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调中益气汤

加味调中益气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盏《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具有益气清热,祛风除湿之功效。主治气血俱虚头痛。
出处 盏《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
功能 益气清热,祛风除湿
主治 气血俱虚头痛

《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加味调中益气汤

处方

陈皮 黄柏(酒炒)各0.9克 升麻(去粗皮)柴胡(去芦)各1.2克 人参 甘草(炙)苍术各18克(米泔浸)黄耆3克 川芎1.8克 蔓荆子0.9克(杵去皮)细辛0.6克 (一方有木香0.6克,无黄柏

制法

上药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

治气血俱虚头痛。

用法用量

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如大便虚坐不得,或了而不了,腹中逼迫,此血虚血涩也,加当归身1.5克。

摘录
《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加味调中益气汤

处方

人参4.5克 黄耆9克(蜜炙)白术4.5克(炒)炙草4.5克 当归9克 生地9克 花粉9克

功能主治

治劳倦伤脾,心火独旺,发热食少,经闭不行,脉软数者。(闭经)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备注

劳倦伤脾,胃气不化,心火不降,而独旺于中,乘阳则发热;食少新血不生,所以月事衰少不来。方中参、耆补益中气,善退虚热;归、术调补肝脾,能助运化;生地、花粉泻热凉血以滋阴;炙甘草缓中益胃以调气。水煎温服,使脾胃气壮,则经脉滋荣而新血自生,发热经闭即自愈。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加味调中益气汤

组成

陈皮黄柏(酒炒)、蔓荆子(杵去皮)各三分,升麻(去粗皮)、柴胡(去芦)各四分,人参甘草(炙)、苍术川芎(米泔浸)各六分,黄芪一钱,细辛二分(一方有木香二分,无黄柏)。

用法用量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去滓温服。

功用

益气清热,祛风除湿。

主治

气血俱虚头痛。

加减化裁

如大便虚坐不得,或了而不了,腹中逼迫,此血虚血涩也,加当归身五分。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东医宝鉴》:“加味调中益气汤,治气血俱虚头痛,其效如神。黄芪蜜炒一钱,人参苍术甘草各七分,陈皮当归川芎各五分,木香升麻柴胡细辛、蔓荆子各三分。上锉,作一贴.水煎服。东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