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睛散

虎睛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主治妇人风邪,癫狂,发歇无常,跳踯大叫,张目挥臂,恒欲打人,或时大走,不避水火。
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主治 妇人风邪,癫狂,发歇无常,跳踯大叫,张目挥臂,恒欲打人,或时大走,不避水火

《圣惠》卷六十九:虎睛

处方

虎睛2对(新者,慢火炙令黄,取仁),露蜂房1两(微炙),石长生1两,枫树寄生3两,茯神1两,防风1两(去芦头),独活1两,天雄3两(炮裂,去皮脐),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1两,鸡头并肝1具(炙令黄),甘草3分(炙微赤,锉),朱砂半两(细研),麝香1分(研入)。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风邪,癫狂,发歇无常,跳踯大叫,张目挥臂,恒欲打人,或时大走,不避水火。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

处方

虎睛1对(酒浸,炙令微黄),芦荟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黄连1分(去须),赤石脂1分,铁粉1分,牡蛎粉1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惊热,烦躁不得眠卧。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暖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卫生总微》卷十五:虎睛

处方

虎睛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惊惕,夜啼。

用法用量

竹沥调少许,抹口中。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五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虎睛

组成

虎睛 (新者,慢火炙令微黄,取仁)一对,露蜂房(微炙)、石长生一两,枫树寄生三两,茯神防风(去芦头)、独活一两,天雄(炮裂,去皮脐)三两,当归(锉,微炒)、桂心一两,鸡头并肝(炙令黄)一具,甘草(炙微赤,锉)三分,朱砂(细研)半两,麝香(研入)一分。

用法用量

上为细散。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主治

妇人风邪,癫狂,发歇无常,跳踯大叫,张目挥臂,恒欲打人,或时大走,不避水火。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太平圣惠方》:“治心脏风邪,发动无常,惊悸叫唤,不避水火,宜服虎睛散方:虎睛 (酒浸一宿,微炙)一对,赤茯苓、桂心、防风(去芦头)、独活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微赤,锉)、天雄(炮裂,去皮脐)一两,鵄鸱头(涂醋,炙黄焦)一枚,露蜂房(微炙)、石长生二两,枫上寄生二两。右件药,捣细为散。每服不计时候,煎金银汤调下一钱。”

方论选录

《敦煌医学文献研究集成》:“疗邪病暴发无常,跳踯大别,被头张眼,恒持臂杀人,有时大走,或投赴山涧。不避水火。凡此诸病悉主之。'持臂'不可通。考《太平圣惠方》卷69《治妇人风邪颠狂诸方》虎睛散方剂和主证皆与本方相似,其主证有'跳踯大叫,张目挥臂,恒欲打人'据此,'持'当校作'挥'。”

《幼幼新书》:“虎睛 (酒浸,炙令微黄)一对,芦荟(细研)、朱砂(细研)、黄连(去须)、赤石脂铁粉、杜蛎粉一分。上件药细罗为散,都研令匀。不计时候,以暖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千金方衍义》:虎睛、参、苓定魄安神,天雄、桂心、鸱头蜂房石长生辟出印度,余皆截风之味。

《普济方》:“妇人风邪,癫狂,发歇无常,跳踯大叫,张目挥臂,恒欲打人,或时大走,不避水火。虎睛 (新者,慢火炙令黄,取仁) 二对,露蜂房(微茂)、石长生一两,枫树寄生三两,茯神防风(去芦头)、独活一两,天雄(炮裂,去皮脐)三两,当归(锉微炒、桂心一两,鸡头并肝(炙令黄)一具,甘草(炙微赤,锉)三分,朱砂(细研)半两,麝香(研入)一分。右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一钱。”

各家论述

时珍曰:明目去翳备要虎睛散竹瀝为引治小儿惊惕夜啼。(《中国地方志集成  吉林府县志辑  8  宣统长白汇徵录  民国怀德县志  光绪怀德县乡土志  光绪怀德县乡土志续补  宣统辽源州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