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

  〔风热上攻头目昏痛〕 黄芩。(一两。酒炒三次。不可令焦。)川芎。(五钱)白芷。(二钱五分)荆芥。(二钱)芽茶。薄荷。(各一钱半)为末。每服三钱。清晨调下。如头巅及脑痛。

  加细辛 本。蔓荆子。(各一钱半)或煎服亦可。

  〔伤风头痛〕 白芷切片。以萝卜汁浸透。搐入鼻中即止。

  〔湿热头痛〕 痛时头重如山。脉细是也。麻黄根。(炒)苦丁香。(各五分)红豆。(十粒)羌活。(炒)连翘。(各二钱)为细末。搐入鼻中效。

  〔痰厥头痛〕 其痛如裂。头旋眼花。目黑不敢开。如在风云中。烦闷恶心。厥冷不得安卧者是也。川芎。细辛。南星。(火炮)橘红。茯苓。(各一钱)半夏。(二钱)枳实。甘草。

  (各〔寒湿头痛〕 苏叶。川芎。花椒。雨前茶。葱头。水煎。熏头一刻服下。多盖衣被。

  汗出即愈。

  〔血虚头痛〕 起自鱼尾。上攻头痛。日轻夜重也。当归。川芎。(各等分)每服二三钱。

  水煎服。产后头痛。服之即验。

  〔气虚头痛〕 耳鸣九窍不利。或因病后而起者。人参。茯苓。炙甘草。(各一钱)白术。

  (土炒二钱)加生姜。(三片)枣二枚。煎服。如连巅顶痛者。加 本。防风。(各一钱)柴胡。

  (三五分)

  〔头痛连睛痛〕 石膏。牛蒡子。(炒)各等分为末。清茶食前调下三钱即止。(眉棱骨痛不可忍) 防风。羌活。(各三钱)黄芩。(酒炒一钱。冬不用。如能食而热痛者加用。)

  甘草。(三钱夏生用。冬炙用。)每服三钱。水煎食后服。

  〔半 头痛〕 熟石膏牛蒡子。(各三钱为末)酒调随量饮醉。取汗即愈。 香白芷。

  天南星。(炮制。各一钱。)川乌。制半夏。(各八分为末)每服一钱。水调服。妇人加甘草一钱。

  〔诸头痛〕 生萝卜汁一蚬壳。仰卧注鼻中。(左痛注左。右痛注右即效。)

  〔风热痛〕 川芎。白芷。石膏。( )荆芥。(各等分为末)每服一二钱。白汤调下。

  以好为度。

  〔头风〕 头连筋痛。受风即发。恶心呕吐。偏左者属风与血虚。或属火也。偏右者痰与气虚。或属热也。左右皆痛者。气血两虚也。不拘偏正远近。用白芷。川芎。(各三钱)

  黄牛脑子一枚。同药入臼捣匀。加酒煮熟食之。尽量饮。睡后酒醒。其患若失。 羌活。(一两半)独活。(炒一两半)赤芍。(一两)白芷。菖蒲。(各六钱)俱为末。葱头煎浓汤调涂。

  药到痛止。 石姜树叶煎汤频熏洗。或用荆芥蔓荆子作散皆效。 或用荆芥(焙燥研末)每日服二钱。豆酒下。或用羊粪为末。搐入鼻中亦效。 鹅儿不食草。(牵藤丫枝有一粒。小子者真。阴干。)研末吹入鼻中。连打数嚏即效。

  〔头风煎药〕 痛在左属风者。荆芥薄荷之类。风热者用荆芥。白芷。麻黄。(各一钱)

  陈皮。(八分)苍术。(米泔水浸一钱)甘草。(八分)水煎服。 血虚者。川芎。当归。(各三钱)荆芥。黄芩。(酒炒)防风。白芷。薄荷。蔓荆子。(各一钱)水煎服。 头风在右属痰。

  苍术。半夏之类。 湿痰头风。酒芩。(三钱)苍术。(四钱)川芎。细辛。(各一钱半)甘草。

  (一钱)为末。姜茶擂匀调服。 头风属火。酒芩。(二三钱)陈皮。半夏。茯苓。薄荷。

  川芎。

  细辛。(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

  〔头风年久不愈〕 痛甚者。用玄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二个去皮子为末。)

  俱研细。水和丸。如杏仁大。每用水化一丸。灌入病患鼻内。随左右咬钱一枚。当有涎出成盆而愈。

  〔偏头风〕 蓖麻仁五钱。黑大枣十五枚。(去核)同捣烂涂纸上。用箸一只卷之。去箸纳鼻中。良久取下。清涕即止。

  〔头风发晕〕 苍耳草叶。(晒干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愈。

  〔头风白屑〕 桑灰汁沐之。或用山豆根油浸涂之。皆效。

  〔头上白秃〕 大鳝鱼捣烂敷之。或用生鹅油涂头上。将旧鞋底洗净烤热擦之。去白皮。

  一连数次。不可洗去即愈。如不生发。用枸杞煎汤饮。生半夏磨汁涂之。

  〔诸头眩〕 风热头眩。用薄荷。川芎。(各一钱)荆芥。(六分)羌活。白芷。炙甘草。

  (各五分)细辛。防风。(各三分)水煎服。痰火眩晕。用大黄酒浸九蒸九晒。为末水丸。

  如绿〔乌须黑发〕 茄树上留茄一个。挖一洞。将上好京墨二钱嵌茄内。用纸封好。留在树上。待茄老取下烧灰水调。将指头蘸灰搽上即黑。永不退。勿沾肉上。

  〔妇女乌发丹〕 侧柏叶。(一握)核桃。(一个)榧子。(三个)同捣烂。用滚水泡待凉搽发。频年不断。至老黑而不秃。

  

  面病

  (附脱颏)

  〔头面癣疮〕 生白果仁。切断频擦即效。 日久者。用黄柏末。黄丹。烟胶。(各等分。同研细。)香油调涂。

  〔面上暴生疮〕 杏仁。(研细。)以鸡子清调如煎饼。至夜洗面后敷之。旦仍洗去。数十次效。 生小疖。用生半夏。面。食盐。(各等分。同细研)醋调敷。

  〔抓破面上皮〕 生姜自然汁调轻粉敷之。无疤。

  〔两颧骨红疮〕 初如细斑。久则成堆。白蔹。白芷。(等分。炒研末存性。)盖烛油。

  黄蜡。同药末熔化。调匀搽上即退。

  〔面上雀斑〕 鹰粪白水调敷之。并治疮疤。 樱桃枝。紫背浮萍。白梅肉。牙皂各等分。焙干为末。洗面时和水擦之渐退。 绿豆。(生磨细八两)白芷。白僵蚕。(各二两)防风。

  滑周身白屑。皮肤作痒。 若面生黑点如芥者。鹿角烧灰猪油调涂。 黑牵牛。(研细末。)鸡子清调。夜敷旦去。皆效。

  〔面上肺风疮〕 鹿角尖。(无灰酒磨浓。)频涂即退。

  〔 腮〕 靛青花涂之即消。如无靛用大黄。(生研细末。)葱汁调涂立消。 赤小豆研末。米醋调敷。常以醋润之即消。

  〔两腮红肿〕 百合。(一个)山芝麻根。(去皮)贝母。元明粉。(各一钱)银朱。(七分)

  加白面调敷。口含白梅置腮边。良久吐涎出肿退。

  〔脱颏〕 起于肾肺虚损。元神不足。或笑谈高兴忘倦。一时元气不能接续所致。患者平身正坐。令人以两手托住下颏。向脑后送上关窍。随用绢条兜颏于顶上。或口含乌梅一个即上。 或用南星末姜汁调涂两颊。一夜即上。须避风。如虚损不足者。宜速服煎剂。以免风邪外受。毋致痰涎壅盛。口眼歪斜。而风中脏腑。十无一瘳矣。制附子。(六分)僵蚕。(酒炙)当归。(各二钱)人参。制半夏。茯苓。(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炙甘草。(三分)

  川芎。(

  

  耳症

  〔治耳暴聋〕 全蝎去尾毒为末。酒调滴入耳内即效。 芥菜子捣碎。入人乳和丸。绵裹塞耳内。数易即通。 骨碎补削作条。火炮乘热塞耳中亦效。 聋久不效。大蒜一瓣。中剜一孔。以巴豆一粒去皮膜。火炮极熟。入蒜内。用新绵包定。塞耳内三次效。白蒺藜。(半生〔气闭耳聋〕 甘遂一寸塞耳中。甘草一寸口噙即通。

  〔鼻塞耳聋〕 柿饼三枚切细。加粳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

  〔虚聋〕 茯苓。(二两)山药。(炒三两)杏仁。(炒一两去皮尖)俱研细。用黄蜡十两熔化为丸。弹子大。盐汤嚼下。(或只用黄蜡一味。细嚼。点好茶送下亦效。)

  〔病后耳聋〕 石菖蒲捣汁滴入耳。或用叶揉软塞之。

  〔耳中虚鸣〕 全蝎。(十四个)麝香。(少许)薄荷。(十四叶。裹香蝎瓦上焙燥。)研极细末。滴水捏作锭子。塞耳内极效。

  〔耳中常鸣〕 生地黄煨熟截段。塞耳中。日数易即效。

  〔耳痛〕 杏仁。(炒黑研碎)加葱白捣捏枣核大。塞耳中。数易即效。 耳痛不可忍者。

  用磨刀铁浆滴入耳。极验。 鲜薄荷叶。同蜗牛捣汁。滴耳中。即效。 初痛。用油胡桃绞汁。滴入耳。即止。 吴茱萸。大黄。乌头尖。共为末。贴足心。引热下行即止。 耳内忽大痛。如有虫在内奔走。或有血水流出。或干痛不可忍者。用蛇蜕皮。(烧存性研细。)以鹅毛管吹入耳中。立愈。 耳内肿痛者。用番木鳖磨水。滴入耳。即愈。 连外根肿痛者。蚯蚓泥调涂。

  〔耳根肿痛〕 连腮齿太阳俱痛不可忍者。大黄。(一两)青木香。(三钱)姜黄(三钱)

  槟榔〔三钱〕共为末。醋蜜调匀。贴患处。中留一孔出气。 赤小豆木鳖子研末。鸡蛋清调涂立止。

  〔耳内出血〕 蒲黄。(炒黑研细)吹入。或用龙骨。( 枯研细)吹入。即止。

  〔耳内肿痛出脓及黄水〕 枯矾。(五分)胭脂坏。(烧灰二分)麝香。(五厘)陈皮。(烧灰五分)共研细。先有菖蒲根汁。(和熟水)以棉杖将耳内脓水洗净。再以新棉杖蘸药引入耳中。即愈。 凤凰衣。(即鸡雏壳内衣。)炒黄为末。香油调灌。即止痛。 日久不愈。铜香炉盖上香烟结成块者。配轻粉研匀。吹入耳。 或用人牙 存性。加麝香少许吹入。 圆眼壳。(烧灰存性。)研细吹入。夏月加冰片少许。或用五倍子烧灰吹入。皆效。

  〔耳烂〕 贝母。(焙炒研细)干糁入。即效。 久烂耳聋。取大鼠一枚。立时热水泡死。

  剖取胆汁滴入即效。迟则胆化。

  〔耳冻〕 茄蒂煎汤乘热多洗。或用胡椒煎汤亦效。至春夏用生姜自然汁熬膏。揉散血块。冬月不再发。或用桑椹捣汁甚效。

  〔诸虫入耳〕 葱汁。韭汁。桃叶汁。人乳。鸡冠血。猫尿。(以姜擦鼻即尿)止用一味。

  灌之即出。或用火熨桃叶塞耳。或善取耳用长箝夹出之捷也。 苍蝇入耳。生鳝鱼血滴入即出。 蜈蚣蜒蝣入耳。用鸡一只去毛油煎熟。以箸穿孔枕之即出。或用牛乳入耳。误吃蜒蝣者。多服牛乳即化。 马蝗入耳。以黄泥作枕即出。 飞蛾入耳。用酱油滴入即出。 蚤虱入耳。用菖蒲为末炒热。以绵裹着耳边。或作枕即出。

  

  目疾

  〔总论〕 其症虽曰七十二种。大约红为热。白为冷。痒为风。涩为毒瓦斯之作也。风则散之。热则清凉之。冷则温补之。气结则调顺之。切不可刀针点割。偶得小愈。出乎侥幸。

  倘或不然。终身之患。又不宜过用凉药。恐冰其血凝而不流。致成痼疾。当谅其老少体气虚实治之。又有肾虚者。亦令眼目无光。或生冷翳。补暖下元。益其肾水自愈。孩童之患眼。

  有实无虚。多热无冷。勿用吹药。恐血气未定。致伤其目。宜以败毒药治之。(凡目疾者切忌浴。令人盲。犯房事者必生内障。)

