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滞调中汤

化滞调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准绳·类方》卷二。具有健脾理气,消食和中之功效。主治食滞胀满。症见脘腹胀满,痞塞疼痛,嗳气呕恶,吞酸吐腐,不思饮食,困倦乏力,大便臭秽,舌苔白垢腻,脉虚滑。临床常用于中虚食积胀满之证。
出处 《准绳·类方》卷二
功能 健脾理气,消食和中
主治 食滞胀满

《证治准绳·类方》卷二:化滞调中汤

处方

白术4.5克 人参 茯苓 陈皮 厚朴(姜制)、山楂半夏各3克 神曲(炒)麦芽(炒)各2.4克 砂仁2.1克

功能主治

治积滞胀满。

用法用量

水400毫升,加生姜片3片,煎320毫升,空腹时服。

若胀甚,或面食伤,加炒莱菔子3克。

摘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准绳·类方》卷二:化滞调中汤

处方

白术1钱5分,人参1钱,白茯苓1钱,陈皮1钱,厚朴(姜制)1钱,山楂肉1钱,半夏1钱,神曲(炒)8分,麦芽(炒)8分,砂仁7分。

功能主治

食滞胀满。

用法用量

水2钟,加生姜3片,煎8分,食前服。

胀甚者,加萝卜子(炒)1钱,面食伤尤宜用。

摘录
《准绳·类方》卷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化滞调中汤

组成

白术一钱五分(7.5g),人参、白茯苓陈皮厚朴(姜制)、山楂肉、半夏各一钱(5g),神曲(炒)、麦芽(炒)各八分(4g),砂仁七分(3.5g)。

用法用量

水二钟,加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功用

健脾理气,消食和中。

主治

食滞胀满。

方义

本方主治证为脾胃虚弱,运化不及,饮食停积,气机阻滞者。治当健脾助运,消食化滞,理气除满。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白术健脾燥湿,二者共为君药。山楂消食化滞;茯苓健脾利湿;厚朴行气燥湿,消积除满;半夏燥湿和胃,散结消痞,降逆止呕,合为臣药。佐以陈皮理气调中,化湿和胃;神曲麦芽消食健胃;砂仁化湿醒脾,理气和中。生姜为引,和中止呕。全方配伍,补消并举,标本同治,适用于中虚食积胀满之证。

运用

诊断要点:脘腹胀满,痞塞疼痛,嗳气呕恶,吞酸吐腐,不思饮食,困倦乏力,大便臭秽,舌苔白垢腻,脉虚滑。

临床常用于:中虚食积胀满之证。

加减化裁

胀甚者,加萝卜子(炒)一钱,面食伤尤宜用。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证治准绳集要》:“化滞调中汤,白术一钱五分,人参、白茯苓陈皮厚朴姜制、山楂肉、半夏各一钱,神曲炒、麦芽炒各八分,砂仁七分;胀甚者,加萝卜子炒一钱,面食伤尤宜用;水一盅半,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方论选录

《医书汇参辑成》:“大病后,饮食失调,脾胃受伤而生胀者,先以化滞调中汤;六君子汤去甘草,加厚朴姜制、山楂肉、神曲炒、麦芽炒、砂仁;胀甚者,加莱菔子,伤面食者尤宜,姜三片煎;次以参苓白术散补其脾见呕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