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解汤

寒解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具有清热生津,疏表透邪之功效。主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
出处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功能 清热生津,疏表透邪
主治 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寒解汤

处方

石膏(捣细)30克 知母24克 连翘4.5克 蝉退(去足、土)4.5克

功能主治

清热解肌。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方中重用石膏知母以清胃腑之热;而复稍用连翘、蝉蜕之善达表者,引胃中化而欲散之热,仍还太阳作汗而解。全方之意,重在寒凉清热,兼以辛散透表,故可用于里热已盛而表未全解之证。

摘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寒解汤

处方

石膏(捣细)1两,知母8钱,连翘1钱5分,蝉退(去足土)1钱5分。

功能主治

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

临床应用

温病:一人,年四十余。为风寒所束不得汗,胸中烦热,又兼喘促。医者治以苏子降气汤,兼散风清火之品,数剂病益进。诊其脉,洪滑而浮,投以寒解汤,须臾上半身即出汗,又须臾,觉药力下行,至下焦及腿亦皆出汗,病若失。

摘录
《衷中参西》上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寒解汤

歌诀

寒解汤中重石膏,蝉衣知母及连翘,周身壮热兼烦渴,己入阳明表未消。

组成

石膏(捣细)一两(30g),知母八钱(24g),连翘一钱五分(4.5g),蝉退(去足土)一钱五分(4.5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清热生津,疏表透邪。

主治

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寒解汤。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生石膏(一两,捣细),知母(八钱),连翘(一钱五分),蝉蜕(一钱五分,去足土)。或问:此汤为发表之剂,而重用石膏知母,微用连翘、蝉蜕,何以能得汗?答曰:用此方者,特恐其诊脉不真,审证不确耳。果如方下所注脉证,服之复杯可汗,勿庸虑此方之不效也。盖脉洪滑而渴,阳明腑热已实,原是白虎汤证。特因头或微疼,外表犹似拘束,是犹有一分太阳流连未去。故方中重用石膏知母以清胃腑之热;而复少用连翘、蝉蜕之善达表者,引胃中化而欲散之热,仍还太阳作汗而解。斯乃调剂阴阳,听其自汗,非强发其汗也。况石膏性凉(《本经》谓其微寒即凉也)味微辛,有实热者,单服之即能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