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蒲黄散

黑蒲黄散,中医方剂名。出自《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具有清热凉血,升阳补阴之功效。主治血崩。症见阴道下血量少,淋漓不断,腰腹略胀略痛。
出处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功能 清热凉血,升阳补阴
主治 血崩
处方

蒲黄(炒黑)阿胶(炒)当归 川芎 白芍(炒)热地 生地(炒)丹皮 荆芥(炒黑)地榆(炒黑)香附(醋炒)棕灰 血余

功能主治

治妇人血崩。

用法用量

上研为末,水煎服。

摘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黑蒲黄

组成

蒲黄(炒黑)、阿胶(炒)、当归川芎、白芍(炒)、熟地生地(炒)、丹皮、荆芥(炒黑)、地榆(炒黑)、香附(醋炒)、棕灰、血余末。

用法用量

上研为末,水煎服。

功用

清热凉血,升阳补阴。

主治

血崩。

方义

 方中蒲黄血余地榆、陈棕、荆芥均炭用,炭药的药性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炒炭之后“获得之性”,具有固涩止血的作用,为炭药的共性,有治标之功,一部分是炒炭后所保留的生药“固有之性”,具有不可忽视的治本之用。蒲黄炭功能活血止血,血余炭止血散瘀,地榆炭凉血止血,陈棕炭收敛止血,荆芥炒炭后止血之功尤著,并与香附、丹皮、当归川芎等行气活血之品同用,使止血而不留瘀,伍以党参益气,四物汤养血,阿胶补血养气血,以达益气扶正之目的。诸药合用,扶正而不碍邪,化瘀而不伤正,止血而不留瘀,使瘀血得去,新血自生,气顺血和,血液循经运行,则漏下自止。

运用

诊断要点:阴道下血量少,淋漓不断,腰腹略胀略痛。

加减化裁

实热者,脉沉数而实且滑,证属有余,本方去当归熟地香附,加知母(盐水拌炒)一钱,黄芩(炒)一钱,川连(姜汁拌炒)八分;虚寒者,脉沉迟而涩,两尺细,症属不足,本方去丹皮、生地地榆,加人参、白术各一钱,炙草五分;过服凉药,致生内寒,或脾气虚寒甚者,少加桂、附以引血归经;因怒动肝火,左关弦洪,右尺数,本方去熟地当归,加柴胡、丹皮、黑栀子,甚者,加龙胆草;因脾气郁结,血不归经,右关沉数而涩,左关浮而略滑,本方去荆芥熟地,加柴胡、黑栀子、甘草;因惊动血者,左寸沉而涩,右尺细伏,本方去荆芥川芎香附,加茯神远志麦冬、枣仁;因悲哀太过,心系急,以致血崩者,右寸沉微而迟,左寸数滑,本方去熟地荆芥,加桔梗,石莲肉、天冬麦冬;因劳役过度者,右关沉而微,左关滑数,手足倦怠,少气,本方去荆芥,加参、耆、术、草;因阳虚下陷者,左右关寸微而涩,短气,不思食,兼泄泻,前阴后阴俱病,本方去地榆荆芥、丹皮、生地,加参、术、耆、草、茯苓、广皮,半夏;有瘀血者,两尺沉而实,滑而有力,血来腹痛,本方去白芍、生熟地阿胶,加赤芍、五灵脂(炒令烟尽)、红花蒲黄(半生半炒);因湿热者,脾虚湿聚,湿生热,热则引血妄行,两尺沉数而细,本方去芍药、生熟地,少加当归,配茯苓泽泻黄柏(酒炒黑)、知母(盐水炒);因风热相搏,引火而致血崩者,左关浮数,本方去熟地当归,加生地荆芥薄荷防风秦艽;因痰涎郁遏胸膈,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血不能归隧道致血崩者,右关滑,右寸沉涩,本方去熟地、芎、归、芍,加二陈、沉香枳壳;因房劳太久,损伤经络致血崩者,两尺微,欲绝,本方去川芎荆芥,加杜仲、川断;因大小新产后,气血虚惫,下床劳动太早致血崩者,两尺沉微无力.左寸微而涩,或见芤脉,本方去荆、榆、丹、附,加四君子、黄耆、IU药;有七七数终五十以外,忽血崩不止者,两尺浮洪而软,饮食不进,大便或溏,不可凉药涩止,本方去荆芥川芎,加四君子、升麻柴胡黄耆

使用注意

阴虚血热或湿热郁结之崩漏,均不宜使用本方。

重要文献摘要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妇人血崩,当辨虚实。实者,清热凉血,兼补血药。虚者,升阳补阴,兼凉血药。宜服黑蒲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