  〔目疾通治〕 荆芥。羌活。甘草。甘菊。防风。 本。黄芩(酒炒)当归。山栀。赤芍。

  白芷。乳香。没药。(各一钱)全蝎。(三个)水煎空心服。目疾初起。服二三剂。立效。

  〔眼痛〕 鸡肝。(不落水者一个)芙蓉叶。(烘燥。研末二钱。)肉果末。(五分)龙胆草。

  (〔风火赤眼肿痛〕 大菜头一个。(切去盖。剜中心。作一孔。)又生黄连末三分。仍用盖住签定。慢火煨熟取出。以菜头中水冷滴入目中即愈。 猪胆一个。古钱三文。同置盏内蒸干。取胆丸粟米大。安眼角中即效。 内服方当归。黄芩。连翘。甘菊。山栀。生地。(各一钱)赤芍。柴胡。川芎。防风。龙胆草。桔梗。(各八分)黄连。(六分)甘草。(五分)

  加灯心二十根。水煎服。 患赤目以热水濯足佳。若澡浴必至失明。切忌食犬、鸡、鱼、鹅、鸭、蛋。勿用冷水洗。

  〔暴发肿痛〕 青布一块。(水浸洗令干)另用生姜汁。白矾末。将布蘸搭眼胞上。闭目少顷。泪出痛止。

  〔一切目疾痛痒血风〕 生羊胆一个剖开。入蜜。用线扎。揉匀。入滚水内一二沸即取出。冷水浸半日。将胆内汁入瓶中。点眼 流泪即愈。 杏仁。(去皮尖研)人乳浸蒸汁。

  点眼最效。

  〔目珠至晚疼甚〕 夏枯草。香附。(各二两) 共为末。每服一钱五分。清茶调下。

  服三四日即效。(盖夏枯草治厥阴目痛如神。)

  〔眼胞肿大如拳〕 霜梅。(三个去核)白果。(七个去壳)青铜。(五分)共捣成饼。

  置瓷器内。用井华水浸一宿。用绵纸滤去渣。(用古钱蘸洗之效。)

  〔目中多泪〕 鲫鱼胆。(七个)人乳。(一盏)和匀。饭上蒸透。点眼一二次即止。

  〔冷泪〕 菊花。密蒙花。石决明。白芍。甘草。木贼。白蒺藜。(去刺)各等分为末。

  每服自一钱二分起。渐加至二钱止。茶调下即效。凡眼昏暗。或流冷泪。子后初醒。未曾开言〔迎风流泪〕 蕲艾一团。(烧烟熏瓷碗内以黄色为度。)加黄连一撮。枯矾少许。再滴温水碗内。用五铢钱磨匀。洗一二次即愈。 年久不愈。用炉甘石。(绿色者一钱 数次)

  海螵蛸。(五分)冰片少许。共乳研极细。点大 角数次即收。(勿使入眼珠内为妙。)

  〔烂弦风〕 眼眶湿烂红赤。二蚕砂。(真麻油浸二三日)取起研细涂患处。不问新久。

  大人小儿。一二次即愈。名一抹膏。 红枣二枚。明矾。(二三分)铜青。(二三分)水半钟。

  蒸熟。频搽即效。

  〔风痒冷泪烂弦有虫〕 生姜。(一块)银簪插入即拔出。点眼两角效甚。

  〔年久烂弦风眼虫痒〕 覆盆子叶。(手揉碎取汁)用皂纱蒙眼。取笔画眼眶于纱上。

  然后滴药汁先渍眼下弦一时。虫从纱中出。下弦愈。数日照前法再渍上弦。(按覆盆治眼暗不见冷泪浸氵㸒等症。取此草晒干。研细绵裹。以人乳汁浸一二时。用点眼中。即仰面卧。不过三四日。视物如平时。忌食油酒面。)

  〔烂弦倒睫〕 青矾。(火 出火毒)研细泡汤澄清。点洗二三次即效。

  〔眼内翳障〕 蕤仁。(一两去油净)硼砂。(一钱)麝香。(三分)共研极细。入瓷瓶内。

  临用点眼。以好为度。神效。 如赤筋缠瞳仁。用白丁香。(研极细)以初胎生男儿乳调点。

  食盐。(取雪白者生研如尘。)以粗灯草蘸盐少许。轻手指定浮翳。点上三次即没。亦不疼痛。

  内服。夜明砂。当归。蝉蜕。木贼。(去节。一两)共为末。用黑羊肝。(四两)水煮烂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食后温汤下。服之百日后。明如旧。皆仙传也。

  〔一切云翳雾膜遮睛〕 鹅不食草研塞鼻中。频频更换。时时自搐其鼻。五日可以复明。

  亦大治赤眼。 雀粪。(小直者。)以人乳和敷目上。并治赤脉贯瞳仁。及 肉青盲眼。点之极效。 猪胆皮曝干。作两股绳如箸大。烧灰出火毒。点之亦效。

  〔目中风翳作痛〕 取薤白截断安膜上。少顷去之。数次痛止膜去。(按薤白味辛。能散血行气。故可以去膜。)

  〔青盲不见〕 小青草晒干为末。每日以不落水猪肝一块。入草末五钱。用无灰酒同煮。

  单食猪肝。饱时服半月。即效。 诸葛菜子六升。蒸之气遍取下。以釜中热汤淋之。乃晒干再淋。再晒三次。杵为末。饱时清酒服二三钱。日两服。并治虚劳目暗冷泪眼障。十得九愈。

  〔青盲雀目〕 雀目即鸡盲。至夜不见物。谷精草。(一两)羊肝一具。勿犯铁器。入瓦罐内。水煮熟。食羊肝。以好为度。(小儿同治。如小儿不肯食。则焙干为丸。) 石决明。

  (入炭火 存性)夜明砂。(淘净瓦上炙黄。各二钱。)谷精草。(二钱)共为细末。用不落水猪肝一块。将竹刀切肝为两片。夹药末于内。用麻皮缚之。米泔水一碗入瓦罐内。煮至半碗。

  临卧连肝连汁饮。以好为度。

  〔拳毛倒睫〕 木鳖子。(一个去壳为末)绵裹塞鼻中。左目塞右鼻。右目塞左鼻。即效。

  先拔去毛。后用石燕子。(一雌。一雄。)磨水频搽。再用黄连汁频洗。则不复出。内服黄连。

  (酒炒)炙甘草。人参。(各一钱)归身。(一钱半)葛根。防风。(各五分)细辛叶。蔓荆子。(〔 肉攀睛〕 浮萍草研烂。入冰片少许。贴眼上效。 白丁香。人乳调点最效。并治面上酒刺雀斑。

  〔目中起星〕 初起用鹅不食草研烂塞鼻中。过夜即去。如韭菜根。橘叶菊叶。研烂。

  俱须用绵裹塞鼻中。皆效。 日久不去者。用象牙细磨汁。频点眼角即去。

  〔肾虚目暗〕 或见黑光。照方常服自明。甘菊。熟地。(各二两)枸杞。(三两)山药。

  (五钱)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钱。空心食后服。 小红枣。十二枚。(冷水洗净去蒂。)

  枸杞〔肝虚目翳〕 凡气血虚者。眼白睛俱赤。海蚌壳。(火 成灰)木贼草。(去节焙)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姜枣同水煎和渣服。日二次即效。

  〔眼生珠管〕 鲜牛膝。(连叶同捣汁)日点三四次即退。鲤鱼胆取汁。入黄丹。(一二钱)和如膏。日点三五次即效。

  〔疳眼〕 珍珠草煮羊肝食效。(一名阴阳草。以其叶朝开而暮合也。)

  〔眼目打伤青肿〕 生半夏为末。水调涂之即愈。 眼内伤用羊胆。鸡胆。鲤鱼胆。(各等〔眼内生毒〕 鸡嘴壳。(瓦上焙燥研细)加乳香。没药。麝香。(各少许)共研细。香油调敷眼眶上即愈。

  〔斑疮入目〕 马屁勃。蛇蜕。(各五钱)皂角子。(十四粒)共入瓦罐内。盐泥固济。

  烧存性研细。每服一钱。温酒食后服。

  〔飞丝入目〕(春天风高之时有之。每从上而下者是。) 红肿如桃。不拘三五日皆治。

  篦下头垢少许。揩入眼角内即出。亦治赤肿。 芥菜汁点之立效。 刺鸡冠血滴入眼内。捉去丝即效。 细刮指甲末。唾津和点。其丝自聚。拔出即效。 菖蒲研碎入鼻孔内。左患塞右。右患〔蛛丝入目〕 京墨磨浓。新笔点眼角内。少时轻手抹眼即出。如丝未出。再以墨点之。

  别物皆治。

  〔一切物入眼中〕 细刮指甲末。津唾调。用灯草点上即出。 东墙上马齿苋。(晒燥烧灰研细。)点 头少许即出。

  〔麦芒入目〕 煮大麦汁洗之即出。

  〔眼生偷针〕 如左目。以红丝系扎右手中指节根。如右系左。一宿即愈。

  〔眼皮上生瘤〕 樱桃核磨水搽之。即渐渐日消。

  

  鼻症

  〔鼻渊〕 即脑漏之渐。因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乃成其患。鼻流清涕。或流黄水。点点滴滴。长湿无干。用白芷。(一两)苍耳子。(炒)辛夷仁。(各五钱五分)薄荷。

  (鼻。二三次即愈。 江鱼牙。( 存性研细)去鼻中清水仰卧。吹入一二分入鼻中。再以一两。

  (研细)茯苓。(一两)共研匀。每服三钱白汤下。 鼻中时时流臭黄水者。有虫入脑中也。

  治法。用丝瓜藤近根三五尺。(晒燥烧存性研细。)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以好为度。

  〔鼻塞不通〕 不论外感症。及内火炽盛。用通草。细辛。炮附子。(各一钱)研细。

  蜜丸。绵裹塞鼻中立通。 菖蒲。牙皂荚。(各一钱)研细绵裹塞鼻即通。

  〔鼻生息肉〕 凡息肉之患。乃因食积胃中。热痰流注。宜内服消痰之剂。再加外治。

  可以效捷。用瓜蒂。细辛。(各一钱研细)绵裹塞鼻中。以好为度。 藕节。(有根处一段。

  烧灰存性。)研细吹患处立效。

  〔鼻痔〕 苦瓜蒂。(四钱炒)甘遂。(炒二钱)枯矾。螺蛳壳。( )草乌尖。(各五分)

  共为末。麻油调作一团。每用一丸。入鼻内点痔化为臭水。一日一次自烂下。

  〔鼻疮〕 百草霜。(研细三钱)冷水调服。 杏仁。(去皮尖研细)人乳汁。调和搽之。

  桃叶嫩心捣烂塞之即效。

  〔酒渣鼻〕 硫黄。(用豆腐水煮三次净研二钱。)轻粉。(一钱)密陀僧。(一钱)白芷。

  (一钱)杏仁。(五分)共为末。以津唾调搽。 年久不愈。用大黄。朴硝。共为细末。津唾涂之。 内服苦参。当归。(各净末四两和匀。)酒糊为丸。桐子大。食后热茶吞八十丸。药尽即愈。 连翘心四两。每用二三钱。泡汤当茶吃即愈。 凌霄花。山栀子。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清茶调下。日二服。

  

  口舌

  〔总论〕 凡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胃热则口淡。口臭。

  〔口疮〕 黄柏。(炒)蒲黄。青黛。人中白。( 各等分)为末敷之。 陈年白螺蛳壳。

  (烧灰存性。)加儿茶。冰片。少许。同研细。吹患处一二次即效。 不能饮食。用五倍子。

  (研细末。)糁之。便可进食。 如口疮饮食不进。服凉药不愈者。乃中焦土虚。相火冲上无制。须服理中汤。(人参。白术。甘草。黑姜。)补土之虚。干姜散火之标。甚则加附子。或口噙官桂方愈。 或用黄连。干姜。(各等分)研细搽上。流涎即愈。 捣生姜自然汁漱口数次。涎出即效。 烧青钱二十文令赤。投酒中服之。立效。

  〔口疳疮〕 红枣十枚。(烧灰存性。)加冰片二分研细。吹患处即效。

  〔三焦实热口舌生疮〕 黄芩。(春四两。夏秋六两。冬五两。)黄连。(春四两。夏五两。秋冬三两。)大黄。(春三两。夏一两。秋二两。冬五两。)各炒研为末蜜丸。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食远白汤下。即三黄丸。(药末麻油调。涂一切热疮甚效。) 用吴茱萸研末。

