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苓白术散

桂苓白术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启源》卷中。具有清热利湿,行气健脾之功效。主治冒暑、饮食所伤转甚,湿热内甚,霍乱吐泻,转筋急痛,腹满痛闷;小儿吐泻、惊风。
出处 《医学启源》卷中
功能 清热利湿,行气健脾
主治 冒暑、饮食所伤转甚,湿热内甚,霍乱吐泻,转筋急痛,腹满痛闷;小儿吐泻、惊风
别名

桂苓甘露散、桂苓甘露饮、桂枝白术汤、桂苓白术

处方

木香半两,桂枝半两,藿香半两,人参半两,茯苓(去皮)半两,甘草(炙)1两,白术1两,葛根1两,泽泻1两,寒水石1两,滑石2两,石膏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冒暑、饮食所伤转甚,湿热内甚,霍乱吐泻,转筋急痛,腹满痛闷;小儿吐泻、惊风。

用法用量

桂苓甘露散(《儒门事亲》卷十二)、桂苓甘露饮(《卫生宝鉴》卷十六)、桂枝白术汤(《嵩崖尊生》卷九)、桂苓白术汤(《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方中滑石石膏用量原缺,据《儒门事亲》补。

摘录
《医学启源》卷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桂苓白术

组成

木香桂枝藿香人参茯苓(去皮)各半两,炙甘草、自术、葛根泽泻寒水石各一两,滑石二两,石膏一两。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新水或生姜汤亦得。

功用

清热利湿,行气健脾。

主治

冒暑、饮食所伤转甚,湿热内甚,霍乱吐泻,转筋急痛,腹满痛闷;小儿吐泻、惊风。

重要文献摘要

《卫生宝鉴》:“桂苓白术散,治冒暑饮食所伤,传受湿热内盛,霍乱吐泻,转筋急痛,腹满闷,小儿吐泻惊风宜服。茯苓去皮,白术、桂各半两,甘草泽泻石膏各一两,滑石二两,寒水石一两,上八味为末,热汤调下三钱,喜冷,新汲水调姜汤亦得。小儿服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