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解酲汤

加味解酲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具有疏利湿热之功效。主治平素好饮,毒壅经络,而为痼发。其症多生于手足掌心,或腰腿臂下伸缩动处,疼如痛风,漫肿无头,其色淡红,憎寒发热,四肢沉重,烦渴,经治表症已解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治酒毒疮肿。
出处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功能 疏利湿热
主治 平素好饮,毒壅经络,而为痼发。其症多生于手足掌心,或腰腿臂下伸缩动处,疼如痛风,漫肿无头,其色淡红,憎寒发热,四肢沉重,烦渴,经治表症已解者
处方

葛根3钱,茯苓2钱,木香5分,砂仁1钱,人参1钱,白术(生)1钱5分,陈皮1钱5分,神曲(炒)1钱5分,猪苓1钱5分,泽泻1钱5分(一方有枳椇子)。

功能主治

疏利湿热。主平素好饮,毒壅经络,而为痼发。其症多生于手足掌心,或腰腿臂下伸缩动处,疼如痛风,漫肿无头,其色淡红,憎寒发热,四肢沉重,烦渴,经治表症已解者。

用法用量

原书用本方治上症,少加乳香没药消之,溃后亦然。

摘录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加味解酲汤

组成

葛根三钱(10g),茯苓二钱(6g),木香五分(1.5g),砂仁人参各一钱(3g),白术(生)、陈皮神曲(炒)、猪苓泽泻各一钱五分(4.5g)(一方有枳棋子)。

用法用量

水煎,分二次服。

功用

疏利湿热。

主治

平素好饮,毒壅经络,而为痼发。其症多生于手足掌心,或腰腿臂下伸缩动处,疼如痛风,漫肿无头,其色淡红,憎寒发热,四肢沉重,烦渴,经治表症已解者。

运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治酒毒疮肿。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

1、《外科证治全书》:“ 此证多生于手足掌心,或腰腿臂下伸缩动处,疼如痛风,漫肿无头,其色淡红,憎寒发热,四肢沉重,烦渴,由平素好饮,毒壅经络。治宜疏利湿热,用散消饮去川芎、柴胡加葛根微汗之,敷赤豆散。如表解,则用加味解醒汤,少加乳香没药消之,溃后亦然。贴洞天膏。”

2、《外科证治全书》:“ 加味解酲汤。葛根三钱,茯苓二钱,木香五分,砂仁一钱,人参一钱,白术生、陈皮神曲炒、猪苓泽泻各一钱五分。上水煎二次服。一方有枳棋子以解酒毒。”

3、《外科证治全书》:“好饮之人,每发酒毒,如阴疽状,发无定处。初起漫肿,内似结核,不红或淡红,重着板痛,多有兼头晕发热汗出呕吐之证。此元气大伤,酒毒熏蒸,结滞经隧。治宜清利湿热,培补元气。内服加味解酲汤,见发无定处痼发下。外以赤小豆为末,滚水或米醋调敷,或以乌龙膏通用六十。敷之。”