  醋调涂足心一夜。引火归下即愈。 凡口疮无论新旧。夜卧时将自己两肾子以手拉紧。左右交手揉三五十度。但于夜卧觉时即行之。因酒而生者一夜即愈。久病者三五夜即效。

  〔口破〕 滑石。(一钱)辰砂。(三钱)冰片。(二分)研末糁上即效。(忌水漱口。并治鹅口。)如跌破者。用象牙或象皮刮细末敷之。

  〔口烂〕 生明矾。(研极细)敷之立效。或噙良久。以水漱之再噙。 久烂不愈者。

  人中白。( )真铜绿。杏仁。(各等分)加冰片少许。共为末敷患处。并治小儿走马牙疳。

  〔口唇肿痛〕 痛不可忍。胃中风热也。用瓷锋刺破出紫血。以古铜钱磨猪油搽上即消。

  大黄。生研细。用猪胆汁调涂即效。

  〔口唇燥裂〕 青皮烧灰猪油调涂效。 橄榄泡汤服。核中仁研烂敷燥处。或胭脂敷之皆立效。 燥裂出血者。用白梅花瓣。贴患处立效。以上之方。唇疮同治。

  〔口臭〕 香薷煎浓汤。稍稍含之。并治口上出血。 连翘为末泡汤当茶饮。多服即效。

  儿茶。(四两)桂花。硼砂。薄荷。(各五钱)各研细。用甘草三两熬膏。入药末为丸。口中噙化。白僵蚕。(捡直者。新瓦上焙干断丝。)为细末。用少许敷上。吐涎出即愈。

  〔木舌〕涨大满口。肿胀坚硬。语言不利。或胀退场门。乃因心火妄动。结热于舌。不急治即杀人。白矾。百草霜。各等分为细末。用糟茄自然汁调服。如无茄以白酒调服。 不能进药者。用真蒲黄。(研细调稀。)频刷舌上。其肿自退。或用针砭出血。稍退后。急用黄连。

  (通。薄荷。黄连。牛蒡子。(各一钱)甘草。(五分)灯心。(二十根)水煎。食后服。忌食煎炒半月。不再发。(如用针。舌下不可妄刺。)

  〔舌胀退场门者〕 蓖麻油涂绵纸上。即将纸作拈(三五个)点着。旋即吹灭。以烟熏之。

  良久即消。 舌出寸许者。以梅花冰片一钱。研细敷舌上即入。皆奇验方。

  〔重舌〕 舌尖叠浓为重舌。牙皂角。(不蛀者四五挺。去皮核炙焦。)荆芥穗。(一钱)

  共为细末。以米醋调涂患处。即消。

  〔舌木不知味〕 黄连。(酒炒研细)米糊为丸。每服五七分。重者一钱。白汤食后下。

  数服即效。

  〔舌上出血如簪孔〕 香薷煎汤服。 发灰二钱。米醋调敷出血处。 槐米。(炒研为末。)糁上即止。仍用。(人参。甘草。麦冬。)补之。

  

  牙齿痛

  〔总论〕 大凡齿牙疼。属手足阳明胃经之风热上侵。虚火上炎而发者。有热。有风。

  有寒。有虫。有湿热。皆能作痛。清火除热诛虫之法。备列于下。

  〔风热牙痛主方〕 石膏。(三五钱。年壮火盛者生用五七钱。)荆芥。防风。丹皮。

  (各一钱)生地。(二钱)青皮。(六分虚弱者勿用)生甘草。(五分)如上正四门牙痛属心火。加黄连。(炒八分)麦冬。(一钱半)下正四门牙痛属肾火。加知母。(盐水炒)黄柏。(炒各一钱)

  上两边虎牙痛属胃火。加白芷。(八分)川芎。(一钱)下两边虎牙痛属脾火。加白术。(八分)

  白芍。(一钱二分)上左边尽牙痛属胆火。加羌活。胆草。(各八分)下左边尽牙痛属肝火。

  加柴胡。(八分)黑山栀。(一钱)上右边尽牙痛属大肠火。加大黄。(酒炒)枳壳。(各一钱)

  下右边尽牙痛属肺火。加黄芩。(酒炒)桔梗。(各一钱)按经加药。再加灯心廿根。水煎。食远温服三剂即愈。忌油腻、煎炒、鸭蛋、糟、醋、等物。

  〔牙痛清胃汤〕 石膏。(三钱)生地。(三钱)黄连。(一钱)丹皮。当归。(各一钱五分)升麻。(五分)水煎服。 凤头荔枝一个。(或桂圆亦可。)将壳上开一孔。入盐填满。(火烟尽出火毒。)研细搽痛处。略含片时。再以防风。甘草。细辛。浮麦。(各一钱)煎汤漱口即止。如风虫牙痛。加花椒同煎。

  〔风火牙痛〕 黄连末同生姜捣烂。塞痛处即止。 香蕈蒂捣碎。浸湿贴痛处即止。 粗碗一只用薄荷铺底。樟脑盖面。覆碗一只于上。盐泥封固。文武火 一炷香取出。研细出火毒。每用一二厘擦牙根即止。如虫牙用川椒铺底。 白蒺藜一钱。冰片半分。同研细。痛时擦之。

  〔虫牙痛〕 韭菜子煎浓汤漱之。虫自出。 贯众一两。以米醋两碗多煮如左牙痛侧左边。右痛右 。不宜吃。 松脂烘软塞孔中。少顷虫出在脂上。 五灵脂如米粒大三粒。

  令咬在疼牙上。少顷以温水漱出小虫即止。

  〔虚火齿痛〕 诸药不效。用人参二三分贴患处。即止。 附子五七分研末。以津唾调涂足心。引火归原。即止。

  〔擦齿至验方〕 无论风火虫痛。初用生明矾。(六两)生石膏。(四两)共研细。早晚擦牙。(一料擦完。矾加二两。石膏减二两。渐渐用生矾一味。)常年不可间断。终身无牙痛之患。 风牙诸药不效。用凤头荔枝连壳烧存性。擦牙至验。

  〔取痛牙法〕 白马尾。(烧灰存性)用新笔蘸一二厘。点牙根上即落。勿沾着好齿。 腊月取大鲫鱼一尾。用白砒。为细末。装入鱼腹中。挂当风处。其霜吐出鳞上。扫下收之。每用半厘点在牙根。即刻自落不痛。

  〔牙宣血〕 经霜丝瓜筋火 存性。研细擦上即止。 苦竹茹以醋浸一宿。含之即止。 牙宣而痛甚者。用丝瓜藤一握。川椒一撮。灯心一把。水煎浓汁。漱吐即止。 牙缝出血不止。用纸燃蘸蟾酥少许。插入出血处立止。

  内服薄荷。花粉。连翘。桔梗。参玄。木通。葛根。(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 凡牙宣服凉药不效者。又宜滋肾水。泻相火。即愈。(外以香附同青盐炒黑色为末擦之。)

  〔虚火牙痛出血牙龈痛痒〕 骨碎补。(二两炒黑色为末)早晨漱久吐出。临睡再擦勿漱。

  候津满口咽之即愈。 骨碎补。(捣烂豆大一团。)用绢包塞牙痛上立止痛。

  〔鹅口牙烂〕 满口黄皮肿烂。鹅口皮。(三个)儿茶。马子碱。( 研)各等分。加冰片二分研匀。搽上自愈。 凡牙龈烂不论大人小儿。用人中白 研糁上最效。

  〔牙痛灸法〕 独大蒜。(一个)蓖麻子。(七粒)樟脑。(一钱)同研碎敷在大指根背上穴。

  (左痛敷右指。右痛敷左指。)痒即去之。不论风火虫痛。皆效。 大蒜铅粉同捣烂。照法敷灸。治牙痛甚效。

  

  咽喉

  (附骨哽)

  〔总论〕 单乳蛾者。谓肿于咽之一边。双乳蛾者。谓肿于咽之两旁也。其形圆突如珠。

  乃痈疖之类。结于喉间。宜刺之出毒。或出血而愈。 缠喉风即满片红肿。多不成脓。亦不出血。但使火降。其肿自消。 锁喉风者。以咽喉肿痛。饮食难入。或痰气壅塞不通者。须吐出痰涎。 喉癣症。凡阴虚劳损之人。多有此病。其状满喉生疮。红痛。久不能愈。乃水亏火上炎也。

  〔通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 甘草。(一钱)桔梗。(二钱)荆芥穗。(一钱半)以三味为主方。加防风。连翘。牛蒡子。薄荷。丹皮。(各一钱)小生地。(二三钱)灯心廿根水煎服。

  (初起〔一切肿痛喉闭吹药〕 薄荷。(一两另研为极细末。)硼砂。(二钱五分)僵蚕。(直者五分。瓦上炙焦研。)儿茶。(一钱)牙硝。(七钱五分)雄黄。(二钱)冰片。(三分)俱研细和匀。贮瓷罐内勿泄气。用芦管挑末少许。吹入患处。或以茶匙挑入舌上。噙一会咽下。日八九次即愈。 或用山豆根口中噙汁。下咽即效。

  〔喉闭〕 饮食不通。危急欲绝者。紫金锭。(即太乙丹须真药料者佳)薄荷汤磨服五分。

  缓缓灌下。喉间即通。重者两服。屡验神效。 巴豆取油。涂竹纸上合满。作纸燃点灯。旋吹灭之。令患者张口。以纸燃烟熏刺喉间。吐出紫血即通。 凡肿痛喉闭。初起用络石一味。水煎服下即效。 或用牙皂荚。(去皮筋)白矾。黄连。(各等分)新瓦上焙干为极细末。

  (出火毒。)芦管吹入少许即愈。 凡喉闭至急。仓卒无药。急将病患两臂。以手勒数十次。

  取扎发绳扎大拇指如放痧法。以针刺指背离指甲一分许。紫血滴下即解。(乳蛾同治。)

  〔喉闭连牙关不开〕 巴豆七粒纸裹 油。将油纸作条烧烟。熏入鼻内。牙关即开。再用箸点雄黄胆矾末入喉间。吐出涎痰立愈。 白矾〔三钱〕慢火熬化。入去壳巴豆研烂者两粒。候干。去巴豆取矾研细末。用少许吹入喉中。吐出顽痰立愈。 真陈胆星一粒许。含口内即通。一切喉闭。无论轻重。紫金锭为最效。宜多吃悉尼汁和泉水一半和匀饮。或绿豆煎数十沸。(以豆未开花即取起。用豆皮上绿性凉解。)入蜜少许。频吃甚佳。如无此二味。以萝卜汁和泉水。入玄明粉少许。搅匀。徐徐饮之。既可消痰。又能清火。皆妙法也。咽喉十八症。皆属火热内结而成。俱宜凉药治之。惟隔阳咽闭。(火虚于下。格阳于上。寒热相搏而成喉痹。其脉细数而微。声似不能振者。方是此症。)大附子一个。(去皮脐。切作大片。

  用蜜涂炙令黄。待冷含口中。津咽甘味。淡即易之。脉症不对勿用。)

  〔单蛾双蛾〕 鸡蛋清半钟。入明矾末三钱。调匀。仰卧以茶匙锹入口。着喉即解。 兰根捣汁滴入即效。 冬月取青鱼胆入研细胆矾二钱。(阴干研末。贮瓷瓶中。)如遇此症。吹少许入喉。吐痰立愈。 至重危急者。用壁上 蛛窠七片。(内取活蛛二个。团作一处。)以白矾一块。(七分)化开。以 窠惹矾 存性。出火毒。加灯草灰。(取灰。用竹筒内烧草闷灰。)和匀。吹少许入喉中。即破。 人指甲。(一二个。)瓦上炙黄色。研细末。吹入喉中立效。 双蛾至急者。用麻雀粪二十一粒。砂糖和作三丸。每用一丸。绵裹吞咽立愈。甚者不过二丸。有奇效。 一时无药或有药不能进者。用干猪尿脬一个。水润套指上蘸生桐油少许。入喉搅吐。得吐即解。或用温汤半碗。加入桐油三四匙和匀。用硬鹅翎蘸油探入喉中。

  连探四五次。其痰吐出。再探再吐。须以人苏醒声高为度。再服清咽利膈之剂。 凡急症通后。略进薄粥半碗。压下邪热。不致再发。忌食热物硬物。

  〔帝锤垂下〕(即喉间小舌垂下)以食盐。(雪水淋炒枯出火毒。)频点患处即消。或加枯矾少许。 如状悬痈肿痛用射干。炙甘草。(各五钱)川升麻。大黄。木鳖仁。(各二钱五分)

  杏仁。(去皮尖炒微黄五钱)俱为末。蜜丸小弹子大。常含一丸津化。

  〔喉癣〕 冰片。西黄。(各一分)胆矾。(三分)大硼砂。(八分)山豆根。(二钱)雄黄。

  儿茶。(各八分)陈白梅。(去核三个) 共研末。次将白梅捣烂。入药和匀,丸如芡实大。

  临卧含口内。过夜即消。再用兰花根捣汁。时时漱之。 头胎黄牛粪。以新瓦洗净盖粪周遭。

  用文武火 。烟尽存性。研末。将芦管徐徐吸入自愈。 多年芥菜卤埋地中者。每服数匙。

  并时时漱口。(嘉兴城中大家藏此者多。)

