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通汤

寒通汤,中药方剂名。出自《医学中衷参西录》。具有清化湿热,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①下焦实热,膀胱胀,溺管闭塞,小便滴沥不通;②膀胱结石,证见口干、口苦,少腹胀,小溲不利、刺痛淋沥,尿中带血,舌苔黄厚,脉沉有力等湿热郁结现象者;③老年前列腺肥大,以至小溲淋涩不尽,疼痛难忍,偏于湿热者。
出处 《医学中衷参西录》
功能 清化湿热,利水通淋
主治 ①下焦实热,膀胱胀,溺管闭塞,小便滴沥不通;②膀胱结石,证见口干、口苦,少腹胀,小溲不利、刺痛淋沥,尿中带血,舌苔黄厚,脉沉有力等湿热郁结现象者;③老年前列腺肥大,以至小溲淋涩不尽,疼痛难忍,偏于湿热者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寒通汤

处方

滑石30克 生杭芍30克 知母24克 黄柏24克

功能主治

清利湿热。治下焦蕴蓄实热,膀胱肿胀。溺管闭塞,小便滴沥不通。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寒通汤

处方

滑石1两,生杭芍1两,知母8钱,黄柏8钱。

功能主治

下焦蕴蓄实热,膀胱肿胀,溺管闭塞,小便滴沥不通。

临床应用

癃闭:一人,年六十余,溺血数日,小便忽然不通,两日之间滴沥全无。病人不能支持,自以手揉挤,流出血水少许,稍较轻松。揉挤数次,疼痛不堪揉挤。彷徨无措,求为诊治。其脉沉而有力,时当仲夏,身覆厚被,犹觉寒凉,知其实热郁于下焦,溺管因热而肿胀不通也。为拟此汤,一剂稍通,又加木通、海金沙各二钱,服两剂全愈。

摘录
《衷中参西》上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寒通汤

歌诀

寒通汤方疗效好,知柏滑石生芍药;下焦实热小便闭,投之立马见功劳。

组成

滑石30g,生杭芍20g,知母黄柏各10g。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用

清化湿热,利水通淋。

主治

①下焦实热,膀胱胀,溺管闭塞,小便滴沥不通;②膀胱结石,证见口干、口苦,少腹胀,小溲不利、刺痛淋沥,尿中带血,舌苔黄厚,脉沉有力等湿热郁结现象者;③老年前列腺肥大,以至小溲淋涩不尽,疼痛难忍,偏于湿热者。

方义

知母能泻膀胱、肾经之火,滋益肾水,利二便;黄柏能补肾水不足,清利下焦湿热,利下窍。二药同用,相得益彰,是治湿热郁结而小便淋涩作痛的要药。滑石不仅能利水渗湿,治溲赤淋沥、尿血茎痛,而且朱丹溪说它“偏主石淋为要药”。可见其对于膀胱结石可有疗效。杭白芍一药,敛阴“补肾气”(甄权),和血止痛,“利膀胱”(别录),与滑石配合,尤能增强止痛、利尿、治疗尿血的作用。

加减化裁

湿热盛者,宜加金银花9g,净连翘9g,炒牛蒡子9g,车前子9g,芦根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