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痰丸

豁痰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仁斋直指方》。主治顽痰壅盛。
出处 《仁斋直指方》
功能 祛风豁痰,温中散寒
主治 顽痰壅盛

《仁斋直指》卷七:豁痰丸

处方

南星90克 半夏60克(各切作大片,用浓皂角水漫一宿,焙干,为末)白附子 川灵脂 直僵蚕(炒去丝)华阴细辛 白矾(煅枯)各30克 全蝎11克(焙)

制法

上药为末,皂角浆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顽痰壅盛。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姜汤送下。

摘录
《仁斋直指》卷七

《简明医彀》卷五:豁痰丸

处方

陈皮1钱,贝母1钱,茯苓1钱,瓜蒌仁1钱,枳实1钱,白芥子1钱,半夏1钱,青皮1钱,栀子1钱,木香4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

素有痰饮而致右胁痛。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豁痰汤”。

摘录
《简明医彀》卷五

《直指》卷七:豁痰丸

处方

南星3两,半夏2两(各锉作大片,用浓皂角水浸1宿,焙干,为末),白附子、川灵脂、直僵蚕(炒,去丝)、华阴细辛白矾(煅枯)1两,全蝎3钱半(焙)。

制法

上为末,皂角浆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咳嗽痰涎壅塞。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
《直指》卷七

《重订通俗伤寒论》:豁痰丸

处方

瓜蒌霜5钱,花粉3钱,射干3钱,苦杏仁3钱,茯苓3钱,白前3钱,当归3钱,知母2钱,川贝2钱,枳壳2钱,桔梗2钱,生甘草1钱。

制法

加生姜汁少许,和竹沥为丸。

功能主治

轻清润降,搜涤痰涎。主痰火蕴结胃肠,恶心呕吐,胸膈壅塞,嘈杂脘满,便溏腹泄,或胸中、肠中辘辘有声者。

用法用量

每服3-4钱。

摘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

《杂病源流犀烛》卷五:豁痰丸

处方

南星、半夏、赤苓、枳实橘红甘草

功能主治

豁痰、导痰。主心下痞满因痰结而成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豁痰丸

组成

南星三两(90g),半夏(各锉作大片,用浓皂角水浸一宿,焙干,为末)二两(60g),白附子、川灵脂、直僵蚕(炒,去丝)、华阴、细辛白矾(煅枯)一两(30g),全蝎(焙)三钱半(7.5g)。

用法用量

上为末,皂角浆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生姜汤送下。

功用

祛风豁痰,温中散寒。

主治

1.《直指》:顽痰壅盛。

2.《育婴秘诀》:咳嗽痰涎壅塞。

使用注意

附子全蝎有毒,宜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