  〔梅核气〕 喉仲介介如梗。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者。用栝蒌仁。青黛。杏仁。海蛤粉。

  桔梗。连翘。各等分为末。炼蜜和姜汁少许丸。如芡实大。时时含化。

  〔虚火上炎伤肺咽喉生疮破烂〕 黄柏。(为末蜜丸炙数次以熟为度研细一两) 硼砂。

  僵蚕。(各一钱半)牛黄。(三分)冰片。(半分)俱研细和匀。蜜调如稀糊。涂敷患处。或丸如芡实大。含化即效。

  〔喉烂至宝丹〕 人中白。(自制者佳。取多年尿壶。或尿坛经风日晒者。击破去其浮垢。刮下白色硬碱。在新瓦上 红。研细。再入水中。飞去浮腻。)每用五七分。白蜜和匀。

  流入喉中。日二三次。重者一二钱。立效如神。并治一切大人小儿牙龈久烂不愈。 烂久饮食不进。诸药不效者。立夏前池荡中取未变成形小虾蟆。(黑色而有尾者。)不拘多少。取起晒干研末。吹上即效。或取小虾蟆入瓷瓶中。以碗盖之。黄蜡化开封口。埋入地中。三四月成水。治喉以鸡翎时时润患处。奇效。并治一切痈疽肿毒。涂敷四围即消。 有因杨梅疮毒之后。喉烂不愈。又须照毒症重服土茯苓汤方愈。

  〔缠喉风声不出〕 靛花。薄荷叶。等分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临卧噙化。

  〔暴失音〕 公猪板油一斤。(熬净去渣。)白蜜一斤。(熬净去泛。)并和。再熬少顷。

  入瓷罐内。冷定成膏。不时挑服。肺润即愈。 因热而哑者。天萝水空心温服。(方见痰嗽门。)

  〔鱼骨哽〕 白饴糖切如枣栗大。吞之立下。 韭菜煮半熟。勿切断。吞下一束。即裹而下。 在喉刺痛。用威灵仙五钱。饴糖五钱酒水各一碗。煎服软化。 鹿角屑含津咽之。

  橄榄多服即化。 诸药不效者。用贯众。(不拘多少。)煎浓汁一钟。二次服以好为度。以上之方。诸骨同治。如七日不出。烧鲤鱼鳞皮。以水服之。 已经入肚刺痛。煎茱萸汁一杯饮之。 凡鱼骨。或误食竹木丝。即席间将鱼骨一根。或竹丝顺插入发辫中。不令人知即下。

  或旁人代插。勿令患人知。颇有奇效。 又法用白面调稀糊。涂两膝盖骨。自然下。颇验。

  〔竹木丝等物哽喉〕 丝绵扯长。将一头拌白糖。徐徐咽下。约下喉一二寸。待糖化尽。

  渐将丝绵拖出。则所哽之物亦带出矣。 铁斧磨水灌之即下。

  〔猪骨哽〕 硼砂一块入口含化自消。 贯众汁亦效。

  〔诸兽骨哽〕 虎骨锉细末。水调徐徐咽之自化。

  〔鸡骨哽〕 野苎根捣如泥。每用圆眼大鸡汤化下。(或捣汁服亦效。)鱼骨鱼汤化下、 贯众汁亦效。

  〔稻芒谷哽〕 多吃饴糖即下。 或用鹅吊一足。取涎咽之。

  〔误吞金钱及铜钱〕 初在胸胃哽痛不下者。先以砂仁。(研碎。) 煎浓。徐徐饮下。

  再以羊胫骨。( 灰研细)每服三钱。猪油调服。服至从大便裹物而出为度。杉木炭烧红。

  带红即研细末。砂糖调服三钱。日二三次。如肠中不能转送坠痛者。多吃青菜猪油。自然送下。

  至〔小儿误吞针〕 先用虾蟆眼。(或用鸡眼。)一对。木通汤吞下。其针两头穿眼。立能吐出。或从大便而出。奇效。如冬天急不可得。大桑树下掘深二三尺可得也。 出芽蚕豆。

  半生半熟。捣烂。用韭菜汁为丸吞下。 砂糖和黄泥为丸。令小儿吞下。皆能从大便中出。

  〔小儿误吞钉〕 活磁石。(一钱)朴硝。(二钱)同研细。以熬熟猪油白蜜和稀糊。一顷吞下。次早即从大便中出。凡铁器皆可以此法治之。

  〔误吞发绕喉不出者〕 将自己乱发烧灰。白汤调下一钱。

  

  女科

  凡妇女之症。惟经水与胎前产后诸症为异耳。余病与男子同。在诸科中参治之。

  〔逍遥散〕 治血虚烦热。月水不调。脐腹胀痛。潮热咳嗽。当归。茯苓。白术。(炒)

  白芍。(酒炒各一钱)柴胡。(八分)炙甘草。薄荷。(各五分)姜一片。水煎服。

  〔经候不调〕 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归身。白芍。黄芩。(各五钱)白术。(土炒)川芎。(各三钱)山萸肉。(一两五钱)俱为末。每服空心酒调二钱。日二服。白汤下亦可。

  〔子芩丸〕 治四十九岁之后。天癸当住之时。每月仍行。过多不止。子黄芩。(四两。

  米泔浸七日。须一日换泔水一次。至七日晒燥。如此七次。共浸四十九日。晒七次。)为细末。米醋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淡醋汤或白酒下。服完全效。

  〔经水久闭〕 蚕砂四两。炒半黄色。入无灰酒一壶。于砂锅内沸过。取起。以瓷器盛之。去蚕砂。温饮数盏即通。 室女数月不通。或寒热并作。或血滞腹痛。用雄鼠粪。(两头尖者。)炒研细末。温酒调下二钱。通即止。 久闭不通。渐成症瘕气块者。香附。(一斤。

  米泔水浸一宿晒燥。石臼内杵。去毛分四处。一用童便浸一宿。一用米醋浸一宿。一用酒浸一宿。一用盐水浸一宿。晒燥和匀。)蕲艾。(八两。米醋煮炒黄色。) 俱为末。用米醋丸。

  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醋或白汤下日进二服。以好为度。忌生冷、油腻等物。

  〔血瘕〕 经闭结成血瘕。腹胁胀痛欲死者。水红花。马鞭草。(各洗净一斤)熬成膏。

  配入当归。生地。川芎。白芍。(酒炒各二两)红花。没药。(炙去油各一两)延胡。五灵脂。

  (各一两五钱)乌药。木香。(各一两) 俱为末。和前膏。少加米糊为丸。桐子大。每服空心酒〔逆经〕 久闭血从口鼻中出者。好陈墨水磨一杯服之。其血即止。次用当归尾。红花。

  各二钱。水煎服。(或服韭菜汁甚效。)

  〔血漏不止〕 或一月两次。或逢期过多。槐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三钱。食前温酒下。或盐汤下。 子黄芩。(酒炒)白芍。(酒炒各一两)黄柏。(盐水炒三钱)龟板。(醋炙一两)椿树白皮。(酒炒七钱半)俱为末蜜丸桐子大。空心淡醋汤下。每服三钱。

  〔血崩不止〕 不拘寒热。用莲蓬壳。(风干久者佳。)荆芥穗。(俱烧灰存性。)各等分。

  研细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并治血漏不止。) 白扁豆花。(焙干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入盐少许调下。

  〔血崩如泉〕 老丝瓜筋。败棕。(或旧棕器洗净)俱烧灰存性等分。盐汤调服二钱。

  至重不止者。乌梅。干姜。(俱烧灰存性)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盐汤下。止后用藕节煎汤频服效。

  〔风热血崩〕 荆芥穗。(二两麻油灯上烧灰存性研细末)童便调下二钱。

  凡血漏或血崩日久不止。用人参叶。每用一钱。泡汤服。连进五七服即止。

  〔血崩小腹痛〕 下血不止。兼小腹痛者。白芍。(酒炒一两)侧柏叶。(微炒三两)为细末。每服二钱酒调下。

  〔血淋〕 金针菜一斤。每日淡煮数两。任意吃之。自愈。 青蒿子。(不拘多少。)研细末。同冬米饭捣烂成丸。每日早晨好酒送下三钱。轻则半月。重则二十日自效。但此药服后断产。如年少生育之女勿服。

  〔白带〕 因肾虚带下。破故纸。(炒燥研末。)每用八分。将鸡蛋一个开一孔。入药末内搅匀用纸封固。饭上蒸熟。空心食之。十次全愈。 石菖蒲。破故纸。(各等分)炒研细。

  每服二钱。以菖蒲浸酒调下。 鱼胶慢火炒为末。好酒下亦效。

  〔内热血热白带〕 土沙参。(不拘多少。)炒燥为末。每服二三钱。每日早晨米饮下。

  以好为度。 荞麦面。(炒焦研。)用鸡子清捣为丸。绿豆大。每清晨白汤下二钱。以好为度。

  〔湿痰流注带下〕 由此而下者多。风化锻石一两。白茯苓三两。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米饮下甚验。(按锻石能敛。茯苓渗湿故也。累试有效。必用锻石乃可。)

  〔白带年久不愈〕 赤白带下。诸药不能疗者。贯众一个全用。(抹去毛。及花萼。)以米醋蘸湿。慢火炙熟为末。空心米饮下。每服二钱。累试甚验。能不再发。

  〔安胎散〕 治气血两亏。或肥而气虚。或瘦而血热。或脾胃素虚。倦怠少食。屡有堕胎之患。此名泰山盘石散。药味和平。兼养脾胃。人参。黄 。(蜜炙)当归。续断。黄芩。

  (酒炒)熟地。(各一钱)川芎。白芍。(酒炒各八分)白术。(土炒二钱)炙甘草。砂仁。(各五分)加糯米一撮。水煎。食远服。如觉血热者。倍加黄芩。少用砂仁。如胃弱者。多用砂仁。

  少用黄芩。有孕之后。三五日进一服。四月之后。方无虞。宜戒欲事。节恼怒。忌酒、醋、辛热之物。勿服艾附热药。

  〔小产神效膏〕 久惯小产者。贴之可保。当归。(一两)生地。(八钱)白术。川断。

  (各六钱)子黄芩。(酒炒)益母草。(各一两)白芍。(酒炒)黄 。党参。(各五钱)生甘草。

  (三钱)

  用麻油二斤浸七日熬成膏。加(原缺)三四沸。入飞过黄丹。(七钱)(原缺)炒研搅匀。滴水成珠。入井中浸十日取出。红布上摊碗口大。贴丹田上。十四日一换。贴过八个月〔小产〕 老雌鸡白煮食。约二十只。不再发。 受孕后。用苎麻根三钱。糯米煮粥食。

  一月五七次效。 鲤鱼。(约二斤重者一尾。)用盐酱煮食。一月三次。并能长胎。 丝绵一两。入瓷罐内。烧灰热酒冲饮。约七次服。

  〔佛手散〕 治一切胎气不安。或因病后。或因跌磕。伤胎子死腹中。或疼痛昏闷。或血上冲心。服之生胎即安。死胎即下。全当归。(五钱)川芎。(三钱)水酒对和煎服。以好为度。

  〔胎动不安〕 苎麻根。(如足大趾粗者一尺。)水煎去渣服。(按苎根大能补阴血而行滞血。) 胎动如重物所坠。冷如冰者。用全当归。(酒洗)益母草。(各五钱)川芎。(三钱)

  水煎服即安。 胎动痛不可忍。如坠在须臾者。用砂仁。(连壳炒黑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下。或用大生地。(一两)砂仁。(连壳五钱酒炒。)水酒各半煎服。安则再服一剂。

  〔气虚胎动〕 糯米。(一合)炙黄 。(一两) 川芎。(三五钱)水煎分二次服。即腹痛水下者可保。

  〔胎漏下血不止〕 生地。(五六两)淡酒煎浓服。 无故下血。用真陈阿胶一两。炒为末。酒煎化匀二次服。如血热者。加生地二两。煎汁和匀服。

  〔胎动恶漏〕 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以气虚治之。糯米五合。

  黄一两。煮粥食之即止。 苎麻根二两。纹银五两。水酒各半煎服。并治胎动痛不可忍。

  胎漏欲坠。如无苎根。以茅草根代之。

  〔妊娠子烦〕 口渴烦躁。夜不得卧。 黄连为末一钱。米饮调服。 竹茹水煎。饮即安。

  〔妊娠痢疾〕 鸡蛋一个。(开一孔。以银簪搅匀。)加入黄丹五分。(饭上蒸熟食之。)

