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猪肚丸

黄连猪肚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具有和胃清热之功效。主治妇人热劳羸瘦。
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功能 和胃清热
主治 妇人热劳羸瘦

《圣惠》卷七十:黄连猪肚

别名

猪肚

处方

黄连3两(去须),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黄耆1两(锉),木香半两,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柴胡1两(去苗),地骨皮半两,桃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细散。用好嫩猪肚1枚,净洗后,将前药末安猪肚内,以线缝合,蒸令烂熟,砂盆内研令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热劳羸瘦。

用法用量

猪肚丸(《妇人良方》卷六)。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得效》卷七:黄连猪肚

处方

猪肚1枚(治如食法),黄连5两(去芦),小麦(炒)5两,天花粉4两,茯神(去木)4两,麦门冬(去心)2两。

制法

上为末,纳猪肚中缝塞,安甑中,蒸之极烂,木白小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强中消渴,已服栝楼散、荠苨汤者。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以米饮送下,随意服之。如不能丸,入少炼蜜。

摘录
《得效》卷七

《鲁府禁方》卷二:黄连猪肚

处方

黄连5两,麦门冬4两,知母4两,天花粉4两,葛根2两,生地黄2两。

制法

上为末,入雄猪肚内缝定,置甑中蒸极烂,取出药,捣肚成膏和药,如干,加炼蜜杵匀,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渴。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以米饮送下。加至100丸。

摘录
《鲁府禁方》卷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黄连猪肚

组成

黄连三两(去须),人参一两(去芦头),赤茯苓一两,黄芪一两(锉),木香半两,鳖甲一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柴胡一两(去苗),地骨皮半两,桃仁一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用法用量

上为细散。用好嫩猪肚一枚,净洗后,将前药末安猪肚内,以线缝合,蒸令烂熟,砂盆内研令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功用

和胃清热。

主治

妇人热劳羸瘦。

重要文献摘要

《东医宝鉴》:“黄连猪肚丸,治消渴消中,亦治强中证。雄猪肚一个,黄连五两,麦门冬知母、瓜蒌根各四两。上四味,为末,人猪肚内,以线封口,置甑中蒸烂,于石臼中令捣烂,人蜜少许,作丸梧子大,米饮下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