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肾气丸

加减肾气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济生方》卷一。具有补肾助阳,益精纳气之功效。主治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火自炎,口舌焦干,多渴而利,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临床可用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等。
出处 《济生方》卷一
功能 补肾助阳,益精纳气
主治 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火自炎,口舌焦干,多渴而利,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

《重订严氏济生方》:加减肾气丸

处方

山茱萸(取肉)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木)熟地黄(酒蒸)五味子 泽泻 鹿角(镑)山药(锉,炒)各30克 沉香(不见火)官桂(不见火)各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水,益精血,降心火。治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火自用,口舌焦干,多渴而利,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用盐汤或米饮送下。

弱甚者,加附子30克,兼进黄耆汤。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济生》卷一:加减肾气丸

处方

山茱萸(取肉)1两,白茯苓(去皮)1两,牡丹皮(去木)1两,熟地黄(洒蒸)1两,五味子1两,泽泻1两,鹿角(镑)1两,山药(锉,炒)1两,沉香(不见火)半两,官桂(不见火)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火自炎,口舌焦干,多渴而利,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三消。

用法用量

①本方方名,《证治要诀类方》引作“肾气丸”。②方中鹿角,《冯氏锦囊·杂症》作鹿茸。

弱甚者,加附子1两,兼进黄耆汤。

摘录
《济生》卷一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加减肾气丸

组成

山茱萸(取肉)、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木)、熟地黄(洒蒸)、五味子泽泻鹿角(镑)、山药(锉,炒)各一两,沉香(不见火)、官桂(不见火)各半两。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盐汤、米饮任下。

功用

补肾助阳,益精纳气。

主治

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火自炎,口舌焦干,多渴而利,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

方义

本方为《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加减方。方用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山萸肉、山药补肝肾,健脾土,益精血;肉桂鹿角补肝肾,助命门,以温阳化气,共为臣。君臣相伍,阴阳互化,阴中求阳。佐以茯苓泽泻利水健脾,渗湿泄浊;丹皮清泻虚热,以退上炎之心火;五味子滋阴生津,补肾益精以除口焦多渴;沉香温肾纳气。诸药相合,温而不燥,滋而不腻,使肾阳充足,气化有权则诸虚自愈。

运用

临床可用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等。

加减化裁

弱甚者,加附子一两,兼进黄芪汤。

使用注意

本方宜从小量开始服用,渐加至三四十丸即可,不必大量,现多以温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