  〔妊娠咳嗽〕 川贝母。(去心。麸皮炒。黄。去麸为末)砂糖为丸。芡实大。口中不时含化即止。

  〔 璃胎〕 受孕之后。肚腹头面浮肿。赤茯苓。(二钱)防己。苏叶。桑皮。(各一钱)

  木香。(五分) 水煎服。间数日一服。

  〔肾虚痛腰〕 马料豆。(二合炒焦待冷。) 白酒煎服。或用猪腰子一个批开。去膜。

  入补骨脂一钱。蒸熟去药。连汁食之。

  〔小便不通〕车前草捣汁。调滑石末涂脐四围。如碗口大。热则易之。如怀孕至六七月。

  小便不通。乃胎气下陷。溺孔被压而然。气虚不能举胎所致。宜服补中益气汤。

  人参 黄 炙 白术炒 甘草炙各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陈皮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加〔 胎散〕 受孕五六月后。一切胎气不安者。一月两剂。胎安易产。归身。菟丝子。

  (酒炒各一钱半)川芎。白芍。(酒炒)川贝母。(去心各一钱)炙黄 。荆芥穗。(各八分)

  浓朴。

  (三片。

  水煎服。此方体肥安逸者常服之。安胎易产。产后可保无病。若瘦弱淡薄者。不宜多服。

  凡怀孕五六月后。宜多食猪肚。能令易产。腐衣煮烂。麻油拌食。大能解毒滑胎清补。宜日食一次。即乳母常食麻油。(磨下。日久者勿服。)能令小儿无病。

  〔临产〕 孕妇临月。忽然腹痛如欲产而不产者。名曰试月。至腹痛连腰痛极者。乃是正产。试捏产母手中指本节跳动。方是当产。 初觉欲产。先须惜力。安心养调。不可用力妄施。致临产乏力。若用力太早。每致横生逆产之病。故临产要言。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临盆。此人道之常。容易之事。切谕不必惊慌。即遇逆产。一时难下。仍宜仰卧。使腹中宽舒。小儿易于转动。稳婆用手推正。得顺即下。若小儿果然逼到产门。则浑身骨节疏解。

  胸前陷下。腰腹重坠异常。大小便一齐俱急。目中金光爆溅。真其时矣。于此临盆。用力一阵。即安然生下矣。

  〔加味芎归汤〕 治交骨不开。不能生产。全当归。(一两)川芎。(七钱)血余灰。(三钱)龟板。(手大一片醋炙研碎)水二碗。煎一碗服之。如人行五里即下。 如横生倒产。

  急服此方。仍令安睡。用手将小儿手足缓缓托入。再睡一夜。自然生矣。如临盆一二日不下者。

  亦服此方。用手推上。安睡气平。自然生下。 暑天因热难下者。六一散。(滑石六钱甘草一钱)冷滚水调服三钱。(不因酷热者勿用。)

  〔催生丹〕 难产及横生倒产不下者。车前子。(研末二钱)酒调服即下。不饮酒者。

  水调服。(按车前甘寒无毒。治妇人难产。利小便而不走气。即连进二三。亦无妨) 黄蜀葵花焙研为末。温酒或白汤调服二钱。如胎脏干涩难产者。连进三服即下。如无花用子半合研末温酒下。(按蜀葵性滑。甘寒无毒。催生服之。能令腹中气宽。胎滑即下也。) 益母草煎汤当茶吃易生。 小虎刺根捣烂。好酒一盏冲服即下。 乳香。(炙去油为末。)以猪心血丸。

  桐子大。朱砂为衣。阴干。每服二丸。温酒下。 荷花瓣上书人字。嚼而吞之即下。 凡一切催生丹不宜早服。如胞浆不下。只宜稳守。须俟胞浆破后一二时。再迟则力乏干涩愈难下。

  急宜服之。如加味芎归汤。佛手散。皆催生之妙品。即早服之亦无妨。催生不须奇药。活血滑胎。如水推船矣。

  〔难产〕 胞浆先干。胎涩不下。用此最效。滑石。(水飞过一两)白蜜。麻油。(各半盏)先将蜜油慢火熬熟。去沫调滑石顿服。外以油调涂产妇脐腹。上下摩之立效。

  〔难产灸法〕 米粒大艾丸。灸右脚小末趾三五壮。即下。

  〔盘肠生〕 慎勿惊忙。从容产毕。剪去产妇头顶心发少许。用蓖麻子四十九粒。(去壳去衣捣烂)涂顶心。肠即入。将入完即洗去迟则有害。 或用半夏末少许。 入鼻中。得嚏肠自上。或盛以洁净漆过木盆内浓煎黄 汤。得温浸之即入。

  〔胎衣不下〕 令产妇将自己头发稍搅入喉中。恶心即下。此法亦治难产。 吞生鸡蛋清一枚亦下。 取产母鞋底烘热。熨小腹上下十四次即下。 蓖麻子仁一两。研烂贴产母右足心。胎衣下后须速去之。迟恐肠出。(即肠出仍以此膏贴头顶心即收。)

  〔产后血晕〕 恶血上冲。不知人事者。须先以两手提起产妇头发勿放倒。如放倒恐血攻心则不救。急以韭菜一把切碎。先放入有嘴壶瓶内。再用米醋煮滚。冲入瓶内。上扎瓶口。

  以壶嘴出醋气熏病患口鼻间。或以少许涂妇手鼻。安定后然后放手。以荆芥穗六分。(炒黑研细。)热童便调灌下即苏。即一时无药。单用热童便灌下可救。如去血过多。时时发晕者。

  用当归。五钱。川芎。三钱。水煎服。

  〔预防发晕〕 置好醋于床头。用烧红栗炭盆内。常以米醋洒上。令房中常有醋气。或时焚旧漆器。皆妙法也。 产后用莲蓬蒂十数枚。毛米一合。清水煎一杯。和童便一杯服之。

  好〔产后烦闷〕 恶血未尽。上奔冲心。致烦闷腹痛者。藕。(捣烂取汁。)温服一二盏即效。 恶露未尽之时。儿枕腹痛。用山楂肉百个打碎煎汤。入砂糖和成膏。好酒冲服三钱。

  催下败血即安。 恶血不尽心痛。荷叶。炒香为末。童便或白汤调服。

  〔产后血淤〕 恶露不行而兼腹痛者。蒲黄。(五钱微炒)水煎服。(按本草蒲黄甘平无毒。能运血活血。止心腹诸痛。)产后一二两皆可服。 淤血上攻痛而兼胀。手不可近,心胸满喘命在须臾者。用没药。(箬上炙去油)血竭。(各一钱研细)童便和酒调服。(按本草没药味苦平无毒。能散血定痛。血竭甘平无毒。能散滞血。止痛。补心胞络。)

  〔子宫不收〕 产后外坠者。宜补中益气汤。(方见前。加醋炒白芍服之。)外用黄 煎浓汤洗之即收。 阴突阴挺。用艾叶煎汤洗。外用蛇床子。(微炒热。)绢包熨之。内服四物汤。(当归熟地各二钱川芎炒白芍各一钱半)水煎好。入龙骨末少许。空心服三次愈。

  〔产后大小便不通〕 诸药不效。饮人乳三日即安。(无则牛乳代之。)

  〔小便不禁〕 白薇。白芍。(酒炒为末。)温酒调下三钱。日二服。 气虚遗溺。用鸡肫皮。鸡肠。(一具烧为末。)温酒调下。

  〔小便出血〕 血余灰。(二钱)滑石末。(一钱)生地汤调下。

  〔虚汗〕 小麦。牡蛎。( 研各等分) 俱为末。以猪肉汁调服二钱。

  〔舌出不收〕 辰砂敷之。或暗掷盆碗作坠地声惊之即收。

  〔乳汁不通〕 麦芽二三两炒研。煎汤常服即通。并可治痈。 鲤鱼头烧灰。白酒调下一钱。一服即通。外用葱头橘叶煎汤洗三五次。忌食冷物。即夏月亦宜盖暖。 木馒头二个。

  猪前蹄一只。煮烂食之。饮汁尽。一日即通。(即无子妇人食之亦有乳。) 忽时乳胀。及乳眼不通。用青蛤蜊壳。(新瓦上 焦研。) 青黛等分拌匀。加冰片少许。每服三钱。酒冲服神效。

  〔乳少〕 芝麻。(炒香捣烂)入盐少许。食之即生。

  〔乳疖初起〕 蒲公英。(七钱)金银花。(五钱)水酒各半煎服。得睡即消。至重者。

  加穿山甲。(三片炒黄色)橘叶。(七片)煎服外用葱白捣烂炒热。多围乳上。冷则易之即消。 葱头。(三个每个切一片。)生半夏。(三粒)胡椒。(三粒)雄黄。(少许)米醋捣烂为丸。绵裹塞鼻孔内。过夜即消。(右乳塞左。左乳塞右。)

  〔乳上结核〕 肿痛难忍者。广皮。(浸去白。晒燥干面炒黄。)研末。入麝香少许和匀。

  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即散。(外用葱白。和白蜜捣烂敷之。)

  〔ru头肿硬〕 鹿角尖。(烧灰存性研末。)酒调服一二钱。(外以鹿角石上磨汁涂之。)

  〔ru头裂破〕 秋茄子开裂者。(阴干烧存性。)为末。水调涂之。

  〔止乳〕 产妇气血壮盛。ru房或胀。或无儿饮。因而肿痛。憎寒发热。老丝瓜。(近蒂连子烧灰存性。)为末酒下。盖被出热即消。或用麦芽三两炒熟。水煎服立消。(外用长布束紧。以手揉散自消。)

  〔乳涌〕 劳役过度。乳出如泉。神昏痰塞者。以独参汤灌之即苏。再以十全大补汤服之。

  〔乳痈〕 红肿发热疼痛者是痈。坚硬腐烂者是疽。凡初起当用发散流气之药。若已成脓。又当内托排脓养血顺气。切勿用刀针取咎。栝蒌。(一个捣烂。)当归。(五钱)生甘草。

  (三钱)乳香。(炙去油)没药。(去油各一钱)酒煎服。或水酒各半煎亦可。良久再服。如数服不俱炒黄为末。酒下二三钱。皆能即消。 紫苏叶煎汤频频服之。以渣敷乳上即消。 四旁硬者。以牙梳梳四旁亦消。 外用京墨。猪胆汁。玄参。(研末)和匀搽上立消。 益母草和生〔乳痈红肿〕 蒲公英一两。忍冬藤二两水煎食前服。睡觉病即去矣。芭蕉叶捣烂敷之。

  (〔乳痈成脓痛不可忍〕 蜂房烧灰为末。每服一钱。水煎去渣。食后服。重者连进二服。

  〔乳吹〕 因吃乳时。含乳睡着。乳为儿气所吹。乳汁不通。肿硬重者即成痈。生山药捣烂敷之即消。消即速去之。

  〔乳上生毒〕 败龟板一枚烧存性。研末。酒服四钱。

  〔乳癌〕 忧郁积成乳中隐核。如棋子大。其硬如石。不痛不痒。或一二年五七年始发为疮。破陷空洞。是为难治之症。若能清心寡欲。薄滋味。戒恼怒。仍服内托活血顺气之药。

  庶有可生之理。初起用生蟹壳。(砂锅内焙焦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日一次不间断效。

  或用巴豆肉。(焙燥研)麻黄。(焙燥俱研极细等分)作香袋 入鼻中。数次渐消。 外用圆蛤壳研极细末。加皂荚末少许。米醋煎滚调敷即消。

  〔乳癌已破〕 甘草汤洗净。用白蜡三钱。好酒化服五七次。可愈。 贝母。(去心)

  核桃 。金银花。连翘。(各三钱)水酒各半煎服。 荷叶蒂。(七个烧灰存性研末。)酒调久服见效。 白糖。(一两)活鲫鱼一尾。连鳞同捣烂敷之。即烂见骨者。数次可效。

  〔乳癣〕 白松香。(二钱)川椒。(二十粒)研末。先用槐枝汤洗。和猪油调涂。

  〔误服坠胎药〕 已伤未坠。致口噤。手强。自汗。头低。似乎中风者。生白扁豆去皮为末。米饮调服。 如胎动呕血下血者。靛青草叶汁一碗。急服即安。

  〔妇人心痛〕 青鱼枕骨磨水服即愈。并治血痛气痛。 陈瓦棱子。( 灰存性为末)

  酒下六分立止。 生萝卜同白蜜。捣烂蒸熟食之。

  〔心风癫痫〕 因血邪风痰迷心癫狂者。甘遂二钱为末。以猪心内三管血和药。仍入猪心内缚定。用湿纸裹火煨焦。取出药末。入朱砂一钱。分作四丸。每服一丸。仍将猪心煎汤调下。大便下恶物为效。

