已去。不可再下。如有腹痛里急后重之证。乃未尽之余邪也。宜去积止痢。去积保和去滞丸。止痢香连丸。痢久不止者。名休息痢。家传和中丸。

  或问。赤痢为热。白痢为寒何如。曰。原病式论之详矣。痢下赤白。皆湿热也。赤者自来。小肠者心之腑。心属火故其色赤。白者自大肠来。大肠者肺之腑也。肺属金故其色白。

  赤者属热。白者属湿。湿亦热也。经云。湿盛而热也。若初痢下鲜血者。非赤也。此风热之毒。宜剪红丸主之。如痢下瘀血。或如豆汁者。此湿气下血也。宜胃风汤主之。

  或问。河间云。行气则后重除。养血则痢止。此千古不易之法也。今幼科治痢之方。不法何也。曰。痢者。素云肠 。难云大瘕泄。古云滞下。肠 者。因于饱食也。大瘕泄者。食症也。滞下者。积滞之物下出也。故云无积不成痢。治法以攻积为先务也。积不去则气不行。去积所以行其气。而不里急后重也。热则伤血。痢久则伤血。去热止泄。所以养其血也。法虽不同。意则合也。

  或问。丹溪云。先泻后变痢者脾传肾也难治。先痢后变泻者肾传脾也易治。何以言之。

  脾主湿。湿胜则濡泻。泻者脾之病也。泻久不止。又变成痢。痢下后重肾病也。如痢非真痢也。故后重者。胃气之下陷也。脓血者。肠垢之下溜也。真气败而谷气绝。是谓难治。肾恶湿。小儿久坐湿地则伤肾。里急后重。便脓血者。肾之病也。痢久不止。忽变成泻。湿去而脾病在也。故里不急痛者。湿热之毒除也。便无脓血者。陈 之秽尽也。肠胃通而水谷行。

  故易治。

  或问。痢疾身凉脉静者生。身热脉躁者死。其然乎。曰。初病时。邪气方盛。身热脉躁。不可呼为死证也。邪气盛则实。可急下之。邪去脉自衰身自凉也。痢久而身热脉躁。则不可治也。脉静身凉。久痢之后。真气已虚之脉也。身宜温。不可太凉。脉宜静不可太弱。经云。泻痢五虚者死。脉细一也。皮寒二也。少气三也。泄痢不止四也。饮食不入五也。此脉静身凉之言。不可执着也。

  痢久不能食。或有食入即吐者名噤口痢。即经所谓五虚者死。古方虽多。无甚效者。大痢日久。津液已竭。脾胃虚弱。不能食也。宜以补脾为主。白术散去干葛加炒干姜主之。能食者生矣。不能食者死。

  痢久脱肛者。气血虚也。素云下陷者虚也。难云出者为虚。古方多用涩剂。如 皮木贼。此治其标也。当用河间行气养血之法。痢止后重除。肛肠自不脱出矣。加减八珍丸主之。

  有痢下赤白青黑者。名野鸡痢。用阿胶梅连丸主之。

  有痢两膝肿大者。名曰鹤膝风。加味地黄丸主之。

  保和去滞丸

  治痢疾。有积胃弱。不可重下。

  陈皮(五钱) 半夏曲 白茯苓 枳实(麸炒) 浓朴(姜汁炒) 槟榔(各五钱) 莱菔子(炒二钱半) 木香 上为末。神曲糊丸。麻子大。陈米汤下。

  三黄枳朴丸

  治湿热成痢。并有食积者。

  黄连 黄芩 黄柏(皆酒炒各三钱) 大黄(酒煨五钱) 枳实(麸炒) 浓朴(姜汁炒) 槟榔(各二钱) 上为末。酒糊丸。麻子大。姜汤下。

  胃风汤

  八珍汤去地黄甘草。加桂等分。入粟米同煎。本方去桂。加连等分。吴茱萸减半。同炒为末。酒糊丸。可治远近血痢。

  阿胶梅连丸

  治痢无分久新。赤白青黑疼痛证。

  阿胶(草灰炒成珠) 赤茯苓 乌梅(去核炒) 赤芍 黄柏(炒) 黄连(炒) 干姜(炒)当归(各等分) 上为末。入阿胶和匀水丸。麻子大。陈米饮下。

  家传和中丸

  专治休息痢。

  人参 甘草 当归身 川芎 车前子(略炒) 猪苓 泽泻 神曲 黄连(炒各三钱) 麦面三钱) 上为末。酒糊丸。麻子大。陈米饮下。

  加味地黄丸

  治痢后鹤膝风。

  地黄丸加牛膝。虎胫骨酥炙。白茯苓。共为末。蜜丸服。

  加味八珍丸

  治久痢脱肛。

  八珍汤去川芎白术加黄连(炒) 阿胶(上炒各三分) 木香(三分之二减半) 上共为末。

  水丸麻子大。炒米汤下。多服佳。

  剪红丸

  治痢血神效。

  当归身 黄连(炒) 槐角子(炒) 侧柏叶(炒) 荆芥穗 枳壳(炒各等分)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麻子大。陈米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