  〔小便不通〕 鲫鱼一尾捣烂。用少许填脐内即解。 墙上活蜒螺或田螺。入麝香三厘。

  即将螺肉水滴入脐中即解。 盐一味纳入脐中。再滴水入即解。

  〔鸡爪风〕 或逢月事受风。手足拘挛。拳 如鸡爪。颇疼痛。急于膝骨两旁。各有小窝共四穴。俗名鬼眼。用艾丸各灸三壮立效。

  〔阴内生疮〕 马齿苋四两。青黛一两。同捣烂敷之即效。 杏仁。(烧存性) 雄黄。

  明矾。(各五钱) 麝香。(五分)共为末敷之。(治痒疮)

  〔阴内痒疮〕 新桃叶捣烂绵裹纳阴中。日三易。 猪肝切片。以花椒葱拌猪油。将猪肝煎干。待稍冷纳入阴内。日三五易。以虫尽为度。以黄葱煎汤洗。

  〔脚丫痒〕 枯矾。(五钱)石膏。( )轻粉。黄丹。(各三钱。洗研细后搽上。并治湿烂。)

  〔裙边疮〕 梨叶百片。用鲜猪油二两。将梨叶入锅内。炒拌油在叶上。次下白蜡二两。

  亦令熬化在叶上。又下食盐二两。亦拌在内。取起待冷出火气。粘贴神效。(勿令梨叶炒焦)

  黑鱼皮。(不拘大小。)乳香。没药。(等分研末。)糁鱼皮上贴之。 初起用鲜茶叶捣烂敷之。

  即效。

  〔驴眼疮〕 生脚胫骨周遭。亦似 疮。田螺。去壳捣烂敷数次即效。

  〔腋臭方〕 密陀僧。(四两)枯矾。(二两)轻粉。(三钱)共为细末。频擦两腋。半月见效。半年全愈。 生姜频擦亦效。 蒸热馒头一个掰作两片。入密陀僧末一钱许。急挟在腋下。略睡片时。冷则易之。数次效。 田螺。(大者一个)巴豆。(一粒研细)胆矾。(豆大一块)麝香。(少许共三味研细)将田螺水养三日。去土揭起靥。入药末在内以线拴住。置瓷器中。次日化成水。五更时将药水以手自抹在两腋下。不住手抹。直待腹内欲行方住手。择于无人处大便去其臭秽。如是二三次。再用前药擦数次。永绝病根。男女皆治。

  〔胎死腹中〕 因跌扑损伤者。看产母面赤舌青。母活子死。面青舌赤。子活母亡。面舌俱青。子母俱死。或因误服毒物。以致死胎坠胀淤痛。亦与常产不同。用平胃散苍术。(米泔浸炒燥)浓朴。(姜汁炒)陈皮。(各二钱)甘草。(六分)水酒各半煎浓。入朴硝二三钱。

  再煎三五沸。温服即化水而下。或以巴豆。(二三粒)蓖麻子。(十数粒)去壳。加麝香少许。

  同捣成饼。贴脐上即下。如下净即速洗去。

  〔产后鼻衄〕 红线一条。并产妇顶心发两根。紧扎中指节即止。 鼻血兼中风者。用荆芥。(炒焦为细末)童便调下。如气虚者勿服。

  〔产后血痢〕 小便不通脐腹绞痛。用生马齿苋捣汁三合。煎一沸。下白蜜一合和匀服。

  

  儿科

  (症有所不备者查各门治之)

  〔小儿初生〕 宜以甘草浓汤。用软帛蘸汁拭口中。去其秽浊。随用胡桃肉去皮捣取汁饮之。非独和中。且能养脏。 如母气素寒。又值冷天。只以淡姜汤拭口。可免吐泻之患。

  拭后仍用胡桃汁饮之。

  〔浴儿〕 用槐、榆、桃、桑、柳枝。各三五寸煎汤。临浴加入猪胆汁一二个。浴之周岁内可免疮疥丹毒。又避邪恶。

  〔多啼〕 初生二三日内多啼。即看口中上颚。如有白泡子。即以银针轻轻挑破。将白泡内如米粒取出。勿令入喉。以金墨涂之。 或因胎毒未尽。多啼不乳。用淡豆豉浓煎汁。

  常与三五匙。其毒自下。又能助养脾气消乳。

  〔二便不通〕 急令人以热汤漱口。吸吮小儿前后两心。两手足心脐下。共七处。吮到红色即通。 六七日内小便不通。用葱白一寸捣烂。入人乳拌匀二次。入儿口内。再与乳吮咽下即通。

  〔初生谷道不通〕 金银器或玉簪烧热穿通。

  〔初生周身无皮〕 速取白 米粉遍身扑之。一日三次。以皮遍为度。遍身如鱼鳔。或如水晶。擦破则水渗流。即用密陀僧研极细末炒燥。出火毒。糁上即效。

  〔生下即死〕 可看上颚有泡。急须挑破。(以绵拭去血。勿令血入喉即活。)

  〔不乳〕 初生面赤眼闭不开。大便不通。不能进乳。多由胎中热毒所致。用粪清数匙饮之立解。即能吃乳。 开口后不乳。用葱白一寸破开。以人乳同入砂罐内煎过。饮之即乳。

  即口噤者亦效。 如因受风。鼻塞不能吮乳。用天南星为末。以生姜自然汁调成膏。敷贴于囟门。(勿轻用发散药。)

  〔小儿口噤〕 猪乳滴入口中即开。(此法最良。须令小猪吮吃。时将小猪后脚提起。

  其口即开。取之可得。) 面赤多啼。口噤不乳。天南星一个。炮去皮脐。冰片三厘。同研细。将指蘸姜汁〔脐中汁出〕 或赤肿。或出血。用白石脂研极细末。一日三次敷之。 如久不干。用当归炒研末。去火气。频敷即效。 多年墙上白螺蛳壳。火 研细。糁上即效。

  〔脐突光肿〕 赤小豆。豆豉。天南星。(火炮)白蔹各等分研细末。每用五分。以芭蕉自然汁调敷脐四旁。一日一次。三次后得小便下白物即消。

  〔马牙〕 初生口唇牙龈生白点。不能食乳。亦胎热所致。鹅口不同。少缓即不能救。

  急用银针将白点挑破出血。凶则连日。缓则间日挑之。挑后仍用青绢绞出涎。以好墨薄荷汤遍搽满口。勿令食乳。待睡片时醒。方与乳。无不立效。

  〔阴囊收缩〕 初生六七日阴囊入腹。啼哭不止者。每因受寒所致。硫黄。(二钱)吴茱萸。(三钱)为细末。研。大蒜调涂脐下。再以蛇床子微炒。帛包熨其囊即下。

  〔月内多啼〕 真西黄。朱砂。(各五厘)同研细。用少许点舌上。

  〔脐风〕 断脐带之后。为水湿风冷所乘。或胎中受热所致。肚胀脐肿。四肢强直为脐风。用独蒜切片安脐上。以绿豆大艾圆灸三壮。口中有蒜气即效。 七日之内。若有脐风。

  肚腹上必发青筋一道。寻照青筋行至处灸三壮。如分两坌。即灸两尽头可救。已行至心。则不治。 全蝎。(五个酒洗炙脆)僵蚕。(七条白而直者炙脆)麝香。(二三厘)俱研细。每服一分。用薄荷。灯心。加金器一件。煎汤调服。并治撮口。

  〔撮口〕 或因胎中受热。或因脐风不愈。面赤喘急。啼声不出。名曰撮口。看牙龈上有小泡子如粟米大。急以温水蘸净。绢裹手指轻轻擦破即开口。或灸小儿头上三五壮即愈。 照治脐风药服一二分即效。 犀角羚羊角。水磨。和蜜饮之亦效。 如大便不通热甚者。制大黄。甘草各五分。水煎服。 脐旁及爪甲青黑者不治。

  〔鹅口〕 满口白烂。用枯矾一钱。朱砂二分共为末。每以少许敷之。三次即效。 人中白为末。拭口内即效。

  〔口中白点〕 百日内口中白点。拭之则去。少刻复有。口内流涎。啼哭不乳。黄丹研极细。用竹沥调涂口中。日洗三次即去。内服益元散。灯心汤。调下。则不再发。(方见暑症。)

  〔乳伤〕 大麦芽煎汤服之。如恶吐者。加陈皮五分同煎服。

  〔竹衣垂〕 因胎中遗毒。周身脓血淋漓。疮形如赤剥杨梅状。上白芦甘石。(火 淬。

  入黄连汁三次。童便内四次一两。)黄柏。(猪胆涂炙七次七钱)紫甘蔗皮。(烧灰存性五钱)

  儿茶。(五钱)真绿豆粉。(炒七钱)冰片。(五分)赤石脂。( 五钱)俱为细末。用鸡蛋二个煮熟去白。将黄煎出油去渣。和麻油调末药搽患处。 内服丸方。真西黄。(三分)朱砂。

  雄黄。

  重三分。

  一月全好。

  〔赤游风〕 啼叫惊搐。次生红肿光亮。发热。瞬息游走。发无定处。先起于腹背。流入四肢者易治。若起于四肢。流入胸腹者难治。先用生姜汁。葱汁。加食盐。(炒)煎水。

  和汁洗疮。洗时勿令水入目。恐伤目。 长流水一碗。锻石一块。入水化开。取水面上如浮油者。涂肿处即消。 朴硝。大黄等分为末。井水调敷。 如寒凉药涂之不效。用灶心土研极细末。以煮熟鸡蛋黄入锅熬出油调涂。 马齿苋捣汁调银朱涂之即效。干则以汁润之。 内服连翘。荆芥。木通。当归。赤芍。防风。滑石。蝉蜕。(各八分)黄芩。甘草。(各五分)

  水煎服。 游风肿痛。用破草鞋。人乱发。烧灰。米醋调敷。 如平常红肿。以青菜捣汁涂之即消。亦可服之。

  〔慢惊风〕 多因久病之后。或因吐泻之后。损伤脾胃所致。则四肢冷。手足微动。眼上视。面青唇白。或乍发乍静。或身凉身热。二便利。其脉迟缓。治法当培养元气。即有风痰。不得过行消散。致伤元气为主。 病后脾胃虚弱。致成慢惊。四肢渐冷。虚肿面有浮气者。人参。茯苓。扁豆。(炒)陈米。(炒各一钱)木香。全蝎。(酒洗炙脆)天麻。(各五分)

  匀两剂。姜枣水煎服。 如尚有阳症咳嗽喘急。胸膈煽动。痰涎壅塞之状。仍须全蝎。(酒洗炙脆)乌梢蛇。(酒浸去骨瓦上焙燥各五分)天竺黄。朱砂。(另研各二分半)白附子。(炮)

  天麻。青黛。(另研各一钱)麝香。(一分)俱为细末。蜜调为膏。贮瓷器内。以蜡封口。大儿一分。小儿五六厘。薄荷汤下。并治急惊。

  〔囟门肿〕 因热上冲而肿者。高而柔软。用黄柏末水调涂足心。 因寒而肿者。则坚硬。宜温散之。

  〔囟门陷〕 水调半夏末涂足心。 因病久气虚而陷者。用狗头骨炙黄为末。鸡子清调敷。

  〔小儿赤眼〕 黄连为末。水调敷足心。

  〔头上肥疮〕 嫩松香绵纸包作纸燃。入香油内浸一宿。灯上点烧。滴下油敷之。 皂荚烧灰。香油调敷。三次即效。

  〔头上痒疮〕 地沥青。(二两)入紫草。川椒。明矾。蒸透。乘热搽之。轻者白果仁擦之。

  并〔腊梨头方〕 锻石窑内烧过土墼。(四两)百草霜。(一两)雄黄。(一两)胆矾。(六钱)

  榆皮。(三钱)轻粉。(一钱)共为末。猪胆汁调匀。剃头后搽之。百发百中之妙。 宰猪汤取面上浮腻。入砂罐内。再加葱头。(五个)明矾。花椒。(各五钱)同煎。乘热洗二三次即愈。

  〔小儿重舌〕 舌尖叠浓为重舌。用巴豆半粒。饭五粒。共捣为饼。如黄豆大。贴眉心中间。待四围起泡即去之。 或黄柏用竹沥浸一宿。点舌上即效。

  〔木舌〕 舌下生薄膜如连舌尖。绊住不能吮乳。治法。用针横刺舌下总筋之外膜中。

  (勿穿总筋之内。) 直勒至舌尖上断此膜。舌即能伸。(勿治。大不能言。)刺后出血。用蒲黄〔口舌生疮〕 桑皮中白汁敷之。 生黄柏末涂之皆立效。

  〔耳内出脓〕 枯矾。龙骨。(炙)胭脂。(烧灰各一钱)麝香少许。俱研极细末。先以棉杖拭去耳中脓。吹入药末少许。如不效。加海螵蛸一钱炙研同吹。 脓汁久不愈。用山羊角烧存性为末。每吹二三分入内。一日三次即效。

  〔耳后项间湿烂〕 五倍子研极细末糁上即效。 如体肥耳后腋下阴囊湿痒者用海螵蛸研末。(炒微黄。)敷之甚妙。

  〔月蚀疮〕 生于耳后。用黄连。(切片。焙研末。)敷之。

  〔羊须疮〕 生于口下。用小红枣烧灰存性。香油调涂。

  〔 头软疖〕 大枳壳一个泡软。去穣磨口平。以面糊合在疖上一周时。脓血自出。 古瓷器碗片研极细。菜油调涂。并治痘毒久烂。

  〔燕窝疮〕 用鼠屎研末。香油调敷。

  〔小儿歪嘴〕 蓖麻子。(七粒去壳)麝香。(少许)共捣成一团。安于手心。内用滚水半碗。将碗足坐在手心药上。左歪放右手。右歪放左手。久久行之正即止。

  〔两目夜不见物〕 羯羊肝一具。(勿见水。勿犯铁器。)以竹刀划开。入谷精草末。瓦罐内水煮熟。不时服之屡验。

  〔鸡朦眼〕 夜合草燥干为末。蘸猪肝常食之即效。 鸡蛋开一小孔。入雄黄一钱。煮熟食之。多吃即效。

  〔误将竹木刺入眼内〕 白颈蚯蚓捏断。滴血入眼即出。

  〔小儿咳嗽〕 生姜四两。煎浓汤沐浴即愈。

  〔小儿癣疥〕 本煎汤沐浴。并浣衣即效。或用地沥青敷之。

  〔肛门作痒〕 杏仁嚼烂敷之即止。 生艾叶同川楝根煎汤熏洗即止。 如阴亏燥痒。

  兼服六味丸易效。

  〔蛔虫〕 因失乳而早哺。或食甜过多。胃虚虫动。以致腹痛恶心。口吐清水。腹上有青筋。火煨史君子与食。以壳煎汤送下。宜每月初四五五更时服之验。

  〔小儿吐〕 砂仁。(童便拌炒三四次为末一两) 加丁香。藿香。(各三钱)俱研细。

  每服一茶匙姜汤下。 如百日内吐乳。(直出而不停为之 乳)用麦芽。(三钱)橘红。(一钱)丁香。

  〔呕吐〕 吐时酸逆而难出者为热。用和中清热饮。黄连。(姜汁炒一钱)姜半夏。(一钱)陈皮。藿香。砂仁。(各七分)茯苓。(一钱半)分两服。水煎徐饮。 如吐时顺而直出。

  或吐清水者。为寒。用温中止吐汤。白豆蔻。茯苓。(各一钱)半夏。(五分)加生姜五片。

  分两服。水煎热服不效。加沉香二分。为末和入。

  〔泄泻〕 干山药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砂糖水调服即愈。 或巴豆研末为膏。贴顶门上。烧线香一炷。未尽即去巴豆。立愈。 伤乳腹泄。仍用人乳一碗。铜锅内煎成红色焦皮。研细频吃即止。

  〔久泻不止〕 白术。(土炒)白茯苓(各二钱)黄米一合煮粥。只服米饮。泻自止。

  〔痢疾〕 鸡肫皮。(焙炒研末。)以乳汁调服。 鸡蛋一个煮二三沸。取起去白用黄。

  研碎。以生姜汁半小钟和匀服之。不宜吃茶。俱神效。 木香。(二钱)生黄连。(五分)肉豆蔻。(一个)俱为末。以鸡子清和作饼。慢火炙黄色转红为度。研细末。用白面糊为丸。

  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饮下即效。

  〔血痢黑痢〕 茅草花一把水煎服。无花以根代之。

  〔泻痢〕 土木鳖半个。母丁香四粒。麝香一分研末。津唾调丸如芡实大。纳一丸于脐中。

  〔泻痢肚痛〕 砂仁。川椒。(各五分)炒研。和姜汁少许。津唾为丸。纳入脐内。外以膏药贴之。

  〔休息痢及疳泻久不愈者〕 鸡蛋一个。先用黄蜡如指大一块。锅内熔化。入鸡蛋拌炒熟。空心食之大效。

  〔噤口痢〕 莲子内心五分研末。陈米饮调下。毒瓦斯上冲心肺者。用此以通心气。则思食。 如胃口毒瓦斯所阻。不能进食。用精猪肉一两。扯薄片。于炭火上慢炙时。随用腻粉少许糁肉上。令匀成脯。每以少许放小儿鼻边。自然吃下。

  〔久疟〕 不拘寒热。用桃叶尖。(取东南方者四十九片)半夏。(四十九粒)俱为末捣桃尖为丸。雄黄为衣。晒干贮瓶中封固。临用取一丸绵裹塞鼻中。男左女右。即止。端午日合更验。

  〔痰核〕 公鲫鱼一尾。竹刀去肠。用酒洗净。入红花少许。蒸食六七次即消。

  〔痞块〕 肚大肌瘦面黄。渐成疳疾。白芙蓉花阴干为末。用鸡肝破开。入花末在内。

  饭上蒸熟食之。 至重者。用木鳖子肉。史君子肉。(各五钱)共为细末。水丸圆眼大。每一丸以鸡蛋一个破顶。入药调匀。饭上蒸熟食之。

  〔好吃生米茶炭黄病〕 麦芽。(一斤炒)史君子。(二两)槟榔。(一两)南星。(一两姜汁炒)为末。如吃茶加茶八两。(吃泥加泥。吃炭加炭。只用八两。)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每日早晨空心砂糖汤下。如初起多服肥儿丸即效。方见后。)

  〔睡中遗尿〕 鸡肫皮。(二个)鸡肠。(一具焙燥烧灰)猪脬。(一个炙焦)俱为末。

  每服二钱。酒调下。男用雌。女用雄。三四次愈。 白纸一张铺席下。不令人知。待遗尿于上。

  取纸晒烧酒服。 用红纸剪马四匹。令小儿自安身下。每夜如之。

  〔小便频多〕 乌药。益志仁。(去壳盐水炒)桑螵蛸。等分。为末。酒煮山药糊为丸。

  空心盐汤下二钱。

  〔尿血〕 甘草一钱煎汤。调六一散一钱服。(加升麻二三分更效。)

  〔小便不通〕 木通。茄儿蒂。水煎服立通。并治尿梗。

  〔阴囊忽肿痛〕 生甘草汁。蚯蚓粪。调涂之。或用蝉蜕煎汤。洗二三次效。 内服四苓散。(白术。赤苓。泽泻。猪苓。)等分。每服二钱。灯心汤调服。 如中蚯蚓毒忽肿。用盐汤洗后。以鸭血涂之。

  〔脱囊疮〕 因湿热所致。阴囊溃烂。皮脱子欲堕。用紫苏叶研细。湿则糁上。干则清油调敷。(多年白螺蛳壳研末搽亦效。)内服木通。(五分)甘草。(三分)黄连。(炒四分)

  当归。(〔疝气〕 肾子收上肚痛。用小茴香一钱研末。好酒调下。

  〔盘肠吊痛〕 忽然腹中吊痛之甚。用葱一大握捣烂煎汤。手巾蘸洗儿腹。再以葱白炒热捣贴脐上。良久尿出痛止。 如先恶寒小腹痛甚。皮急一脚不能举行者。又须以肠痈治之。

  用苍耳子。(二钱)杏仁。薄荷。栝蒌。(各一钱)甘草。(五分)水酒各半煎服。渣敷脐上。

  二服见效。如便下脓血者。加木香。当归。(各五分)同煎服。再每日空心酒吞蜡矾丸三五十丸。

  〔疳疾〕 如心脏受疳者。小便不通。口干。舌烂。牙臭。此乃心脏受积也。用羊肝散。

  谷精草。(五钱)胡黄连。(二钱)甘草。(五分)地骨皮。(五钱)芦荟。(三分)俱为末。

  羊肝一具竹刀剖开一缝。将药末五分入肝内。用线捆好。砂锅内煮熟肝为度。随时服七日。频服即效。

  〔肝脏受疳〕 眼生翳膜。羞明不见物。用鸡肝散。雄黄。威灵仙。谷精草。蛤粉。夜明砂。(水洗净各一钱)俱为末。每用鸡肝一具。入药末五分。砂锅内煮熟连汁服。以好为度。

  鸡肝一具。(不犯铁器。不落水。) 入硼砂少许。蒸熟服十次。即能开瞽复明。

  〔胃脏受疳〕 撒泻口干。夜出盗汗。用茯苓。白术。(土炒)泽泻。(各二钱)山楂肉。

  (五米汤下。

  〔肺脏受疳〕 发热夜啼。胸高咳嗽。用天冬。麦冬。苦楝皮。桑白皮。橘红。生地。(各三钱)河水十碗煎至一碗。再入白蜜八两。(炼熟)山药一两为末。再煎成膏。每日服三次即〔食伤成疳〕 六月收五谷虫洗净。入竹筒封之。待干研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一二钱。

  米汤下。 食积腹硬者。用香圆半干者。入尿缸中。(每日更换者。)浸一月。取起洗净。晒干研末。白汤调服一钱。年小者三五分。肚软仍服肥儿丸。

  〔完谷不化〕 脾胃不能消运所致。用绿矾一钱为馅。作面馒头一个。蒸好晒干。火存性研细。绿者转为红色。用砂糖调服一钱。以大便如常即止。

  〔五疳丸〕 治一切疳疾皆效。羊肝一具。(竹刀切片新瓦上焙干)海螵蛸。(二两醋浸炒黄)白米。(炒五钱)和羊肝同捣。丸如黍米大。日服二钱。米汤下。肚大筋青。口舌生疮皆效。

  〔五疳八痢〕 面黄肌瘦发焦。诸药不效。用牙皂荚。(二个去皮炙酥)蛤粉。(三钱)

  麝香。(一分另研)大虾蟆。(二个。瓦上炙焦黑枯存性。)俱为末。米糊为丸。粟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饮下。

  〔疳鼓〕 久疳腹胀如鼓者。大虾蟆一个剖开。入白豆蔻四十九粒。外用黄泥固济。火存性。每服一钱五分。淡酒下甚效。 如因湿气而成者。用鸡屎。(炒燥一两)入丁香一钱。研〔久疳不愈〕 疳积病久。身体羸弱。不能重药下者。雄猪肝。(不见水者四两。竹刀批开。)新荷叶。(晒干为末。每用二钱。)入肝内蒸熟。空心服之。半日后得下恶物从大便而出即效。再以人参茯苓白术之类调理。 立秋后大虾蟆。(去头足肠。以麻油涂之。)净瓦上炙熟食之。积秽自下。连服五六枚。一月之后形容顿改。其效如神。一切疳积。泻痢。疳泄皆治。

  〔走马牙疳〕 即肾经受疳。肌肉瘦。遍身生疮。寒热时。头热脚冷。牙床腐烂溃脱。

  走马者。言其危急之症。多因痘疹余毒所致。或热甚而成者。患之甚者黑腐而臭。宜多吃绿豆汁解热。初起用人中白。(即多年尿缸中澄下白 。以风日久干者为良。或尿壶中白碱洗净。瓦上 红研极细。)先用荆芥汤洗疳处。日敷六七次。(涎从外出为吉。涎毒内收为凶。)

  或用妇人尿桶中白垢。(火 研细一钱)铜绿。(真者三分)麝香。(一分)和匀研细。贴之神效。

  川黄竹叶十草。青黛。(各六分)麝香。(少许)俱研细和匀。敷患处神效。如口臭涎秽。黑腐不脱。牙落无血。用药不效。穿腮破唇。皆不治之症。 马桶碱。(不拘多少。米醋 三次。)常年擦牙则无是病。

  〔疳痢〕 益母草叶煮粥食。并绞汁服之。立效。 鸡肫皮炒黄色为末。每服一钱。并治水泄及脾胃虚弱。

  〔肚腹胀满〕 胀久成鼓胀者。用猪肚一个。入大蒜肉四两。同煮蒜化为度。(忌盐酱。)

  食之三个全效。(余治一人十二岁时交夏腹满。用广、半、腹皮之药。随减随发。至两月后。

  朝暮胀急。连及腰胯。气急食少。诸药不应。食蒜肚两个如旧。五六个不再发。)

  〔锅焦丸〕 小儿常服健脾消食。能治黄瘦大便不结。水泻等症。锅焦。(炒黄三斤)

  神曲。(炒三两)砂仁。(炒二两)山楂。(蒸四两)莲肉。(去心四两)鸡肫皮。(炒一两)

  共碾细末。加〔肥儿丸〕 治面黄肌瘦。食积脾疳。大便不结。疳泻等症。山药。(二两炒)茯苓。

  白扁豆。(炒)五谷虫。(洗净焙燥)山楂。(炒)白芍。(炒)麦芽。(炒)神曲。(炒)当归。

  (各一两五钱)白术。(土炒一两)陈皮。(一两)史君子肉。(煨八钱)胡黄连。(七钱姜汁炒)生甘草。

  (七〔班龙丸〕 治小儿一切内热潮热。神昏不宁。咳嗽痰涎。及惊风惊搐等症。天竺黄。

  辰砂。胆星。(姜汁炒)枳壳。茯神。硼砂。(各一两)琥珀。(七钱)山药。(二两)沉香。

  雄黄。

  (贮瓷器内。每服一丸。薄荷或灯心汤下。

  〔稀痘丹〕 赤小豆。大黑豆。绿豆。生甘草。(各等分焙燥为末)用大竹一段。(两头留节。刮去青。钻一孔入药末填满。以木针塞之。熔黄蜡护口。)至冬间浸入粪窖中月余。

  立春前三日取起。水洗净。挂临风处百余日。取出再研。(不用时原存竹筒内不蛀。) 每用药末三钱。配入绿萼梅蕊。(不经手取下。锻石内窨燥。研末一钱。)不拘春秋时。清晨用经霜丝瓜藤上细藤丝。煎汤调服。(服药后。忌荤腥。油腻。十日内得利下青黑粪为验。则胎毒出矣。每年服一次。) 时痘行年。用玳瑁。犀角。各水磨服。日三次最良。并治心热血凝研匀。即于午时搽小儿头顶心。及心前心后。两手心。两足心。两臂弯。两腿弯。两胁肋。共十三处。均搽如象棋大。勿使药余多。不可洗去。听其自落。搽过一次。出痘数十粒。二次出痘数粒。三次则终身不出。过周岁七夕重九皆可搽。

  〔六味稀痘饮〕 将发痘时预服之。出痘无虞。山楂。牛蒡子。紫草。(各一钱) 防风。

  荆芥。(各一钱二分)甘草。(五分)生姜一片。水煎服。 将出未见点时。用绿萼梅蕊三钱。

  草兰五朵。水煎服。(花须预收焙燥。或蜜藏住。)即多者可少。并得易发。

  〔治痘不起〕 紫草茸。(即紫草根头白毛)五分滚汤。砂锅内煎服即起。(按本草紫草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痘欲出未出。血热毒盛。大便闭涩者。宜用之。若已出而红活。及白陷。大便利者。不宜用。惟用茸以取其初得阳气相类之义。发痘如神。有益无损。)

  绿萼梅蕊。(五钱焙)桃仁。朱砂。甘草。(各一钱)老丝瓜。(枯燥成筋者近蒂三钱烧存性)

  俱研末。每服五分。白汤调下。隐在皮肤之间者。服之即起。并治麻症斑症。(按本草老丝瓜烧灰存性。甘平无毒。能通脉络而去风。解毒消肿化痰。治痘疮不快。用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甚妙。) 出痘时或因触犯。或痘不起。多用胡荽。(即 荽菜。) 捣汁和酒。卧处。门户。床帐。及墙壁各处喷之即起。如手足未发齐者。水煎汤温洗神效。(若儿虚弱。天时阴寒。即无变症。用之最妙。若儿壮实。春夏晴暖。又所不宜。)用红枣烧烟熏之亦妙。不论冬夏阴晴。凡出痘家皆宜用。能转逆为顺。

  〔天萝水〕 (一名西来甘露饮。)治痘疮清热解毒。及斑疹烦热。口渴。咳嗽。疹色枯燥。或谵语喘急。睡卧不宁。服之神效。痘症发热三四日而热不退。痘色红紫口渴。大便燥结之症。服之即能红润。 丝瓜藤霜降后三日近根三尺剪断。将根头一节倒插入新瓦瓶中。

  上以物盖之。勿使灰入。次日另用新坛一只。将瓶中之汁倾在坛内。将藤仍插入瓶中。三日后汁收尽。(不拘三五枝数)将坛封固窨于泥地上。如遇热症痘疹。每服两酒杯。和蜜少许温服二三次。胜于别味凉药。若夹斑痘疹。和犀角磨汁服。寒月和酒服。一切时疫热症。或配药服之甚验。

  〔防痘入目〕 未见痘时。用绿豆七粒。令儿自投井中。频看井中七次而还。 胭脂。

  (不拘多少。)口中嚼汁。频揩眼眶。则痘不入目。 如已见点。用牛蒡子。(不拘多少。)

  乳母口中嚼烂。贴儿头上囟门。则痘不入目。

  〔痘疮入目〕 目中已生痘。用芥菜子一合研碎。入百草霜同研匀。男女各吐津一口。

  拌匀作饼。(左目则贴右足心。右目则贴左足心。)两目皆有。贴左右足心。一昼夜即消。黑狗耳上取血一滴。入眼角即去。 兔粪。(炒黄为末。)炼蜜丸绿豆大。用木通蝉蜕煎汤下三十丸。以好为度。 眼内有痘痛楚者。用浮萍。(晒干为末三钱。晒时摊竹筛上。下用水映。

  则易〔痘疮入目后生膜翳〕 白菊花。谷精草。绿豆皮。(各等分)为末。每用一钱。用柿饼一个。米泔水一盏。同煎。候水干。只吃柿饼。日三次。十日效。

  〔痘后眼疳〕 菊花。蛤粉。兔粪。草决明。谷精草。(各一两)蝉蜕。(去翅足三钱)

  为末。鸡肝一具。(不落水者。)竹刀批开。入药末一钱。箬裹蒸熟食之。以好为度。

  〔痘疮作痒〕 荆芥穗。(一把束成帚)刷痘痒处。以散郁邪。其痒即止。再以茵陈梗叶烧烟。房内熏之。

  〔痘陷不起〕 痘色变黑气欲绝者。穿山甲。(洗净。蛤粉炒令黄脆为末。)每用五分。

  紫苏煎汤。加酒调服。即发红色如神。 倒陷黑色。口唇冰冷。取狗蝇。(七枚。狗身上夏月最多。冬月藏于耳中以镊取。)焙干为末。酒调下。移时即红润如常。 痘疮倒陷。人中白。(火 为末。) 水调三钱服之。陷者自起。年大倍加。(此三方。按本草亦皆验过而无碍。胜如用人牙多矣。)

  〔治痘口渴〕 红花子。牛蒡子。水煎细细咽之。即口中如烟。服之即止。(按红花子能治血热烦渴。天行时痘。宜水吞数粒甚效。)

  〔痘疮擦破〕 松花糁之即效。 发热发痒擦破。用蝉蜕。地骨皮。(各一两) 为末。

  每服二三匙。白汤服。日二三次。

  〔烂痘及误抓破者〕 黄牛粪。(在风露中久干者火 成灰)取中心白者为末。以薄绢包盛于疮上扑之。如久不愈。墙上白螺蛳壳。 研敷之。

  〔痘疮溃烂〕 荞麦面用绢袋盛扑烂处。或铺席上衬卧。

  〔斑烂〕 痘出抓成疮。浓血淋漓者是。多年墙屋上烂草。焙燥研极细。糁疮上即效。

  (此草善解疮毒之功甚验。) 气虚血热。遍身皆是者。铺席上。令儿坐卧其间甚验。 黄豆壳烧白灰。研细糁之。 遍身无皮。脓水粘衣被。茶叶。(不拘斤数拣去子梗净。) 入滚水一泡。随即捞起。乘湿铺床上。用草纸隔一层。令儿睡一夜则脓皆干。神效。

  〔湿烂〕 痘疹十余日。湿烂不结痂。干绿豆粉糁之。

  〔痘后头上破碎不结痂〕 黑豆。(炒焦为细末)香油调敷。

  〔痘后不收脓〕 墙上草研末。(即前治斑烂之草。)敷之。内服保元汤。人参。(一钱)

  黄。(二钱)甘草。(五钱)生姜二片。水煎。不拘时服。

  〔痘痂燥〕 痂皮溅起作痛。或痘痂欲落不落者。白蜜。(不拘多少) 略用汤和稀。

  时时以鹅翎润痛处。痘痂易落无痕。

  〔痘疮不靥及痂靥不落〕 猪骨髓。白蜜。共捣匀。火上熬三五沸退凉。用鸡翎刷上。

  数次即落。 如不能脱靥。用乳香房内焚之。

  〔痘痂不落肿而成斑痕者〕 马齿苋。(捣汁)猪脂油。(熬净)石蜜。各等分。共熬成膏。

  涂肿处即消。并治痘后肿毒。

  〔落靥后 痘疤痛痒〕 马齿苋。(捣汁一碗)冰糖。(一两)猪脂油。(三钱)绿豆。

  赤小豆。(研末各五钱)先将苋菜汁同豆末熬成膏。加入糖油和匀涂之。

  〔出汗不止〕 牡蛎粉。贝母。(各五钱)粳米粉。(一升)和匀。绢袋盛。周身扑之即止。

  〔痘有浆时腹泻〕 大魁栗。(以酒坛头黄泥和湿火煨熟)服之即止。

  〔痘中出蛆〕 桃叶。(不拘多少揉软)盖在痘疮上。并垫身下即消。或用真麻油滴一点痘上。即消尽不再生。(并治夏季一切疮毒皆效。)

  〔痘疔〕 凡痘中数颗不起。变黑而痛者痘疔也。绿豆。菀豆。(各四十九粒各烧存性)

  珍珠。(一分。入豆腐内煮过研细。)油发灰。(二分)俱为极细末和匀。用胭脂水调成膏。先以银针挑破痘疔。拭去紫血。敷药疔上。 升麻煎浓汤去渣。将胭脂浸汤内。揉出红汁。即以脂棉蘸汁。时时涂之。

  〔暑天火痘〕 遍身皆红者是。白花地丁捣汁。白酒冲服。并治痘喘。用水煎服甚验。

  〔痘后余毒〕 初发红肿。用赤小豆。绿豆。黑大豆。(各等分) 为末。醋调时时敷之。

  如已成痈毒。四围涂之即消。

  〔痘毒〕 即高肿不宜开刀。 大虾蟆。(一个取皮) 中用针穿五七孔。盖在毒上。

  燥则易之。至三四个立消。并不再发。(冬月在乱石下。或沿河近水石岸寻之。) 羯羊屎以新瓦洗净置屎于其中。上下以瓦覆定。慢火炙燥。烟尽存性。研细末。香油调敷。

  〔痘毒溃烂〕 百合。(焙研细末) 糁之。 自溃出脓之后。脾胃虚弱。脓清不敛。

  人参。黄 。白术。(炒各一钱)甘草。(三分)加姜一片。枣二枚。水煎食远服。以好为度。

  〔痘后疳蚀疮〕 遍身及肢节生疮。脓水不绝。鹅口茧。(不拘多少) 将生明矾末。

  装入满。火烧枯为末。干糁疮口内即敛。

  〔痘后面疮〕 密陀僧。白僵蚕。白芷。鹰矢白。白附子。(各等分) 研极细末。以水调敷。 凡痘后不宜即吃豆腐。鱼腥。肥肉。多食致泄脾气。

  〔麻疹发散〕 樱桃核。(四十九粒) 敲碎。葱头一个。水煎服。即能透发。 分开顶门。内有红筋瘰挑破。即闷者易出。 如发时腹泻。只宜清解。不宜止泻。用西河柳五钱。

  水煎服。 如闷疹发不出。喘嗽烦闷躁乱者。用西河柳叶。(风干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疹〔治疹不透〕 头面眼眶肿胀。气喘命在顷刻者。以熏法治之。生葱头。(斤许连须捣烂。) 放在盆内〔儿大盆大。葱亦加多。〕 盆上用木架将小儿睡在盆架上。然后将滚水冲入盆内。以葱气熏儿周身。稍温即抱起。此法须在密布帐中。勿受一线风吹。直待汗干。即得透发全好。(须防小儿手足入滚水。) 杏仁。(十粒去皮尖。研细末。) 酒酿。(乃酒初酿之酒母。不可误服烧酒酒浆)调服发喑疹最效。

  〔冬月麻疹〕 因寒不得发透。喘渴闷躁者。麻黄。(去节汤泡过)用蜜酒拌炒八分。

  加入治疹药中。一服立透。

  〔误吞诸虫〕 饮靛青水即泻出。

  〔腹内虫积〕 槟榔为末。清晨蜜水调服。 使君子肉。(半生半熟)每日食数粒。榧子切片多吃甚效。如觉咬痛。(痛时恶心吐水流涎。时痛时止者。为虫痛。) 用五灵脂二钱。

  白枯矾五钱。研匀。每服一二钱。不拘时服。以好为度。

  〔寸白虫〕 色白两头尖长三五分不等。常从肛门口出。槟榔。(八两)榧子。(一斤)

  木香。(一两)俱切片微炒为末。每服二三钱。先吃素三日。择初三四五更先吃炙肉。口中嚼汁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